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東晉烽火

032章 劉家新村(上)
上章 目錄 下章

東晉烽火032章 劉家新村(上)

西方資本主義制度也有精英階層,只不過更隱蔽,更溫和,他們叫做中產階級。有錢人從教育入手,私立學校培養社會精英,他們畢業後從政從商,可以佔據更好的位子,而公立學校的學生因為教育資源有限,除了一些藝術和體育等特長生,或者天賦異稟,能自學成才的傢伙(比如中國人),一般人畢業後只能生活在最底層。因為社會財富的急劇增加,這個精英階層更加雄厚,又因為社會福利制度的建立,讓最底層的階級也能生活下去。同時又因為發明創新,不斷的有老財主退下去,新的財富英雄冒出來,新舊更替,所以社會矛盾的爆發沒有這麼激烈。

世界上沒有絕對公平的事情,劉丹想建立的制度就是想培養出一大批動態的精英階層取代東晉的固定的士族階層,營造出一個相對公平的競爭環境、提倡發明創造,用先進的生產力推動社會的發展,讓大家的眼睛從土地上挪開,抬起頭來,去看看一個更嶄新宏達的世界—科學技術和新大陸。當然,這是現代科技好是壞還說不清楚,但是這些東西遲早會出來,那就讓它們首先出現在東土吧!

襄陽的事情辦完,鄧嶽告別周撫,帶著手下乘船來到龍舌渡。現在龍舌的碼頭已經建好,碼頭寬四米,長約二百米,全部用條石鋪砌。碼頭上架著一輛大吊車,有五丈高,幾個人正操縱吊車裝卸貨物。即使在來的途中看到過這個大吊車,鄧嶽還是被眼前的大家夥驚到了,吊車的裝卸速度比人工可快多了,武昌碼頭是不是也裝一個?這劉家村的新東西真不少。

登上碼頭,眼前是一個巨大的門樓,高逾三丈,上面樹著一個橫匾,寫著“劉家村”三個大字。進門是一條長街,全是用水泥混凝土鋪成,街道兩邊是民國建築風格的騎樓,上面住人,堆放雜貨,下面是鋪面。這些建築能這麼快建成,都是劉丹招商引資的結果。劉丹把整個城鎮規劃好,弄一個模型沙盤,讓那些商家來投資商鋪,看著精巧的模型,這些商家心都是熱的,而且劉家承諾三年後不滿意,劉家原價回收,就連後顧之憂都沒有了,那還等什麼!於是第一期商鋪一售而空,整個荊州的泥瓦匠和木匠一個夏天幾乎都在劉家村忙活。

現在整個街區都修建了下水道,倉庫、茶樓、綢緞莊、布莊、酒樓、藥店、鹽行、飯莊及各類攤點遍佈街道兩旁,鱗次櫛比,貨物琳琅滿目,讓人目不暇接。這些貨物大都是劉家自己生產的,有些是商人從外地轉運過來販賣。因為劉家村僱傭了幾千工人,這是個巨大的消費群體,帶動了服務行業的興盛。

商業街的盡頭,是一個廣場,南北長200米,東西寬100米,有四條街在廣場匯合。廣場旁邊是一個仿古羅馬風格的四層建築,氣派非凡,4根高約11米的鋼筋混凝土科林新廓柱頂天立地,窗戶都是拱形的,安裝了平板玻璃,整棟樓既沉穩又典樸。走進內部,小麥色與金色方格的天花板,映襯得整個內部莊重華麗。這就是劉家村有名的“厚德商行”所在地。

厚德商行旁邊正在修建一棟大樓,鄧嶽找人打聽,說是“工人文化宮”,準備演戲用的。這是什麼東西?稱為“宮”,這不是僭越嗎,難道與神靈有關?另一邊正在挖地基,不知道在建造什麼,看樣子規模還不小。

