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大夏文聖

第一百二十三章:我尋清風去,昔年化龍歸,悟聖道,赴家宴!
上章 目錄 下章

大夏文聖第一百二十三章:我尋清風去,昔年化龍歸,悟聖道,赴家宴!

顧錦年這招恩威並施,使得大夏京都不少官員不由稱讚。

畢竟他們已經做好顧錦年嚴懲這三萬讀書人的後果了。

卻沒想到,顧錦年在關鍵時刻放了他們一馬。

這一招可以說是恰到好處,眼下的問題不是解決這三萬讀書人就可以結束,而是天下悠悠之口。

如若顧錦年嚴懲這三萬讀書人,想來後果會很嚴重,而且會加劇矛盾。

現在就好很多了,該罰的罰,該放的放,以德服人。

只不過,顧錦年最後一句話,卻耐人尋味。

他要赴宴。

誰都知道,孔家家宴,必然是一場鴻門宴,顧錦年過去,只怕討不到好。

雖然他才華無雙,可架不住各路大人物聚集。

說錯一句話,或者做錯一件事情,都會被無限放大。

城門之上。

楊開聽到顧錦年要赴宴,不由出聲。

“世子殿下,此番孔家家宴,只怕有些麻煩,文景先生已經說過,替你前往家宴,世子殿下安心悟道即可,沒必要奔赴宴會。”

楊開望著顧錦年。

地位越高,其實越能知道孔家有多可怕。

所以他不希望顧錦年前往孔家,免得顧錦年又惹來一些麻煩。

“此番赴宴,我心意已決,楊大人的好意,本世子心領了。”

顧錦年開口,前往孔家赴宴,他已經想好了。

去做一個了結。

說完此話,顧錦年抬頭望了一眼天穹之上的聖罰。

而後凝聚聖尺,沒入聖罰之中。

當下烏雲消散,不過這並非是化解聖罰,而是一種壓制,將這異象壓制住,只是早晚還會降下。

如何化解,就不清楚了。

聖罰消失,顧錦年也離開了城上,直接走出京都。

三萬多讀書人望著顧錦年,一個個沉默不語。

只是走了一會,顧錦年忽然止步,隨後長長吐了口氣,望著未知的前方,緩緩出聲道。

“我尋清風去,昔年化龍歸。”

他開口,道下自己的心意,緊接著運轉道法,御風而去。

顧錦年想要行萬里路,悟知聖立言之道。

他不想有太多牽掛,也不想被人監視著,魔道強者給了自己三枚令牌,倘若當真有危險的話,這三枚令牌足夠自己化解危機。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再者,自己掌握聖器,孔家也不希望自己有半點損傷。

對於安危方面,顧錦年沒有任何一絲擔憂。

而隨著顧錦年離開後。

京都也逐漸平靜下來了。

很快。

這件事情也飛快傳遞出去。

相對比三萬讀書人聚集京都,顧錦年重新定義儒道之境的事情才是天下讀書人關心之事。

以德凝氣。

算是無聲的巴掌,狠狠打在天下讀書人臉上。

顧錦年敢用德設立第一境,倘若他沒有德,也不配讀書,算是自毀前程。

雖然依舊有部分聲音充滿著不服氣。

可大部分的聲音的的確確消失了,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顧錦年答應赴宴,喧譁之聲確實少了很多。

