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國勢

第125章 決策之難
上章 目錄 下章

國勢第125章 決策之難

無論日本海陸軍有什麼樣的分歧,各派系內部有什麼樣的傾軋,在加派援兵,對中國進行報復這一點卻是一致的。海陸軍在中國戰場上吃了虧,不撈回來一點決計不肯善罷甘休的。收到神尾的告急電報以後,大本營快速做出決策:第一、關東軍、朝鮮駐屯軍緊急動員,壓迫支那東北集團;第二、緊急動員三個國內師團,前兩個派往滿洲,後一個派往青島,用於支援神尾師團,具體番號由陸軍省指定;第三、電令在山東沿海的海軍艦隊和未被支那軍包圍的神尾師團餘部盡最大努力提供支援,幫助神尾師團打破包圍圈,緊急突圍,保持有生力量;第四、透過外相和英國方面聯絡,要求中國方面立即停止一切針對日本的軍事行動,否則就要承擔最嚴厲的後果。

決策制定往往是最為快速的,但效果卻並不那麼容易得到。首先,關東軍雖然一直保持著高等級的戒備狀態,但他的對手是同樣高度戒備的東北軍區部隊,在瀋陽騷亂時關東軍已試圖用武力訛詐過一會了,根本沒有成功,現在舊話重提,無非是不甘心落敗罷了;其次,朝鮮軍雖然近在咫尺,但全部兵力合計起來頂多也就一個加強師團的模樣,這麼一點力量要想壓制全朝鮮的反抗力量,無疑是比較分散的,要想把他們集結起來跨過鴨綠江,恐怕得是十天半月以後的事情,在救兵如救火的戰場上,根本就是緩不濟急,即使退一萬步說朝鮮軍緊急動員起來並對關東軍形成有效支援,也不見得能對東北軍區近10萬部隊,包括3個主力師在內的國防軍形成壓倒性優勢;再者,由於在日俄戰爭以來不曾面臨戰爭的威脅,日本國內各師團無論編制也好,裝備也罷,都保持著不滿員的狀態。每個常備師團均只有一部分基幹兵力在編,為了應付青島戰事,已緊急動員了第18師團並抽調了大批基幹兵力,要想臨時動員三個師團,可謂難上加難,士兵畢竟不是泥捏成的。聚合起來有個過程;最後,雖然朝鮮和青島沿岸距離日本本土都比較近,但畢竟隔著茫茫大海,海軍方面經過框算,如果滿打滿算用足運輸力量,至少需要5天才能把一個完整的師團運到朝鮮,至少需要7天才能把一個完整的師團運到山東,當然如果抽調民用船隻協助的話會加快這一程序,可那樣一來就意味著經濟秩序地大紊亂。打中國都需要民用船隻出動,皇軍的臉面和尊嚴往哪裡擱?

所以,雖然大本營以最高效率透過了支援提案。山本緊鎖的眉頭還是沒能舒緩開來,作為首相,他要考慮的問題和處理的困難更多。比如:抽調朝鮮軍從軍事上說是一步要棋,但卻不是政治上的好棋----把兵抽調光了,朝鮮地治安怎麼維持?要知道日韓合併才過去了幾年而已,朝鮮義軍和游擊隊一直在反抗,軍事高壓一旦撤走,朝鮮亂套了怎麼向天皇交代?又比如,陸軍特別是崗市之助過去一直嚷嚷用四個師團解決中國問題。這次支援提案中的兵力已超過了四個,但再也不見陸相的豪言壯語,山本本來就對“四個師團論”將信將疑,現在的局勢就更加難以令人放心,增援三個師團的部隊,真的夠了麼?還有,前次為山東戰事批准了2600萬預算,到現在已所剩無幾,再加上海軍被擊沉、擊傷軍艦的替換費和維護費。已經大大突破了預算的框架,如果再要大規模地增援,需要增加多少預算?山本本人沒有框算過,但他認為至少還要追加8000萬以上,藏相那裡怎麼交代?國會能同意麼?國會即便同意,到那裡去籌集這麼一筆鉅款?國庫已經債臺高築、負債累累了,日俄戰爭的貸款本息都還沒有還清呢,哪裡來地餘錢投入戰爭?向外貸款也不可能。歐洲各國陷入戰爭,自身自顧不暇。哪有資金貸給日本?美國人倒是有錢。但自1904以來已經改變了對日扶持的態度,尤其反對日本在中國擴張勢力。怎麼會把資金貸給我們?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一想到這裡,山本頭都要炸了,他本來是打算召開五相會議把提案正式透過的,可是現在似乎連自己都不能說服,如何又能說服他人呢?至於外交壓迫,笑話!中國人在前兩次地交涉中都沒有服軟,現在不但在海中勝了一把,陸上也佔有優勢,難道現在倒肯服軟了?外交是政治的外延,是以實力作為依託的,現在日本沒有表現出高人一籌的實力,如何能讓對方屈服。那些大佬們一口一口日清戰爭、日俄戰爭,現在難道還是20年前或者10年前的光景麼?倒是用現有部隊解圍的方法在山本看來有一定的合理性與現實性,既可以不傷皇軍的尊嚴,又不至於造成太大的經濟壓力,在海軍掌握制海權地情況下,山本相信,只要神尾師團撤退到艦炮火力的有效覆蓋區就一定能夠得到保全。至於青島攻略,他嘆了口氣,先等神尾師團搭救出來再說吧。

