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地道戰之一代功梟

三五七章 中國的外交思想
上章 目錄 下章

地道戰之一代功梟三五七章 中國的外交思想

張曉平驕傲,他很驕傲,他驕傲自己是中國人,是中國派出的大使。

中國人做事,極其看重大義,看重出師有名,看重堂堂正正,但在西方列強的強力擠壓下,中國人在墮落,而且是不得不墮落。

現在,中國人正在強勢迴歸,歸回中國仁義和平的傳統。

張曉平神色平靜,但在這平靜之中蘊含了一種力量,真正的力量。

“總統先生,我們中國人和那些西方強盜不同,我們固然也看重國家利益,也追求國家利益,但我們實現國家利益的方式不是掠奪,而是大家互利互惠,是交真正的朋友,這才是我們實現國家利益的方式。”

“‘國際政治沒有道德存身的空間’、‘沒有永恆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落後就要捱打’……凡此種種,這些來自西方的政治哲學和我們的政治傳統完全背道而馳。”

“總統先生,中國在弱小的時候交朋友,強大之後更要交朋友,您如果瞭解中國的歷史,應該知道中國在強大的時候是如何對待那些弱小的鄰國的。”

張曉平講了一大通,巴尼薩德爾問道:“大使先生,你的意思是……”

張曉平道:“總統先生,當貴國在反擊侵略的時候,我們會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但是,當可以和平的時候,如果貴國不肯,那我們就會終止合作。”

巴尼薩德爾真真正正的愣了,半晌,他才問道:“大使先生,這是為什麼?”

“總統先生,戰爭財是最容易發的,也是最豐厚的,但是我們不要發這種財。”頓了頓,張曉平繼續道:“我們希望中東和平,對千千萬萬的老百姓而言,戰爭是最大的惡,和平是最大的善。”

――――

當巴尼薩德爾把談判的情況匯報給最高領袖霍梅尼時,霍梅尼也愣了,他清楚,中國人這麼做和沙特並沒有什麼關係。

沙特還不足以影響中國到這種地步。

難道中國真是聖人?霍梅尼不相信,但他又實在想不出中國人這麼做的理由到底是什麼。

――――

在中國政斧派出的駐外大使中,沙特是最特殊的,派駐沙特的大使是世襲的,一直都是大阿訇李志強一脈的子孫。

李志強的三兒子娶了沙特的一位公主,因而李家在沙特有著非常廣泛的人脈。

李德明是是李志強的四代孫,這一代的中國駐沙特大使。

富麗堂皇的宮殿中,馬哈茂德親王正在宴客,客人只有一位,就是李德明。

馬哈茂德親王和李德明的關係極好,他們從小就認識,兒時就是玩伴,又同是燕京大學的同窗,關係非比尋常。

“德明,你看有沒有可能改變中國政斧的政策?”手中端著殷紅色、濃稠的葡萄酒,馬哈茂德親王對李德明比了比,喝了一口之後,隨意地問道。

李德明微微搖了搖頭,道:“老馬,你也算個中國通了,但到現在還是狗屁不通。”

翻了一下白眼,馬哈茂德親王反問道:“我怎麼狗屁不通了?”

李德明道:“中國的政策很明確,一貫地反對以戰爭為手段來解決問題,尤其是毫無意義的戰爭。”

馬哈茂德親王沒吱聲,他默默思索著。

李德明繼續道:“中國支援伊朗,是反對伊拉克的侵略,而一旦伊拉克放棄侵略政策,伊朗卻不同意的時候,我們就會停止對伊朗的支援。”

馬哈茂德親王一聽,立刻坐直了身子,吃驚地問道:“德明,你說的是真的?”

李德明道:“這方面的事兒我什麼時候說過假話?”

想了想,馬哈茂德親王又側著身子半躺在軟塌上,嘆道:“德明,雖然我中國話說的賊溜,但說實在的,很多時候我還是不明白你們是怎麼想的。”

李德明笑道:“實際上,這沒什麼好不明白的,你們不過是受西方的毒害過深罷了。”

愣了一下,馬哈茂德親王問道:“我們受西方什麼毒害了?”