廣場邊開著一家書店,除了書籍,還賣一些文房四寶和書籍,賬本,練習

本,種類繁多,當然也有劉家村特產鵝毛筆、蘸水鋼筆和鉛筆。還有象棋、跳棋、軍旗、撲克牌……這裡的書籍不多,主要還是蒙學,另外還有《字帖》、《對聯、謎語、歇後語集錦》、《律詩入門》、《增廣賢文》、《菜根譚》,打的牌子都是“九郎藏書”,這些書籍在武昌城風靡全城,那些文人騷客算是弄到一些把玩的東西了,

鄧嶽在王敦帳下聽差,自然也是知道一些。《集錦》還出了十大絕對、十大謎語、十大歇後語讓大家猜對,如果有好的答案可以送到書店,書店老闆會召集《雅音正宗》的編輯評選,優勝者將獲得三尺玻璃鏡子一面,玉液瓊漿一壺。這個公告出來,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三尺玻璃鏡啊!現在市面上抄到五千貫一面,還有價無市。這是既能得名又能得利的雅事!現在大家都鉚足了勁準備較量一番。

對於書上的那些對聯,鄧嶽也在心中揣摩了很久,也發現這些對子確實非常難,第一個“獨角獸”就難度很高。“獨”雖不是數目字,但含有數字之義。鄧嶽看著這些對聯直搖頭,也不知道這九郎哪裡找來這些絕對,真是天下之大無奇不有。世上有陰就有陽,一物降一物,有上聯必定有下聯,本沒有什麼絕對的,只是沒有找到罷了。謎語也很難,“要畫正方形,除非加一筆。(猜一字)”這是什麼字?鄧嶽湊了半天也沒搞出來,正方形只有四條邊,少了一邊是什麼字?歇後語也是,“下雨天打孩子。”這下雨天怎麼就打孩子了呢?大老爺們一般不會,多半是那些老孃們幹的事情,這老孃們誰知道搭錯了哪根筋,沒事抓著孩子抽。其實鄧嶽這個歇後語基本上猜對了,“下雨天打孩子—閒著也是閒著。”

……

廣場遠處是一排高大的圍牆,牆高四丈,像一座城堡,據說劉家村最保密的作坊就建在裡面,鍊鐵廠、造紙廠,酒廠……,在河道中就可以看見高高的大煙囪冒出滾滾的黑煙,還有巨大的鍛鐵聲。

鄧嶽也不急著找商行的人談生意,帶著兩個跟班找了一個客棧住下,吃過飯,收拾好,在村裡四處逛逛。這裡根本不能稱為一個村了,一般的小鎮也沒有這裡繁華,說是小城也不為過。走出集市是一大片農田,地裡都種滿了冬小麥。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鄧嶽看著高高的水車和引水渠,舌撟不下,這得花費多少錢才能把這一整套的工程全部完成,土豪的世界我們不懂。據說劉家村賣水車的時候是一條龍服務,連水車帶水渠全部修好,根本不用你操心,當然,花的錢也多。引水渠把河水引入村內的田裡,現在有三千畝地裡都灌滿了水。這是劉丹吩咐下來的,目的是讓冰冷的水把土壤下的病蟲害的卵全部凍死,這樣第二年莊家的病蟲害會少很多。

這三千畝地是畝地準備第二年種棉花,因為劉家發出號召,可以用棉花籽換白酒,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很多商人到西域把棉花籽給弄過來了。當然,再多劉丹也不敢弄,因為棉花的種植技術還沒有完全掌握,這幾千畝地算是試驗田。棉花這個東西比較難侍候,傳入中原後一直沒有推廣開來,明朝的時候朱元璋採用強硬手段,強制推行,棉布,棉衣,棉被等以棉花為原材料的紡織品這才逐漸普及,從而取代了以前用絲麻等禦寒取暖的方式。

劉家村遠處山腳下有三個龐大的塢堡,還有學校和軍營,其他還有養豬場,養

雞場,養鴨場,牛棚,馬球場,足球場等等。豬糞發酵後可以用來養蚯蚓,而蚯蚓是母雞的最好的飼料,吃蚯蚓的產蛋多,只是人家蚯蚓遭殃了。劉家用酒從北方換來大批的牛、羊和戰馬,現在劉家村成立了幾隻馬球隊,經常舉行馬球比賽。馬球運動有益於參與者的身心、騎術和技藝的鍛鍊,唐玄宗曾經專門頒詔,令將馬球作為軍隊訓練的課目之一。

