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大唐從挽救長孫皇后開始

0305 財源
上章 目錄 下章

大唐從挽救長孫皇后開始0305 財源

對於長孫無垢的反應陳景恪很滿意,這算是穿越者的一點小惡趣味了。

不過他也沒忘了正事兒,說道:“是的,這些東西崖州上都有。”

“再說夷州島,這座島嶼上倒是沒有大型礦產資源,但地理位置實在太重要了。扼守東南門戶,想開發南洋就必須先開發這裡……”

“這座島嶼中間是山脈,左側是廣闊的平原非常適合耕種。右側是一個狹長的山谷平原,我們稱之為縱谷平原。”

“縱谷平原南北長三百六十餘裡,東西最窄處四五裡,最寬處十餘里……這裡土地貧瘠不適合耕種。”

“但是如果在這裡種植苜蓿等牧草,就是最好的牧場,足以飼養五萬匹馬。”

“停。”長孫無垢再次喊住他,道:“南方能養馬?”

陳景恪知道她的想法,南船北馬幾乎是共識,現在突然有人說南方適合養馬她自然不相信。

但對此他的回答是:“當然可以,而且您絕對想不到大唐最適合養馬的地方是哪裡。”

長孫無垢沒好氣的白了他一眼,道:“說,別賣關子。”

陳景恪可不敢和丈母孃耍脾氣,連忙道:“最適合養馬的地方是山東、河南、河北等地。”

“這裡氣候溼潤土地肥沃能種出最壯碩的牧草,地勢平坦可以任由馬兒馳騁。”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中原王朝不在這裡養馬呢?是他們不知道嗎?

不可能,他們比誰都清楚。

“歷朝歷代之所以不在這裡養馬,是因為這些地方是中原腹地,人口最稠密的地方,土地都用來種莊稼了,自然沒有地方養馬。”

“人和馬哪個更重要,我不說您也知道的,斷然沒有把耕地改成牧場這一說。”

長孫無垢不禁點了點頭,確實如此。

但歷史上有朝代這麼幹過,那就是元朝。

元朝的統治者就沒有那麼多顧慮了,忽必烈把河南山東等最肥沃的地方劃成了牧場養馬。

元末明初的起義軍從來都沒有缺過馬,原因就在於此。

從河南、山東的馬場獲得了足夠的戰馬,然後用這些馬組建騎兵推翻了元朝。

不得不說,這是惡有惡報了。

再說說南方,這裡其實並不是不適合養馬。

要知道嶺南有百色馬,雲南有滇馬。還有世界三大小矮馬之一的果下馬,也產於南方。

還有一些其他不出名的馬種……剛剛解放的時候,兩廣地區僅百色馬的數量就有百萬匹之多。

只是因為南方地形多山缺少大平原,這些馬種體型都比較矮小,不善於長途奔跑無法作為戰馬使用。

還有一個左證,古代大統一王朝多會在南方駐守一部分騎兵,比如明朝一度在南方佈置了數萬騎兵。

還有戰亂年代,北方的騎兵進入南方作戰,有時候可能要停留好幾年。

史書上並沒有因氣候問題導致戰馬大規模折損的記載,那些戰馬能適應這裡的氣候活的好好的,證明南方的氣候是可以養馬的。

只是因為地形多山川缺少平原,無法養出體型高大耐力足夠的戰馬。

但尋找一塊合適的牧場,從北方引進馬種,是可以自己培育戰馬的,夷州島的縱谷平原就是一處合適的地方。

這裡地勢狹長高山環繞,氣候溼潤水源豐富適合牧草生長。長三百多裡有足夠的空間供戰馬奔跑,鍛鍊耐力和奔跑能力。

高山阻隔寒流,讓這裡最冷的時候氣溫也普遍在十七八度以上,冬季牧草也能存活,可以緩解一部分青儲飼料的壓力。

就算真的有部分馬匹不適合南方氣候病死了,只要不是全死,能有一部分活下來就足夠了。

大唐現在不缺馬,在南方養馬只是為將來打算並不著急,用活下來的那些馬慢慢繁衍就可以了。

之所以選縱谷平原而沒有選島嶼左側的大平原,是因為左側大平原更適合人類居住,用來當牧場太浪費了。

還是那句話,要先緊著人來。

而縱谷平原土地貧瘠,在沒有化肥的年代改造成牧場是最合適的。

苜蓿號稱牧草之王,除了能適應多種環境,還有一個原因是它不挑地。

種它不但不消耗土地肥力,還有養地的效果。這一點和大豆有點類似,只是它養地的效果不如大豆好。

在縱谷平原種植苜蓿改造草場,就是一個非常好的戰馬培養基地。

最後陳景恪總結道:“大唐縱橫天下無敵手,北方草原亦臣服於我們,現在大唐並不缺戰馬。”