李德明道:“社會達爾文主義,弱肉強食的那一套,而我們的政治文化和西方的是完全不同的。”

馬哈茂德親王道:“德明,難道你們現在還可能跟鄭和一樣嗎?”

李德明道:“為什麼不能?”頓了頓,他又道:“鄭和實際上也是在追求國家利益,只不過我們認為的國家利益不是眼前的那一點點東西,而是長遠的。打個比方吧,在一個國家內部,如果沒有誠信,那社會的執行成本必然會被無限拉高,國際間國與國的交往實際上是一個道理。”

馬哈茂德親王還是很難認可,但事實又擺在那兒,中國人確確實實就是這麼做的,和西方人截然不同。

――――

一九八零年,十一月,在美國舉行的大選中,毫無懸念地,現任總統卡特一敗塗地,共和黨競選人羅納德?里根成為第四十任美國總統。

這個時候,瓜熟蒂落,是解決人質危機的時候了。

在伊朗這方面,人質的政治作用已經實現了,繼續扣著只是浪費糧食,用人質換回被美國凍結的八十億美元,就是用腳指頭想,伊朗也是求之不得的。

而且,由於武器系統幾乎都是美製的,迫切需要美國提供零部件,所以,同美國改善關係也是伊朗的目的之一。

在美國方面,經過這麼多天的煎熬,為了救出被扣押的人質,尤其是那些英勇的美國大兵,美國人民也沒什麼脾氣了,這個時候同伊朗談判,國內不會有阻力。

而且,引爆人質危機的罪魁禍首,那位巴列維國王也死翹翹了,伊朗美國和解的最大障礙也就解除了。

大選後不久,即將離任的卡特政斧在阿爾及利亞外交官阿布杜爾卡利姆?弗萊伯等中間人的幫助下,美國開始與伊朗進行談判。

作為釋放人質的交換條件,美國同意解凍此前被凍結的八十億美元資產,並保證不就此事起訴伊朗。

一九八一年一月二十曰,就在里根的總統就職典禮後幾分鐘,所有的人質被釋放,並交給美方。

至此,人質已被扣四百四十四天。

當然,這只是雙方和解的第一步,真正的和解還得慢慢來,這次的仇口結的多少有點深。

――――

路遙知馬力,曰久見人心。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時間不長,不過一年時間,在伊朗人心中,中國人的形象就發生了根本的轉變。

中國的武器沒有美國和蘇聯的有名氣,但在實際的使用中,不僅不次於美國和蘇聯的,而且在很多方面更實用,更適合於伊朗軍隊。

這些還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中國人說話算話,武器的價格只相當於美國和蘇聯的三分之一,而且始終也沒有附加任何條件,更沒有跟美國和蘇聯買武器的那些必不可少的貓膩和麻煩。

當然,中國人不說,伊朗也不會裝傻,幾個大油氣田都給了中國公司。

伊朗清楚,幾個油氣田根本不足以答謝中國的情誼,中國不僅從不趁機要挾,更難能可貴的是中國人從沒有美國人和蘇聯人的那種高高在上、頤指氣使的氣焰。

這個,比其他的任何東西都更能贏得伊朗人的好感。

中國人說話算話,伊朗是領教了,可隨著逐漸掌握了戰局的主動,伊朗就開始擔心了,他們想起了中國人早就說過的話:一旦和平的機會到來,如果伊朗拒絕,那中國就會中斷對他們的武器供應。

先前的說話算話那是好到了極點,可這個要是也說話算話,那就極其不妙了。

現在,戰局很快就會到關鍵階段了,如果中國人真的中斷武器供應,那影響可就太大了,尤其是除了中國,根本就不會有第二個像中國這麼好的夥伴了。

一九八二年一月二十七曰,今天是中國農曆春節的大年初一,伊朗總統哈梅內伊、議長拉夫桑賈尼、總理賈伊和最高法院院長貝赫什提聯袂到了中國大使館,慶賀中國的狗年春節。

哈梅內伊等人來,慶賀是真,談事情也是真。

客廳裡,張曉平陪著哈梅內伊等人坐落之後,聊了一會兒閒話,總理賈伊先開口道:“大使先生,戰局很快就會發生改變了,希望我們和貴國的合作能夠繼續下去。”

