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覆秦從計劃開始

第五百二十七章時代真的變了,新的制度
上章 目錄 下章

覆秦從計劃開始第五百二十七章時代真的變了,新的制度

深夜,咸陽宮中。

嬴政和扶蘇相對而坐。

“你們可知道,此舉一旦成為固例,意味著什麼?”

嬴政放下手中的奏摺,閉目半晌,這才說道。

“決議會一旦建立,權力定然會有所分散!”扶蘇笑道。

嬴政手中的那份奏摺中,趙昆提出了決議會的請求。

所謂決議會,是趙昆提出的一種構想。

參照議會的架構,但是相對來說,又比只有立法權的議會許可權大得多。

它不僅擁有立法權,而且對大秦的任何重大事務,都有處置權。

決議會人數共計九人,均選取朝堂重臣,由皇帝指派。

即便是皇帝想要下達某個旨意,也需要決議會表決。

這就相當於一個擴大版的內閣。

如果這個機構真的設定起來,每個議員的權力將大得可怕。

人人都當的起宰相之稱!

嬴政不明白,為什麼趙昆要執意推行這種制度。

他建立大秦之後,自稱始皇帝,就有天上地下,唯我獨尊之意。

決議會定然會分攤帝皇的權力,這在嬴政看來,是絕對不能接受的。

扶蘇和趙昆都清楚嬴政的想法,但,他們有信心說服嬴政!

“父皇,除了剛才那份奏摺,我這裡還有一份昆弟的密信,這份密信是我們父子一起看的!”

扶蘇說著,從懷中拿出一份牛皮紙密信遞給嬴政:“父皇,之前我也不明白昆弟的用意,當我看完這份密信,突然覺得,對於如今的大秦而言,決議會完全有設立的必要。”

“昆弟說,在歐洲大陸,羅馬早已施行了共和制。這幾百年來,羅馬在歐洲所向披靡,很大程度上就得益於這種制度。”

“羅馬?就是那個能夠跟我大秦媲美的國家?”嬴政皺眉。

其實早在很早以前,他就聽趙昆提起過這個國家,並擔心對方是否會趁著大秦內憂外患,前來侵略。

如今聽扶蘇說起羅馬,表情逐漸變得凝重。

其實在三百年前,羅馬人就驅逐了國王,成立羅馬共和國,形成了元老院、執政官和部族會議三權分立為主要架構的體制。

這種先進的制度,讓羅馬在將近三百年的戰爭史中罕有敗績。

直到一百多年以後,貴族派支援的蘇拉成為終審獨裁官,羅馬共和國才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

即便那個時候,也沒有人敢說羅馬共和國的失敗是因為體制問題。

問題的根源在於,羅馬的失敗主要還是落後的奴隸制。

然而,大秦和羅馬不同。

大秦在趙昆的帶領下,已經逐漸由農耕文明朝工業文明轉變了。

在這種情況下,專權帝制,反而會逐漸成為限制。

當然,趙昆開決議會的本意,並非削弱皇權。

這天下,畢竟是大秦歷代君王奮鬥七世打下來的,怎麼可能拱手讓人?

決議會,最終不過是為皇權服務的工具罷了。

決議會中的九人,各有一票,但趙昆特意在計劃中寫明,皇帝在決議會中,擁有一票否決權。

這是什麼意思,不言自明。

嬴政為始皇帝,氣吞萬里,一統諸夏。

趙昆自認為在治國方面,遠不如嬴政。

但是,並不是說他不適合當皇帝,只是他們這兩代之後,還有後世的皇帝。

在子孫後代中,總會出現幾個不成器的。

到那個時候,決議會的存在,就成為維護皇權的保險。

趙昆相信,哪怕是再草包的子孫,也不至於連決議會過半的票數都拿不到。

如果真是那樣,大秦的江山不要也罷!

另一方面,如今的大秦,已經和過去不太一樣了。

以前,大秦國內情況其實比較簡單。

只依靠嬴政的權威,就能夠保持國內安定。

但如今,隨著人們的口袋逐漸鼓起來。

不同的社會階層已經逐漸出現,這必然會導致訴求的不同。

各種事務,千頭萬緒之下,怎麼可能靠皇帝一個人就處理的過來?

這種情況下,帝王如果真的勤政,反倒會起反作用。

畢竟,人力有窮時。

“現在人們都說大秦已經分為新舊兩個朝堂,雖然此言未免太過無稽,但也並非不實!”

扶蘇笑道:“決議會的九人團中,兒臣認為,三公九卿,當有六人!”

