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多子多福(清穿)

第188章 188*三國人才之爭05(全文完)
上章 目錄 下章

多子多福(清穿)第188章 188*三國人才之爭05(全文完)

從學校開始招生後, 啾啾就不再招收前往默默國家的學生了。

因為按照之前每年招收的留學生數量,這家開在京城的學校是完全可以應付每年報名的學生數量的。

但讓人沒想到的是,可能是因為學校距離自己的家更近了,那種故土難離的感覺也更輕了, 再加上啾啾不但將學成歸來的留學生安排了合適的去處, 還與商人聯合起來, 提前給學校的畢業學生安排了工作,種種條件相加,以至於最後報名的人數遠遠超過了啾啾的預期。

他原本想著來報名的人頂天了一兩萬,卻沒想到最後報名的學生竟然直接超過了十萬,這其中還沒有包括從報紙上聽到訊息後, 想要從其他地方前來報名讀書,卻因為路途遙遠而滯留在路上的人。

於是乎, 一所學校根本就不夠用。

這該怎麼辦呢?

啾啾認真扒拉了一下,發現大清如今對精通各種理工科知識的人才急缺,各行各業都急需這些人才填補空白。

理論上來說, 他不管每年培養出多少理工科人才,市場都能消化。

於是,啾啾籌備著開第二所學校了。

第一所學校開在京城,這第二所學校就沒必要繼續開在京城了, 啾啾一番研究之後, 最後敲定了姑蘇。

京城算是大清的政治文化中心, 江南卻也算得上是經濟文化中心。

在江南開一個理工科學校,不但能讓當地生意人就近招生, 也能順便從江南這個讀書人最多的地方撬走更多的人才,從內部將這個儒生團體分而化之。

畢竟,眼睜睜看著自己十年苦讀卻仍舊無法考中進士, 再看著其他只讀了六七年書就能成功畢業,不但有一定機會可以進入朝堂為官,而且沒辦法進入朝堂做官也同樣有著極好的去處……是你,你不心酸眼紅?

官員們都看到了學校招生時候的盛景,這群人在官場混了這麼多年,不至於一點兒危機意識都沒有。

但問題是,他們根本不敢阻攔皇上讓戶部撥款開學校——

他們這些已經得償所願科舉出仕的人自然可以為了維護儒生的地位而反對學校在江南建立,但他們真要這麼做了,怕不是要承受天下讀書人的罵名。畢竟,就朝廷三年招收兩百來個官員的速度,天下絕大部分讀書人那都是寒窗苦讀幾十年都沒辦法做官的。現在,你們要堵住他們的出路?

再者,雖然皇上在江南開學校“居心不良”,可就算這所學校不在江南開,難道就不會對儒生的地位造成影響了?

更何況,京城已經開辦了一所學校。

江南那邊的學校開辦與否,都無法影響到最後的結果。

於是這學校就開在了江南。

但學校從選址、建造到竣工,再到招聘老師、招收學生並正式教學,這過程難道不需要時間?

老師的人選倒是現成的——

從第一批留學生出國開始,啾啾每年都要招收一批學生到北美與澳洲學習,雖然隨著他新增設的官職與工廠崗位的飽和,之後選擇出國留學的學生基本變成了女子與男子□□開或七三開,但前往國外留學的到底還是女子比男子更多。

畢竟,國外到底什麼情況大家可不知道,而男子在國內又不是除了讀書就沒有其他出路。

而這些前往國外留學的男學生,也大多是衝著當官與賺錢去的,因為老師的薪水不算特別高,再加上無論是當官兒還是賺錢,只要有畢業證書就可以了,可想要當老師,卻還要再學習全新的知識考試一次,所以對這個職業感興趣的人還真沒多少。

於是乎,除了京城這些學校的老師基本都是女子外,江南那邊開設的學校最後招手的老師也九成是女老師。

但除了一些在其他國家也學了文科的學生,第一批學生都已經各歸各位,暫時是沒辦法再找出幾個靠譜的畢業生當老師了。但這並不需要著急,只需要一年左右,第二批留學生就要回國了。