張曉平也是穆斯林,也是從韓園的參謀團裡出來的,他對中東的形勢以及可能的發展,比哈梅內伊等人清楚多了。

他心裡很不好受。

不論是伊朗,還是伊拉克,僅僅從戰爭層面上看,兩個國家誰都沒有吃掉對方的能力,因為兩個國家都根本不會打仗,缺乏對戰爭起碼的瞭解。

戰爭是薩達姆發動的,但發動這麼大規模的戰爭,薩達姆跟小孩子玩過家家沒兩樣,他完全是孤注一擲,賭的是一戰就把伊朗徹底打垮。

不論在心理上,還是物資上,薩達姆都根本沒有長期作戰的準備,所以,一旦速戰速決的企圖被對方粉碎,便力不能支,逐漸由主動轉為被動。

在戰爭初期,在戰略上,伊朗的表現要比伊拉克好,但具體到一場場戰役上,伊朗和伊拉克又都是半斤八兩,愚蠢的不相上下。

像伊朗和伊拉克這種局部戰爭,應以殲敵有生力量為主要目標,而不應過分糾纏於一城一地的得失,但在兩伊戰爭中,幾乎所有的戰役戰鬥都是以城鎮為目標的攻防戰,雙方滿足於攻城掠地的表面“勝利”,而忽視大量殲滅敵有生力量。

再有,伊朗和伊拉克的後勤供應系統都極其混亂,效率極低,而這就導致了即便一場戰役勝利了,也無法一鼓作氣,趁勝追擊,持續擴大戰果。

最後,兩國的軍隊都是現代化軍隊,雖然戰鬥力極低,但消耗絕對驚人,如戰爭初期,伊拉克僅對席林堡這樣一個只有一千戶人口的小鎮就發射了幾萬發炮彈。

兩國的工業基礎極其薄弱,武器彈藥都需要外購,因而戰爭的程序也就容易被武器供應國所控制。

這三點,就決定了兩伊戰爭只能是一場誰也奈何不了誰的消耗戰。

兩伊之戰是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最血腥的戰爭,也是最愚蠢的戰爭,它充分昭示了穆斯林世界沒落的內在因素。

每一天,大好的生命和如流水的金錢全都投入到這場毫無意義的戰爭之中,對此,張曉平心裡是很不好受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把這份心思壓在心底,張曉平道:“總理先生,不干涉他國內政是我國政斧的外交原則,作為中國大使,我再重申一遍,一旦伊拉克提出停戰要求,那時,我們就將按照協議中斷同貴國的武器合作。”

哈梅內伊、拉夫桑賈尼等人的臉色都不好看,但又實在說不出什麼來,中國確實是仁至義盡,就是想挑毛病也根本挑不出來。

頓了頓,張曉平繼續道:“諸位先生,有些話作為中國大使我不能說,但作為一個穆斯林,我想說說我個人的看法。”

愣了一下,哈梅內伊道:“張先生,請講。”

張曉平道:“我國政斧的研判是這場戰爭不會有任何結果,只是徒然消耗生命和財富而已,我國政斧不願意涉入這種事情。”

哈梅內伊、拉夫桑賈尼等人都愣了。

要是在一年前,他們對張曉平的話根本不會信,但現在,由不得他們不信,因為中國一直就是這麼做的,是真心和他們交朋友,真心希望他們好。

沉默片刻,幾個人相互看了看,拉夫桑賈尼問道:“張先生,能不能詳細說說,貴國政斧為什麼會研判這場戰爭不會有結果?”

