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大魏春

第三一三章 有多少斤兩
上章 目錄 下章

大魏春第三一三章 有多少斤兩

天智神授!

這句話被傳的沸沸揚揚,連劉芳與崔光都聽過,皇帝自然也聽過。

李承志預料皇帝可能會好奇,但沒料到,元恪會問的如此正式?

屏退左右,神情語氣還如此嚴肅……這分明就是當了真?

李承志再無知也清楚:“既壽永昌,受命於天”、“應天順時,受茲明命”、“昊天有命,皇王受之”、“奉天承運皇帝”……等等等等是什麼含義。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天授的,只可以是皇帝……

換自己是元恪,管你是什麼全才、奇才,管你立了多少功勳,哪怕長一百顆腦袋,都絕對不夠砍的……

“陛下明鑑,此是訛傳之言!”

李承志的語氣好不堅定,就跟發誓一樣。聲若銅鐘,震的元恪耳膜發癢。

看他臉都變了,元恪當即就笑出了聲,“怕什麼,只是一句傳言,朕難道就能誅殺了自己的臣子?

你再去問問,京城中佛寺道觀近千,哪家不是口口聲聲:‘念可通神’、‘法為天授’,朕若當真,有幾個能活得下來?”

那些和尚道士當然是騙人的,但問題是,我可是真的……

“莫怕!”元恪笑道,“朕就是好奇,你懂的會的為何那般多,還樣樣都強於常人?”

“秉陛下,臣只是好奇心重,喜好鑽研新奇的事物,故而看似比常人懂的多一些……”

李承志一頭的汗,“也是因為臣這幾年來無所事事,窮則思變,就多看了幾本書……”

無所事事,窮則思變,還是幾年?

元恪似笑非笑的看著他。

若是未聽過傳聞,自是不知這幾句是何意。

涇州坊間傳聞,李承志不是真傻,而是裝傻,且一裝就是五年。

不管是裝傻還是真傻,李承志既入不了學,又出不了莊,衣食又無憂,窮極無聊之下,也就只能靠看書打發時間了。

說倒是能說的過去,但元恪更好奇。

看了什麼樣的書,能讓李承志出脫到這個程度?

感覺這天下之事,好似就沒有他不會的……

元恪煞有興趣道:“說說,你那煅刀、冶甲、百工、活人、醫傷、兵陣等等,都是從哪些書中鑽研出來的?”

察覺元恪不是果真要將他喀嚓了,李承志猛松一口氣。

若問這個他還真不怕,不然哪敢搞這麼多的發明創造?

“先說冶甲與鍛刀:先是臣有幸得了隕鐵,而後又受南朝陶弘景所修的《本草》啟發,從而鍛出了白刀白甲……”

“看《本草》,學鍛刀?”元恪都以為自己聽錯了?

李承志卻是一臉正色:“千真萬確,載於《本草·玉石部》,言:鐵精(鋼)乃雜煉生(生鐵)鍒(熟鐵)而成,質堅,可為刀鐮……而此書、此法也非陶弘景所創,是集前人所著而成……”

元恪都有些懵。

李承志說的如此篤定,而《本草》也是尋常之書,一驗便知,想必定然是有其事的。

他就是有些想不通,這兩者是如何聯絡到一起的?李承志得有多閒,才能從一本藥書學到鍊鐵精的方法?

“令人找一本《本草》來!”

給劉騰交待了一句,元恪極其認真的問道,“若用此法,便能煉出上好的甲具與鋼刀?”

不怪元恪如此上心:堅甲一分,刀利一分,兵士的死傷就能少一分,勝算也能多一分。

“自然是能!”

李承志想了想,又低聲道:“且民間早有應用……就是不知金部為何未試用此法……”

元恪一聲驚呼:“怎可能?”

怎不可能?

這其實就是灌鋼法,估計是東漢就有的技術,民間早就應用了。連李家的鐵匠打犁尖、鋤刃,都用的這種方法:胚用熟鐵,刃和尖鍍生鐵。

這些煉出來的農具既有韌性,又有硬度。

也別說南北朝時期了,新中國成立後,有名的王麻子剪刀都還用的這種方法打菜刀、剪刀,直到八十年代後國內引進了最先進的煉剛技術以後。

至於金部為何不知道民間有這樣的技術?

呵呵呵……這就先要問問朝廷了。

世家門閥且不論,就連平民都要分開三六九等,匠戶與盜賊、娼妓同為賤民,平時官員與這樣的人多說一句話都會覺得受了侮辱,就算研究出什麼利國利民的好技術、好東西,又有誰願意看一眼?

清末被列強壓著打,大部分原因是滿清皇族的鍋,少部分原因是歷朝歷代對理工的不待見……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諸天新時代特種兵之戰狼崛起劍仙三千萬都市國術女神食物鏈頂端的猛獸我真不是魔神宇宙級寵愛女配她天生好命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相關推薦
娛樂圈天王竟是我自己皇妃在娛樂圈當頂流神秘老公,晚上見!仙武同修我有一個修仙網店至尊神魔至尊神魔太古龍神訣丹神歸來大唐最強駙馬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