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奮鬥在大明

第七十四章 王陽明的弟子們
上章 目錄 下章

奮鬥在大明第七十四章 王陽明的弟子們

第七十四章 王陽明的弟子們

弟子們的恩怨歸恩怨,而今他們聚集在一起,是有事情要談的。所以,留弟子們在外面等候。而這些心學大佬們在一處涼亭中,不分賓主落座。

心學門人雖然多,但是有資格坐在這裡的,不出兩掌之數。

黃宗羲將心學一脈分得很細,但是那都是多年之後分的。而今用後世的分法未必合適。但是不管怎麼說,他們之間的矛盾是真的。

王陽明弟子之中,而今還在的人有,錢德洪,王畿,聶豹,羅洪先。鄒守益,等數位大佬。當然了,並不是說,除卻這些人,在世就沒有王陽明的弟子了。畢竟王陽明當年講學的時候,前來聽學的不少,列入門牆的也不少。只是世界有時候就是這麼現實,即便是王陽明的弟子,幾十年後,自己沒有什麼作為。大家也就忘記了。畢竟王陽明也已經死去三十年了。

三十年的滄海桑田。能留下來的人,絕對不僅僅只有王陽明弟子的標籤了。

這些人之中,聶豹是老熟人了。他曾經是周夢臣的上司,兵部尚書。而今被嚴嵩趕下來。也就專注於學術上了。他本身也是心學之中大佬之一。

而錢德洪與王畿這兩個人,如果看過王陽明一些著作的人,就一定知道有名的天泉問答,還有王陽明的四句教。更知道,王陽明當時就是對這哪兩個弟子來說,沒錯,就是這兩位。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這四句教,聽上去好像是王陽明的心學宗旨,但是這四句就埋下了錢王兩人分裂的根本。

天泉問答的時候,王陽明給這兩個弟子,將這四句解釋為兩個方面,分別是四有說,四無說,說是對應上根人,與中下根人的教法。但實際上,兩個弟子多年之後回顧,對這一件事情只能理解自己這一部分,排斥對方那一部分的。

所以王畿與錢德洪就此分道揚鑣。

王陽明對這兩個弟子的態度,就知道。這兩人其實在王門之中,有衣缽弟子的地位。雖然不能說比別的弟子都高出一頭,但是影響力極大。而在兩人分道揚鑣之後,兩個人又有不同的做法。

王畿似乎為了說明自己乃是王陽明正統,到此講學,並與同門辯駁。可以說與在場這些師兄弟們都有過辯駁,不得不承認王畿辯才無雙。但是能駁倒別人,卻未必能讓對

方臣服於他的學說之下。甚至只能推得更遠。

聶豹這些人就是與王畿有些不對付。

而錢德洪卻不一樣。錢德洪藏於深山之中,甚至連弟子都不收幾個。一心一意做一件事情。就是整理王陽明的學問。一方面整理王陽明的一生的著作與作品,書信等等,進行校對成集。另外一方面啟動一個浩大的工程,就是以王陽明的思想,為儒家十三經做註釋。

這是一個非常浩大的工程。儒家十三經有多少就不說了。單單說,這些註釋,必須精準,要體現出水平來,還要在同樣註釋經書的其他疏注之中出彩。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或許有些不理解這樣做的分量。

雖然王陽明在心學講學上,體現出明代儒學的特點,那就是拋開四書五經,令立題目。與之前儒家,我注六經,與宋代儒家六經注我,是有區別的。但是錢德洪覺得這樣是不完美的。

儒家正統還是在經學上。科舉考試也是要考經學的。而心學如果一直流於講學,自然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如果想登大雅之堂,成為朝廷官學。總不能連一套完整的六經疏注都沒有吧,倒是國家以心學作為考試標準的話,你一本標準答案都拿不出來?這怎麼能行?