除了馬球,劉丹還把足球引入劉家村,現在正是冬閒的時節,很多球隊都在緊張訓練,準備年前到來的足球聯賽。這些都是脫產運動員,訓練期間照樣領工資。聯賽分少年組和成年組,臨近的幾個村莊和襄陽的商家也組織球隊準備參賽,優勝者除了一個景泰藍銀盃之外,還有玉液瓊漿、大鏡子、搪瓷臉盆等獎品,讓大家趨之若鶩,這是市面上都難買的好東西。劉家村的白酒深受歡迎,只是太費糧食,需要用大批的糧食才能換來少量的酒。

劉丹還讓人挖了幾口魚塘搞珍珠養殖試驗,對外宣稱是養魚,這是個技術活,劉丹只是知道一些大概的流程,具體操作還需要人去實驗。這個要搞出來也是一本萬利的買賣。

劉家村的幼兒園是冬梅在負責,一些讀過書的丫頭給孩子們上課,教他們唱歌跳舞做遊戲,當然,這些教材也是劉丹編寫的。小學校長是劉丹的母親掛名,招收的學生按照年齡分成三個年級,聘請的老師在暑期作了強化培訓,總算能夠擔負起教學的重任。這些學生除了學習,也要參加軍事訓練,現在劉丹的妹妹劉婷是他們的頭。

軍訓的時候劉婷擔任監督,千層底小黑鞋一塵不染,短綁腿別緻捆紮,嬌小綠軍裝牛皮腰帶,兩隻袖口挽了幾挽露白,左臂扎了醒目的紅袖標,上繡兩個黃色大字督查,頭戴船形帽,繞圈的紅頭繩緊緊束出馬尾辮。經過半年的訓練,劉婷自有一番颯爽英姿的軍人味道。

新招的一千名童子軍成立獨立團,都是職工家屬和周圍村子的小夥子,分成兩個營八個連隊,劉丹自任團長兼第一營營長,葉教頭葉濤出任第二營營長兼教導連連長。第一營下轄四個連,第一連連長劉勇,指導員張大貴,劉丹準備把這個連建成火槍連,只是現在火槍太少,不夠裝備;第二連連長張大福,指導員劉志,蠟杆槍連;第三連連長劉天,指導員吳非,火炮連,當然,現在還沒有火炮;第四連連長葉瑾,指導員劉斌,騎兵連;第五連連長李偉(葉濤的弟子),指導員劉鋒,火槍連;第六連連長何斌,指導員肖峰,蠟杆槍連,第七連連長劉鋼,指導員劉洪,蠟杆槍連;第八連教導連,連長葉濤,指導員劉順;另外設團警衛連,連長劉忠(旺財的大名)。

因為人員素質沒跟上,兩個營的教導員暫時空缺。現在各連長指導員帶領連隊訓練,互別苗頭。現在火槍還沒有造好,只有教導連的戰士裝備了一些。團長說了,以後將進行比武大賽、軍事演習,優勝者先換裝。戰士們不知道,連長都是很清楚,那火槍可是了不起的東西,遠遠地就能把人撂倒,根本不需要近身拼殺,就是一個營的老式軍隊過來也可以橫掃,誰都想能先換裝。比拼的心一起,那些戰士們就受累了,五公里武裝越野,400米障礙,半夜緊急集合……戰士們都被操得不要不要的。因為劉丹跟他們講過特種兵的訓練方法,有人還想帶著隊伍進山進行野外生存訓練,被劉丹制止了。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劍仙三千萬都市國術女神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我有一座天地當鋪特種兵之戰狼崛起諸天新時代宇宙級寵愛我真不是魔神食物鏈頂端的猛獸女配她天生好命
相關推薦
大明:我爺爺是洪武大帝!亮劍從準備狙擊山本特工隊開始詭異劇本神霄之上晉策東晉大土豪我到仙界建仙山原始大廚王工業心臟從四合院開始的天道輪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