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國潮1980

第一千一十五章 刀叉選單
上章 目錄 下章

國潮1980第一千一十五章 刀叉選單

然而光有了寶島同胞的參與其中還不夠。

由於身在海外,佔著這樣的便利,寧衛民當然也希望能有更多更重要的本地賓客到場,出席開業慶典才好。

於是寧衛民拉上了大旗,藉著“娘家人”的關係和引薦,專程去拜訪了一下在東京經營餐廳的老店華僑們,想證明自己的壇宮不是孤立無援的之草。

不過,和其他的賓客不一樣,這些老華僑們這裡成天日理萬機的,要忙他們自己的買賣。

要請這樣的行業前輩前來,那必定要以敬為上,人家或許才會給你點面子。

所以寧衛民在禮儀上仍然格外的重視,他足足提前了十幾天的時間送去了請柬。

下帖子的當天,他不但穿得鄭重其事,帶著親筆書寫的精美請柬,早早兒就恭候召見。

結果得償所願,有幾家老店顯示出了熱情,負責接待寧衛民的人,不但答應了他的請求。

而且表示出面幫助寧衛民再邀請幾位友善的日本朋友,但可能需要他預留一些席位。

寧衛民自然無不應之理啊,當時就說“不怕人多,人越多越好。真要是這樣的話,那就太感謝了。”

然後高高興興回去了。

而且第二天,寧衛民就又派車帶人給幾家店鋪送來了一批海味兒的餃子禮盒和魚面的禮盒。

他這潛臺詞什麼意思很明顯。

既是要用食物證明壇宮飯莊的水平足夠,是京城餐飲屆當之無愧的驕傲。

以此讓這些海外的同業前輩們放心,對他們有信心。

說白了,他也是要徹底砸實在了這件事,讓人家不好意思不履行承諾,盡心盡力幫他撐場子。

不用說,對方也是清楚寧衛民的用意。

但這小子耍這樣的小聰明,倒並不招人反感,也無可厚非。

所以到了開業慶典的前三天,這邊就打電話聯絡寧衛民,正式通知相關安排。

結果沒想到竟然又是個讓寧衛民意想不到的天大驚喜。

敢情這些賓客真是份量不小,都是社會各界名流。

好傢伙呀!

這件事居然給鬧大了啊!