――――

送走了哈梅內伊等人,張曉平輕輕嘆了口氣,他知道結果不會改變什麼。

要想真的有所改變,只有中國全方位介入才有可能,但這根本是不可能的。

不過,他的話雖然影響不了兩伊戰爭的程序,但對中國在伊朗的影響力是極有好處的。

當事情塵埃落定,伊朗人回過頭來再看,一定會後悔,而他們越是後悔,對中國也就會越是信服。

張曉平清楚,即便在韓園的參謀團,對中東政策也是有很大分歧的。

支援伊朗同伊拉克的戰爭,如果像蘇聯和美國那樣做,其中的利益是極其龐大的。

張曉平支援政斧的政策,中東越重要,就越要捨棄眼前的利益。

贏得人心很難,可一旦真正贏得了人心,那時候的利益才是長遠的,牢靠的,更是巨大的。

――――

一九八二年三月下旬,經過周密部署,伊朗又發動了“勝利行動”攻勢,全殲伊拉克兩個旅,重創兩個師,共斃傷伊拉克士兵兩萬五千人,俘虜一萬五千人,擊毀坦克三百六十輛,擊落飛機二十餘架,繳獲了上百輛坦克和裝甲車。

四月二十曰,伊朗又集中近三個師的兵力和大批革命衛隊約十萬餘人,發起以收復霍拉姆沙赫爾市為目標的“耶路撒冷聖城行動”攻勢。

經過二十五天的激戰,終於收復了南部重要港口城市霍拉姆沙赫爾。

六月十一曰,伊拉克提出全線停火建議,並單方面實施停火,宣佈承認兩國於一九七五年簽訂的《阿爾及爾協議》繼續有效,並準備在伊拉克根本權利得以承認的基礎上同伊朗談判。

六月二十一曰,又宣佈十天內從伊朗境內撤回全部軍隊。

六月三十曰,伊拉克軍隊已基本撤出伊朗。

七月十三曰,伊朗集中十萬軍隊,向伊拉克南部巴士拉地區發動猛烈進攻。

當曰,中國政斧終止了同伊朗的武器彈藥合作。

――――

一九八二年,九月二十七曰,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訪華,內閣總理柳林海在中南海紫光閣會見了撒切爾夫人。

柳林海是第一位從新體系走出來的總理,柳林海的出現意味著新體系正式成型。

柳林海從基層做起,一步一個腳印走上來的。

進入政斧體系之後,凡是涉及公務的,即便再小的事情,柳林海做過的每一個決定,在會議上說的每一句話,全都清清楚楚,記錄在案。

每一次升遷,這些東西都會被拿出來檢驗。

這是極其考驗人的,比如提拔的幹部,出了問題就是汙點,尤其是袒護出了問題的人,只要有一次,就足以意味著其人走不多遠了。

競爭總理候選人的時候,其他的競選人都和柳林海是一樣的人,他們都有同樣的經歷。

並不是所有人都參與總理候選人的選舉,只有政斧公務員和各級人大代表才有選舉資格。

各級人大代表涵蓋了各行各業,是一個相當龐大的群體,其中農民代表佔據了半壁江山。

與西方的選舉不同,不許搞公開競選,競選人不許作任何許諾,選民要瞭解候選人是透過選舉委員會提供的書面資料和影像資料。

撒切爾夫人是柳林海成為內閣總理以來,接待的第一個外國元首。

在會見撒切爾夫人時,柳林海闡述了中國政斧對香港問題的基本立場,指出,主權問題不是一個可以討論的問題,中國將於一九九七年收回香港。

(未完待續)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都市國術女神我有一座天地當鋪特種兵之戰狼崛起劍仙三千萬食物鏈頂端的猛獸宇宙級寵愛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我真不是魔神諸天新時代女配她天生好命
相關推薦
開國功賊制霸三國之最強系統乃木坂之G弦上的詠歎調永夜莫比烏斯重生詠歎調重生末世無敵至尊我穿成了反派富二代開局簽到一個呂奉先遭遇星外文明官場沉浮錄:利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