至於生源……

不說別的,看看都已經截止報名了,卻還是源源不斷地從全國各地趕來的人吧。

這學校一旦開起來了,根本不可能缺學生。

唯一需要考慮的,還是學校的建造時間,從選址到竣工……嘿,巧了,加班加點弄起來,也差不多要大半年——

畢竟學校不僅僅只是教學樓,還有學生、老師的宿舍,食堂等建築。而學校裡面的老師和學生人數又多,又都是國家未來的棟梁之才,他們的安全必然是重中之重,所以學校各大建築的建造也必須更小心謹慎才行。

這麼一合計,正好明年可以招生。

於是啾啾直接讓人在報紙上刊登訊息,將那群被攔在學校之外的人都安撫了下來。

之後一切順利,已經進入學校的老師與學生安心上課,沒能報名的人看著報紙上隔段時間就會刊登的,關於學校建設程序的報道,心情也相當愉悅。

一年之後,兩所學校的報名人數再次超乎了所有人的預料。

……

學校的成功對百姓對國家對整個社會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而因為學校的招生要求,女子理所當然地獲得了受教育權與教育權,又因為女子開始走出家門,進入各大工廠謀生,掌握了經濟大權,雖然國家還未正式頒佈關於男女平等的法律條文,但女子在社會上的地位確實有了非常顯著的提高。

為此,好些已經前往其他國家生活的女性,都想辦法回到了大清。

經過這麼多年之後,大清人口的男女比例總算開始回升。

這些已經覺醒,思想更獨立更開闊的女性回國,並同樣開始在大清的政壇與各行各業開始活躍後,國內那些深受三從四德思想影響的女子,也被潛移默化地影響了想法,開始躍躍欲試地想要走出家門。

而這時候,北美傳回的一個訊息,更是直接打破了大清女性的傳統觀念——

當今陛下的同胞長姐,北美女帝的親姐姐,當今世界最為知名的女將軍,愛新覺羅·弘星竟然在接受採訪的時候當眾宣佈,自己多年不曾生育,是在與丈夫商量之後一起做下的決定。

換言之,她是主動不想要生孩子的。

若是這位女將軍婚姻不順,又或者丈夫與她感情不好,她這般選擇想來根本不會有人多言。

但眾所周知,這位女將軍與其丈夫堪稱模範夫妻!

她的婚姻不但在她幾個婚姻狀況千奇百怪的兄弟姐妹當中是最正常、也最讓人羨慕的,其與丈夫恩愛多年至今一生一世一雙人的婚姻狀況更是被全世界的人民引為佳話,更何況這對同為北美知名將領的夫妻還時常出鏡在全國人民面前秀恩愛,二人看向彼此含情脈脈的眼神更是治癒了數不勝數對婚姻絕望的人,可以說,這世上再沒有比這一對夫妻感情更好的人了。

這樣一對感情堪稱完美的夫妻,唯一的遺憾也就只有一個多年不孕了——

聽說二人一開始會離開京城,也與女將軍多年不孕有關。

然而現在他們告訴所有人,他們多年不孕並非誰身體有問題,而只是因為……

他們一個覺得生孩子會影響自己的事業,一個不但覺得生孩子會影響到妻子的事業,會讓妻子有限的注意力(分了大部分在軍隊上)從自己身上分走,還覺得生育會影響到妻子的健康,甚至有生命危險?

而且,最開始選擇避孕的人竟然還是巴克什將軍?

雖然巴克什將軍的理由聽著讓人很感動,但是、但是、但是……

他們的選擇與想法真的太突破大家一直以來的觀念了,事業有成、夫妻恩愛、兒女雙全、家庭和睦,這難道不是一個人一生最大的追求?