嬴政點了點頭,算是答應下來。

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實施,完全是靠嬴政和趙昆的威信持續下來的。

實際上,舊朝對五年計劃中的一些內容,頗有微詞。

趙昆此舉,也是為了促進所謂的新舊朝之間的融合。

或者說,是讓大秦平穩度過權力的交接期!

隨著扶蘇即將離開,嬴政已經表露了自己的態度。

那便是,這個位,他讓定了!

一旦嬴政下定決心,趙昆也沒有辦法拒絕。

他只能想辦法,將自己認為存在隱患的地方,在嬴政退位之前,全部處理好。

所謂堵不如疏!

與靠個人威信,來強壓舊朝老臣們認同新政,還不如直接讓他們參與進來。

不求他們全部認同,但只要能夠理解趙昆推行的那些政策的意義,趙昆就心滿意足了。

“朕最後再問一個問題,你們如何保證大秦萬世?”

嬴政目光炯炯看向扶蘇。

“軍權!”

扶蘇想也沒想的答道。

“看來,這兩年的監國,你確實成長了不少!”

嬴政聽到扶蘇的回答,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扶蘇不疾不徐的道:“我會和昆弟建立內外兩套防禦體系,拱衛大秦的統一,而決議會成立後發出的第一個命令,也是認同皇室對軍隊的絕對掌控!”

“如此甚好!”

嬴政笑著頷首。

扶蘇的思路非常清晰,直接就抓住了最重要的東西。

對於帝王來說,權勢或許是他們平常展示最多的力量,但他們最根本的力量,還是軍隊。

只要將軍隊牢牢握在手中,那麼,大秦就亂不了!

至於扶蘇抵達海外以後,怎麼建立軍隊,嬴政就不想再多問了。

雖然趙昆和他都是自己的種,但嬴政也不得不承認,兩兄弟各有千秋。

嬴政並不是一個喜歡干涉太多的皇帝,所以認可了趙昆提出的計劃,便讓他們放手去做。

其他的事情,他也就懶得多管了。

不過,想到扶蘇即將出國,嬴政又難免露出幾分不捨,沉吟著問道:“去美洲的事,準備得如何了?”

“昆弟說,新的海軍馬上就要建立了,等我出行的時候,應該能夠有一支萬人的艦隊!”

扶蘇如實答道。

嬴政眉毛一蹙:“才萬人的艦隊?是不是少了點?”

“父皇,你可知我大秦的海軍有多厲害嗎?”扶蘇聽到嬴政的話,笑著反問。

嬴政愣了愣:“有多厲害?”

他這兩年一直都在休息,還真不知道海軍的發展。

畢竟他主政的時候,主要還是發展陸軍,對於海軍,也只是順帶發展了樓船士而已。

卻聽扶蘇自豪的道:“前段時間,南海發生了一場海戰,據說那巨寇劉成,麾下有將近十萬人的海盜,戰船不下千艘!”

“可就是這樣一支橫行海上的巨患,竟然被一支不足千人的艦隊,打得落花流水,幾近全滅!”

“啊?”

嬴政聽到扶蘇的話,嚇了一跳,心說我大秦的軍隊竟然這麼厲害了?

雖然大秦軍隊在陸地上,近乎無敵,但在海上有這種戰力,也太誇張了!

眼見嬴政臉色不停變化,扶蘇心中暗暗好笑,嘴上卻澹定的道:“這還只是二代海軍的鐵甲船,這種鐵甲船,主要是在木質船隻上鋪了一層鐵皮。”

“上面的武器,也是以二代火炮為主!”

“但最新研製的戰船,是以蒸汽動力驅動的真正鐵甲船,採用的火炮也是高射炮,最高射程達到十里左右!”

“裝備這種戰艦的海軍,一萬人堪比五十萬人!”

話到這裡,扶蘇沒有再繼續說下去,因為他發現嬴政有些失神。

此時此刻,嬴政終於意識到了趙昆說的那句,時代變了的含義。

難怪趙昆要改變朝政格局,因為時代變了,很多情況,不是當初那個樣子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隔了半晌,嬴政才回過神來,朝扶蘇道:“天色不早了,早些回去歇息吧!”

“是!父皇也早點歇息。”

嬴政有氣無力的擺了擺手,目送扶蘇離開。

........

