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大隋風雲

北魏六鎮起義、河陰之難和北魏的分裂敗亡
上章 目錄 下章

大隋風雲北魏六鎮起義、河陰之難和北魏的分裂敗亡

北魏六鎮起義:

北魏初年,為了拱衛首都,防止柔然人的入侵,遂在平城以北設定了沃野、懷朔、武川、撫冥、柔玄和懷荒等六個軍事重鎮,是為北魏六鎮。

北魏從孝明帝以後,統治集團日益腐化,階級矛盾迅速激化。而北魏六鎮則成了社會矛盾的交織點,統治集團的內部矛盾、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都很尖銳。於是便爆發了北魏六鎮起義。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孝明帝正光五年(54年),匈奴人破六韓拔凌首先在沃野鎮舉起了起義大旗,相繼攻佔了沃野、懷朔和武川等鎮。起義失敗後,0餘萬起義軍被遷至河北。由於河北災荒流行,無食可就,杜洛周、鮮於修禮和葛榮等又相繼率領鎮兵起義。與此同時,羌人莫折大提和敕勒族人胡琛部將万俟醜奴等又相繼在秦州和高平鎮(今寧夏固原)起兵,起義的烽火又燃遍了關隴地區。直到孝莊帝永安三年(50年),起義才被鎮壓。

這次起義沉重地打擊了北魏的腐巧統治,導致了北魏的分裂。

北魏的分裂。河陰之役。

武泰元年(58年)二月,胡太後毒死孝明帝,立年僅三歲的族子元釗為帝,臨朝稱制。在鎮壓六鎮起義中權勢日隆的契胡族酋長爾朱榮以此為籍口,遂率部兵攻入洛陽,擁立元子攸為帝,是為孝莊帝,並把胡太後和元釗沉死黃河,又在河陰殺王公卿士000多人,史稱“河陰之役”,爾朱榮專制朝政。

永安三年(50年)九月,孝莊帝不甘心充當傀儡,設計誅殺了爾朱榮。爾朱榮之侄爾朱兆又帶兵入洛,廢殺莊帝,另立元恭為帝,是為節閔帝。這時,從河北返回山西的六鎮鎮兵又在其首領高歡的領導下,多次起義。

爾朱兆當政後,為了穩固他在山西的統治,遂答應了高歡欲將0多萬鎮兵仍帶回河北就食的請求。高歡脫離了爾朱兆的控制後,遂在河北擴充實力,並與爾朱兆的矛盾日深。結果,高歡擊殺了爾朱兆及其黨羽,進入洛陽,廢殺節閔帝,另立元修為帝,是為孝武帝。

永熙三年(54年),孝武帝為了擺脫高歡控制,率輕騎西入潼關,投靠了關中的宇文泰,北魏分裂。

爾朱榮。秀容川。

爾朱榮是契胡人,其先祖爾朱羽健曾率部族助拓跋珪攻後燕有功,拓跋珪遂以秀容川(今山西忻州西北百餘里)周圍三百裡地封之。爾朱氏世居秀容川,畜牧為業。到爾朱榮的父親爾朱新興時,秀容川牲畜興旺,馬匹以色別分群,漫山遍野,不可勝數。大量的馬匹在那個時代無疑是重要戰略資源。爾朱榮繼承他父親的位置時,也繼承了這筆雄厚的資源。這時,北魏各族人民大起義已經爆發,爾朱榮見四方兵起,遂利用其畜牧資財,招合驍勇,結納豪傑,圖謀大事。

北魏六鎮:

從皇始至延和年間(96~44),北魏先後自東而西設懷荒(今河北張北)、柔玄(今內蒙古興和西北)、撫冥(今內蒙古四子王旗東南)、武川(今內蒙古武川西)、懷朔(今內蒙古固陽西南)、沃野(今內蒙古五原東北)等軍鎮,史稱北鎮或六鎮(孝文帝末年,又於懷荒鎮東今河北赤城西北增置御夷鎮,實為七鎮),外御柔然,內制高車、山胡,拱衛京都。(未完待續)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宇宙級寵愛特種兵之戰狼崛起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諸天新時代劍仙三千萬女配她天生好命我真不是魔神食物鏈頂端的猛獸我有一座天地當鋪都市國術女神
相關推薦
民國投機者穿越之激情歲月縹緲之旅修仙狂徒一品唐侯大漢帝國風雲錄新兵狙神唐騎穿越明末之重鑄帝國學神在手,天下我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