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漢末沉浮記

第二百三十四章 漢帝之威
上章 目錄 下章

漢末沉浮記第二百三十四章 漢帝之威

很快的,韓易一直所不知漢帝的用處,開始發揮其巨大的威力來。

首先,漢帝下詔,年後正式改元建安。拜袁紹為大將軍兼司隸校尉,總領全國內外諸軍事。拜曹操為司空,沮授為尚書令,田豐為御史中丞,總攝政事。袁紹部下的其他文武大臣,亦皆有任用。

對外,升任公孫瓚為驃騎將軍,假節,薊侯,幽州牧,命北征烏桓、鮮卑及遼東的公孫度。升任袁術為車騎將軍,假節,吳侯,揚州牧,命鎮壓南部山越人。

升任劉表為鎮軍大將軍,假節,江陵侯,荊州牧,並督荊、交、益三州軍事。升任韓遂為徵西將軍、允吾侯、雍州牧,馬騰為鎮西將軍,成紀侯、涼州牧。關西諸將亦有升賞,命鎮羌人。

又升任幷州刺史張楊為建威將軍,狼孟侯,領並州牧,駐軍雁門,以防河西鮮卑。升任青州刺史孔融為少府,升任青州別駕劉備為建威將軍,膠東鄉侯,領青州牧,命征討青州黃巾。為升任兗州刺史呂布為鎮北將軍,加邑三千戶,領兗州牧。

最後升任韓易為司徒,平輿侯,食邑一萬五千戶。還命韓易護送伏皇後、百官入鄴,並留在鄴城輔政。特升任陳國相韓馥為豫州牧,管理韓易離去後的豫州事物。

而益州方面,因新任益州牧劉璋與同樣新任的蜀郡太守荀攸大打出手,漢帝特命人為之講和,劉璋與荀攸亦上書支援漢帝。徐州的陶謙聽聞漢帝徵召韓易入朝輔政的詔書後,態度亦變得曖昧起來。

漢帝詔令一下,讓全國上下十四州盡皆震動起來。原本在韓易眼中不甚重要的漢帝,立時讓袁紹與韓易之間的形勢全然轉變過來。

韓易萬萬沒有想到,這漢帝的名份竟然如此之大。縱然手中無兵無權,可是一到擅長運用之人手中,立時變得大義凌然。特別是以大義討伐不從,就如自已以仁道討伐暴虐的曹操一般,勢如摧朽,一詔敗敵。

韓易沉悶的坐在徵東將軍府的政廳之中,麾下的上百文武亦沉悶的坐在廳中不語。袁紹假借漢帝之手大封官爵,世人雖知朝庭大權皆在袁紹,可是依然不得不聽。

公孫瓚不敢再度攻打冀州了,呂布與張楊也變得態度不明起來。就連麾下文武,也沒了最初時的氣勢昂揚,認為這個天下指日可定。原本是韓易三面包夾袁紹之勢,不想漢帝剛剛一入手,反讓韓易變得孤立無援起來。更有可能成為下一個董卓之勢,恐將被天下人圍攻矣。

韓易見麾下文武並沒有好的意見,只是一味的勸說韓易莫要輕離豫州。袁紹縱有天子在手,也奈何不得韓易。韓易只得揮退了大半人員,只留下了車臘、成齊、文丑、高覽等十餘親將,並艾科、樂彭、鮑鴻等十數位文吏。

艾科出列稟道:“主公,為今之計,能供我方選擇之法不多。昨夜我與樂子才、鮑吉昌商議後,共得三計,還請主公斟酌。”

韓易這才回過神來,問道:“哦?不知尚有何計?”

艾科清了清嗓子,說道:“下策為武策,主公所據之轄地不小,人口更過千萬之眾,可謂三分天下而有其一。主公大可冒姓先秦時的姬氏韓姓子孫,自立為帝,組建大韓一朝,封賞百官,並以武力征服天下。”

韓易搖搖頭道:“此舉太過霸道,不勝則亡,對我無益。而且一但稱帝,轄下的親漢之人,只怕叛亂連連,到時莫說要平定天下了,就連自保都十分困難。”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艾科又道:“中策為文策,我方既然撐握了從西涼軍中投來的皇后與百官,而故都雒陽更在我方之手。主公大可命人寫下檄文,歷數袁氏誤國害國之實。責袁紹名為奉迎天子,卻將皇后、百官棄之於一旁,實為劫掠天子。再起麾下大軍挾裹皇后與百官一齊至鄴城,迎漢帝返回雒陽親政。”

“袁紹若是不從,主公就與袁紹於鄴城之下,決戰一場。速戰速決,以一戰定下勝負。此時其他各方勢力未知勝負若何,必然不敢插手其中,以我軍之勢,袁紹軍當可一鼓滅之。到時的漢帝,無論是迎立還是罷廢,全憑主公一言而決之。”

韓易沉默良久,此策雖好,但是速戰速決之策真的能行麼?袁紹向來威信著著,在河北之地極得人心。縱然能敗袁紹,袁紹向北方退卻,一時之間只怕也奪不回天子才對,久後必有他變。韓易又問道:“不知上策為何?”

