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風雨大宋

第24章 新知縣
上章 目錄 下章

風雨大宋第24章 新知縣

冬天的清晨,霧氣極重,反而並不寒冷。

杜中宵看著幾個小廝收拾粥桶,對身邊的韓月娘道:“現在滿縣都知道我們施粥,有些鄉下人特意夜裡進城,便是要吃早上這一餐粥。你看,今天早早便就沒有了。”

韓月娘道:“無妨,明天多煮一桶便了。”

杜中宵笑著點了點頭,沒有說什麼。

確認了杜家沒有私自釀酒,之後的一切便就順理成章。史縣令因為年老昏庸,被參了一本,早早回家養老去了。許縣尉治理無方,被調到了荊湖南路一個小縣裡去,算是懲罰。其他的官吏都沒有受到什麼影響,臨穎縣裡依然跟以前一樣。

最倒黴的自然是吳克久。因為誣告,加上在官府之地動用私刑,被收監,聽說打了些板子。好在他的親戚何中立即時送了一封書信給蘇舜欽,為他講情,只是受了些皮肉之苦,最終還是放了出來。

吳克久是讀書的人,以後是要參加發解試的。如果判了刑,在衙門裡留下了案底,便就失去了發解的資格。何中立是蘇舜欽的同年,聲氣相通,最後還是給了他這個面子,只是教訓了一番。

有了官府承認,杜家用酒糟制酒的事業走上了正軌,規模越來越大。現在不只是韓家腳店在賣糟白酒,還又發展了幾家小腳店,每天能賣一二百斤,可掙幾貫錢。

曾經共患難,杜家和韓家合作的關係一直維繫了下來。杜家只管制酒,韓家對外發賣,利潤平分。

韓月娘把買酒糟之後施粥的做法堅持了下來,不過現不再在酒樓門口,而是換到了縣裡幾個固定的地方。杜家家業慢慢重興,還搏得了一個善人之名。

事情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月,杜家另換了一處較大的院子,閒起來的杜中宵重新撿起了詩書。

施完了粥,杜中宵與韓月娘一起,跟幾個小廝推著空桶回到腳店。

一進了店裡,卻見父親杜循正與韓練對著一張桌子,坐在那裡喝酒。

見到杜中宵回來,杜循道:“我恰要去尋你,剛好你便回來了。”

杜中宵道:“不知阿爹有什麼事情吩咐?”

“昨日新知縣上任,今晨便就派人到家裡。讓你上午去縣衙走一遭,知縣相公有話問你。”

經了上次的事,杜中宵就怕見官,急忙問道:“不知道是好事壞事?”

韓練笑道:“史縣令年老昏庸,朝廷已令他回家養老去了。現在新換了個年輕有為的知縣來,招你去想來不是壞事。賢侄,你以為所有的官員都如史縣令那樣昏聵無用嗎?”

杜中宵點了點頭,沒有說什麼。

上次案件最後的結果,杜中宵是不滿意的。自己平白受了苦,最後也並沒有把吳家如何。蘇舜欽雖然有心重懲吳家,但有同年講情,最後還是沒有下重手。杜中宵本來想著,等自己的家境好轉,再去慢慢尋吳家的晦氣。最好是幾年之後中個進士,那時再看吳家怎麼死。

現在新知縣上任,不知找自己做什麼。

在韓家腳店吃罷了早飯,杜中宵回到自己家裡收拾一番,看看天色不早,便向縣衙裡來。

到了縣衙門前,恰與正在那裡逡巡的吳克久撞在一起。

見吳克久一副灰頭土臉的樣子,再不復前些日子的趾高氣揚,杜中宵心中一動,走上前道:“小員外許久不見。看你紅光滿面,想必近來甚是得意。”

吳克久惡狠狠地看著杜中宵,過了好一會,才啐了一口:“小賊莫得意。前些日子你倒打一耙,讓我受苦,這筆賬暫且記下,日後慢慢跟你算。你記住了,縣裡的官員流水一樣地換,我家的酒樓卻是鐵打一樣開在那裡。總有一日,讓你知道我的手段!”

杜中宵看著吳克久,淡淡一笑:“小員外有這個心就好,就怕你家業撐不到那個時候。”

說完,再不理吳克,徑直向縣衙走去。

吳克久看著杜中宵的背影,滿面都是陰狠之色。新知縣上任,沒有驚動本地大戶,帶了幾個隨從悄悄進了城,讓縣裡的幾個豪族大戶心驚不已。這是以前沒有過的事,大家都有些不安。

吳克久得了訊息,今天早早到了縣衙外,想見一見新來的知縣,套一套近乎。卻不想裡面知縣傳出話來,這幾天一概不見本城百姓,要專心處理衙門裡的事務。

這邊才吃了閉門羹,接著就見到杜中宵大搖大擺地進了縣衙,讓吳克久疑心不已。

到了門前報過名字,早有公人出來接著,引著杜中宵向後衙走去。

碰到吳克久,又讓杜中宵想起了前些日子的事情,心中不快。吳家是本縣大戶,不只是在縣裡面有“其香居”酒樓,在城外還有幾個農莊,家大業大。官府不辦他們,家業就倒不了,杜家小門小戶地奈何不了他們。不見也就罷了,見了讓杜中宵如何咽得下這口氣。