所以錢德洪將自己剩下的生命,都投入這一件,他今生可能都看不見回報,將來也可能看不見回報的事情上了。

對於這一件事情,王畿也是很佩服的,他與錢德洪爭論了一輩子,雖然沒有從自己口中說過這位師兄弟的不是,但是在他卻沒有禁止自己弟子說錢德洪的學問,但知道錢德洪做的事情之後,王畿也是沉默良久,將自己寫過一些註釋,送給錢德洪讓他參考。

因為錢德洪所做的事情,看似無用,卻是關乎心學根基的大事。

羅洪先這一次出來,也是不容易,他作為王陽明的弟子,在官場上也是有過作為的,在嘉靖十八年,上書勸諫嘉靖修仙之事,被嘉靖奪了官職。羅洪先就回到家中,安心讀書,研究心學。不過,他並不是僅僅研究心學,還是研究其他學問。比如地理學。

他畫出了中國第一部分省地圖,也就是廣輿圖。也是非常有名的。甚至在大內都有收藏。不過,而今他的廣輿圖已經被欽天監的地圖所代替了。

而今大明最好的地圖,就是楊無量所主持繪製的地圖。只是深藏在大內之中,等閒人不能看到。

羅洪先

雖然不是官員了,但也不是等閒人。他雖然沒有親眼看過這些地圖,但是有所耳聞,這一次過來,不知道有幾分是因為講學,幾分是因為周夢臣天下天文地理術算第一的名頭。

鄒守益更是江右心學的代表人物,不僅僅他是,在他之後,鄒家更是數代人遵從心學。可以說,明亡之後,心學落寂。而鄒家卻是少有的依舊堅持心學的家族之一。

心學已經成為鄒家的家學了。

而鄒守益不僅僅代表自己,也代表了黃宗羲所言的江右心學,也就是王陽明門下最正宗的一脈。他們這一脈在王陽明心學上發揮最少,傳承最久。至於聶豹雖然也是江西人,但是聶豹將心學與理學結合,提出了守寂之說,不管對與不對,已經不是心學的路數了。

這也是王畿看不管聶豹的重要原因。

當然了,在涼亭之中落座的,除卻這些王陽明弟子之外,還有一名再傳弟子。

不是別人,正是何心隱。

何心隱不是王陽明的弟子,而是王艮的弟子。而何心隱而今這個席位,就是王艮的。

按理說王艮已經不在了。何必留他的席位。比如歐陽德,他活著的時候,也是心學之中的大佬,名聲還在聶豹之上,但是而今人不在了,也沒有要將他的席位留給弟子。

只能說,王艮的影響力太大了。王艮與其他王陽明的弟子不同,用一句武俠小說的術語,就是王艮他是帶技投師的。

王艮在拜師王陽明之前,就已經有自己的想法了。他是鹽丁出身,吃過苦受過累,見識過世間不平。他想要改變這個世界,當時聽聞王陽明是當世大學者,就千里迢迢去見王陽明,見了王陽明,與王陽明議論數日,王艮終於心服口服,這才拜王陽明為師。

王艮從一開始就與王門心學其他各派不同。帶著一種平民哲學的色彩。他提出最精彩的論斷,就是“百姓日用即道。”而王艮的講學與其他人的講學不同,其他人講學多是給士大夫講學,而王艮更多是為了販夫走卒講學,只是如此一來,王艮為了便於百姓理解,不得不將王陽明心學進行壓縮。變成淺顯易懂。比如我們而今說的良心,未必不是王艮傳下來的。

王艮一派,後世稱之為泰州學派。更是王陽明心學之中最離經叛道的一脈。黃宗羲稱他們非儒學所能制,也就是說,泰州學派從根子上,已經不是儒門一派了。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諸天新時代女配她天生好命我真不是魔神都市國術女神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特種兵之戰狼崛起劍仙三千萬宇宙級寵愛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相關推薦
冠軍之光替學妹天后上臺,我火了鬥羅之冰凰鬼才天醫極牛鬼才在異界美漫世界中的最強裝備供應商愛上單身媽媽星際驅魔師超級武裝武裝鍊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