首頁
返回

大宋醫相:開局和李清照私定終身

第八十一章 此情無計可消除
上章 目錄 下章

大宋醫相:開局和李清照私定終身第八十一章 此情無計可消除

李府外,

早有喜愛詩詞之人絡繹不絕前來瞻仰這一首首千古名篇,這突然多出的一篇千古名篇立即又引起了注意。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雁丘詞》”

所有看到這篇新詞之人,無不倒吸一口涼氣。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此乃千古一問。”

“範正真的只有十六歲麼?”

一個儒生喃喃自語道,誰能想到這句千古一問竟然出自於一個十六歲的少年之口。

眾人紛紛默然,開封城的納采之禮就是大雁,之前範正前往李府提親,納采之禮的確是大雁,再加上範李二人震動京師的愛情故事,極為契合《雁丘詞》的立意。

“範李之情,註定隨著這句千古一問流傳千古。”一眾文人震撼道。

曾幾何時,範正和李清照因為私定終身而飽受指責,而如今隨著一首接一首的經典詩詞問世,曾經千夫所指的私定終身成為了人人豔羨的忠貞愛情。

範正說過要給李清照一場轟轟烈烈的愛情,一場人人豔羨的愛情,如今做到了。

是夜!這首《雁丘詞》以極快的速度傳遍了整個開封城。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無數文人仰天長嘆,同樣發出千古一問,自古以來,無數文人都在探索這個問題。

從《詩經》中的‘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到‘山無稜天地合才敢與君絕’。

從漢樂府的“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到“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

從唐詩中的“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到“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從宋詞中柳三變的“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到七夕之夜,秦觀的“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以及他們親眼所見的範正和李清照的一首首千古名篇承載的愛情,最終迸發出這千古一問。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這一夜,開封城無眠。

天剛剛亮,整個開封城再一次轟動,無數人聞風而動,分成兩波,一波紛湧到李府外,爭相目睹這千古名篇。

另一波則直接出城,紛湧到汴水旁,尋找壘石為識的雁丘。

如今秋風蕭索,汴水上游早已經破敗不堪,夏季茂密的遮天蓮葉無窮碧的荷藕如今已經殘敗不堪,

正如範正《雁丘詞》所言:汴水路,寂寞當年蕭鼓、荒煙依舊平楚。

然而如今汴水旁卻異常的熱鬧,只因範正一首《雁丘詞》,再一次遊客如織。

“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

“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

無數文人在一堆亂石前,感嘆大雁生死相許的愛情,豔羨範正和李清照承載千古名篇的愛情。

“據說,範正昨日進宮為端王殿下醫治了骨折,而太皇太后有意賜婚他和李清照,但是範正卻拒絕了,只求下令勸禁天下女子纏足。”

“據說是醫家將纏足定為足疾,位列殘疾之等,範正心疼李清照纏足之痛所為。”

有消息靈通之人講述前因後果。

“可惜了,這一次天賜良機。”汴水旁,所聞之人無不扼腕嘆息道。

“不!我倒認為範正此乃正確之舉,任何外因皆配不上這生死相許的至情至深的愛情。”一個文士鄭重道。

眾人無不深以為然,從一開始,範正和李清照的感情都不摻雜任何外在的因素,而是從一首首詩詞結緣,情愫暗生,到私定終身,二人的感情從未摻雜任何功利和強迫,乃是最純潔的愛情。

唯有這樣的愛情,才能配得上生死相許的千古愛情。

汴水上游,溪流交匯之處,眾人誦讀著範正和李清照的一首首和詩,每每引來了一陣陣喝彩

更有文人效仿《雁丘詞》所言,在此狂歌痛飲,藉著酒勁大聲道:“李父,不當人父,有眼無珠也!”

忽然,一輛馬車停在了汴水旁邊,馬車上悄然走下一個滿臉憂愁的女子。

“李清照!”

有文壇之人看到此女的容貌不由驚呼出聲,李清照之前在文壇極為活躍,很多人文士都認識她。

頓時汴水旁為之一寂,一個個驚若天人的看著一首首千古名篇的女主,李清照。

“李清照怎麼來了!她不是被李父禁足了麼?”眾人不禁疑惑道,他們沒有想到竟然在這裡,遇到了大宋第一才女李清照。

有人冷哼道:“李父有何顏面再讓李清照禁足,他為了一己之私蠻橫阻撓範李二人,又讓大宋第一才女去學美色邀寵之女去纏足,險些造成足疾。不當人父也!”

