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大唐鍵俠

第三十七章、得隴望蜀
上章 目錄 下章

大唐鍵俠第三十七章、得隴望蜀

胡昊逢人便自稱祖籍在涇州臨涇縣,乃是西晉大將胡奮之後……其實這話他自己都未必相信。

但他確實不是鄯州本地人氏,只是從軍後便長駐鄯城,經過十多年的經營,在城內的勢力盤根錯節,也算是條地頭蛇了。尤其隴右主力東援後,胡昊實際擔任鄯城的守將,加上縣中無令,丞、尉、主簿等又根基淺薄,諸事亦皆仰承胡指揮旨意,這天高地遠處的土皇帝當的是那是相當愜意啊。

倘若棄守鄯城,就等於掘掉了他的根基,以胡昊的品位、功績,尤其是能力,換一個地方,還能這麼人五人六的麼?而只要還在鄯城,哪怕頭上多一個郭昕,甚至於李汲,為了軍政事務的暢行無阻,也總離不開他這個地頭蛇啊,自己照樣可以吃香的,喝辣的,實權在握,即便不能肆意妄行吧——他倒也沒有那種奢望——優裕、閒適的生活總不至於會有什麼太大的改變。

所以蕃賊既退,咱們是不是可以懇請節帥,收回前議,不要放棄鄯城呢?

本以為多數軍將都是會贊成自家提議的,尤其是李汲,這艱苦百戰才保住的城池,誰捨得轉眼就放空啊?尤其在人人被酒的前提下,都是當兵的——即便李汲,胡昊觀其行事,也更象武夫多一些——因勝而驕,激昂振奮之際,多半會一起鼓譟,要求長駐鄯城……

誰成想郭昕、李元忠還沒明確表態呢,李汲先躥出來擋路。

而且李汲隨即便大聲質問胡昊:“難道胡君以為,蕃賊既去,將不會再來麼?”

胡昊囁嚅著道:“料想蕃賊今冬、明春,必是不敢來的……還可從長計議。”

“今冬、明春不來,明秋又如何?再如今歲一般,被迫提前割盡田野之麥,到時候拿什麼來供應軍士、百姓,抵禦蕃賊哪?”

“只須上下一心,奮戰……有郭、李二位將軍指揮,李巡官威名震懾,今歲既能退蕃,焉知明歲不能?”胡昊也明白李汲所言無解,糧草確實是個大問題,因而故意含糊過去了。

李汲心說你這就是物質不重要,靠精神能打勝仗,“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少產”唄,真是可笑!正待反駁,誰想羿鐵錘在身後也叫起來了:“正是,如今已聚兩萬餘眾,且花大半年的時間修築工事,鞏固城防,未必不能再破蕃賊於鄯城之下!”

李汲暗嘆一聲——我是假莽,鐵錘你丫是真莽,說話都不過腦子……你瞧老陳就沒你這麼信心滿滿,還敢出聲給胡昊幫腔。正待反詰,就聽郭昕在上開口問道:“今日之宴,諸君可吃好了麼?”

“末等俱已酒足飯飽。”

郭昕說好——“且撤宴,就鄯城之事,正要與諸君商議!”

於是撤去食案、杯盤,郭昕將隴右道的地圖鋪開在地板上,招呼眾將圍攏過來,然後緩緩說道:

“我知諸君既逐蕃寇,全此鄯城,必不忍心輕棄——我又何嘗不然?因而宴前便反覆思忖,鄯城尚可久守乎?今將我之所思、所慮,明告諸君,人多必然智廣,若有良策,還望直言相告。”

說著話,先瞥一言李元忠,李元忠緩緩點頭,那意思:我倒是還沒有深入地琢磨過這個問題,郭兄你先說吧,我聽著便是。

郭昕伸手朝地圖一指:“此戰最初的規劃,我駐鄯城,並城中戍卒,不足萬眾,只要小峽不失,後路通暢,維持軍心人氣,約可守住三個月,以挫蕃賊之勢。然後節帥派李將軍領兵來策應,我尋機棄守東撤,再於小峽豎起第二道防線,則蕃賊絕不能威脅鄯州,糧盡必退。

“不過正式接戰後,才知道我未免將敵勢料想得過於孱弱了……往日在河西御蕃,所逢多為弱旅,以為一名唐兵可敵三個蕃賊,再有堅城為恃,便十數萬大軍來,我亦不懼。然而‘三尚一論’所部精銳,其戰力並不在我軍之下,再加馬重英狡詭,又能造衝車、雲梯等攻城器械,以不足萬眾御其十萬,其實不易敵。

“幸好李將軍將部分蕃賊,誘去了小峽,輕減鄯城的壓力……”說著話,偏過頭來,朝李元忠微微一笑。

李元忠卻道:“這都是長衛之功啊……是他的汙言穢語,什麼‘猩猩能言,不離禽獸’,把馬重英給罵得急了,為怕損傷軍心士氣,乃不得不分兵猛攻我小峽。”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李汲陣前“拉仇恨”之舉,在座諸將,即便沒有親見,也全都聽說過了,於是一起鬨笑——當然是善意的——室內氣氛倒因此鬆快了一些。

李汲垂著頭朝眾人拱手,以示不敢居功,隨即問郭昕:“郭將軍以為,倘若沒有節帥增兵小峽,鄯城恐怕難以守足三月麼?”

