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風雨大宋

第6章 御史之論
上章 目錄 下章

風雨大宋第6章 御史之論

過了午後,杜中宵與官員出了御史臺,一起向南邊的遇仙樓去。遇仙樓位於御街西邊,又臨著最熱鬧的州橋,是下朝後最方便去的地方。不過對於官員來說,這個時候正該回家,倒是少去。

遇仙樓外扎了花樓,兩邊坐了許多女妓,個個花枝招展。幾個小廝站在前面,看見有客人走到這邊來,便就急急迎上去。這種大酒樓,每日裡日進斗金,自有自己做生意的辦法。

杜中宵帶人走到樓外,一個小廝快步跑上前,行禮道:“杜中丞初入京城,便就來我們酒樓來,著實蓬蓽生輝!快快裡面請,二樓一個臨窗閣子,正適合諸位安坐。”

杜中宵愣了一下,本想問問周圍的人,是不是有人到這裡訂了位子,不然怎麼會認識自己?想想還是算了,許是京城裡的人就有這個本事,一間酒樓也能知道自己是誰。

其實杜中宵入京為御史中丞,朝廷數得著的重臣,今日又穿著官服,小廝認不出來,遇仙樓就不配稱為京城有數的酒樓了。像杜中宵這種大臣,以及他們的官服、禮儀,這些小廝個個耳熟能詳。

正要進去,郭申錫道:“不必去二樓閣子了,你們後院如果還有單獨的閣子,給我們一間。”

“好,好,諸位裡面請。”小廝一邊滿口答應,一邊領著幾人進了酒樓。

天下酒樓的佈置,都是以東華門附近的樊樓為準,相差不多。一樓大廳為散客,放著許多座頭,二樓則為閣子。如果是大的酒樓,會有後院,裡面花木扶疏,也有許多閣子。二樓的閣子是雅座,後院的閣子則就類似於包廂,更加高等一些。這裡是京城許多衙門附近,御史臺官員聚飲,當然要到後院去。

後院栽了許多花木,此時天氣未寒,花少葉多,顯得極是幽靜。進了一處竹影掩映的小閣子裡,小廝道:“諸位官人,今日要吃些什麼?”

杜中宵道:“我初到京城,第一次進你們家,有什麼特別的菜色?”

小廝道:“官人,我們是京城七十二家正店之一,京城裡數得著的大酒樓。諸般南北菜色,山珍海味,應有盡有。官人只管按照自己喜歡的口味點菜就是了,必然都做出來。”

杜中宵道:“既然如此,那就先來一味桂花鯉魚,再來一味上好的豬蹄膀,再來幾個時蔬。其他的菜由他們點。對了,你們店中有什麼好酒?”

小廝答應了,道:“我們店中有上好的羊羔酒,京城中極有名氣的。”

杜中宵聽了搖頭:“一到京城,就說什麼羊羔美酒,喝得多了也覺得沒有意思。若有葡萄酒,來上幾角。現在正是夏天熱的時候,果酒能解暑氣。”

小廝答應,顯然不管是羊羔酒還是葡萄酒,這店裡應有盡有。

這倒有些出乎杜中宵意料之外,雖然知道京城中的酒樓必然不是外地可比,卻沒想到,還真是叫什麼有什麼。也不多說話,便讓郭申錫帶人點菜。

從柏亭監傳來的做法,近些年京城中的酒樓改變許多。隨著大火油炒普及,添了許多新菜色,再上火車可以運遠方貨物,酒樓吃得更加豐富。就是點菜的規矩也與以前不同,各大酒樓,紛紛求大求全,以別人有的我都有,我有的別人沒有為追求。遇仙樓這種大酒家,只有極少數幾菜做不出來。

郭申錫見杜中宵點的都是尋常之物,便隨便點兩樣。遇仙樓這種大酒樓,尋常菜也不便宜,既然來了,經常有人點珍奇之物。郭申錫只以為杜中宵是故意點兩樣常見的,讓人知他性格。卻不知杜中宵向來不喜歡什麼山珍海味,就喜歡尋常之物精製,倒不是有意如此。

不一會,眾人點了酒菜,小廝不住點頭,一一記下,轉身告辭。

看著離去的小廝,杜中宵不由得有些佩服。這小廝只聽別人說了一遍,便一一記得不差,這份記性著實難得。京城裡的大酒樓,真是非常地方。

不一會,酒樓便上了冷盤來,並上了酒,讓眾人隨意飲用。

杜中宵舉起酒杯,道:“今日我到御史臺履職,與諸位同堂議事。以後要靠諸位相助,辦好差事。”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眾人連道不敢,舉起酒杯一飲而盡。

放下酒杯,杜中宵道:“今天是我第一次進御史臺,請諸位飲幾杯酒,盡情一樂。席間諸位有什麼話儘管講,沒有什麼忌諱。來這裡之前,我是個帶兵打仗的人,做事喜歡直來直去,諸位莫怪。”

郭申錫道:“中丞帥河曲,連敗強敵,拓地萬里,是我大宋第一功臣。聽聞中丞來,眾官無不歡欣鼓舞,以為是我御史臺重興的機會。中丞凡有事,儘管示下,諸位必盡力!”