眾人心有慼慼的點了點頭,對比範正為李清照所做的一件件事情,李恪非的舉動實在是讓人詬病,當下不由憐惜的看向款款而來的憂傷女子。

眾人自動讓開一條道路,讓李清照徑直來到一堆石頭堆起的雁丘。

李清照看著亂石堆起的雁丘,不由想起當日範正當日帶著納采之禮前來李府提親的情形,恐怕當日範正在西市所遇的這對生死相許的大雁已經預示了他們今日的局面。

“李姑娘莫要傷心,範郎中醫術通神,定然能夠找到解決之法。”一個汴園文人勸說道。

“李姑娘放心,我們都支援你。”

眾人紛紛喊道。

李清照展顏一笑道:“清照的私事,有勞諸位關心了,今日清照故地重遊,打擾了!”

李清照在《武陵春》中提到,聞說雙溪秋尚好,也擬泛輕舟,一來被李父禁足,二來則是故地重遊,害怕觸景生情,如今因為纏足之事,李父出於愧疚解除了女兒的禁足令,李清照感懷《雁丘詞》悽美,這才鼓足勇氣來到汴水旁。

當下,早有人為其準備好小舟,正是當時範正和她同遊溪亭的那首,李清照脫下厚重的外衣交給了蓮兒,獨自登上了這首熟悉的小船,親自駕舟,重遊當日之景。

李清照閉目回憶二人當日的歡快,那時他們還未私定終身,只有少年少女之間的好奇和懵懂,曾經的一切是那麼的美好,一如當時初夏的美景。

而如今曾經的茂密的藕花已經凋零,留下一根根枯黃乾癟的蓮頸露在水面,再也不復當時的美景。

原來遍地的鷗鷺也消失的無影無蹤,恐怕早就飛往了南方,而當初在這裡遊玩的少年少女也如同早已經物是人非。

良久之後,李清照嘆息一聲,掉轉船頭,回到了岸邊,準備了離開這個傷心之地。

“小姐,慢一點!”蓮兒連忙上前攙扶李清照,向馬車上走去。

“李姑娘故地重遊,不知可否賦詞一首!”就在李清照即將離開的時候,剛才的汴園文人鼓起勇氣上前問道。

眾人當時怦然心動,有傳言說,範正的《雁丘詞》被申王殿下請求,並承諾可以親自送到李清照之手,這才有千古名篇《雁丘詞》的誕生。

如今李清照故地重遊,如果能夠再寫回一首詞來,二人隔空問情,定然會傳為千古佳話。

眾人前來汴河緬懷雁丘,準備狂歌痛飲,自然不缺文房四寶,當下,有人就奉上了筆墨紙硯。

李清照接過筆墨,看著曾經二人遊玩過的藕花深處已經遍地破葉殘枝,不由心生感觸寫道:“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此刻天空中突然傳來一陣大雁的鳴叫聲,眾人抬頭望去,只見一行大雁排成一字型正在南飛。

李清照抬頭看著大雁南去,又低頭看著汴水旁邊,那亂石堆起的雁丘,不禁感慨萬分。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看到這句眾人不由微微頷首,自古以來,都有鴻雁傳書之說,李清照正是借用此典故。

她和範正已經多日不見,早已經相思已久,而昨日範正寫下《雁丘詞》讓皇室轉交給李清照,可想而知,李清照接到此詞的時候,是何等的欣喜,良久不能入眠,只能憑欄遠眺,直到月已西斜,照滿了西樓而不自知。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李清照下筆若有神,將自己的思念和相思之情傾瀉而出,勇敢大膽的回應範正的千古一問。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直到李清照的馬車消失在汴水旁,眾人這才恍然若失,唯有這樣兩個天作之合的戀人,才能寫出如此千古名篇,唯有這樣的千古名篇,才能配得上二人至情至深的愛情。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諸天新時代女配她天生好命我真不是魔神劍仙三千萬食物鏈頂端的猛獸宇宙級寵愛我有一座天地當鋪都市國術女神特種兵之戰狼崛起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相關推薦
滄海紀道爺不是吃素的鬼帝大人,請留步都市之鬼帝奶爸烽火瀾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