功勞是大家夥兒的,我逞逞口舌之利,算得了什麼啊?還是別歪樓,繼續聽郭昕分析下去為好。

郭昕頷首道:“正是。幸虧節帥及時派發增援,使李將軍在小峽破敵,進而李巡官奮奪東壘,到那時候,我才真有守足三個月的信心。”

說到這裡,抬起頭來,望向羿鐵錘:“若如羿君適才所言,蕃賊明秋再來,仍是十餘萬眾,仍由馬重英統率,其勢便過於前日,亦不太多,而如今鄯城內外兵馬已逾二萬,若再訓練城中青壯,將可三萬,我憑此三萬人,能否再次守住城池呢?”

他一梗脖子,一挺胸膛:“告諸君道——能!”

胡昊、羿鐵錘等人聽了,精神都不由得一振。李汲才要開言,郭昕卻擺擺手,示意他稍安勿躁,隨即微微苦笑道:“然有兩難,若可解,鄯城無憂,否則的話……”

李元忠問道:“是哪兩難?還請郭兄明言。”

“第一難,如李巡官所言,是糧秣不足。”

這一場大戰,扼守鄯城兩月有餘,就已經把府庫物資消耗得差不多了,而今秋之糧因為是提前收割的,多半只能充作柴薪和飼料,則要供應這滿城軍民直到明秋都困難,還怎麼應對蕃賊再來侵攻啊?

倘若城外大片田地尚可耕種,還則罷了,然而即便蕃賊有將近一年的時間不敢大舉來攻,他們隨時都能派出遊騎來騷擾啊,且臨蕃城、綏和守捉等處既然失陷,不會僅僅騷擾城北了,則老百姓還怎麼耕種?

胡昊問道:“可請節帥供輸些糧秣……”

李元忠搖搖頭:“倘若鄯州物資充裕,當日又何必寄望於鄯城之麥,而命我等試守呢?”

眾皆默然。胡昊無奈,便問:“不知第二難為何?”

郭昕微微苦笑道:“這第二難麼……鄯城未必能夠長駐兩萬兵馬!”

原本是根據吐蕃軍去年侵攻的方向,查其用意,下一步必取鄯城,所以李倓才會把手中所可呼叫的大部分兵馬都交給郭昕、李元忠,於此處死守。然而蕃賊既去,明年或將再來,具體攻打何處,現在誰都說不準啊,怎麼可能放空沿邊各州,只守一座鄯城呢?

“君等且看,”郭昕指點著地圖分析道,“馬重英為吐蕃執政,親將十數萬眾來,結果在鄯城下損兵折將,被迫撤圍,難道他會甘心嗎?我慮他雖退,多半還會轉道去攻打曜武軍……”

李汲聽到這裡,眼皮不由得微微一跳,忙問:“可能救麼?”

李元忠輕嘆一聲,回答道:“曜武軍已孤懸邊外,道路隔絕,終不可救……”

郭昕道:“曜武軍若在,尚能牽制蕃賊,使其不易南向……若然失陷,蕃賊所可來侵的途徑便更多了。一,可出大鬥拔谷,繞自大雪山北,奇襲赤水軍,威脅姑臧;二,既破威戎軍,可沿浩亹水南下,抄至鄯州之後;三,順河而下,過金天、威勝、寧邊、積石故壘,指向達化、廓州;四,走洮水,攻神策、漠門兩軍……”

陳桴、羿鐵錘聽到這裡,俱都變色——神策軍那可是他們的老家啊!

李汲在旁插嘴道:“神策軍以西,是吐谷渾故地,可能遣使聯絡,使其不能為吐蕃所用麼?至於北面兩路,或出大鬥拔谷,或過威戎軍,道險而長,蕃賊未必敢來……”

郭昕朝他點一點頭:“李巡官所言是也,然而……我若毫不設防,則蕃賊必至!且蕃賊更可能舍隴右而殺向河西。”環視眾人,緩緩說道:“因此如今匯聚鄯城之兵,必須分備各道,則於鄯城,能夠維持萬眾便是極限了。若將萬眾二逆馬重英,我並無信心,亦不可寄望於節帥再能及時遣李將軍率兵來援……”

李汲不由得長嘆一聲:“我須處處戒備,敵卻可循一道來,我本力薄,分而更弱,敵則力強,聚而更……更難抵禦……”誰說防守仗比進攻仗好打來著?除非你提前知道對方會從哪兒來。

胡昊卻還在掙扎:“左右還有大半年的時光,我可嘗試復奪部分軍鎮……甚至於新修軍鎮,封堵各道,使蕃賊不易逾越……這隴右的山水甚險,往往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啊!”

