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遁世

一百二十一回 琉璃寶塔
上章 目錄 下章

遁世一百二十一回 琉璃寶塔

將法器交給了國安方面,並傳授給了他們安排的四個人手使用之法,然後江元峰就跟鍾無期等人告辭一聲,離開那裡準備到北都小舅舅店裡看望一下許久不見的親人。

小舅舅的店鋪聚寶齋現在北都一條著名的文化街區琉璃廠大街內,此地位於北都和平門外,數百年來一直都號稱“京都雅游之所”。

因為這塊風水寶地向來是當年的仕人、舉子、文人墨客、文化商人、梨園藝人聚居的地方,故此與文化相關的筆墨紙硯,古玩書畫等等,也隨之發展起來。如今的琉璃廠文化街,已經成為廣集天下圖書、字畫、古玩、文房四寶的所在,形成了一座人文薈萃的文化街市。

漫步在京城的大街上,沒有乘坐任何交通工具,江元峰用心的去欣賞著繁華大都市中現代化建築與文化古蹟交融並存的景象。

偶爾行至無人的建築後面,他便施展隱身之法,升空而起,朝琉璃廠方向飛去,順便俯瞰整座京城的宏偉模樣。

身在高空中,靈覺的感應便顯得十分敏感,江元峰遠遠的感覺到,北都的氣脈靈氣聚集所在,竟然不在中央皇城,而是大致在那西北郊區的那個方向。發現這一現象的江元峰好奇心大起,於是他決定暫時先越過琉璃廠,順著靈氣走向而去。

不久之後,江元峰來到了西北郊,下面就是當年前清時期建立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園,也是現存最完好的皇家行宮御苑,頤天園。

這頤天園是原是前清帝王的行宮和花園,前身為清漣園。它集傳統造園藝術之大成,借景周圍的山水環境,飽含華夏古皇家園林的恢弘富麗氣勢,又充滿自然之趣,實乃“雖由人作,宛自天開!”

引起江元峰注意的是頤天園萬壽山後,矗立著的一座琉璃塔。此塔名為多寶佛塔,也被俗稱為多寶琉璃塔,是前清皇帝為慶祝當時的皇太后六十壽辰而建造的。

小時候在北都住的那一段時間,也曾來過這座被政府劃為頤天園公園的景區遊玩,幼年時的情景現在仍是歷歷在目,當時的江元峰還在這座佛塔面前留過影。

此塔與萬壽山陰花承閣西,降下身來走近一看,這是一座樓閣式與密簷式相結合的寶塔。五色琉璃合成寶塔,塔身呈不等邊的八角形,八面七層,高五丈餘,黃碧彩翠,錯落相間。飛簷寶鐸,層層周綴。塔身坐南向北,在塔的四周砌有紅牆圍砌,院門朝北,門口樹立著一座木結構琉璃瓦頂的牌坊。

整座塔身都是用黃、綠、青、藍、紫五色琉璃磚鑲嵌而成。塔下面的底座為一層漢白玉雕成的須彌座,在須彌座上雕刻著精美的彩圖花紋。

可以說是黃金為頂,玉石為臺。千佛端相,一一具足。坐蓮花座,現寶塔中。輪相莊嚴,凌虛標勝。取“一佛一寶塔,光滿三千界。一塔千億佛,神妙復如是”之意。

在須彌座的正中,坐落著這塔的正身。塔身的一層、三層、和五層比較高大,為樓閣式;二層、四層、六層和七層的塔身卻比較矮小,好似雙重簷的樓閣。

塔身上的佛像,均為金黃色琉璃磚鑲砌,佛龕中佛像的背後為綠色。塔身的轉角柱第一層為金黃色,第二層為紫色,第三層為藍色,均用琉璃瓦砌成。

在塔身的上面安置有琉璃磚仿木式斗拱,承託著塔簷。每層塔簷的顏色各不相同,第一層為金黃色;第二層為綠色;第三層為紫色;第四層為青色;第五層為藍色;第六層為青色;最頂上一層為金黃色,在塔簷的角下,各懸掛一枚銅鈴。在樓閣式塔身的四周,圍有鏤空琉璃組成的護欄。

在塔頂上置有寶座,四周懸有一圈銅鈴,上面是鈴鐸式剎身,再上面為剎頂。整座塔剎均是用銅製成,並在上面鍍了黃金。

在陽光的照射下,鑲金塔剎和琉璃塔身光耀奪目,微風中,簷下的懸鈴叮噹悅耳。整座塔在周圍的蒼松翠柏掩映中,更顯得雍容華貴,高大挺拔。

那位前清的皇帝在多寶琉璃塔建成後,將此塔命名為“多寶佛塔”。據說是出至《妙法蓮花經.見寶塔品》中記載,多寶佛是佛教中描述的過去世東方寶淨世界的教主,是為了聽釋迦牟尼講經才從極遠的寶淨國來到娑婆世界的。據說他曾經發過誓願,願入滅後以全身的舍利置於寶塔之中,若後世有佛說《法華經》時,其塔廟湧現於前,為作證明。

當釋迦牟尼佛在說《法華經》時,忽然,從地下湧出安置多寶佛全身舍利的寶塔,並升在空中。這座寶塔是用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珊瑚、琥珀、珍珠這七種寶物裝飾的,其塔身五顏六色,光彩奪目。看到釋迦牟尼在俗世中不辭辛苦為眾人說經,來感化、教化眾生,實在是難能可貴。所以,出於對釋迦牟尼的讚歎和敬仰,就在寶塔中讓出半個蓮座,請釋迦牟尼與自己同坐。釋迦牟尼遂在多寶佛的右側,結跏趺坐,繼續為大眾講經說法。兩位如來同坐在一個蓮花座上,以此證明多寶佛在佛教之地位不在佛主釋迦牟尼之下。

