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大唐盜帥

第二十三章 朕心動了!
上章 目錄 下章

大唐盜帥第二十三章 朕心動了!

第二十三章 朕心動了!

關中,自古就是繁華之地,從最初的先祖軒轅黃帝和神農炎帝起,一直以來都在天下大勢中佔據著非同凡響的地位。吞噬小說 www.tsxsw.com

秦因關中而富,漢因關中而強,唐也因關中而昌。

在《史記·留侯世家》中,司馬遷記載著這麼一句話“夫關中左餚函,右隴蜀,沃野千里”將關中譽為金城千裡,天府之國。關中地區不僅是歷史上最早稱為“天府”的地方,也是歷史上最早被稱為“天府之國”的地方,也是中華五千年歷史帝都之首。

可見在世人眼中,關中是天下罕見的風水寶地,獨一無二。

說偏遠的江南能於關中相提並論,這話說出來是沒有幾個人相信的。

也只有杜荷這個後世人才說的出這種話來,也只有李世民這位明君能夠接受杜荷那滿腦子匪夷所思的思想。

杜荷聽李世民已經有意開發江南,大是歡喜,初步整理了腦中的資料,道:“小婿這一年皆在江南,對於江南自認為有了足夠的瞭解。這裡瀕海又臨江,境內湖泊縱橫,以致物產豐富,稱之為魚米之鄉一點也不為過。”

“這一點關中也不差吧!”李世民聞言,問了一句,在他的心底還是偏向與關中的,畢竟關中才是大唐的立足根本,根基所在。

“這個不假!”杜荷也不否認,關中瀕臨渭水,而渭水是黃河的源頭,僅僅長安這一城附近就有八條河流,俗稱“八水繞長安”。論水資源的豐富,關中平原是不會遜色江南多少的,但是……

“但是……”杜荷眯著眼睛道:“氣候與降水就萬萬不能相提並論了。陛下或許不知,但一個地方的氣候與降水,跟當地農作物的生長情況,有著息息相關的聯絡的。這溫度高了,不適合糧食的生長,溫度低了也不適合糧食的生長;水降多了如是,水降少了也如是。這也是各地上繳糧食時,有多有少的關鍵緣故。故而一般來說,糧食收成好不好,全憑老天來做主。”

這個知識李世民就不太瞭解了。

他也是世家子弟出身,父親是國公,自幼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對於農地上的知識卻不甚了解。他知道糧食的收成與雨水有關,但卻不知雨水多了也會對收成造成影響,至於氣候溫度更加不曾聽說了。

不過他已經習慣了從杜荷口中聽一些新鮮且正確的知識。這一次也沒有懷疑事情的真實性,只是露出了感興趣的神色。

杜荷道:“經過小婿的走訪觀察,發現江南的氣候非常獨特,氣候溫暖溼潤,四季分明,是個很適合各種作物的生長和人生存的地方。這一點關中就遠遠比不上了。還有江南那一塊地方處於亞熱……區,也就是雨水不斷,但大雨不多的地方。雖然在具體的氣候上也會有所變化,但總體上氣候溫和、雨量充足的特點變化並不大。比起我們關中、中原七**月常出現的大雨水又豈止勝過一籌?”他本想說江南處於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的地區,氣溫高,降水豐富,但覺得這些話裡的後世知識太濃,說了李世民也聽不懂,也便臨時改口隨意的說了一些簡單易懂的。

李世民沉默片刻,道:“你說的這些朕似懂非懂,也有些匪夷所思。但細細想來,似乎也有些依據。朕執掌大唐至今已有十三年了,這十三年裡,朕自問對得起天下百姓,對於民生民計也很是看中。所以何處鬧水患,何處有乾旱,朕都知道。這十三年裡,不可避免的發生一些自然天災,五年前有一次大水甚至淹到了玄武門外。可江南卻少有水患發生,便是有,那也是因為長江沿岸的堤壩倒塌之故,禍不及腹地。”他從案几上拿出了一份奏章,丟在案几上讓杜荷看。

杜荷上前拿過奏章,落款是度支尚書,也即是戶部尚書,將奏章開啟,裡面記載著各地糧稅,從高至低,將大唐各地上邀的糧食數量從多到少分列出來。排行首位的是四川,尤其是成都那一塊,其次是關中,再次是襄樊一地,接著是中原,然後是徐州、揚州。江浙一代隸屬江南的位於前十五以外。