可既然身為首相,就要照顧到方方面面的情緒與面子,山本雖然心裡並不完全認可支援提案的主要內容,但還是一一簽署命令,要求關東軍、朝鮮軍、陸軍省、外務省等相關單位儘快行動起來……先準備起來吧,看一看青島方面的解圍效果再說。

遭受著巨大精神壓力的神尾早已焦頭爛額、方寸大亂,在各種資訊的焦灼中,壓抑的氣氛簡直令人抓狂,神尾到現在為止精神還未崩潰還稱得上是心理素質過硬。衛戍師的戰略機動,硬生生將神尾師團截斷成為互相隔絕地兩個部分,雖然被分割開來的各個部分還有相當的實力,但在態勢上來說是壞的不能再壞。要想擺脫被動局面,神尾可以有三種選擇:第一,後衛部隊以放棄背後、側後防禦為代價,向衛戍師發起不計犧牲的牽制性攻擊,希望能夠拖住衛戍師的注意力,同時讓前衛部隊,也就是師團主力趁機突圍;第二,兩部分部隊以打通聯絡為第一目標。集中精力猛攻衛戍師防線,希望能夠從中鑿穿一個口子,使師團主幹能夠得到儲存;第三,兩處部隊均專守防衛,等待來自國內的增援。,

第一種方式最為積極,採用了類似於壯士斷腕的手法。如果將後衛部隊這1萬餘人投入到不計犧牲的進攻作戰中,即便不能突圍也足以牽制國防軍地注意力,減輕對前衛部隊地壓迫,如果前衛部隊此時突圍,神尾估計被包圍的近5萬人馬至少有一半以上能夠全身而退。但這種最積極地作法也是最引人爭議的辦法,能有一半以上部隊突圍,不錯,不過同時也就意味著還有近一半人員的覆亡。這已經不是斷腕,而是自廢雙臂了。縱然保得命在,又有什麼意義呢?第二種方式看來較為保守,也是最為常規地思路。但弊端不少。要想打通聯絡,必然要將原本用於防禦包圍圈的兵力用於進攻作戰,能不能收到效果還在其次,起碼國防軍包圍圈的攻勢會更甚、更具壓迫感,再者,即便前後衛打通了聯絡,也不過是重新確認了仍在包圍圈中的事實,對於整體態勢的改良並無積極意義,相反必然造成部隊壅集。迴旋空間和機動戰場近一步縮小的事實。第三種方式看來最為消極和穩固,神尾雖然心裡有些嚮往,但部下和大本營方面均頗有微詞,稍微思考了一番便予以放棄。當然理由也是很充分的,容易被各個擊破,士氣容易直線下降。更重要的是,神尾對於增援有一種深深的無力感----三個師團地救援看來兵力不少,但主要方向卻是指向朝鮮,讓他覺得匪夷所思。固然。他能明白因為運輸機動力的限制使得往朝鮮運兩個師團比往山東運一個師團更方便,也明白在滿洲施展“圍魏救趙”的可行性,但緩不濟急卻讓人跳腳。