他們明明是可以達成這些事情的,可他們偏偏選擇了不要孩子。

不只是北美,這訊息傳到大清與澳洲,甚至世界上的其他國家後,同樣引起了極大的轟動。

但……

那對夫妻說得一臉坦然,且完全沒有為輿論妥協的打算。

更讓人吃驚的是,其家人先後透過報紙釋出了自己的看法——

啾啾與默默等喃喃的兄弟姐妹,毫無意外地選擇了支援,畢竟他們自己的婚姻情況就挺出格的,像是鬧鬧,早就被揭發出來她與前夫從未圓房,彼此就是純粹的下屬關係,毫無感情,但其在前夫死後仍舊對婚姻毫無興趣;像是滿滿,至今流連花叢,甚至早早登報自己一輩子都打算不婚不育,別說是生孩子了,這兩人連婚都沒結。

默默與啾啾就更不用說了,那後宮一堆人,與常人的婚姻根本不是一回事兒。

所以這幾個人在報紙上直接表示對喃喃決定的支援,大家還真不覺得意外,畢竟他們自己的婚姻觀就挺奇葩的。

唯一有參考性的是小玖。

以及女將軍的母親,大清與北美的太后張櫻。

但這母子二人,一個說支援姐姐的一切選擇,一個專門寫了篇短篇小說,一句“管好自己,世界和平”從開頭說到了結局。

所有人:“……”

這下所有人都知道了,這一家子都是想法異於常人之人。

偏偏這些人個個位高權重,一群人想罵人都不敢公開罵,只能抓住機會指桑罵槐。

然而這件事對女子的衝擊相當可怕:好些人幾乎是在看到報道,以及張櫻等人對喃喃的支援言論後,便跟打通了任督二脈似的,突然就從矇昧之中覺醒了。

這訊息傳到大清後的幾個月後,學校第五次招生的報名隊伍中,女性的數量再次壓倒性地勝過了男性。

理所當然的,學校又不夠了。

啾啾非常懷疑,這次報名超出的人數,就是這些突然醒悟過來的女子。

而之後,報名讀書的女子數量連年增加。

走出家門的女子,也隨著時間的流逝變得越來越多。到了後來,甚至發展到了那些不願走出家門的女子,反而會被人輕視的程度。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而對於朝堂而言,這些年的變化同樣巨大。

雖然女子一開始能進入的部門有限,但因為這兩個部門隨著時間的發展而越來越重要,其對於整個國家的執行的作用也隨著一件件事情的發生而被人看到,那些原本並不將這些新興部門看在眼裡的官員們,也都變得重視起來。

而他們的重視,便是想要往這些新興部門當中安插人手。

但這怎麼可能呢?

其他部門完全就不允許女子進入其中,這直接導致了好些原本適合做官,只是不適合在這些新興部門中任職的女子只能放棄這條路,如今你們想要插手這些新興部門,其他人就願意讓你插人?

利益交換,懂不懂?

其他官員沒辦法:總不能眼睜睜地看著這些越來越重要的部門裡面,幾乎百分之□□十的官員都是女子不是?若不能在這些越來越重要的部門掌握更多話語權,以後他們豈不是更沒辦法往裡面安插人手?

看著一個重要部門的話語權被女子拿捏在手上,其他官員心裡別提多難受了。

於是乎,利益交換便利益交換,其他部門也紛紛對女性官員開啟了大門。

但還是有一個問題——

若是不參加科舉,那些女子即便入朝為官,到時候大約也只會被人看不起。

然而這對啾啾而言根本就不算事兒。

在官員們點頭同意讓女子到其他部門任職後,他直接宣佈取締科舉,同時再學校內開設四書五經等科目,又將原本的科舉併入他之前獨創的考試當中,將考試分作文理兩科,考試以分數高低排名,達到一定標準之後即可參加庶吉士考試,只有考試透過的人才能入朝為官。

不論文理,不論男女。

朝中官員自然不同意,還想要拿祖宗禮法來打消啾啾的想法。

然而啾啾根本不在意。

科舉說取締就取締,學校科目說開就開,考試說推行就推行——

畢竟,經過這麼多年的耐心經營,大眾對考試早已經接受良好,對女子拋頭露面讀書做官等事兒同樣接受良好,習慣了八股文的儒生們在人民的輿論浪潮下,根本就掀不起半點兒浪花。