三日後。

整個大夏京都安靜下來了。

有部分聲音,但不多。

而更多人則是好奇,孔家家宴,全天下人都知道,顧錦年此番前往孔家家宴,必然會引起一場爭鬥。

如此,所有人都期待著。

當然,還有一件事情,那就是顧錦年悟道。

知聖立言,對於尋常讀書人來說,或許不是什麼大事,可顧錦年乃是儒道天驕,他的知聖立言,想來會很不一般。

可具體如何,還是要等顧錦年悟道結束。

此時。

一處山脈當中。

一道身影緩緩出現。

是顧錦年的身影。

這裡距離京都一千五百裡,三天的時間,顧錦年走到了這裡。

這三天來,他逐漸感覺到聖罰即將要落下,即便是自己有玲瓏聖尺也難以壓制。

對於這個聖罰,顧錦年並沒有畏懼,因為心中無愧,也不懼這種聖罰。

而這三天的時間,顧錦年也明白玲瓏聖尺的作用。

自己重新定義儒道第一境後,玲瓏聖尺也多了一種能力,可以凝聚德尺,倘若往後再遇到讀書人,可以德尺削人才氣,當然如果對方有德行,作用不大。

能對付一些心懷不軌之人。

並且,隨著自己的儒道境界越強,影響就越大,重新定義儒道境界,對於後世讀書人來說,他們要以德凝氣。

而對於當代讀書人來說,他們已經越過了這個境界,不受到影響。

可如若顧錦年成為大儒,可以徹底影響到整個大夏王朝,到時候大夏王朝所有讀書人,無論是大儒還是凝氣境的讀書人,都必須要重修第一境。

倘若不重修,那這輩子也別想更上一層樓,甚至還會跌落境界。

而如若自己成為了半聖,可涉及整個東荒,如若自己成為了聖人,整個天下都會因此受到影響。

不過這些事情,顧錦年並不是特別關心。

眼下,他更需要關心的則是立言。

他需要感悟,獲得諸多感悟,才能去立言。

立什麼言,顧錦年其實心中已經有了答案。

可他需要發自內心去立言,得上蒼感應,否則只是空喊幾句口號沒有任何作用。

古今往來有多少讀書人?編幾句逼格高的言論還不容易?

但能得到上蒼認可嗎?

顧錦年的立言,則是橫渠四句。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此言,震古爍今,可力壓一切,使自己超脫在上。

但問題來了。

什麼叫做為天地立心?

如若做不到為天地立心,又怎麼來後面三句?

橫渠四句,並非是並列關係,而是連貫之言,只有為天地立了心,才可以為生民立命,再去繼承聖人之學,最終利用這些學問去開創萬世之太平盛景。

否則,就是空喊口號罷了。

高山之上,顧錦年望著青山綠水,眼神當中充滿著疑惑。

過了半個時辰後。

他帶著這些疑惑,繼續前行,與光同塵。

兩日後。

顧錦年來到一縣,縣內三千戶,人口不算多,北靠群山。

來往有些車馬商販,數量不多,略顯貧匱。

這是孝縣,距離京都接近兩千裡。

顧錦年穿著一件素衣,不想太過於高調,但因為容貌和氣質,也吸引了不少目光。

面對不少人的目光,顧錦年顯得平靜,來到一處鋪子中,點了兩個菜一壺黃酒,找了個位置落座下來。

“客官,這是您的酒,請您慢用。”

掌櫃端來小菜和黃酒過來。

顧錦年點了點頭,隨後給自己倒了杯酒,一口飲下。

酒味澀苦,只是很快一點點回甘,品質很差,對比京都內的佳餚美酒來說,十分一般。

不過顧錦年也清楚,不僅僅是大夏王朝的釀酒技術差,這天下幾乎所有地方的釀酒技術都很差。

當然對比一些珍貴的美酒那就不一樣。

宮內的佳釀,和王爺權貴府上的佳餚,基本上都是上等美酒,無論是口感還是味道,都不弱於前世佳釀。

說白了貴有貴的道理。

“等工部做好了相應工具,就可以釀好酒出來了,權貴們應當是看不上,但剛好可以供應給這些中層百姓和底層百姓。”

顧錦年又品了一口黃酒,心中如此想到。

這次出來悟道,顧錦年心裡清楚,越是想著立言悟道,反而越有可能想不出一個之所以然。

必須要用平常心,就當出來遊歷一番,沒必要強求。

兩口酒入喉,顧錦年夾起一點小菜,細細品嚐。

好在的是,大夏王朝還沒有這麼落後,部分佐料還是有,醬油辣椒之類的東西,雖然並不是特別好吃,但也不至於難以下嚥。

只是就在顧錦年吃著小菜時。

一道尖聲不由響起。

“你個老東西,整天到晚都在外面閒逛,這麼大的歲數了,也不知廉恥,滾回家裡去。”