“但未雨綢繆,我們必須要考慮萬一的可能性,給我們的後人留下後手。”

“一旦事情真的發展成我們最不願意見到的情況,夷州島上的牧場就能提供一個翻盤的機會。”

長孫無垢也深以為然的點點頭,大唐初立的時候頡利可沒少在戰馬上卡脖子。

李淵傾盡全力收集了八千匹馬,專門在隴右劃了一片土地進行培育。

而也正是這八千匹馬,繁衍出了大唐的騎兵,為後續擊敗頡利創造了最基本的硬體條件。

雖然現在的大唐不缺戰馬,但正如陳景恪所說的那樣,未雨綢繆。

“此事我會轉告二郎的,到時派一些人過去試一下就知道是否可行了。”

陳景恪也只是這麼提一嘴,一方面是剛好想起這件事情;另一方面是給李世民更多的動力,讓他儘快開始對南洋的開發。

而開發南洋,夷州島和崖州島就是最好的前哨站。

他今天過來的主要目的還是醫療體系,這才是當下最重要的事情,也關係著華夏的未來戰略。

所以他就及時把話題轉了回來,道:“有了鹽和茶,再加上崖州的鐵礦和銅礦,足以解決財政壓力開展醫療計劃了吧?”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長孫無垢並沒有馬上表態,而是問道:“你長輩留下的後手肯定不止於此,你就別藏著掖著了,都說出來吧。”

陳景恪接連搖頭道:“這些已經足夠了,別的說了您短時間也無力去做。等您把鹽茶和崖州的銅鐵礦開發出來,再說別的吧。”

長孫無垢臉色一變,哀傷的道:“我對你那麼好,連最疼愛的小兕子都嫁給了你,你竟然……姨母太傷心了。”

“打住。”陳景恪有些無奈,又有些好笑的道:“您可是力爭要當千古一後的人,能不能不要用這一招,傳出去太有損形象了。”

長孫無垢自己也笑了起來,道:“呵呵……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錢我就是想爭千古以後也沒有辦法呀。”

“這件事情就連二郎都沒有辦法,姨母能仰仗的就只有你了。快說說,還有什麼來錢快的買賣。”

她都這樣說了,陳景恪知道自己要是不拿出點東西是不行了,於是就說道:“來錢快的東西也有,骨瓷。”

長孫無垢臉上頓時浮現一抹欣喜,道:“什麼是骨瓷?”

陳景恪道:“在瓷土裡加入骨粉,燒出來的瓷器是奶白色,非常的精美好看,我們稱之為骨瓷。”

“以牛羊骨為佳,牛骨最佳。新增百分之二十五的骨粉即為骨瓷,新增百分之四十五的骨粉為最佳。”

“最好的骨瓷質地細膩通透,彩面潤澤如玉……只不過它有個缺點,就是因為材料含雜質的原因,會帶著一點不明顯的澹紅色。”

長孫無垢大為驚奇的道:“骨粉竟然也能燒瓷器?你不說我還真想不到。”

陳景恪並沒有解釋太多,說太多她也不懂,只是道:“但骨瓷的燒製並不容易,我也只知道大概的配料,具體能燒成什麼樣子只能看工匠們的了。”

長孫無垢道:“知道骨粉能燒製瓷器就足夠了,大不了讓工匠們多試幾次。”

陳景恪想一想後世瓷器達到的高度,就說道:“白瓷和青花瓷發展潛力最大,可以讓工匠們多研究研究。”

“我見過最好的瓷器,薄如紙、白如玉、明如鏡、聲如磬,甚至可以用來做燈罩,只可惜不知道燒製的方法。”