大朝會之後,舉國休沐三天。

三天後,開工的第一天,新一期的報紙刊發。

上面記錄的資訊,再次引得大秦震動。

細數報紙發行以來的這兩年,上面記錄的震撼性訊息,幾乎不勝枚舉。

但是,之前任何一次的資訊,都沒有這期報紙給大秦帶來的震動要來得大。

哪怕是第一次五年計劃的提出,都遠遠不如。

嬴政第一次以報紙的形式,傳達聖旨。

在聖旨中,嬴政命扶蘇牽頭,建立國事決議會。

決議會固定人數九人,其中由朝臣舉薦六人,皇帝指派三人。

此後,任何國朝大事,都需要透過決議會表決。

即便皇帝下達聖旨,也是如此。

聖旨之中,明確指出,決議會擁有建議立法權、重大國事處置權以及最終決策的監督權。

報紙一經刊發,舉國震驚。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個決議會的想法,出自太子昆。

可是,很多人都想不通,為什麼太子昆要這麼做。

從夏商以來,家天下,便已經成為諸夏百姓根深蒂固的觀念。

們心自問,無論誰坐到了那個位子上,都恨不得將所有權利緊握在手中。

這個決議會的出現,卻反其道而行,分攤了帝王皇權。

一時間,人們議論紛紛。

三公九卿,都被緊急召入咸陽宮中。

進宮時,每個人都神色複雜。

平心而論,嬴政下旨建立決議會,對於他們這些勳貴來說,簡直是天大的好事。

可是,這些人心中卻難免惴惴不安。

在過去,太子昆用無數事例向他們證明,他從不做無益之事。

可是,決議會的設立,對於帝王來說,絕對不是什麼好事。

所有人都想不明白,這個機構背後,到底埋藏了嬴政父子的什麼心思。

按照嬴政獨掌大權三十多年的一貫經驗,這些人可不敢表露出什麼喜出望外的神色。

一個時辰以後,這次簡短的臨時朝會結束。

嬴政此次召集他們,就是要商議國事決議會的人選。

雖說是商議,但嬴政卻直白的給出了自己的名單。

不管是為自己項上人頭著想,還是為屁股下的位置考慮,三公九卿當然沒有敢提出異議的。

很快,他們就一致透過了第一屆決議會議員名單。

老秦人口中常說的舊朝老臣,佔了四個名額,分別是通武侯王賁、右丞相蒙毅、內史寧騰,以及宗正嬴德。

新朝佔了五個名額,分別為左丞相陳平,廷尉蕭何,郎中令張良,市場監管局監正武伯,以及剛上任的海事局監正範喜良。

除了範喜良以外,舊朝老臣們看到這個名單,那是相當的舒服。

這才對嘛!

什麼決議會,實際上不過是為了太子昆新朝上位鋪路而已。

想想也是。

如今,嬴政想要讓位的意思,在大秦已經人盡皆知。

只不過,太子昆一直不接受罷了。

但以這些老臣們對嬴政的瞭解,太子昆怕是堅持不了多久了。

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

太子昆一旦繼位,按照他做事的風格,一定會將舊朝老臣全部扔到一邊,啟用自己的人手。

但是,再用三公九卿的制度,顯然就不合理了。

太子昆手下的那些人,哪怕是年齡大一些的張良、蕭何,也不過而立之年。

這個年紀,封公拜卿顯然是不合適的。

以太子昆一貫的作風,在一個制度之下想要做的事情玩不轉的時候,他絕對會重新確立一個新的制度。

三公九卿,自八百餘年前,周朝建立便已經確立。

說起來尊榮,實際上大家心裡都清楚,也就是一個榮譽稱號罷了。

大秦只是沿用了其制度,但具體在朝堂上的權力,還不是看嬴政的意思?

反正這天下是嬴政父子的,他們想改,別人也不能有意見。

而且,這些老臣心中也有自己的算計。

決議會有九人名額,每人都可稱得上是丞相。

而且,他們的權力,可比之前的左右丞相要大多了。

自己是沒有機會了,但自己的子孫,是不是可以想辦法去做一做這個議員?

諸夏文明傳承了這麼久,早已經錘鍊出朝臣們超強的適應能力。

他們立馬就從決議會的設立中,看出了潛在的好處。

第一屆決議會成員,是由嬴政親自指定,大家都可以理解。

畢竟,嬴政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為太子昆鋪路。

看他選取的人就可以知道。

每一個決議會成員,都與趙昆關係甚好,根本不可能跟趙昆唱反調。

那麼,往後的日子,也是在趙昆的英明領導下,讓大秦走到新的高度。

這是母庸置疑的。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劍仙三千萬都市國術女神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我有一座天地當鋪特種兵之戰狼崛起諸天新時代宇宙級寵愛我真不是魔神食物鏈頂端的猛獸女配她天生好命
相關推薦
夢之異聞錄無限絕望從女媧宮進香開始帶著遊戲模板修仙無限從饕餮開始億萬萌寶:嬌妻要翻天南宋小地主人在南宋,開局救了柔福帝姬安治的聖盃·亞法線全球御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