尖聲響起,引得不少人觀望。

顧錦年也將目光看了過去,不遠處街道上,是一名老人,滿頭白發,看起來已有七八十歲,杵著一根柺杖,走起路來略慢。

而他身後,跟著一名農婦,體型頗有些肥胖,滿臉兇狠,指著老人大聲怒罵,不顧周圍人觀望。

農婦身旁還站著一名六七歲孩童,拿著一個木製玩具,白白胖胖,也跟著大喊老東西。

眾人看了過去,但很快又收回目光,鋪子內更有人無奈道。

“這李家真是倒了血黴,娶了一個這樣的媳婦。”

“老李叔也是苦,年輕的時候賺了點銀子,置辦些田地,本來可以安享晚年,沒想到晚年被不孝子輸光家產,結果還攤上這麼一個兒媳婦,對他呼之而來,揮之而去。”

“聽說老李的媳婦,都快八十,經常被她兒媳打,真是可憐啊。”

一些人開口,道出事情來由。

“還有這種事情?”

“這街坊鄰居都不管的嗎?”

聽到這話,有些人看不過眼了,忍不住問道。

“管啊,怎麼不管。”

“他街坊都去報官了,官府的人都來了,又能怎樣?官府也警告過他們,可你有什麼辦法?”

“把這兩個不孝子抓了?這兩個老人誰來照顧?”

“清官難斷家務事,沒辦法,人老了就是這樣,遇到個孝順後人,那還好說,至少老有所依,這要是攤上這種後代,還不如一頭撞死。”

幾人你一言我一句。

鋪子內,顧錦年聽後有些沉默,這幫人說的在理,清官難斷家務事。

而且抓了這兩個人也沒用,大夏王朝可沒有養老院,這些老人只能忍氣吞聲。

有什麼辦法?

街坊鄰居最多只能說兩句,總不可能把老人家接到自家來養吧?

而且街坊鄰居要是說多了,對方只怕更加變本加厲虐待老人。

這種事情,其實並不少,而且很多。

“哪裡有你這樣的人啊,一口一口老東西,這是你爹,又不是你家奴隸。”

此時。

有行徑的外鄉人看不慣了,上前指責了一句。

可這不指責還好,一指責瞬間惹來爭議。

“關你屁事?閒的沒事幹?在這裡裝什麼好人?”

“有你什麼事啊?鄉下佬。”

農婦開口,滿臉的不屑,而且說話也特別難聽,如同火藥桶一般,一點就炸。

更絕了的是,身後的孩童,也跟著叫起來,顯得凶神惡煞,看著都煩人。

“有病。”

“爾等這般行為,往後一定會遭報應。”

外鄉人懶得理會,他也只是看不過眼,說了一句,但讓他在這裡跟一個婦人糾纏,他還是不願意。

外鄉人走了,但這個農婦依舊喋喋不休的罵著。

氣不過的時候,更是看著前面的老人,更是破口大罵。

“你個老東西,還在這裡慢吞吞走著,快滾回去,在這裡丟人現眼。”

罵聲繼續。

老人沉默無言,只能低著頭前行。

此時此刻。

鋪子內的顧錦年丟了一枚銀子在桌上,二兩左右,而後起身朝著外面走去。

掌櫃的看到銀子,立刻走來,似乎也知道顧錦年想要做什麼。

“客官,這事您別管,這家人就是這樣的,而且還不止這家,您管不了,真管了,白挨一頓罵也就算了,回頭這夫妻指不定心裡有氣,拿老人出氣。”

掌櫃看的出來,顧錦年明顯就是看不順眼,想要過去說上兩句。

有好心他能理解,可他更明白的是,這事不是顧錦年能管的。

然而,顧錦年只是搖了搖頭,他快步上前,徑直來到農婦面前。

啪。

揚手就是一耳光扇過去。

這一巴掌力度很大,打的對方不由懵了。

下一刻,顧錦年朝著一旁的孩童,也是揚手一耳光。

力度上要收斂了一些,畢竟是孩子。

但也是一大嘴巴子。

剎那間,孩童哭了,捂著自己的臉,痛哭不已。

“你打我?”

