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伐清1652

第二百五十三章 突圍
上章 目錄 下章

伐清1652第二百五十三章 突圍

在原本的歷史上,鄭成功率主力大軍突襲江南,兵臨南京城下,號稱“二十萬大軍”,雖說除去了家屬,伙伕和水手之外,戰兵仍有五六萬左右,但對於偌大的南京城而言,這點兵馬甚至還不夠圍城。

而鄭成功最終也因為兵力不足,部署漏洞,錯失時機等等問題,功敗垂成,最後一次收復河山,重振華夏的可能也隨著鄭成功的兵敗而徹底消亡。

如今,孫可望的殿前軍前中後三軍雲集,加上張煌言的水師,隨軍的輔兵,總兵力真的接近二十萬,但也依舊沒有圍城攻打的計劃。

畢竟,南京城的政治意義雖然很大,但裡面的居民絕大部分都早已經逃散,損兵折將攻下一座空城對於孫可望而言,太得不償失了。

這關內的仗還不知道有沒有真的打完呢,手裡有足夠的兵馬,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但孫可望也不能看著清軍佔著這座意義重大的城池好幾年,那對他的威望以及稱帝計劃而言,都是極其不利的,他必須想辦法以較小的代價拿下城池。

因此,孫可望不止沒有圍城,他還下令各部修築工事的時候,務必做好整體規劃,絕對不能把清軍給直接堵死了,要是嶽樂和洪承疇這些人看不到突圍的希望,直接在城中守個三五年,那問題就大了。

為了刺激嶽樂和洪承疇率兵突圍,孫可望甚至除了在南面的主力大營構築了堅固的工事以外,在其他地方,都是外松內緊的狀態。

特別是考慮到清軍突圍是為了北上,而北上又必須走水路,長江還沒有跨江大橋,清軍那支戰鬥力並不強的水師也絕對不是盧名臣和張煌言兩部水師的對手,孫可望不僅沒有下令在秦淮河上修石橋阻擋,還讓盧名臣封鎖江口的時候,一定要做出鬆散的樣子。

為了能讓嶽樂和洪承疇下定決心突圍,孫可望可謂是“煞費苦心”了,騙李定國他都沒有費那麼大的勁。

只能說,這座當今的天下第一城,實在是太大了,人口在鼎盛的時候超過百萬不說,又被嶽樂經營了一年多,城牆上的火炮便數不勝數,或許就算孫李聯軍,也需要打個三四年,還得是等城內糧食兵馬耗盡為止。

而軍議結束,確定了誘敵突圍的基本策略之後,各部也隨之開始調遣兵馬。

馬寶所部前軍被調到了東面,負責阻擊清軍的誘敵騷擾部隊,這裡地形複雜,殿前軍的騎陣沒有辦法很好發揮作用,清軍要牽制殿前軍,最好的突破點就是這裡。

而白文選的中軍主力自然是仍舊部署在南面,並分派了一個混編營,一個騎兵營的兵馬在西面,與主力大軍互成犄角。

賀九儀的後軍除了留下一個戰兵營,一個騎兵營作為預備部隊以外,主力則被派到了江北,以防部分清軍真的成功渡河了,可以就地截殺,不放過任何漏網之魚。

盧名臣和張煌言兩部水師主力則是駐紮在了南京城西南,東北方向的兩個江中洲之中,這兩個江中洲雖然還遠沒有後世那麼大,但已經初具規模,經過這半年時間的修建,停泊戰艦,安頓數千水師已經沒有問題。

各部兵馬很快到位,而孫可望做完了這些之後,還不忘發文書勸降城內的包衣兵和綠營兵,八旗兵他雖然不打算大規模收俘虜,也知道對方不敢投降,但也仍舊在書面上給予了這些滿人投降的機會。

當然,條件是十分苛刻的,也只針對那些戰鬥意志不堅定的,第一次當兵打仗,不過十五六歲的八旗新兵。他們的手上還沒有直接沾滿鮮血,對於殿前軍的士兵來說,勉強可以接受。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比起多死幾個自己人,孫可望倒是樂意把這些俘虜收了,他手下的兵,大部分都有爹有娘,甚至家裡還有老婆孩子的,命可比這些韃子的命金貴。