艾科深深的稟道:“上策為縱橫策,主公大可迎回弘農王,復立為帝。反正百官都是現成的,就於平輿為都,與河北的袁紹分庭抗禮。同樣四處大封官職,與袁紹爭奪天下人心。再起兵攻伐袁,以定正統。等天下平定之後,再讓弘農王禪讓帝位於主公。”

弘農王劉辨本就不願與其弟相爭,自已若強行迎立其重登帝位,他不會願意,自已心中的那道關也過不下去。這只能是做最終的手段了,看來中策才是最為可行的。

韓易思道:我若與袁紹決戰,這四方勢力就不得不預作考量。袁術江東未定,又有邱瑞在旁牽制,彼不敢動彈。荊州劉表有成齊守在南陽之地,劉表有所動作,也會有些顧忌,必然動作不大。西涼的韓遂、馬騰去年新敗,只怕動作也不大,實在不行,令汪洋棄了京兆也罷。”

“那麼只剩下據有兗州東郡與濟陰郡的呂布,及徐州的陶謙二處了。陶謙老弱,縱然忠誠漢室,可與袁紹的距離過遠,而自已卻近在咫尺,只怕不會明顯的反對自已。那就只剩呂布一方為不安定的因素了。以呂布的善變習性,在自已決戰之時反戈一擊,也不是不可能之事。東郡、濟陰的位置太過重要,不能留他。”

韓易立即叫道:“傳令袁渙出使兗州呂布處,請他改任平東將軍、徐州牧,請陳宮改任東海太守,張邈改任彭城相,高順為下邳相,張遼為琅邪太守。陳國相韓馥升為兗州牧,諸葛玄改任濟陰太守,原東海太守劉馗改任陳國相,太史慈任沛相,李通任魯相,王當任東郡太守,田棕任河內太守……”

在一連串的任命之後,韓易又說道:“偃兒,你同與曜卿出使兗州,可先去尋嚴夫人與呂小姐幫忙說項。皇帝在袁紹之手,所命皆非皇帝所願。袁紹此時就如董卓初時一般,還請奉先兄萬萬不要再度上當了,不然恐遭世人所笑。”

朱偃謹慎的與袁渙拜別而去,韓易知道呂布此人向來極重家人之言,也不知偃兒此去能否堅定呂布之心?

此時欲要提前與袁紹決戰,韓易雖去信幽、並二州,卻還未知公孫瓚與張楊之意,無了他們之助,在準備上自然有所不足。不過韓易相信,單憑自已一方,亦能擊敗袁紹。

就在韓易調兵遣將之時,又請麾下的博士文膽邯鄲淳為自已代筆,與袁紹在文筆上先打上一場,看看勝負如何。特別是讓世人知曉,自已以下犯上的“清君側”,絕對與前漢景帝時的“清君側”不同,只為救帝,非是奪位。

邯鄲淳,又名竺,字子叔,又字子淑,或作正禮,潁川陽翟人氏。邯鄲淳自小便有才名,博學多藝,善寫文章,又懂得“蒼、雅、蟲、篆,許氏字指“,乃方圓遐邇的名士。不過亦因為是寒門士人的緣故,年近六旬依然不能出仕。直到六旬已過,在從長安逃至南陽時,方被韓易所聘用。

邯鄲淳得韓易所命,大喜過望,以徵東將軍之文膽發表討袁檄文,必可令自已名揚天下矣。邯鄲淳苦思數日,當即做表一篇,洋洋灑灑數千字,把袁氏從曾祖至上而下的骯髒事罵了個遍,直指袁紹乃是禍亂天下之魁首,比董卓更惡上百倍的罪魁禍首。只要袁紹一除,天下當清也。

邯鄲淳的一文,即盡嘲笑、譏諷之能事,也不泛幽默有趣之語句。非袁紹方之人見了,喜笑樂見,朗朗上口,人人能誦。真袁紹方之人見了,只覺羞愧的無地自容,抬不起頭來。

袁紹聞檄大怒,差點沒有氣得吐血,當場傳令以千金求斬邯鄲淳之首。邯鄲淳一文既出,天下聞名,世人才知原來韓易麾下還有這般人才。並非一味的武夫、寒門士子與卑劣的無德小人。

袁紹忙令麾下文豪陳琳做檄以作反擊。陳琳,字孔璋,廣陵射陽人氏,才思敏捷,文字優美。其檄文風格雄放,文氣貫注,筆力強勁。陳琳的檄文一出,頓將邯鄲淳之檄文壓下一頭來,讓人競相爭誦。

邯鄲淳見了檄文,自知不如,忙向韓易陪罪。韓易大笑道:“觀此檄文雖美,似是勝我方一籌,但我知袁紹已無能為也。不能尋我歷年之大差錯,只能究結於我的身世、出身,以及做嫯婿時的事情道出。我觀此檄文,不像是罵我,反而是向我揚名一般。”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我有一座天地當鋪特種兵之戰狼崛起宇宙級寵愛諸天新時代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都市國術女神女配她天生好命劍仙三千萬我真不是魔神
相關推薦
東漢重生回到東漢重生之東漢皇后漢末霸圖漢末草頭王漢末之奇謀重生東漢末年網遊之漢末雄主漢末宏圖漢末氪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