“你居然敢打我,我要殺了你。”

挨了一巴掌後,農婦吃痛不已,等回過神後,她瞬間眼紅,失去理智。

咚。

當下,顧錦年一腳踹飛農婦,直接踹的農婦倒退四五步,摔倒在地。

此時此刻,周圍人不由驚訝,緊接著心中大呼過癮,但也不由為顧錦年感到擔憂。

畢竟爽是爽了,可後果很麻煩啊。

“身為兒媳,不敬長輩,滿口髒汙,尖酸刻薄,你還是人嗎?”

顧錦年注視著對方。

這種事情,他不可能坐視不管,至於掌櫃幾人所言也是實話。

所以他會把這件事情解決乾淨。

農婦躺在地上翻滾,痛的直流眼淚,半天說不上一句話來。

鋪子掌櫃立刻上前,拉著顧錦年道。

“客官,您快走吧,待會官兵來了,可就麻煩了,這家人是出了名的難纏,你打了她,她一定不會善罷甘休的。”

掌櫃好心,提醒顧錦年離開。

不僅僅如此,前面一直低頭走的老人,看到這事,也不由緩緩走來,拉著顧錦年出聲。

“公子快走,待會我跟官差解釋,不然就麻煩了。”

老人明白,顧錦年是為他出頭,故而他不希望顧錦年因此事受到牽連。

然而,顧錦年搖了搖頭,沒有說什麼,就在這裡等官兵到來。

的確,大夏王朝官府處理事情的速度還是很快,不到半刻鐘,就有一些官差快速走來,為首是一名捕快,其餘都是衙役。

人不多,七八個,飛快跑來。

“發生何事了?”

“怎麼回事?”

“誰在打架鬥毆?”

這些官差湧來,咋咋呼呼喊著。

“官老爺,這個天殺的東西,欺負我一個弱女子啊。”

“大家夥都看著,是他打傷了我,還把我兒子打傷了。”

農婦翻滾半刻鐘,看到有官差來了,頓時嚎啕大哭,指著顧錦年如此說道。

也就在此時,她丈夫也聽聞此事,快速奔來。

是一個中年男子,看起來還是個讀書人,穿著衣袍,人模狗樣,聽到自己妻子被人打,瞬間火冒三丈。

等看到顧錦年後,眼中的憤怒不由少了一些,倒不是認識顧錦年,而是從顧錦年的氣質與長相,心中還是有點意識。

“你為何打我妻子?”

後者開口,有些憤怒的看向顧錦年。

“為兒女者,不孝也,該打。”

顧錦年淡淡出聲,望著對方如此說道。

也就在此時,十幾人出現,站在男子左右,手中拿著一些扁擔或者是叉子,很顯然是此人的朋友,過來撐腰。

“不孝?你有什麼資格說我們不孝。”

“這還有沒有王法?你街頭隨意毆人,今日你不給我們一個交代,就別想走。”

“官老爺,你們不能坐視不管,這種人一定要關押大牢。”

看到自己的朋友聚集,男子瞬間自信滿滿,也不懼怕顧錦年。

聽到這話,為首的捕快不禁皺眉。

不過看到顧錦年後,這捕快也不敢囂張。

“閣下,這人是你傷的嗎?”

他詢問道。

“讓縣令過來。”

顧錦年沒有理會,直接取出秦王的令牌,也懶得廢話。

看到令牌,捕快雖然不知是真是假,但臉色還是立刻一變。

“請大人恕罪,屬下立刻通知縣令。”

秦王令。

這可不是小東西,在大夏京都,這塊令牌足可以橫著走。

如此,捕快立刻動身,而周圍圍觀百姓,卻一個個驚訝不已,他們沒想到,顧錦年還真是一個大人物,這下子有樂子看了。

至於這對夫妻,看到秦王令後,也不由色變,知道惹了大人物。

那些親朋好友,則一個個將東西收起,有點不敢動彈了。

半刻鐘後。

縣令出現,火急火燎趕來,孝縣的縣令五十多歲,衣服都沒有整理好,便急匆匆趕來。

來到顧錦年面前後,這縣令立刻一拜。

“下官孝縣縣令,見過大人。”

“不知大人是誰?下官有失遠迎。”

縣令開口,他也不認識顧錦年,只能這樣問了。

“這是秦王令。”

“我是誰你不用管。”

“我想問一句,此地名為孝縣,但卻有如此不孝之人,你身為父母官,卻不管不問,該當何罪?”