萬壽山此塔,便是按照傳說中的多寶佛全身舍利寶塔來建造的,上面確實佈滿了金銀、琉璃等貴重之物。有很多人傳說,皇帝為了是寶塔在多年以後,也不被盜寶者覬覦,便將原本要裝飾在塔身的硨磲、瑪瑙、珊瑚、琥珀、珍珠等寶物秘密的隱藏在了塔身中,但經現代建築學家考證,此塔確實設計精巧,構造神奇,內部確有空間,不過卻並非藏有硨磲、瑪瑙、珍珠等寶石之類,而是空蕩無物。

並親筆撰寫了碑文鐫刻在石碑上,樹立於多寶琉璃塔前。

到了塔附近,即使不動用神識,江元峰也可以感到那微弱而磅礴的氣息,這便是所謂的龍氣。

地脈之說,可以形容為我們生存的這個星球上大地的血管經脈,地之氣浩蕩而厚重,卻有時刻都在緩慢而不間斷的流動,若到一定特殊的環境,就會自然吞吐精氣而結穴,形成所謂的地脈靈穴。靈穴之所在,就是所謂的洞天福地了;而眾多地脈與靈穴,又有如小溪泉水奔流入川一般,匯聚成一條條的長流,那就是所謂的龍脈。

而這龍氣一說,卻不單單指龍脈中的靈氣,而是指位於皇家之所蘊生的靈氣,與天地元氣,地脈之氣三者化合而成。此龍氣氣息威嚴雄渾,性質剛硬恢宏,因為象徵著一朝帝王天子,又與神獸蛟、龍之氣十分相似,故此古修士謂之帝王龍氣,將皇帝也稱為真龍天子。又因其濃厚聚集,色作淡紫,所以也稱為帝王紫氣。

但此龍氣雖形似,卻非真龍之氣。效用之處也是大減。不過比一般天地元氣卻也強悍許多。

直到江元峰用神念將這尊佛塔上下左右掃過一遍,才終於在塔頂的銅身金鈴中,發現了一點異處。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那看似普通的碩大銅鈴,卻把它的神念隔絕於外,顯然內部定有一些隱秘。

飛到塔頂,江元峰仔細去檢視這只銅鈴,隨後將手伸入銅鈴下面,被他摸出一個異常的凸起之處來。用力朝那凸起按下去,只聽咔嘣一聲,原本死死澆鑄的塔頂鈴身竟然轉動了起來,露出了下面一個僅容一隻手伸入的孔洞。

此時原本被隔絕的神念已經可以探入其中,江元峰運力一吸,便將那洞中所藏的東西吸了出來。

跳下塔後,江元峰的手裡奪了一卷用油布包裹著的東西。拆開來看,卻是一卷記載著此塔來歷的前人遺筆。

江元峰打眼一看,頓時感到驚奇。想不到,這尊世俗皇家建立的佛塔,竟也是一宗異寶!

原來這上面所載,此塔的建立者,乃是當初前朝投身皇家的一位散修道士,修為不高,卻最善風水堪輿之術。有一天突然奏請皇帝下旨,欲以南荒靈木,輔以精金赤銅、水晶琉璃等物建造一塔,再由道士施以符咒將之煉製成一件巨大的法器,來鎮壓此處地脈靈氣,由此可保京師一地靈氣不失。

但實則這件法器建造的最重要用處,卻是來幫助那道士修煉。

因為當時世間靈氣已經是十分稀薄,那些靈山福地等等好地方,都被各大門派佔據了去,他一介散修又到哪裡去找地方修煉。想赴海外尋一島嶼作為洞府,又懼途中海上兇險,不得已只好投身世俗作一皇家供奉,以求能夠安身修煉。

適逢皇太后六十大壽,皇帝便準他所奏。但因為當年的皇太后崇佛,為滿足老人家心意,所以雖然這散修本是道士,卻不得不奉皇家之命,將這鎮物改建為一座佛塔,這事情聽之不免讓人感覺到莫大的諷刺之意。

可惜寶塔落成不出十年,便恰逢神州大地靈氣的衰弱加速,連那各大門派的洞天福地都幾乎不保, 更何況這世俗之地。即便有這一座巨大的法器來鎮壓地脈、封鎖靈氣,也不足以支援那道士的修為更進一步。於是道士在壽終之前留下了這一紙楔文,以示後人緣由,並留下一身道法傳承。

這卷遺筆中並未署名,江元峰一時也想不出他是哪位。不過在遺筆後面記錄的便是此道人的一生所學,多為風水堪輿之術,尤善望氣尋龍,正好是江元峰所欠缺的一脈道門秘術。

觀及此處,江元峰的有了些興奮,心裡思考著要怎麼樣才能將這尊寶塔變成自己之物!

————————————————————————————————————————————————————————————————

這段與政治有關的劇情確實描寫的有些模糊了,上回已經跟大家解釋過。不過這裡馬上就要過去,新的情節將被展出!琉璃塔的情節,原本是小君構思的另一部作品中的主旨內容,不過現在實在沒有時間和精力去寫,又看這不錯,所以就拿來放到遁世裡面了!

希望大家能給些支援啊!推薦,收藏,或訂閱!!先謝謝大家了!(未完待續)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都市國術女神宇宙級寵愛女配她天生好命特種兵之戰狼崛起食物鏈頂端的猛獸我有一座天地當鋪諸天新時代劍仙三千萬我真不是魔神
相關推薦
孫悟空大鬧異界我爸爸是孫悟空附身最強孫悟空逆天孫悟空斬邪四合院:隨身帶著農場去重生獅鷲之心海賊之金色獅鷲盛世大明紅樓之挽天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