到時候戰事結束了,退伍的士兵回家,用最新的工具種地,過安生日子。孫可望再把這些屠夫送去挖礦贖罪,不餓死就行,遠比直接殺了更有價值。

畢竟,這些豁出性命的苦力活總是需要有人幹的,這些韃子幹,總比自己的百姓幹要好,還不用發月餉,更不需要給什麼福利,成本還要低不少。

文書也確實有用,用風箏撒進南京城之後,城內很快又是一陣腥風血雨,上千綠營兵被殺,數百包衣兵在潛逃的時候被發現,也全都被多尼率兵截殺了,這使得南京城內更加人心惶惶,近兩萬綠營兵和包衣兵,嶽樂是幾乎不敢再用了。

當然,對於洪承疇這樣的老臣,嶽樂還是信任的,畢竟孫可望曾經昭告天下,絕對不接受洪承疇的反正,甚至對於能殺洪承疇的人,還給出了十兩銀子的賞錢,可謂是羞辱至極。

面對愈發蠢蠢欲動的人心和日漸低迷的士氣,嶽樂無奈之下只能把突圍計劃又提前了兩天。原本南京城內的清軍高層便是計劃在幾日後突圍的,但如今的局勢,每多一日,危險就多一分,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有綠營兵和包衣兵內外勾結,開啟城門了。

八旗兵將雖然幾乎沒有叛變的可能,但是他們和一群潛在的敵人同處一座城中,隨時面臨危險,大清又已經敗了,種種精神壓力可想而知,兩萬八旗幾乎是處於崩潰邊緣,只要有一點風吹草動,便能瘋掉幾個,突圍北上回北京已經成了支撐他們堅持下去的唯一希望。

南京城內,嶽樂,多尼,喀喀木,蘇拜,朱瑪喇等滿清高層將領和洪承疇,王輔臣,南一魁,董學禮等綠營將領同處一室,正在最後確定後日突圍的計劃。

而等這個表面上的軍議結束,洪承疇,王輔臣,南一魁,董學禮等人離開之後,嶽樂又把多尼和喀喀木秘密召集到了府中,商議真正的突圍計劃。

濟度原本也應該在南京城內的,但是在孫可望圍城之前,就被濟爾哈朗動用自己的資歷,懇求順治把他調了回去,最終逃過了這一劫。

畢竟,濟爾哈朗是想讓兒子建功立業,而不是想讓對方為大清盡忠的。早在開戰之前,他就擔心今日的情況會發生,為了預防不測,早一步做了準備。

而最終很不幸的是,事情真的幾乎往最壞的方向發展了,但濟爾哈朗也算是保住了兒子的一條命。

至於洪承疇,嶽樂是相信的,也想把對方留下,最後一起帶走,但是多尼和喀喀木就不信了,他們對於漢人的提防是至始至終的,若是得勝,還會鬆懈一些,如今的局勢,又怎麼敢放鬆?

在這兩人的壓力下,嶽樂也只好作罷,放棄了讓洪承疇加入這場決定了南京城內的近兩萬八旗兵最終突圍計劃的秘密軍議。

“現在成功渡江是最大的難題,明軍的水師實在是太厲害了,蘇拜恐怕完全不是對手。”喀喀木嘆了口氣,又說道:“若是沒有點巧計,把明軍的這支水師解決掉,或者引誘走,咱們都只能被轟進長江裡餵魚,其他的所有行動也都只能是徒勞。”

他在南京城內主管江寧駐防八旗已經快五年了,剛開始奉命代替巴山江寧總管的時候,只是聽說了西南突然冒出了一股實力強勁的明軍,擊敗了湖南,廣西兩地的綠營,當時他還沒當一回事,反正南方的明軍再強,也不過如此。只要一遇到滿洲兵,便會一觸即潰。

可是沒想到,僅僅五年過去,局勢居然會到這個地步,大清的江山,居然就這麼沒了,南京居然還有可能會成為他的墳墓。

在原來的歷史上,四年前,喀喀木還要率“江寧八旗”入粵支援尚可喜和耿繼茂,打擊李定國的,然後因為李定國攻打肇慶不利,直接退兵,他來遲了之後,便和尚可喜一起率兵進攻潮州府,絞殺了郝尚久。

而如今,廣東早就被李定國攻下了,尚可喜前不久也死在了東鄉,但郝尚久不僅沒死,還在廣東升了官發了財,和陳齊策等人聯合的走私生意更是日進斗金,只是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被嚴打直接帶走。