眾人一起稱是,跟著又喝了一杯。

作為御史臺的二把手,郭申錫在御史臺多年,熟知臺事。他能夠支援杜中宵,便就少了許許多多的麻煩事。作天聖八年的進士,官場經驗豐富,是不可能多得的副手。

這個年代,一般情況下副職與正職的官位相差較多,由副職升正職的情況很難發生。正職和副職之間沒有競爭,更多是一種輔佐關係。也正是有郭申錫任御史知雜,朝中大臣對杜中宵都比較放心。

飲了一會酒,幾個人慢慢熟絡起來,說話比較沒有顧忌。

杜中宵道:“現在朝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除了日常雜事,總有特別的人事情引人注意。”

殿中侍御史呂景初道:“最重要的事情,無非是聖上無子。上半年,聖體欠安,數月不理朝政,內外人心惶惶。聖上雖然現在春秋鼎盛,只是一直無子,是朝廷的隱憂。”

杜中宵點頭。皇帝身體好了,正式理政時,呂景初便就上奏章建言選宗子養在身邊,以為皇儲,現在當然還是這樣認為。杜中宵的記憶中,現在的皇帝好似就是沒有成年的皇子,最後選宗子接位。對於朝廷而言,這是重要的大事,一旦出現繼位危機,影響太大。

侍御史梁道:“除此之外,兩位樞密分判党項南北兩路,用兵的意途明顯。中丞回來,等到秋後的時候,朝廷只怕就對党項用兵。兵者詭道,一有勝負,必然震動朝野。”

杜中宵道:“現在不比以前,党項國內又不穩,契丹兩帝並立,用兵党項倒是恰在其時。只是朝廷大軍重編未久,不知戰力如何。而且方略未定,到時必然許多事情。”

郭申錫道:“以中丞在河曲路時,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來看,用兵党項自是應該。只是兩位太尉領兵,不知到底如何。朝中大臣怕的,是到時進不能勝,尷尬時不知該如何是好。”

杜中宵道:“現在有鐵路,可以從容向鎮戎軍運送物資,縱然一時不能得勝,也沒有什麼。如今不比從前了,有鐵路運糧,一場仗打上兩三年也是常事,並沒有什麼不妥。”

狄青是天下名將,特別是平定儂智高之後,在朝野的口碑一時無兩。只是緊接著,杜中宵就接連擊敗契丹和党項,開拓了河曲路,狄青的戰功就顯得不重要了。到了這個時候,杜中宵又恢復西域,朝野上下都認為他是最難打的統帥,對狄青甚是懷疑。

這有什麼辦法?不是自己比狄青能打,而是自己開闢了一個新時代,新時代之下,其他軍隊怎麼可能是對手。狄青如果能夠適應新的打法,對付党項當然沒有問題。如果不適應,在靈州受些挫折也不是不可理喻的事情。最關鍵的不是誰能打,而是誰掌握了新時代軍隊的戰法。

這種轉變太過迅猛,越是在高位的人越是難以接受,反而是中下級將領接受得快一些。所以需要時間,需要慢慢磨合,需要慢慢適應。這沒有辦法,對党項戰事,杜中宵也說不好。

幾個官員都知道,要出兵滅党項,杜中宵是最合適的統帥人選。自他帶兵去救唐龍鎮,打敗的強敵足夠多,立下的軍功足夠大,再滅党項雙有什麼。可他們也知道,杜中宵一直在外為官,與朝中的大臣們不夠熟悉,也與皇帝不夠熟悉。這種情況下,不可能再讓他繼續統軍了。

說實話,有杜中宵在,現在朝中的官員對狄青和韓琦帶兵攻党項都不樂觀,覺得會出事情。只是杜中宵取得的勝利太多,眾人對現在的軍隊也不熟悉,只能靜觀其變。

吳中複道:“這幾年天下大治,朝中財用充足,縱然對党項作戰小有挫折也不算什麼。四五十萬大軍攻党項,一年消耗的糧草又能夠有多少?有鐵路到鎮戎軍,自然方便運達。”

郭申錫道:“是啊,現在天下有火車了,一切就都不一樣了。哪怕是從河北路調兵,不用一月就可到鎮戎軍,以前哪裡敢想這種事情?現在對党項,縱然小敗,也不會動搖朝政。”

杜中宵點頭,這才說到了重點。現在有火車,不管是兵力還是物資都可以快速運達。縱然是狄青進攻不利又如何?無非是調更多的兵、運更多的物資到前線而已。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劍仙三千萬都市國術女神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我有一座天地當鋪特種兵之戰狼崛起諸天新時代宇宙級寵愛我真不是魔神食物鏈頂端的猛獸女配她天生好命
相關推薦
內地娛樂開發商華娛之光影帝國華娛之閃耀巨星金幣即是正義一世富貴三國從殺出長安開始進擊的巨人:開局變成最強琦玉二狗傳奇武林門派爭霸錄從刃牙開始的作死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