顧錦年再度拿出秦王令,隨後瞥了一眼對方,隨後如此問道。

“回大人,並非是下官不管,而是他們夫妻二人生性劣根,冥頑不靈,縣衙內也多次警告,可清官難斷家務事。”

“他們二人屢教不改,有時候直接將家中父老送入縣衙,要讓縣衙來贍養。”

“下官也是無奈啊。”

後者哭喪著臉,如此說道。

此言一出,這夫婦二人瞬間臉色一變,想要狡辯,可顧錦年的聲音卻已經響起。

“既然屢教不改,那就不需要他們二人去改了。”

“直接扣押,立卷宗交由刑部,以不孝之大罪,判爾等二人斬立決。”

“我會通知刑部一聲,直接審批。”

顧錦年開口,他有這個權力,當然這也只是嚇唬他們二人。

果然,這話一說,兩人瞬間傻了。

就因為這種事情,判斬立決,二人如何不慌?

當下,兩人跪在地上,完全沒有之前的囂張。

“大人饒命啊,大人,我們只是一時糊塗,一時糊塗。”

“請大人饒命啊,民婦只是一時有氣,才會如此,請大人放心,民婦以後絕對不敢了。”

兩人跪在地上,連連磕頭。

而顧錦年眼神當中滿是冷意。

他們這般,並非是悔改,而是畏懼。

“生為人子,不敬重父輩,不孝順父母,你這種人,該死。”

顧錦年一腳踹在這男子身上,眼神當中滿是厭惡,他這輩子最痛恨的便是這種不孝之人。

“你嫁為人婦,卻不尊重二老,張口閉口,沒有絲毫敬語,言傳身教之下,你自己看看你兒子是怎樣的?”

顧錦年冷言而出。

兩人依舊跪在地上哭喊不已,而他們的父親,則來到顧錦年面前,也苦苦哀求,讓顧錦年繞他們一命。

“大人,我這兒雖有些不孝,但終究還是贍養老朽,還請大人饒他們一命啊。”

老人跪在地上,懇請顧錦年恕罪。

面對此景,顧錦年嘆了口氣,他其實也不是一定要殺這二人,只是嚇唬一二。

如今老者給了一個臺階,顧錦年也便順勢開口。

“看在你們二人父親面上,便饒你們二人死罪。”

“只是死罪可饒,活罪難免。”

“從今往後,如若你們二人不善待二老,數罪併罰,直接斬首示眾。”

“街坊鄰居皆可向縣衙舉報,由縣衙審查,如若發現當真沒有悔改,依法處置。”

顧錦年開口。

同時望著這縣令繼續開口道。

“還有你,清官難斷家務事無錯,但如若不管,便是助紂為虐,我過些日子還會再來,到時候若是讓我發現,這縣內還有這等事情發生。”

“摘你官帽,你這個縣令也別當了。”

顧錦年出聲,這手段不能說一定管用,但可以起到一定的威懾效果。

“請大人放心,下官一定銘記於心。”

後者開口,也不敢多說什麼。

這只是一個插曲,顧錦年點了點頭,再將目光看向這些親朋好友,神色漠然。

“爾等手持農具,也是一群爭強好鬥之人,自行去牢中悔過。”

顧錦年出聲。

待解決完這件事情後,他並無逗留,只是再三告知,他還會再來,如若再來,發現有任何問題,絕不會輕饒。

如此顧錦年離開了。

而孝縣的百姓,卻紛紛開始猜測顧錦年是誰,他們猜不出來,但心裡是清楚,這一定是一位大人物。

七日後。

顧錦年朝著曲府方向走去。

一路上,顧錦年見到了太多事情。

他看到有學子苦苦求學,也看到有學子貪圖享樂。

他看到有百姓每日辛苦,只為幾十枚銅錢。

也看到有富商在酒樓當中,一擲千金。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大部分都是悲苦的,享樂的人終究是少數。