中國瓷器發展源遠流長,最早是褐瓷和青瓷,漢朝出現了白瓷但因為技術原因質量不好,也沒有得到發展。

直到唐朝時期白瓷技術迅速成熟,北宋時期達到了巔峰,後來因為戰亂工藝失傳。

直到二十一世紀生產出來的最白的白瓷,在白淨度上也沒有超過北宋最好的白瓷。

這可不是吹牛,而是有出土實物做對比的。

骨瓷是英國人為了模彷出北宋白瓷的特點,進行大量實驗發明出來的,也是世界上唯一一種由外國人發明的瓷器種類。

現在屬於陳景恪了。

至於青花瓷,是白瓷技術成熟後才發展起來的種類,此時也屬於發展階段。

陳景恪說白瓷和青花瓷潛力無窮,還真不是瞎說。

關鍵是這兩種瓷器的生產技術正處在成熟的關鍵節點,如果長孫無垢投入資源進行研究,應該能更快的拿出成熟產品。

成熟瓷器的吸金能力有多大就不用多說了吧,前世中國的英文名稱就源自於此。

而白瓷和青花瓷,可以說是瓷器中最常見也是最受歡迎的兩大品類。

長孫無垢要是能拿出成熟的白瓷和青花瓷,再加上骨瓷,又是一個不亞於玻璃的財源。

她自然也能看出其中的商機,鄭重的把這件事情給記了下來,等後續自會找工匠去嘗試製作。

至於醫療體系她更是動心。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

這是《左傳》所言的三不朽,是中國人最大的追求。不只是男人有這方面的追求,女人也一樣有。

長孫無垢身為皇后,身體力行以為她人表率,立德這一塊已經做到了。又親自編寫了《女則》,此為立言。

《女則》和《女戒》只有一字之差,但內容完全不同。後者是對女性的約束和禁錮,前者相反鼓勵女性勇於拼搏。

《舊唐書·長孫皇后傳》:後嘗撰古婦人善事,勒成十卷,名曰《女則》,自為之序。

由此可見《女則》是歌頌、鼓勵女人勇於行善事的書籍。

只是可惜,到了宋朝對女人的束縛進一步加強,尤其是理學之後女子就徹底淪為附庸。

《女則》這種鼓勵女性的書籍就失去了市場,很快就失傳了。

但到了明朝初期還有殘本留下,朱棣的徐皇后就曾經評價過《女則》說是邪書,還說長孫皇后教壞天下女人,賢后名不副實。

順便提一句,毒害中國女性兩千年的《女戒》是漢朝班昭所寫,她是班固和班超的親妹妹。

可以說立德立言長孫無垢基本都做到了,最缺的就是立功。

雖然她輔左丈夫當上皇帝,又輔左他治理國家,可這些都是幕後工作要大打折扣的。

而且歷史上這麼做的皇后並不少,她做的這些和別人比起來也沒什麼特別的。

但,如果她真的能把醫療體系打造完成,那就真的是獨一無二的大功,不亞於男兒的大功。

到那個時候,她說自己是千古一後才真的名副其實。

更何況陳景恪已經把完整的計劃擺在了她面前,還給她解決了資金問題,她怎麼可能不動心。

然而,儘管如此她依然沒有直接答應,而是道:“事關重大,我要和二郎商量過後才能決定……不過那本醫書你可以先讓孫真人寫著。”

陳景恪知道她動心了,也知道這麼大的事情必須和李世民商量過後才能做決定,也沒有再多說什麼。

“行,我等您的好消息。醫書的事情師父已經在寫了,保準不耽誤您使用。”

之後長孫無垢又細問了醫療體系的事情,對中途會遇到的各種問題進行推演,並尋找解決的辦法。

直到小兕子等的不耐煩頻頻的在門口打轉,才算是結束這次談話。

這次陳景恪和小兕子倒沒有和以往那樣跑去玩耍,而是練習起了書法。

前面已經說過,陳景恪練習的是趙孟頫的小楷,這種字型拿到唐朝自然震驚了李世民和長孫無垢。

當陳景恪說要把這種書法傳授給小兕子的時候,他們毫不猶豫的就同意了。

這種字型將來必然會風靡天下,小兕子若習有所成,靠著這個字型就能成為一代書法大家名垂史冊。

本來他們希望小兕子三四歲的時候就開始學,被陳景恪給否了。

那麼小的小人連筆都抓不住練什麼字,別到時候字沒練成,反倒是讓她對書法產生厭惡之心。

一直拖到現在小兕子六歲,他終於開始教她書法。

練字沒有別的技巧可言,就是臨摹,練習,一遍又一遍的練習。他專門寫了幾張字帖供她臨摹,字帖上只有一個字,永。

著名的永字八法,算是最常見的習字方法了。

在接下來的數年時間,這個字將會成為小兕子書寫最多的字。

不光是她,其實陳景恪自己每天也會臨摹幾張永字,以此來練習自己的書法。

一直在宮裡待到宮門快要落鎖他才離開。

而長孫無垢則讓人把李世民請到了立政殿。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女配她天生好命諸天新時代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特種兵之戰狼崛起宇宙級寵愛劍仙三千萬我真不是魔神都市國術女神食物鏈頂端的猛獸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相關推薦
大地主錦繡田園農家小地主這個修士真的不一樣直播:我釣魚成首富釣魚:我盤哭了老闆大明:我真的不是皇長孫大周敗家子天黑請入眠人在美漫,首抽不知火舞我的影子能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