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鋼鐵時代

第1594章 中東的鐵路
上章 目錄 下章

鋼鐵時代第1594章 中東的鐵路

用了幾年的時間,中國算的上勉強在阿拉伯半島站穩了腳跟,基本上形成了20座城市,超過千萬的移民,這些人穩步下去,就會成為這一片區域巨大的支撐,從古道今,可能在阿拉伯半島,都沒有承載過這麼多的人,基本自給自足,並且能夠創造出一定的工業價值,畢竟,機械化的條件下,農業所使用的人口較少,哪怕是在中東,使用了大量的根管系統,加上精細化管理,平均每千畝使用人力上面,比中國腹地最少多了50%,可是這個數字,在中東地區總人口之中,還是比較少的那種。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中國移民到中東千萬以上的人口,可不是讓他閒著的,必須要設計一些工業,最主要的就是石化工業,對於從巴庫運來的石油,可以就地加工,生產出來適宜的產品之後,再返銷到歐洲去,目前已經初具規模的,還有一部分的來料加工,合理的統籌,已經讓這裡的工業初具規模,產量在逐步的攀升,經濟總量比不上國內發達地區,卻也跟一些新附區域比起來,有一定的優勢。

按照的楊元釗的要求,這樣不行,未來,必須要集中更多的城市,分佈到沙烏地阿拉伯區域,在楊元釗看來,阿拉伯區域表面上看是一片沙漠,卻是幾資源最豐富的地方,相對於伊拉克和科威特,沙特才是真正的石油王國,整個世界石油的儲量世界第一,也就是在21世紀的第一個十年,伴隨著油價的大幅度上漲,還有開發油頁岩的技術的突破,大幅度的減少了開發成本的情況之下,油頁岩才納入到了石油儲量之中,美國才取代了沙特,成為了石油儲量最高的國家。

從建設中東開始,大量鐵路也已經在阿拉伯半島建設,只不過速度非常慢,目前除了3B鐵路位於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各個支線之外,從巴格達為核心,還有巴士拉為核心,向沙漠地區一共延伸了三條鐵路,一條由的巴格達為起點,前往紅海沿岸港口杜巴,一個從巴格達前往吉達,一個從巴士拉前往瓦迪哈拉,這三條都是橫穿沙特的沙漠的鐵路,目前都沒有貫通的,一條只是修到了艾爾艾爾,另外一條只是到了蓋蘇邁,最後一條基本沒有開啟,只是修建了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不足100多公裡的鐵路,用於連線平原上的城市。

之所以這樣的原因很簡單,從中國到中東,商船的大部分噸位,都被運往同盟國的各種物資所佔據了,剩下的極少一部分,則被必須品和物資給佔據了,在3B鐵路貫通了之後,再修建一些鐵路,沒有主觀動向,畢竟,這些都是一片沙漠,沒有任何的物資運出運入,修建鐵路,等於是浪費,中國目前,在各個方面,需要規模龐大的運力,鐵路需求也很大,不可能擠出來足夠的份額的。

楊元釗只是一個建議,他也不可能徹底違反客觀規律,除非他打算開發埋藏在沙漠下方的石油,這是幾乎不可能的,中國還沒有展現出足夠的力量,讓世界各國都沒有辦法反對他,只要他動了沙特的石油的話,那就只能夠是一個結果,歐洲戰爭都可能會結束,整個歐洲加上美國,一起來打的中國,在德國在巴庫的石油之中獲得了足夠的好處的時候,知道一個總儲量超過巴庫百倍的寶藏的時候,財富會讓人瘋狂的。

這是中國和楊元釗不願意看到的,認真盤點中國的能力,中國已經有這個資格挑戰整個世界,可有一條更加順暢的道路,為什麼要走那一條崎嶇的道路,歐戰還在如火如荼,只要繼續打下來,哪怕只有2年,對於整個西方社會的削弱就會是驚人的,中國則剛剛拿下足夠的領土,正在整合和發展之中,只有5-10年的時間,把這一切都給消化吸收掉了,才是開啟中東石油的時間。

對於中東,楊元釗沒有辦法直接用行政命令來推動,畢竟這樣對於地方財政的打擊比較大,鐵路是為了賺錢的,如果鐵路賠錢了,那對於地方財政,是一個巨大的壓力,好在他有資本,他旗下基金會,控制著龐大的資本的,可以用投資的方法,進行改變。

鐵路修建放緩的這個情況,未來將會有一個巨大的改觀,在巴格達和巴士拉中間,會興建一個最少在1200萬噸以上的大型鋼鐵聯合體,阿拉伯半島沒有煤炭和鐵礦石,可是澳大利亞的礦藏解決了這個問題,全部外運的話,可以解決一些,用自產的鐵軌,首先貫通美索不達米亞平原附近的重要城市,然後向沙漠進軍,用2年的時間,構成橫跨在中東的鐵路體系,保證的中東這邊的交通和鐵路的通暢,為將來打下良好的基礎。