在遭遇衛戍師地鐵甲洪流後,神尾對戰車的使用和威力認識更是深了一層,在發給大本營的電報中,他用較為詳細的文字對此進行了說明:“……敵方出動了鐵甲戰車並伴隨步兵衝擊,速度雖然較騎兵為慢,但攻擊力卻遠超過騎兵,無論是戰車的小口徑速射炮還是車載機槍。均對我軍陣地形成了火力壓制。我軍無論機槍、步槍都難以對其進行破壞,山炮、野炮除非直接命中否則不可能將其摧毀。但由於戰車處以機動狀態,很難被炮火擊中,一般的炮彈碎片對戰車防禦面並無殺傷作用。由於無法攻擊敵方戰車,本方士氣下降的很快,士兵一般懾於戰車的壓迫感而放棄本方戰壕……下層指揮官號召敢死隊發揚武士道精神用集束手榴彈進行爆破,雖然較為有效,但由於戰車一般伴隨步兵行進,敢死隊來不及衝鋒接近就被對方火力命中……這種集火力、防禦力、機動力於一體的新式兵器地出現大大改變了戰場態勢,帝國在將來亦有必要加以發展!我本人以為,對付戰車最好的辦法就是戰車!”不得不承認,神尾對戰車的認識和體會是相當深刻的,不枉他用1個聯隊的代價來進行學習。

認識是一回事,真正加以剋制又是另一回事,在部隊被分割包圍後,第18師團已嘗試了5次攻擊,試圖奪回失去的陣地,結果無一例外碰得頭破血流而又毫無進展,反而在衛戍師的防禦陣地前拋下累累屍體。經過一天的激戰,衛戍師以5輛戰車被摧毀和近500士兵傷亡的代價,不但成功地切斷了敵人地聯絡而且還造成了約6000餘人的傷亡,戰果可謂輝煌。更重要的是,衛戍師的大膽穿插,給包圍圈外的國防軍進行壓迫式合圍創造了條件,神尾師團控制的戰場範圍近一步縮小,可投入作戰的有生力量也日漸枯竭,特別是較為緊缺的藥品、彈藥、糧食等物資開始緊張起來。每時每刻都有日軍傷兵因為缺乏救命藥品而不治身亡,鬼子攜帶的山炮、野炮大部分只剩下了13個基數,有個別門野炮地彈藥儲備甚至降到了只有34發地低水平,距離廢銅爛鐵只有一步之遙。

縱觀日軍近20年來的兩場重大戰爭,國防軍總結出了一個重要規律,日軍是不肯斷然“壯士斷腕”地,只要有部隊陷入圍困,友軍一定不會坐視不理,任何被包圍的部隊都可以指望來自他人的支援,只要自己還能夠撐的下去。在軍事上,這是一把雙刃劍,優點是可以盡最大限度激發部隊的積極性和士氣,讓其不會有孤軍奮戰的無力感,缺點也是明擺著的----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國防軍大本營和山東前指參謀部正是吃準了這一條,沒有在衛戍師穿插成功後儘快對日軍後衛部隊加以殲滅性打擊,相反卻一直施以不慍不火的打擊,在戰術上動起了“圍城打援”的腦筋,逼迫或者引誘日軍前衛部隊返身對衛戍師進行攻擊,讓這部分日軍去硬啃衛戍師的防禦陣地,去硬扛衛戍師的戰車力量。一方面讓包圍圈外圍的部隊得以喘息,另一方面則“堅定”神尾師團困守包圍圈的“決心”。

果然不出山本首相的意料,五相會議鬧成了僵持局面,海相和陸相作為吃了虧的軍人代表,強烈要求報復,外相不反對報復也不反對救援方案,但要求在報復之前先對華進行外交努力,希望能夠用一定的外交妥協來達成目標,主戰派兩人雖不滿意,但亦不能否認加藤高明的主張。藏相的立場則是最耐人尋味的,他說道:“鄙人原則上不反對諸位的提議,但我想請問各大臣,對華戰爭如果繼續延續,軍費從何開支?國會能透過修正法案麼?在國會透過修正法案以前,我們是否需要將海陸軍連遭挫折的訊息公之於眾以博取他們的同情?”

海相和陸相不置一詞,只能用鼻孔出氣表示抗議。外相則試圖解決這個僵局:“預算不夠,可以透過舉債來籌集經費,也可以發動民眾進行捐款,我相信全體民眾對此必定是支援的,將來我們打贏了,都可以在支那的賠款中要回來……至於真相,遲早是要讓民眾知曉的,我看就趁這個機會讓輿論發表吧。”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宇宙級寵愛劍仙三千萬我真不是魔神食物鏈頂端的猛獸諸天新時代女配她天生好命都市國術女神我有一座天地當鋪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相關推薦
[木乃伊]安蘇從奪嫡失敗開始重生鬥破之小醫仙第三次機遇我真不想當滅世主修仙從時間管理開始耕田巫師和他的海島漫威裡的大超榮飛的夢幻人生華娛之頂流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