後面幾頁分別是去年、前年、大前年各地上繳糧食的明細表。

前幾名都有變動,時而關中,時而西川,時而中原,江南的卻始終在十五名之外。

杜荷原先不解,為什麼江南會排在如此後面,但轉念一想,卻恍然大悟,這才是李世民真正決定開發江南的原因。

唐朝在糧稅上有著很開明的制度,他們並非強迫農民上繳多少多少糧食,而是依照收成,依照一定的比例分攤多少糧食。所以百姓收成的好壞直接關係到上繳糧食的數額。

關中、成都平原、襄樊、中原這些地方不但是著名的產糧地,也是著名的都會、人口密集之處。這耕種的人多,上繳的糧食自然也多。

江南偏遠,人口稀少,跟人口眾多的地方比起來,自然顯得遜色。也許就是因為如此,才讓人忽視了江南已經表現出來的潛力。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其實只要細細地觀察,還是能夠看出端倪的。

江南上繳的糧食並非第一,甚至連前十五都進不去,然只有十五萬農夫的江浙道上繳的糧食卻超過了許多擁有二三十萬農民的地域之產量。

排在江浙道上面的地域,至少都是擁有三十五萬耕作百姓的城鎮。以平均值來計算,江南各方面都當之無愧地第一,而且在這幾年中,江南一直都維持著一定的比例,並沒有增長也不曾拉下。

可見真如杜荷說的一般,江南的氣候穩定,所以產量穩定。只要人口增加,田地增加,這排名地位自然會上來的。

就在他恍然大悟的時候,李世民道:“朕不太能理解你的意思,但在事實證據面前,一切都無所遁形。江南人稀,在這種情況下卻依舊能夠保持穩定的糧草收入,絕非偶然,正如你所說的一般,是因為江南的氣候造成。朕也有理由相信,一但江南開發完成,糧食產量將超越關中、四川。”

杜荷道:“這是一定的,江南絕大部分土地不管是已經挖掘出來的田地,還是沒有挖掘的土地,都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因為氣候的關係,他們那裡的水稻成熟地特別快,往往一年之中可以豐收兩季,甚至於三季。這也只有江南能夠做到了,所以小婿一直認為要想解決糧食問題,必須開發江南的農業。”

李世民動容道:“此話當真?”在唐朝耕種稻米,還是以一季稻為主的,即便有時間百姓也沒有膽子嘗試,只是利用田地間歇種些蔬菜,沒有重複再種稻米。所以一年兩季,在這個時代是聞所未聞之事。

“這點小婿可以擔保!”一年三季這要些研究,但以江南的氣候,一年兩季水稻,那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假設真是如此,這江南,朕還真非開發不可了!只要有糧,朕何愁無法征戰天下!”李世民豪氣萬丈,什麼開發江南在他眼中都是浮雲,他真正想的是如何成為天下之主,如何征服地球上不服大唐管制的國家。

杜荷笑道:“岳父大人,小婿說了這麼多,其實還沒有說到正點呢!其實江南的糧食只是開發江南的理由之一,真正的緣由還是巨大的財路前景。岳父大人,絲綢之路是我大唐的經濟命脈之一,可為什麼絲綢之路會給我大唐帶來如此豐厚的利潤?”

李世民沉默了片刻道:“是因為國與國之間的交易吧,各國的國情不一。我們大唐最為常見的絲織品,在別的國家可能賣出比黃金還貴的價格,別的國家常見的東西,在我們大唐一樣能夠賣到脫銷。這之間的差距帶來了無比巨大的利益,故而絲綢之路上商旅不絕,我大唐從中得到的各類稅收,自然不可計數。”

杜荷提點道:“既然如此,那岳父大人為什麼不開闢幾條海上的絲綢之路?海的對面也有國家,也可以做交易,陸上的絲綢之路可以成功,海運更為便利。所以小婿覺得,海上的絲綢之路,將會比陸上的絲綢之路擁有更多的商業利潤。”

杜荷這一番話讓李世民徹底動容了,此事他從未想過,一條絲綢之路就讓大唐受用不盡,若來個幾條,那大唐的經濟將會有如何突飛猛進的變化?

“可行嗎?”李世民眼中閃著激動興奮的光芒,以他的承受力,在這一刻竟然不能自已。

“當然可行!”杜荷斬釘截鐵地說著,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之路,海上的絲綢之路比陸上的絲綢之路快捷方便十倍,假以時日,取代陸地的絲綢之路只是時間問題。

“岳父大人,當年西漢張騫出使西域,開闢絲綢之路的時候,朝中反對的人也不在少數。但漢武帝一意孤行,才有了絲綢之路的誕生。他的成功,不正是岳父大人效仿的榜樣?我相信只要打通海上的絲綢之路,得到的利潤絕不少於陸地上的絲綢之路。開發江南,正是錢糧兩得的不二之法。”

李世民眨了眨眼道:“朕心動了!”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女配她天生好命食物鏈頂端的猛獸諸天新時代宇宙級寵愛都市國術女神我真不是魔神劍仙三千萬我有一座天地當鋪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相關推薦
異界最強反派系統木葉:從成為草之國首領開始清天之下修仙作弊修仙帶著作弊器玄幻三國:開局桃園四結義多餘的神使仙塵淚穿越異界當巫師諸天道果模擬:從九龍拉棺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