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大夏狀元郎

第264章 極限在哪裡?
上章 目錄 下章

大夏狀元郎第264章 極限在哪裡?

此時的張籍確實又對鄭經的才華有了進一步的認可,但副作用也隨之而來,那就是張籍動了進一步考究鄭經的心思。

因為他想知道鄭經的才學極限在哪裡。

“浪之,既然你說有心編撰教材,那依你看,這教材應該怎麼編,具體又該編入哪些內容?”

張籍緊接著又開口了。

別看駱斐才是國子監的祭酒, 可是論才學和名望,以及在儒家的地位,還是張籍要更勝一籌,而編撰教材又事關傳播儒家文化和思想,因此張籍主動攬過了此事,並以此來考究鄭經的學識。

只是這樣一來,反倒更合了鄭經的心意。

這一問題對他來說,又沒什麼難度,假如他想偷懶的話, 完全可以照搬唐宋之後的科舉考試範圍,只不過他此時卻在想,要不要稍稍夾帶點私貨進去?

似乎有這個必要!

他立即就回道:“依我看,自蒙學之後,士人有必要學習的內容,包括儒家經典、歷史、算術、格物致知等。”

他確實稍稍夾帶了一點私貨進去,那就是格物致知。

要知道,雖然儒家早就提了格物致知的理念,在《大學》裡就提出了“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的理念,可格物致知這一塊,卻始終沒有得到重視,從秦漢、唐宋到明清,士子所學的,始終都沒有格物致知方面的內容。

這可是鄭經所不希望看到的, 因此趁現在他有了參與編撰教材的機會,自然得把這一部分給加進去。

只不過張籍此時關注的重點並不在這一塊,而是在儒家經典。

他又問道:“那儒家經典裡,又該編入哪些內容呢?”

這一問題對鄭經來說就更簡單了。

“《大學》、《論語》、《孟子》、《中庸》,這四子書,外加《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這五經,我將其統稱為四書五經,士子學習也可以按這順序來。”

鄭經立即又回道。

並且又趁機稍稍提前將四書五經的概念給規範化了。

要知道,在宋代以前,是沒有四書這一概念的,這是因為四書裡的《大學》和《中庸》原本是屬於《禮記》裡的各一篇,到了宋朝之後,才由朱熹從《禮記》裡抽出來單獨成書。

而四書之所以名為四書,是因為這四本書的作者,分別是曾子、孔子、孟子、子思,因此這四本書又合稱為四子書,簡稱四書。

算起來,這又算是夾帶私貨了,因此他不得不四子書這一概念來稍稍過度一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哦?你的意思是說,除了《論語》和《孟子》之外,還得先學《禮記》裡的《大學》和《中庸》?這又是為何?”

張籍立即又問道。

很顯然,後世才規範化的學習順序,確實讓此時的他有些不解。

“先讀《大學》,以定其規模;次讀《論語》,以定其根本;再次讀《孟子》,以觀其發越;次讀《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處。”

這個問題對鄭經來說更為簡單,他乾脆直接引用了朱熹的解釋,然後才說道:“至於五經,相對更為隱晦難懂,因此放後面學更合理。”

張籍微微皺了皺眉。

很顯然,鄭經的理由還不足以說服他。

這是很正常的。

俗話說,習慣成自然,這個時代的人,雖然沒有標準的教材可學,但按照習慣,大部分還是先《論語》、《孟子》,後《五經》,甚至再加上《老子》、《莊子》等道家經典。

現如今,鄭經卻要把《大學》和《中庸》從《禮記》裡單獨抽出來,張籍作為儒家守門人,自然有些不樂意。

因此,他立即又說道:“能否具體解釋一番?”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鄭經又不得不費上一番口舌了。

他先背了一段《大學》裡的開篇,這才說道:“之所以要把《大學》放到最前面來學,《大學》著重闡述的是如何來提高個人修養,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並確立治國平天下的志向。

“其核心內容可以概括為三綱領,即明德、親民、止於至善,和八條目,即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要知道,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可是儒家之道的核心,書中也說了,‘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

“因此,在我看來,《大學》是必須先學的,否則的話,學再多也是白學。”

鄭經的解釋來了。

而張籍又是赫然,又忍不住感慨:實在是太了不得了!

要知道,在這個時代,《大學》是沒有被從《禮記》裡抽出來的,而《禮記》全文共49篇,總共多達近十萬字,因此,根本就不可能把它給一字不落地背下來。

可現如今,鄭經一張嘴就背了很長一大段,既沒有停頓,也沒有錯漏,這說明什麼?

說明他能將《禮記》倒背如流?

張籍忍不住如此猜測道。

為了證實這一點,他又問道:“那《中庸》呢?又是何理?”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

鄭經則沒想這麼多,又背起了《中庸》中的開頭一段。

這對他來說確實沒什麼難度。

這倒不是他真能把《禮記》給完整地背出來,而是他所學的,是已經被從《禮記》中抽出來的《大學》和《中庸》,是儒家經典中的經典不說,篇幅也不算長,《大學》兩千多字,《中庸》三千多字,他背一下開頭的經典部分確實沒啥難度。

“之所以也要把《中庸》給提出來,是因為《中庸》傳的是儒家古之聖賢的道統心法,其內容涉及為人處世之道、德行標準及學習方式等諸多方面,學了《論語》和《孟子》後,再學《中庸》,可以對學五經起到承前啟後的作用。”

緊接著他又解釋道。

其實此時的解釋已經是多餘的了。

當他又背出一段《中庸》時,張籍已經被驚呆了。

果然是能將《禮記》倒背如流!

他以腦補的方式證實了自己的猜測。

這鄭浪之的才學哪有什麼極限可言?

這活脫脫就是儒家典籍的活字典啊!

這是他考究之後所得出的結論。

於是,震驚過後,他說道:“若浪之真有心編撰教材,老夫願意全力輔佐之。”

鄭經:“……”

眾人:“……”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宇宙級寵愛我真不是魔神食物鏈頂端的猛獸特種兵之戰狼崛起都市國術女神劍仙三千萬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我有一座天地當鋪女配她天生好命諸天新時代
相關推薦
帶著作弊碼穿遊戲真千金被挖靈根後,哥哥們吐血倒追她在破廟慘死後,哥哥們跪著求原諒從一人開始傳劍長生武道:從武當大黃庭開始地獄手冊重生大唐:請叫我敗家子惡毒男配是女郎大導演從無厘頭開始超級修仙系統九幽帝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