此番歷練,不僅僅是為了悟道,還有調查一下大夏境內的打算。

民間苦。

到底有多苦,顧錦年沒有見過。

這趟出來,顧錦年就見到了很多民間疾苦。

有一個村莊,贍養不起老人,故而只要滿了七十歲,便被子女送上山中,開始砌活死人墓,每天新增一塊磚,直至七十天后,將墓堵死,然後放任不管。

這種比較極端,但事實證明是存在的。

大多數處於溫飽線上,每個月賺到的銀兩,也就剛剛勉強達到溫飽,什麼餘錢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一個月下來,最多兩三餐帶有葷腥。

這番遊歷,顧錦年心中也大概明白了。

大夏王朝的階級水平只有兩個。

窮人階級,和富人階級。

中產階級幾乎很少,而且成為富人階級都有一個共同點。

讀書人。

是的,各地縣府的讀書人,只要擁有功名,便可以免除糧稅,這樣一來,財富容易集中,甚至有些佃戶為了省這筆稅銀,將名下的田交給讀書人,讀書人只需要抽成即可。

包括官員享用的良田,以及一些權貴的良田。

這些或封賞,或買賣,總而言之,都不需要繳納稅收。

這還算好的,至少溫飽二字,對於一個封建王朝來說,絕對是一件好事。

一日三餐,至少能溫飽,這是很多國家都做不到的事情。

而且顧錦年所在的地方,距離京都已經有五千裡了,算是相當偏遠的地方。

不過按照這個情況下去,一百年內,大夏王朝就會面臨巨大的威脅。

馬太效應。

甚至都不需要一百年,大夏王朝開國封了不少權貴,後來歷經建德難後,永盛大帝也沒少賞賜分封,這些貴族們沒事就是造娃。

外加上讀書人的恩賜,很有可能五六十年後,馬太效應會徹底爆發。

那個時候,別說一日三餐了,一日一餐也算是可以。

其根本原因,就是兩個,大夏王朝的農業水平很差,權貴勢力錯綜複雜,外加上大夏開國之後,也經歷了幾場戰亂。

而今,大夏王朝又要征戰北伐,目前還沒有下達徵稅之事,不過這是早晚的事情。

只要打仗,必然要調高稅收,到時候又是一片疾苦。

“要早些入仕啊。”

到最後,顧錦年心中不由感慨。

起身後。

顧錦年繼續前行。

而距離孔家家宴,還有最後十日。

顧錦年所在的地方,距離曲府大約還剩下不到兩千裡路,以顧錦年的速度,完全趕得到。

此時。

曲府當中,早就顯得熱鬧,整個曲府都張燈結綵。

孔家家宴,三年一小宴,七年一大宴。

今年並非是大宴,可因為今年的情況不同,這次家宴萬眾矚目。

所有人都知道,孔家想要得到聖器。

但世人更加知道的是,顧錦年可不是那種軟柿子,任人拿捏。

所以孔家家宴,到底會發生什麼事情,他們滿是期待。

這段時間,曲府來來往往車水馬龍,好不熱鬧。

各地大儒俊傑才子,齊齊前來赴宴,還有一個個商人,不辭辛苦,從千里之外趕來。

帶來了大量金銀財寶,當做賀禮。

可以說每一次孔家家宴,光是賀禮都價值連城。

而孔家內。

一位位孔家儒生走出,去迎接好友,這還沒有到家宴之日,孔家便顯得無比熱鬧。

正大門外,是一群德高望重的大儒,他們來到孔家後,有專門的人接待。

而兩旁側門,則是一些地位次等之人,前來送禮,左側門是商人,排成長龍般的隊伍,右側門是各地有些名望的讀書人,也是來送禮的。

等級劃分十分森嚴。

孔家內部。

一間密閣內,幾道身影聚集在此。

其中孔心的身影,便在當中。

“孔心長老,此番孔家家宴,顧錦年會不會不來?”