“這個剛剛洪承疇,王輔臣他們在,會議上不方便說,現在只有咱們幾個,也沒必要遮遮掩掩了。”嶽樂當即解釋道:“第一批突圍的船隻,主要是為了引誘明軍水師靠近的,到時候只等他們一靠近,船上的士兵便會便會放火燒船,和他們同歸於盡,而且那些船上都有成桶成桶的火藥。”

嶽樂和蘇拜利用明軍不得不攔截,或者是仗著優勢不會放過任何一隻清軍船隻的心理,打算用這種同歸於盡的方法,給明軍水師造成破壞,然後趁機渡江。

南京城外的長江江面並不算寬,最窄的地方只有三里左右,只要有一個不長的時間差,清軍便能順利渡河。

“除了渡江之外,現在最關鍵的,還是解決那些綠營兵和包衣兵,不然突圍就是一場笑話,到時候他們臨陣倒戈,咱們的部署都得失效。”多尼頗有些抱怨道。

濟度還有阿瑪可以把他調走,而多尼的阿瑪多鐸早就死了,如今身陷危局,他年紀輕輕的,自然覺得不公平,心中有氣。

“這次突圍,綠營兵和包衣兵大部分都不能用了,王輔臣,南一魁,董學禮這些人,都不可信,那些包衣兵,若是跟了咱們大清十幾年,家屬又都在北京的,倒是還可以一用。”嶽樂眉頭緊皺,咬了咬牙又說道:

“雖然說是全部突圍,但最終能帶走一半兵馬渡江,便已經是萬幸了,若是回到了北京,還有四五千旗兵,那這場突圍仗,大清便是贏了。”

“現在管不得那麼多,能走一個是一個,到了關外,別說四五千甲兵,就算只有三千甲兵,大清也是無人能敵,到時候再到北面抓些人丁補充就是了。”喀喀木說著,話鋒一轉,又看著嶽樂問道:

“原本的計劃是派五千甲兵和五千包衣,三千綠營從東面突襲,利用地形躲避明軍的騎陣,牽制明軍的兵力,甚至是打穿明軍的防線,進逼南面的中軍大營。現在包衣兵和綠營兵大部分都不可信了,計劃要如何調整?”

“這支兵馬本來就是派去消耗的,以明軍現在的兵力,想要打穿他們的防線,根本就是不可能,但是分散明軍兵力,使其不能集中兵馬在東面進攻倒是可行。”多尼微微挑眉,隨後又道:

“我倒是覺得,最關鍵的還是東面這邊,如何讓這些隨時可能反正的尼堪拖住明軍,而且不能讓他們衝亂了咱們的佇列,否則明軍一攻過來,咱們誰也走不了了。”

原本,還有近萬綠營兵和包衣兵要和八旗主力一起從西面走水路突圍的,但現在的情況,滿人將領們根本不敢再信對方。

可問題是,在突圍之前,或者突圍的部署之中,嶽樂等人還不能表達出任何的不信任,否則城內可能就直接火併了。

現在南京城中的滿漢兵馬處於一種極其微妙的平衡關係。滿人不信任漢人,但是又要表現出信任漢人,以免直接火併,更加無力出城。而漢人覺得滿人隨時可能大開殺戒,但又不敢直接反正,就怕在明軍進城之前,就被滿人殺光了。

於是乎,除了那些實在受不了這種情況,急不可耐就要反正出逃的綠營和包衣之外,其他人倒還算安分,特別是他們頭上的將領。

只能說,本來就處於兵力極度劣勢的八旗兵,為了避免內耗造成的重大損失,在嶽樂的控制下,一直保持著極度剋制。

“出了城之後,不要管那些尼堪了,他們等了那麼久,之所以不反,便是覺得咱們不會動手,最後兩敗俱傷。便是東面派出去牽制明軍的那些,其實靠得住,也只有咱們滿洲的甲兵。”

嶽樂長嘆了一口氣,又接著說道:“到時候再派三四千甲兵威懾住他們,把他們往明軍陣地趕,也能拖住一會。到時候只要第一波突襲船隻能毀掉明軍的水師,西面河網密集,明軍騎兵也發揮不了作用,三四千甲兵可以拖夠時間了。”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我真不是魔神女配她天生好命都市國術女神諸天新時代特種兵之戰狼崛起劍仙三千萬宇宙級寵愛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相關推薦
火影之禍害末世之無盡獵殺罪惡成魔修真極惡魔頭紅樓,我成了寧府玄孫賈薔我的二次元妹妹們我的宗門有本山海經三國風雲之猛將傳蜉蝣客棧史上第一暴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