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漢皇劉備

第一百三十七章 洛陽風雲(二)
上章 目錄 下章

漢皇劉備第一百三十七章 洛陽風雲(二)

劉備跟著送了喪,又發現沒人管他了。光祿卿既不要他去署中報到辦公,朝廷也不下旨讓他返回駐地。他也不想現在就打報告說要南返荊州。於是他就這麼心安理得的在京師待了下來。

或許是上天有感天子駕崩,這些天一直雨水不斷。劉備也就懶得出去。他此時在京中,也吸引了不少目光。於是便也想保持低調。

按慣例,他應該去拜訪大將軍何進和三公。但劉備視何進為冢中枯鬼,而昔年待他甚厚的長者劉寬、楊賜皆已離世,唯獨一個認識的太尉劉虞,也是外鎮。實在是不好去見,否則被人腦補成兩人勾結就不太好了。見了司徒、司空,唯獨不見太尉,也不好。索性便一個也不見了。想必居喪期間,也無人敢說他失禮。

關羽、張飛兩人在京師更是沒甚熟識的人,劉備不出去,他們也就跟著宅在家裡。只有荀彧,這幾天,天天在外面。劉備知道他世家出身,交遊廣闊,還有個侄兒荀攸,為大將軍座上客,於是便也不去管他。反正文若出去了,也是自己的耳目,有什麼風吹草動,都會向自己彙報,何樂而不為?

荀攸府中,叔侄二人分席而坐。窗外絲雨綿綿,天光甚暗。室內燭火通明。荀攸道:“叔父,劉玄德待汝如何?”

荀彧捧茶輕啜一口,道:“劉玄德不愧海內名士,於學術上每有真知灼見,治政統軍,亦見不凡。我與他,相處甚歡。”

荀攸沉默良久,道:“叔父,回來罷。”

荀彧眉頭輕皺,反問道:“為何?”

荀攸道:“先帝駕崩,而新帝繼位。天下權柄皆在大將軍之手。如今大將軍已然決定清掃閹宦,整齊天下邪亂。我等士人無不仰首期待。叔父之才,十倍於我。天子登基,朝廷自有一番新氣象,正是用人之際。若叔父為朝廷所用,不出數載,必與劉玄德並駕齊驅也!叔父何故自甘為其門客僚屬耶?”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在荀家,荀彧閉門不出,屢拒朝廷徵辟之時,大家還很高興,以為荀彧是在養望。結果他卻選擇了入劉備幕府。劉備雖然為海內所重,但畢竟年輕資淺,名位不高。在族中還是有不少意見的。覺得荀彧屈才了。不過限於當時天下紛亂的形勢,又欲借劉備之勢以避中原之禍。故此才隱忍了下來不說。

如今,荀家人見那個喜歡亂來的皇帝漢靈帝已經駕崩了。而天子繼位,大將軍何進重用士人。又覺得到了他們士人大施拳腳的時候了。這個時候大將軍何進要清掃宦官,清掃完之後就正好是論功行賞分蛋糕的時候,位置不多,誰手快,誰能力強就歸誰。荀家後起之秀,一為荀彧,一為荀攸。荀攸已被大將軍何進所徵辟。可更出色的荀彧,卻還跟著劉備身後混,這就有點不大好了吧?

若是荀彧也為朝廷所用,不出數年,他們荀家必然又將邁上一個新的臺階。於是,族內老人便在年初就屢發書信與荀彧,只不過荀彧沒有理會,也沒有讓劉備知道罷了。

如今荀彧隨劉備入京,荀攸又受命,勸一勸這個小叔父。

荀彧聽完,眉頭一挑,似笑非笑的問道:“公達,你也覺得大將軍能清掃閹宦,朝廷能有一番新氣象?我輩士人能一施胸中抱負,共襄太平盛世?”

荀攸沉默不語。

荀彧見荀攸不回答,便又喝了一口茶,道:“看來你還算清醒,未曾讓我失望。主公進京之前,與我有言,京師之局面,已成烈火烹油、鮮花著錦之勢。不過世間萬物,總是由盛轉衰。天下人皆知大將軍欲清掃宦官。宦官寧不知焉?而大將軍負天下人望,卻一拖再拖,猶豫不決。其中變數實在太多,只怕難以竟全功。公達,我亦持此論。你以為如何?”

荀攸良久,嘆息一聲,道:“大將軍以袁本初四世三公,能得豪傑用,屢聽其言,已著人徵外鎮入京。董卓兵屯上林苑,丁原兵屯孟津。橋瑁兵屯城皋……大將軍掌洛陽禁兵,袁本初為司隸校尉,司隸與京城兵權皆在二人之手,欲誅一閹宦,反而依賴外鎮,我大漢這是怎麼了?”言語見不勝唏噓。

荀彧聞言,也不禁黯然。

良久,荀彧長嘆道:“公達,我觀京師是非之地,居大不易,你,還是見機行事罷。若有事,可往盧尚書府,我與主公皆在此處。”

荀彧叔侄二人在密談的時候,盧植府中,劉恪也在和兄長劉備說話。“十一郎,你在軍中,能掌握多少人馬?”

劉恪道:“五哥,我聽你之言,在軍中善待士卒,從不扣人軍餉,故麾下卒士皆願效死……”如今他身為一營司馬,手底下也有著一班鐵桿兄弟。

劉備聞言,看著這個成熟了不少的小十一,不禁笑道:“好!好!老十一,你且聽我言,如此如此……”

劉恪把胸脯一拍,道:“五哥,你就放心吧。包在我身上了!”