有聲音響起,穿著蟒服,這是一位王爺,但並非是大夏的王爺。

“不會。”

“他既然說了,就一定會來。”

孔心顯得無比平靜。

隨後繼續開口。

“諸位,此次顧錦年前來,還望諸位鼎力相助,無涯長老已經答應,只要孔家得到聖器,必會在古今冊中,為諸位身後之人寫上一筆。”

“提升國運,祈禱風調雨順。”

孔心開口,對眾人如此說道。

此言一出,眾人頓時深感喜悅,連連開口道。

“請無涯長老放心,我等今日前來,就是為了討伐顧錦年。”

“是的,顧錦年所作所為,令人髮指,我等也是看不過眼。”

“他若是赴宴,我等絕對不會善罷甘休。”

眾人紛紛開口,聽到可以在古今冊留名,一個個興奮不已。

這可是一件大好事啊,古今冊留名,可提升國運,至於對他們而言,抨擊顧錦年,算的了什麼?

管他顧錦年有錯還是沒錯,涉及到眾人的利益,那就是有錯。

“那就多謝諸位了。”

孔心微微一笑。

聖器之事,大過一切,雖然手段有些骯髒,但這就是現實。

畢竟是聖器,又不是什麼尋常玩意。

如此,轉眼之間,又是三日。

距離孔家家宴,還有最後七天。

章府。

官道之上。

顧錦年徒步而行。

二十多天的遊歷,讓顧錦年看到了許多事情。

相對比京都的繁華,越偏遠的地方,貧富差距就越大,一府之地,幾個世家幾個權貴,便佔據了九成的財富,下層的百姓窮苦至極,上層的富豪,就如同吸血蟲一般,牢牢吸附在百姓身上。

這趟歷練,悟道不悟道已經不是主要的事情了。

眼觀民間疾苦,顧錦年心中愈發知曉自己要做什麼。

官道之上,百姓走在兩側,拖兒帶女,穿著單薄,身上的補丁一個比一個多。

這些日子,也見到了太多太多的是是非非。

有不孝子,有謀財害命,有官官相護,有欺壓百姓,甚至為了一份差事,被同僚毒害,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為貧窮導致。