只要鐵路貫通,交通方便了之後,楊元釗還會秘密調派力量的的,對於石油管道進行勘測,他只是大致瞭解幾個巨大的油田,這還是到了中東參加拉力賽之餘,被邀請過去參觀,未來,當中國有能力開發沙特的石油的時候,這些就不用再勘探了。

在鐵路沒有貫通之前,越野車和裝甲車,已經縱橫在阿拉伯沙漠之中,在傳統的一些綠洲聚居區,興建了不少的定居點,駐紮了一部分的士兵,按照中央的要求的,防止一些勘探隊進入到這一區域。

這個要求讓人奇怪,卻被執行了下來,在這個時代,因為伊朗和巴庫的關係,有人把眼光放在了阿拉伯半島,只不過沙漠太過惡略,阿拉伯半島也太大了,沒有一個直接的指引,想要找到油田,除了專業的只是之外,就是巨大的幸運,就跟曾經德州的傳說之中,一個人花費巨資,在一片上百平方公裡的土地上面尋找石油,花費了三年的時間都沒有找到,最終資金耗盡而破產了,可是就在他的兒子賣出了這片土地,離開了德州之後,不足3個月的時間,另外一批人成功的在這裡找到了規模龐大的油田,位置距離他探測最近的距離,不超過700米。

這個可以看成笑話,可也是探礦不發達的時間這就是事實,一步之遙,可能就是天上和地下的時間,所以,在中東的時候,以伊朗為主,是在一戰前後發現的,可是位於阿拉伯半島,伊拉克,科威特,沙特等地的油井,都是在1930年左右才被發現的。

當然了,也有一個說法是,英國已經發現了這些石油,甚至是一些淺層油井,只不過英國處於種種原因,壓下來了。

事實上,就目前中國掌握的情報來說,這不太可能,雖然在戰爭之前,石油價格不貴,可是百萬噸級別的有限,也是上億美元的財富,這筆錢,即便在英國政府這邊,也不算小了。特別是現在,巴庫被佔據了之後,英國只能夠從美國進口成品油,否則,龐大的艦隊都無法開動的,這些無不證明英國根本就沒有掌握到這個資訊,現在佔據了世界上接近一半的石油,最少數百億,甚至是千億噸,還躺在阿拉伯半島之上,除了中國,世界上其他國家,還沒有意思到私有的重要作用,也就是德英的海軍,他們全面的換裝了燃油鍋爐之後,儲備了一部分,可是除此之外,就沒有多少作用,煤油燈算是多一點,還有就是少部分的汽車,這些對於石油的應用,只是在最初級的階段,消耗的石油很少,也讓石油的價格長期的在低位徘徊的。

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歷史上一戰的時候,德國卡車數量才1000多,哪怕全部在跑著,每天消耗的石油資源也相當的有限,如果沒有什麼這個時空中國的介入,世界上各主要國家,要到二戰的時候,才把石油作為戰略資源來看。

一戰時期的,步兵,機槍,戰壕,鐵絲網,大炮,這些是戰場的主流,可是到了二戰時期,當坦克,戰艦,飛機成為了戰場的主流的前提下,幾乎有戰爭的每一個關鍵性武器,都需要石油的支撐,當戰艦的速度攀升到的28節以上的時候,消耗的油料也是幾何性的提升,一戰之前郵輪和商船相比,當速度提升一倍的情況下,油耗足足上升8倍,綜合評價同樣的距離的前提下,足足是4倍以上。

戰艦本身就是吃油大戶,在速度提升之後,耗費也大大增加,又增加了坦克,飛機,特別是後者兩者,在一戰時期,基本上是打醬油一樣的存在,可是到了二戰期間,卻成為了必要儲存,蘇聯的裝甲洪流,為什麼可以壓倒德國的,一方面,是因為蘇聯能夠動員的資源多,另外何嘗不是蘇聯年產3000萬噸石油,而德國只有一千多萬噸,真的有能力建設那麼多的坦克,沒有油,就跟步槍沒有子彈一樣,比燒火棍強不了多少。

這個時代,跟歷史上一戰,有著明顯的不同,伴隨著中國提前的推進汽車工業,在1910年前後,已經生產出了現代意義的汽車,歐洲各國,甚至德國的汽車保有量,跟歷史上有著巨大的差別,也反應到了後勤運輸上面,這也是德國在裝備了比英法多得多的技術裝備,卻依然遊刃有餘的根本原因。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都市國術女神劍仙三千萬諸天新時代我真不是魔神女配她天生好命特種兵之戰狼崛起宇宙級寵愛我有一座天地當鋪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相關推薦
福滿田家黃昏眷者佛系女主在八零馬林的鋼鐵時代皇宋錦繡都市讀心高手讀心高手在都市SCI謎案集(第三部)薛皇后三國軍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