就算是報紙上發表文章,啾啾也有人幫忙發生打擂臺。

比如從中直接獲利的女學生們,比如看明白了啾啾打算的官員與讀書人們,比如這些報紙與雜誌背後的真正主人——

張櫻,以及當年跟著雍正皇后開創雜誌並辦得風生水起的各家福晉們。

那些堅持反對啾啾逐步提高女子地位的官員與讀書人們,在這樣一群人的圍追堵截之下,根本沒有堅持幾年便偃旗息鼓,沒能再掀起半點兒浪花。

再加上默默看到了這套考試的優越性,直接將其引入北美,並更進一步劃分學生的年級,有了小學中學與大學之分,而除了可以挑選學習方向的大學外,小學與中學的學生們必須學習理工科與四書五經等內容——

直接解決了北美的文化認同與就業方向問題。

弘暉聽說此事後,當即派人到大清與北美考察,弄明白這考試是怎麼回事後,也直接取消了國內推行不久的科舉考試,轉而開始推行考試制度。

這事兒被國內的報紙一報道,大家頓時與有榮焉,原本就掀不起風浪的讀書人們更是連最後的發聲機會都失去了。

因為根本就沒人看。

而作為最先推出這些考試的啾啾,自然在段時間內獲得了最高的聲望。

啾啾瞅準局勢,先後頒佈了男女平等、一夫一妻、法定成婚年齡二十二歲、女子享有與男子一樣權利、放妾歸良等等一系列法律,成功將大清男尊女卑的社會環境改變了許多。其他不說,至少女子如今出門玩耍與工作都不會再收到限制了。

而且隨著時間流逝,這樣的變化只會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好。

等到啾啾去世之後,不是沒有人想要推翻他頒佈的法律,但一來那時候朝中的女性官員已經是一個相當龐大的數目,再加上老百姓已經看到了家中多出一個賺錢勞動力的好,根本不願意再回到過去,他自然不能一意孤行地推翻“老祖宗”的法律。

二來在啾啾去世之後,大清與其他兩個國家的親密關係就不免生疏了一些,啾啾在世的時候,其他兩個國家顧忌兄弟、姐弟情分,不會主動挖人,可默默與弘暉的繼承人,可不會管什麼親戚情分。畢竟大家都是皇帝,自然都要為自己的國家謀取利益不是?

人才的競爭自然也包含在內。

大清才剛剛傳出要廢除男女平等的法律呢,好嘛,從權貴官員到商人到百姓再到學校的優秀學生,短短半個月內竟然就出現了超過一百萬的移民申請。

畢竟北美與澳洲也都是大清的皇子公主建立,國內的語言與文化也都是大眾熟悉的,根本不存在不習慣的問題,往其他兩個國家移民自然就沒有那麼多的心理障礙。對許多人來說,到其他兩個國家去生活,基本跟走親戚也沒什麼兩樣。

但對當時的大清執政者而言,這局面就變得有些不受控起來了——

因為提交移民申請的一大半人,都是大清當前與未來的中流砥柱,棟梁之才!

當時的皇帝嚇得喲,立刻出現在電視上澄清了“謠言”。

有了這個前車之鑑,之後不但沒人敢去動啾啾在世的時候頒佈的法律,反倒在三個國家的競爭下,先後增添了不少於女子有益的法律,為男女平等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

而這些與男女平等相關的法律,不但為國家培養了更多人才,讓國家的科技發展得更快,也讓國家變得愈發強大。

等到最後三國統一,中國更是一躍成了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其他國家根本不敢與之爭鋒。

作者有話要說:  番外也完啦~

ps:謝謝大家一路的陪伴與支援,下本見吖~★( ̄3 ̄)感謝在2021-09-12 21:43:38~2021-09-13 23:08:02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趙懷訡 3瓶;lmrabbit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援,我會繼續努力的!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都市國術女神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諸天新時代食物鏈頂端的猛獸我真不是魔神宇宙級寵愛劍仙三千萬女配她天生好命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相關推薦
桃源小農民山野小農民佟氏女子歪傳(偽清穿)女皇(清穿)清穿之清音韻律諸天從洪拳開始荒野挑戰綜英美 美娛撿寶神豪之從撿寶箱開始逆襲我靠撿寶變無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