不但讓寧衛民如願以償,而且規格還高到了他不敢相信的地步。

於是不消說,得了這個喜訊,容光煥發的寧衛民,更感責任重大。

為了到時候不出絲毫紕漏,更是反覆斟酌接待的細節,推敲慶典的每一步流程。

他還專門把兩個保安幹事給叫來合計,商議怎麼才能保證安全,杜絕隱患。

而即便如此,結果到了當天,自認為已經為接待工作做足了充分準備的寧衛民還是出乎意料,又被額外的驚喜給砸暈了。

因為當日,日方賓客中最重要的一位,居然也曾是華夏大名鼎鼎的文化名人。

甚至還是個不亞於鄧麗君的傳奇存在。

那就是已經六十六歲,已經歸國從政的山口淑子。

這個漂亮時髦的老太太,過去在華夏的名字叫做李香蘭。

也就是當年唱紅了《夜來香》和《何日君再來》等歌曲,在滬海與周旋、白光、張露、吳鶯音等齊名的“五大歌后”之一。

那請想想看吧,這麼一來,寧衛民想不激動都不行啊。

倒不是因為他也追星,而是因為這一天這麼多了不得的賓客彙集一堂,實在是太多的巧合,太多的因素值得紀念。

事實上也正是如此,從開業慶典拉開帷幕起,松本慶子率先登臺宣佈自己是股東身份的發言如此。

跟著壇宮的廚師們登臺獻藝的環節如此。

最終當嘉賓們肩並肩的站在剪彩儀式上,一起完成剪彩儀式的時候,就更是如此。

賓客們始終保持極大的興奮,促使這場盛典成了讓人永遠難忘的一次盛會。

尤其是各方名流先後發表致辭。

當眾對於寧衛民和松本慶子在日本推廣華夏餐飲文化的努力予以高度評價,給了寧衛民無上的榮耀。

他們說除了希望銀座壇宮飯莊繼續弘揚中華名店精神,在銀座樹立中華品牌。

至於曾經在京城北海彷膳品嚐過宮廷料理的山口淑子,對於現今壇宮廚師的烹飪水平更是讚賞有加。

她當眾回憶起幾十年前身在北平的時光,說自己戰後回到日本,一直對於華夏宮廷料理念念不忘。

沒想到壇宮的宮廷料理比自己當年吃過的還好。

這就更讓寧衛民喜出望外。

不但幫他獲得媒體的青睞得到充足的曝光度,一舉打響了壇宮的招牌。

也讓他如願以償,在日本高檔料理界有了一席之地。

而在此之後,當然就是到了宴會正式開吃的環節了。

要說寧衛民也當真給幾位替他站臺的人做臉。

這場宴會的席面辦得是妥妥當當,超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的體面。

而說到這個環節,那就不得不得誇誇寧衛民的先見之明了,多虧他安排壇宮的廚師們去馬克西姆餐廳接受了一段時間極具挑戰的培訓。

如今,他的廚師已經兼具中餐法餐的優勢,並且找到了一定的平衡點。

致使壇宮擁有了中餐中吃,和中餐西吃的兩套選單酒單和服務流程。

在壇宮內部也被稱為“刀叉選單”和“快子選單”。

像今天的席面就是“刀叉選單”。

無論在口味、外觀、色澤、裝盤方式、客人體驗感上,都進行了最佳化和調整。

是兼具中西餐優勢,兩種美食體系相結合的一桌宴席。

簡單來說,也就是中式菜餚的內容,加上法餐用餐形式和擺盤的裝扮。

這既保證了傳統中餐地道的口味,充分展現了廚師的烹飪經驗合技術。

又憑藉知識、見識、創新能力,讓全場的食客眼前一亮。

發現原來中餐也可以如此“少而精”,居然具有如此豐富的層次,並且採取相對來說高雅輕鬆的用餐模式。

不但讓人口齒留香,意猶未盡,也讓賓客們重新認識和喜愛中餐。

至於到底是不是吹牛,只要看看宴請選單的具體內容就知道了。

第一道菜,當然是開胃菜。

這道菜按法國人的傳統,也被譯為一口的享受。

是量比較少的前菜,在有的情況下根本不會寫在選單裡。

雖然是一口就可以吃掉的小菜,卻也是廚師的手藝的體現。

寧衛民給客人安排的是什錦拼盤,內容有基圍蝦,蛋黃卷,時蔬絲,夫妻肺片,醃白身魚,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拼盤葷素搭配,海陸空齊全。

多彩的食材放在白底紅花的中式盤子裡,就像是一盤五彩的珠玉寶石,閃耀著美味的光芒!

無需吃,就已經像讓賓客們心懷喜歡。

而諸多澹味的菜餚中,又隱藏著一道稍顯辛辣的味覺刺客。

藉此挑動食客的食慾,當然完全不在話下。

第二道菜是前菜,按法餐的規矩,通常是帶有鹹味的食物,以起到促進食慾的作用。

寧衛民知道日本人喜歡炸食,就給大家安排了魯菜經典的“炸八塊”。

不過正因為是用四個月自然生長的雛雞為材料,用的是棕櫚油炸制,還搭配涼拌海蜇和法式白醬去膩。

這道看似平常的炸雞可不是美式炸雞和日本的天婦羅能比的。

內裡雞肉鮮嫩可口,外面雞皮酥脆至極,甚至連骨頭都能吃掉,放涼了也不會軟塌。

即便是炸雞,也能明顯吃出廚師不一般的手段。

而中式的椒鹽兒更讓從沒接觸過的日本人感受到了異國他鄉的風味,怎麼能不受好評?

第三道是湯。

寧衛民讓廚師們呈上的就是康樂餐廳的“翡翠羹”。

這道菜本身賣相就好,一綠一白的太極圖桉讓日本人津津樂道。

何況廚師們又加入了鮮貝和蟹肉,味覺也上了一個臺階,自然不會讓人失望。

第四道菜是魚。

這是日本人最懂行的領域。

寧衛民沒有硬碰硬,而是想了討巧的辦法,揚長避短。

他讓廚師們做得醪糟熘魚片搭配清炒蝦仁。

要知道,日本人喝清酒,對於酒糟味道自然不會反感,或許比華夏北方人還要喜聞樂見。

反而滑熘熘的魚片,鮮嫩爽滑的蝦仁,他們還從沒體驗過。

所以即使不叫好,也談不上惡感,對於多數人來說,這道菜都能讓他們嘖嘖稱奇。

第五道菜是一道魚翅蓋澆面。

怎麼也得上點貴的東西了,否則寧衛民自己都不踏實了。

金黃的魚翅,筋抖的魚面,蓋澆的湯汁,全都鮮美的不得了。

魚翅入口爽滑,味道濃厚,魚面絲毫沒有腥味,用珍饈美味形容這種組合最合適不過了。

這道菜的味道並不比蓮花白菜差,那是可以讓所有人顧不得說話,心裡哇塞的!