也因人心中的嫉妒。

走在路上。

黃沙滾滾。

顧錦年凝視著這一切。

翌日。

顧錦年走出章府範圍,正式踏入曲府境內。

踏入曲府。

一種難以言說的感覺襲來,抬頭望去,東南方向紫氣騰飛,雖然相隔幾百裡,可抬頭看去,卻能看到那非凡無比的紫氣。

那裡是孔府。

聖人之地。

這片區域,也是孔聖人證道之地。

踩在曲府道路上,顧錦年不由深吸一口氣,他面色不變,一路前行。

而踏入曲府後,來來往往的人更多了。

一輛輛馬車朝著曲府趕去,馬車之上皆是珍品。

一個個大箱子堆積如山,不用猜都能知道,不是黃金就是白銀。

一眼望去,至少有數以百計的商隊正在趕往曲府,尤其是馬車上系著紅繩。

估計都是參加孔府家宴。

倘若沒有這二十多天的行萬里路,顧錦年到不覺得什麼,可如今一看,章府都有百姓吃不飽飯,可孔家一個家宴,就有這麼多人前來送禮。

好一個聖人世家啊。

顧錦年不由心生冷意。

他倒不是覺得孔家做錯了,一個家族要發展,他可以理解,也能接受。

但一面道貌岸然,自譽為天下聖人之後,一面又大肆斂財,一個家宴都能斂財如此之多,卻不拿來造福百姓,當真是可笑。

一路前行,顧錦年聽到了許多聲音。

整個曲府,其實完全可以改名孔府,原因無他,曲府境內,三分之一的良田,是直接屬於孔家的,三分之一的良田,則是百姓掛在孔家的。

剩餘三分之一的良田,則是其他讀書人和一些官員的。

換就話來說,曲府每年納稅幾乎為零。

這跟封王沒有任何區別。

不,至少異姓王每年也要上交部分糧稅,但曲府不需要。

而且沒有人來查,因為誰都不敢得罪孔家。

並且這僅僅只是孔家一處地方,整個神洲大陸,孔家可是有不少分府的。

翌日。

顧錦年已經來到曲府之外二十裡地。

站在一處山頭,便可以看到曲府城牆。

只是,顧錦年沒有繼續前行,而是在曲府之外,靜心悟道。

顧錦年將這一路上所有看到和聽到的,全部重新思考一番。

如此。

轉眼之間,六天的時間過去了。

這六天時間。

顧錦年在山林間思索聖人之道。

民間疾苦,一切的根本,於王朝有關,於讀書人有關。

他明白了一定的真諦。

但還不是完全明白。

只是孔家家宴即將開始,顧錦年從悟道當中醒來,這一次直奔孔家。

二十裡路。

顧錦年走了一個時辰。

當他來到曲府城外時。

已經有人關注到他了。

曲府外,早已經人山人海,甚至還有不少各地讀書人,他們聚集此地,雖然知道參加不了孔府家宴,但也願意來曲府一趟,看一看這盛況。

只是當顧錦年出現後,瞬間引來了不少人的關注。

“敢問閣下,乃是世子殿下?”

有讀書人上前,望著顧錦年,恭敬一拜。

“恩。”

看到有人上前,顧錦年點了點頭,也沒有否認。

得到回答後,一時之間,眾人驚呼。

“見過世子殿下,在下魯東人士,久仰世子殿下大名,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來者恭敬一拜,眼神當中顯得激動。

不止他一人。

當訊息傳開後,一道道身影出現,對著顧錦年深深一拜。

不管如何,顧錦年的名望,在大夏王朝也算是頂尖的存在。

為民伸冤,這一點是無數讀書人都想做的。

自然而然,對顧錦年滿是尊重。

當然,也有部分讀書人,聽到顧錦年來後,只是觀望,並沒有上前。

譭譽參半,是最好的形容。

“諸位客氣了。”

面對這些讀書人,顧錦年回之以禮,而此時城門當中,走來數百人,身穿儒袍,為首之人,正是孔家儒生。

“我等見過世子。”

“世子不遠千里而來,使我孔府蓬蓽生輝啊。”

孔家儒生出現,為首是一位老儒,他面對顧錦年,恭敬一拜。

見到孔家人。

顧錦年沒有多說什麼,只是點了點頭,緊接著孔家老儒便在前方 引路。

護送顧錦年入城。

一路上,許多目光投來,看著顧錦年,有敬佩的目光,也有驚訝的目光,但很大部分帶著少許些冷意或者不屑。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個月來,雖然抨擊之聲少了很多。

但多多少少也有一些。

只是被人壓下來了,如今見到顧錦年,自然沒有什麼好臉色。

面對這些,顧錦年顯得平靜無比。

入了曲府,跟著前行之人,來到居住之地,同時也告知顧錦年,孔家家宴是明日。

而今晚豫王於新樓設宴。

邀請顧錦年一同赴宴。

豫王。

是太祖第九子,與永盛大帝關係不錯,封地也是豫章一帶。

聽到邀請,顧錦年也點了點頭,答應下來。

既然來了,也就無懼一切。

孔家安排的住處倒也不差,是一處宅院當中,算得上是隆重。

待入住之後,顧錦年正打算休息一二時。

便有下人趕來,告知顧錦年,有客來訪。

不過這個客人,不是孔家人,而是一些各地俊傑,想要來拜訪顧錦年。

這讓顧錦年有些好奇。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女配她天生好命劍仙三千萬食物鏈頂端的猛獸宇宙級寵愛特種兵之戰狼崛起都市國術女神我真不是魔神我有一座天地當鋪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諸天新時代
相關推薦
老男孩們的電競夢上門萌爸唱歌吧爸爸維度入侵之恐龍紀元海賊:五老星有幾個師?唐昊偷看我日記,竟然砸了武魂殿被武魂殿丟棄後開始扮演綠藻頭雙城之戰:我有寫輪眼和仙人體我可怕的同性婚姻運氣好真的可以為所欲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