卻說大將軍何進和妹妹何太後攤牌了,可惜何太後仍不聽何進之言,只是道:“中官統領禁省,自古及今,漢家故事,不可廢也。且先帝新棄天下,我奈何楚楚與士人對共事乎?”

何進這人,實在是個沒主見的,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他卻又瞻前顧後,何太後一說,他又覺得自己應該聽太後的。把個袁紹氣得半死,袁紹只得又苦口婆心的勸,說中官親近至尊,出入號令,今不悉廢,必為後患。

這個時候,也無所謂密謀不密謀的了,一件機密的事件,讓何進搞得滿城皆知,人人都知道大將軍要誅宦官了。袁紹等人也是無語了。

舞陽君與車騎將軍何苗多次收受宦官賄賂,這次宦官知道不好,又著鄉黨郭勝送了億萬錢,前來關說,求大將軍放過。

於是皆在太后面前說何進的壞話:“……大將軍專殺左右,擅權以弱社稷。”

好吧,一個是同父異母的哥哥,一個是自己孃親和異父同母的弟弟,自然是孃親和弟弟要更可信一點。再加上關係到擅權的事情,何太後就不能忍了。兄長再親,能親過自己兒子?於是太后只是不許,屢下詔書讓何進不得擅動,又讓中常侍等人至大將軍府陪罪。

何苗更是苦勸:“始共從南陽來,俱以貧賤,依省內以致貴富。國家之事,亦何容易!覆水不可收。宜深思之,且與省內和也。”

中常侍郭勝、張讓、趙忠等在何進面前痛哭流涕,說願意奉上家財,告老歸田,只求大將軍看在往日情份之上讓他等殘缺之人安度晚年。而弟弟何苗和太后也都替宦官說盡好話。結果何進惻隱之心大動。打算就讓他們退位回家算了。

袁紹聞訊,一拍額頭,我的個天!便匆匆往大將軍府奔去。大將軍府,主簿陳琳也在勸諫:“《易》稱‘即鹿無虞’,諺有‘掩目捕雀’。夫微物尚不可欺以得志,況國之大事,其可以詐立乎?今將軍總皇威,握兵要,龍驤虎步,高下在心,此猶鼓洪爐燎毛發耳。夫違經合道,無人所順,而反委釋利器,更徵外助。大兵聚會,強者為雄,所謂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只為亂階。將軍可速決斷!否則遲則生變!吾聞東中郎將劉玄德亦在京師,其人聲名素隆,又久有戰功。將軍何不召之以問策?”

袁紹剛進府,便見陳琳在向何進舉薦劉備,袁紹心中大急,劉備一來,以他的本事,三下五除二,還有自己什麼事?於是急喝道:“不可!”

何進與陳琳一臉疑惑,拿眼來看袁紹,袁紹口不擇言,道:“劉玄德雖然才高,然則孤傲自標,進京月餘,卻不來拜見大將軍,足見其人必不肯為大將軍所用。且我等萬事皆備,只待大將軍一聲號令,緣何又欲召劉玄德,徒生變故乎?”

又對何進道:“大將軍,事已至此,交構已成,形勢已露,事留變生,將軍復欲何待,而不早決之乎?”

何進見袁紹言語逼之甚切,便一橫心,詔命袁紹假節,專命擊斷。然後自己掩耳盜鈴打算不管不顧了。

陳琳見何進始終不納自己之言,心灰意冷,便辭官而去。臨行前本來想見見劉備的,卻又想起袁紹說起劉備孤傲自標,怕劉備不好見。於是素性便不去了。

劉備要是知道袁紹往自己身上潑汙水,讓建安七子中的陳琳陳孔璋避而不見,只怕要跳腳大罵孤傲自標你大爺了。

袁紹膽大包天,得何進之命,便連下數令,先是使洛陽方略武吏司察宦者案情,開始調查了。然後又詔書促董卓速速進兵,進駐平津觀。

天地良心,何進真的只想讓董卓在上林苑,根本就沒想到讓這傢伙來洛陽。自己一放權,袁紹就亂來了。也不知道這兩人之間,是不是有什麼協議。

何太後一聽袁紹召董卓,這下就真怕了。怕何進一怒之下不管不顧大開殺戒。於是悉罷中常侍小黃門,使還裡舍。只留了何進平時親近的人,留守宮中。

諸常侍打算又去何進那裡請罪,趙忠、張讓道:“前次請罪,我等已無後路,然大將軍一意孤行,我等再往,自取其辱爾。不若另想他法。”

段珪怒道:“何遂高欺人太盛,不若拼死一搏,我等若死,也必不讓他好過。況且,鹿死誰手,誰可知耶?”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諸天新時代劍仙三千萬我真不是魔神宇宙級寵愛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我有一座天地當鋪女配她天生好命食物鏈頂端的猛獸特種兵之戰狼崛起都市國術女神
相關推薦
暗黑破壞神之毀滅從做選擇題開始暴富網遊:開局一本北冥神功無敵從一拳武道開始別看我,我只是來修水管的![無限]辦公室隱婚從霍格沃茨走出的征伐騎士全球遊戲:開局百億靈能幣調教女王攻略初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