第六道菜是肉菜。

做為第二道主菜,按法國人的習慣,除了使用牛肉、豬肉、雞肉、鴨肉等常見的禽畜肉外,也會根據季節使用一些野味,比如野鹿、野鴿、野兔等。

不過對於日本就不行了,他們在飲食方面比法國人可要侷限得多。

所以寧衛民這個時候就只能用最穩妥的辦法,上烤鴨了。

這道菜當然是不負眾望,每個人的期待都得到了滿足。

這是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每桌都有廚師推車過來片鴨子。

但因為是法式服務嘛,廚師片好鴨子不能直接上,還要負責給每位賓客卷好鴨卷。

於是不夠吃也沒轍了,一人一卷誰都甭想佔便宜,剩下的鴨子只能推回去,便宜廚房了。

高雅嘛,往往就意味著要與實惠絕緣。

第七道菜是奶食。

奶食是甜點的開始,按照法餐的規矩,通常會把眾多乳酪裝在餐車裡推過來供客人挑選。

這一點很人性化,每個客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合適的種類和數量。

寧衛民也是照方抓藥安排了各種各樣的奶食給賓客們選擇,奶豆腐、奶皮子、奶果子、奶餅子、乳酪、奶湖、奶捲。

仰仗我們的蒙族、回族同胞,這方面,華夏也不比西方國家差。

而西方沒有的,則是許春燕把傳統湯包還做了中西合璧的改良。

她把奶油蘑孤湯拌入杏鮑孤、帶子、西芹粒做餡料,包入包子裡。

那種鬆軟的麵皮和奶油湯的碰撞,讓所有嘗試過的賓客都驚呼神奇。

第八道菜就是甜品和水果了。

寧衛民用的是桃子慕斯,這曾經驚豔過馬克西姆幾位法國主廚的一道菜。

日本人當然也會感到震驚,重新整理他們的認知。

所以等到最後一道流程,咖啡和茶端上來的時候,寧衛民一看到日本賓客的選擇,他就更他是了。

作為對咖啡最為喜好的亞洲人,在座的賓客們多選華夏綠茶和花茶。

這毫無疑問,已經證明了今天這頓宴請的成功。

因為如果不是對中餐抱有極大的好感,對這一餐感到滿意。

恐怕是沒有人會放棄一貫養成的習慣,去嘗試完全不熟悉的綠茶和花茶的。

反過來一定是因為這一餐對華夏飲食萌生了更大的興趣,才渴望去有始有終,品味今天最後的華夏特色。

PS:

因多有讀者為本章“炸八塊”是豫菜產生質疑,現答覆如下。

炸八塊,現被認在豫菜麾下,並不歸在魯菜之列。但從民國時期的記錄中來看,炸八塊多被冠以山東菜之名號,汪曾祺也曾在文中提過“山東炸八塊”的字樣。陳夢家和胡小石皆提過“山東炸八塊”之類似的話。而傅傑之妻末代王妃嵯峨浩所著《食在宮廷》一書,雞類菜更有“炸八塊”在列。

而魯菜又是我國唯一的自發型菜系,其他菜系都是在魯菜的基礎上變化出來的。

這就是我把炸八塊定為魯菜的原因。

所以這就是仁者見任,智者見智的事兒了。

至於歷史的真相到底如何,其實並不重要了,咱們沒必要太較真。

就像許多人都不知道,如果沒有滿族入關,不把白肉帶入四川,就沒蒜泥白肉和回鍋肉這兩道川菜。

不是清朝官員上行下效,燒烤也不會風靡全國,讓廣東出現咕咾肉,烤乳豬、燒鴨這些菜。

東北的鍋塌肉,原型是滿族的黃金肉。菜包是滿族的得勝包。

蔥爆羊肉則是在BJ創造出來的真正意義的BJ菜,而並非傳統魯菜。

但即便如此,如今並不妨礙各地認領自己的名菜,關鍵還是得好吃,老百姓認可才是。對嗎?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我有一座天地當鋪劍仙三千萬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都市國術女神宇宙級寵愛諸天新時代我真不是魔神食物鏈頂端的猛獸女配她天生好命
相關推薦
都市無敵戰神從西遊穿越諸天精靈之全能高手海賊之泰坦覺醒三國騎砍諸天系統美食獵人釣魚青年的快樂生活最強狂婿女神的超級贅婿潛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