到了後衙花廳,領路的公人讓杜中宵稍等,自己進去通稟。

要不了多久,新任知縣便就出來。杜中宵見他年紀頗輕,白淨麵皮,微有髭鬚,三十出頭的樣子。

新知縣名範鎮,正是杜循落第這一年的進士。本來他是狀元,唱名的時候不願出列歡呼,覺得樣子煞風景,有失讀書人的體面,名次被降了下去。名次下降,初授的官便不好。此次臨穎縣換人,有朝廷官員覺得他可惜了,便特意提拔來做個知縣。

這幾屆進士比不得前幾屆,初授的官越來越低。景佑之前,一等進士往往授通判,二等進士初出仕也是知縣起步。這兩屆卻不行,一等進士也是從幕職官起,一兩任之後才能熬到知縣。範鎮被降等之後任新安主簿,此次來臨穎任知縣,是破格提拔。

杜中宵起身見禮畢,小心在客座上坐了。

吩咐上了茶,範鎮才道:“我到本縣任職,過州城的時候,而見知州和通判,他們說起縣裡有你這麼一個人。你有妙法,可從酒糟中濾出酒來。難得是宅心仁厚,酒糟中濾酒出來賣,不忘向貧苦人家施粥免斷他們的衣食。知通二位官人再三吩咐,著我善待於你。”

杜中宵聽了,忙起身謝過。他本來以為前次的事情就那麼過去了,沒想到還有後續。蘇舜欽沒有重懲吳家,便卻記下了他杜中宵的名字,特意囑咐新來的官員照顧。不要小看這樣一句話,由他們那個地位的人說出來,以後不知會有多少好處。

範鎮示意杜中宵落座,又道:“在通判那裡,看你做的一篇賦,甚是不錯。天聖年間,謝希深、尹師魯、歐陽永叔等人在洛陽,聲氣相投,提倡古文。我觀你文法,卻是有些相似。”

杜中宵連道慚愧。那本來就是他抄的歐陽修的文章,文法不相似那才怪了。不過此時歐陽修尚未成名,只是下層官員,名氣還沒有謝絳、尹洙等人大。這個年代說起古文,首先提的是尹洙,後面才會捎帶提一提歐陽修。要等到再過十年八年,歐陽修自己在京城做官,名氣才會大起來。

此話範鎮只是一提,便就轉過話題:“我聽通判官人講,你是耕讀傳家,自小飽讀詩書的?”

杜中宵忙道:“通判官人過眷。學生祖上曾有人中過進士出仁,詩書是家傳的。只是家業所累,學生每日忙於衣食,飽讀卻談不上。”

範鎮點了點頭:“耕讀二字,為立國之本。你既是家傳詩書,不要浪費了。你父親曾經發解,京城趕考落第,想來心中有數。不知你有沒有意於科舉之路?”

杜中宵心中苦笑,這位知縣說話還真不客氣。其實前些日子蘇舜欽到臨穎,與杜循交談中便就認識到,杜循不是考進士的材料。不只是對於國家大政一無所知,對經典理解也是似是而非,不過是一個鄉間秀才僥倖中了舉人而已。這話他對範鎮說了,範鎮自然也是如此認為。

這個年代要想中進士,不能對朝政一無所知,做的文章最好能貼近時事。經典理解更是如此,一句話理解錯了,可能就被考官刷掉了。寧可不說,不要亂說。範鎮這些科舉高中的人,對這道理最清楚。跟人交談一番,便就明白是不是中進士做官的材料。

倒是杜中宵,因為抄了歐陽修那一篇賦,讓蘇舜欽刮目相看。雖然當面沒有多麼誇讚,事後卻向多人推薦,只是杜中宵自己不知道罷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是這個年代士林的風氣,讀書人之間講的是意氣相投,施恩不圖回報。

蘇舜欽帶了那賦回去,知州梅詢看了也是讚賞不已。不過他們都是時文高手,對於一些年輕的讀書人提倡的古文運動不以為然,並不會對杜中宵青眼有加。但這不妨礙他們認為此人是個人才,只是讀書走了彎路。科舉考進士,還是要做時文,一味追求古意有些可惜了。

範鎮特意找杜中宵來問,是一樣的意思,提醒他不要在讀書上走彎路。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劍仙三千萬都市國術女神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我有一座天地當鋪特種兵之戰狼崛起諸天新時代宇宙級寵愛我真不是魔神食物鏈頂端的猛獸女配她天生好命
相關推薦
內地娛樂開發商華娛之光影帝國華娛之閃耀巨星金幣即是正義一世富貴三國從殺出長安開始進擊的巨人:開局變成最強琦玉二狗傳奇武林門派爭霸錄從刃牙開始的作死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