隴右道東起隴坻,西接赤嶺,深入高原,其地勢確乎相當險峻。唐朝與吐蕃百年交戰,先後在隴右道設定了二十餘座軍鎮、守捉,其中少數是前進基地,多數則扼守險要,純起防禦功能,由此成就深固不拔之勢。

然而地形再怎麼複雜,關隘再如何密佈,也總得有人去守,才能生效啊。此前隴右之兵將近十萬——原本定額為七萬五千,但自逾蒙谷、赤嶺,進至西海附近後,軍鎮更多,軍力亦有所增添——除分守各處外,尚能聚集起五萬上下的機動兵力,倘若蕃賊敢來侵犯,便可前出與之決戰。如今卻主力東調,守禦之兵尚且不足,哪裡還能拼湊得出救援力量來呢?

為什麼去歲吐蕃來侵,多座軍鎮瞬間淪陷?一,自然是守軍不足;二,高升顢頇,不敢往救……但最重要的,即便留守軍吏皆肯禦敵,也得有兵可用才成啊。各軍鎮地勢再如何險要,守軍再如何拼命,倘若外無救援的話,也遲早都是會被攻下來的。

所以胡昊上下嘴唇一碰,說什麼“我可嘗試復奪部分軍鎮……甚至於新修軍鎮,封堵各道”,說起來容易,具體執行起來,難道卻相當之大,人力、物力盡皆欠缺——對於他的妄言,李汲都懶得反駁。

可是也有人把胡昊的話聽進去了——李元忠指點著地圖,邊想邊說:“如郭將軍所言,暫不論河西,只說隴右,為防賊沿浩亹水來,則必復威戎軍;沿河而來,須鞏固達化;走洮水,神策、漠門兩軍可相互策應,拱衛洮州,問題倒不甚大……關鍵在於,欲取隴右,威脅京畿,最近便的還是鄯城、鄯州臨洮軍一路……

“若然我等稍稍向前,堵塞鄯城周邊要害,則城內駐軍一萬,隨時應援,或者無虞。”

李元忠的意思,吐蕃軍確實可以多道來攻,但就目前的形勢而言,最大的可能性還是走中路,攻鄯城——可惜鄯城周邊俱是平原,極易被圍,兵寡難守,那麼若能在附近傍山憑險,修築工事,是不是就不必要跟這兒放太多兵力了呢?

諸將聞言,精神都不由得一振——終究誰都不甘心捨棄艱難百戰才得以守住的鄯城啊,若有把握繼續守下去,自然最好——於是順著李元忠的話頭,指點地形,紛紛獻策。李汲也在其中,雖然他覺得不大靠譜,危險係數很大,但反正時間充裕,咱們總得把各種可能性都考慮到了,各種方案都研討一番才成吧,正所謂“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乎無算乎”。

這場會一直開到大半夜,郭昕、李元忠綜合各方面的意見,最終得出結論:鄯城真的有可能不必放棄。

於是寫成一份詳細的方案,並奏捷公文一起,交給李汲,讓他帶歸鄯州,去稟報李倓。對於這一最終決策,李汲本人持保留態度,但他終究軍事經驗尚淺,不可能舌戰群儒……群革,說服眾人,尤其李元忠對長駐鄯城,興趣頗大,信心滿滿,李汲總不好駁他的面子吧。

翌晨便起身,快馬返回鄯州,拜見李倓。李倓早就已經接到捷報了——吐蕃軍方退,郭昕便即遣人奏上,只是還在打掃戰場,李汲等亦逐北未歸,所以內容不夠詳細,也未能開列有功將士名單罷了——欣喜而狂,一直等到面見李汲,這興奮勁兒還沒過呢。

竟然在我的指揮下——雖然是遙控——以寡御眾,守住了鄯城,則蕃賊實不足懼也!

因而一見李汲,還沒有展開呈報細看,便先殷切地問道:“蕃賊既退,鄯城可以不棄麼?”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諸天新時代我真不是魔神劍仙三千萬特種兵之戰狼崛起都市國術女神宇宙級寵愛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我有一座天地當鋪女配她天生好命
相關推薦
這個導演是拍土味廣告的!科幻大唐人在捷德,天降和青梅你怎麼選?我被雷劈三百年當上帝重新開始進化小姨太美食界史上最強美食獵人對外驅魔服務公司最強結界師系統之崩壞的世界修道四千年,我被曾孫女直播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