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漢末沉浮記

第二百四十一章 戰退兩難
上章 目錄 下章

漢末沉浮記第二百四十一章 戰退兩難

不想不過幾日,韓浩命人來報,平原有許攸劫了韓易麾下大將文丑、高覽、太史慈等人的族人,於平原城頭要挾太史慈。太史慈大怒,領騎兵攻城,被袁譚所敗。太史慈中箭受傷,一萬騎軍傷亡近半,現已退至了靈縣。

韓易聞訊亦驚,自已麾下的河北諸將,他們的家人倒是在董卓亂政時就接到汝南去了,但是同族之人卻有不少留在河北。不想袁紹竟然如此的狠毒,竟連同族之人也不放過。

韓易聽聞袁軍有萬人從界橋而來,增援張頜,知甘陵是攻不下來了,於是令高覽繼續與張頜對峙,召回太史慈等騎卒返回陽平大營。

營中眾將聞之平原之事,無不大怒,劉曄拜道:“袁紹向來愛惜名聲,此時又非袁軍大難之時,以同族之人相要挾之事必然非袁紹所為。此又非諸將家人,要挾之意不大,充其量只是為了激怒太史子義攻城罷了,聽聞許攸與主公有仇,此應當是他個人所為。主人可派使前往袁紹營中問罪,袁紹必將諸將同族之人送至我軍。”

韓易認為有理,於是遣河東賈逵出使袁營。袁紹聞知果然大怒,將許攸從平原召回,令辛評前往平原相助袁譚,並令從事牽招引五百軍士解送被許攸所擒的諸將二百餘族人至陽平。

韓易設宴款待舊識牽招問道:“子經與中平六年護送令師之樞返回安平,已有許久未見了,不知近況如何?”

牽招拜道:“多蒙司徒大人惦記,招於大將軍麾下還頗受重用。”

韓易擺擺手道:“司徒之職乃是袁本初假借皇帝之口所授,非皇帝之本意也,子經莫要當真。”

牽招嚴肅的說道:“自董卓亂政之後,所任的天下官員何時是皇帝之本意?眾人還不是樂於職守。何故司徒之職不合尊意,便說非皇帝本意,就莫要當真,這是如故?”

韓易好一陣尷尬,解釋道:“袁紹棄百官於弘農,劫天子於鄴城,擅置百官,大封官職,其行其意較之董卓更惡。我奉天下正義,載百官之重託,率兵北上迎天子重歸雒陽秉政,怎能接受袁紹所置朝庭之令呢。”

牽招說道:“如今漢室衰微,天子不過是各家梟雄手中的大義玩物罷了,何人又把天子當真了?若司徒將天子爭奪到手,只怕還不如袁紹呢。”

韓易愕然拜道:“我莫非有什麼做得不對之處,讓子經憤然不平?以至於讓子經心中大起不忿之念?”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牽招說道:“招於中平六年本以為,能平定天下,復安漢室者,除司徒以外別無他人也。然而司徒自到汝南後,一意打壓豫州的世族豪門,起用寒士賤民為吏。其行其意絕非是統合忠義之士,共討董賊。而是欲要自安轄境,有意行割據之實。招深恨自已看錯了人,所以心中大起不忿之念。”

韓易忙解釋道:“汝南乃是袁氏之根基也,我為汝南太守,最初時可謂戰戰兢兢。彼時若無手中大軍鎮壓,早被袁術驅離了汝南。世族豪門皆心向袁氏,而袁氏又一心想篡奪漢室的江山,我自然要打壓他們,起用寒士與有才能的百姓為吏了。”

牽招叫道:“司徒既有百官在手,為何不迎弘農王為帝,與袁紹相抗?自陳留王為帝之後,天下大亂不止,可見其德不足以威服天下。而弘農王為先帝嫡子,為世之重望也,無故而被董卓廢除,天下莫不憐惜。若重立弘農王為帝,天下必然歸服。”

韓易知牽招向與何苗妻兒有交往,弘農王之事必然有所猜想,倒也不以為怪。只是感牽招為人雖然秉義壯烈,忠心漢室,但畢竟太過年青,有些幼稚了。如今天下群雄早無漢室之念,各自一心想行割據之實。若非無人敢首先強宣自立為帝之事,只怕天下早已分為數國矣。

韓易於是說道:“先帝在時,便讓天下人大失所望。弘農王雖然曾經為帝,但也無德於天下。所以以先帝嫡子的身份,雖能得天下人的憐惜,卻得不到他們的歸服。如今天下人心思亂,需得以天子之名征討不從,重立天子之威,滅除不服,如此方能重建大漢。”

聽了韓易的多番解釋,牽招才認同了韓易的觀點,並同意為韓易潛伏於袁紹處,為韓易甘作間細。韓易問道:“如今袁紹可破否?”

牽招拜道:“袁紹於河北的名望甚佳,雖得天子,但卻有徵東將軍於外威壓,袁紹也尚不達董卓雄霸天下之勢,因此為政十分謹慎。其麾下文武也齊心合力,不敢妄為,一意專抗徵東將軍。若徵東將軍先向袁紹服軟,袁紹與其麾下文武在得意之下,必然昏聵,錯招連出。便如董卓的西涼軍,久後其部必亂,如此方可破也。”

韓易遲疑道:“我本以屢戰屢勝之威來鎮服天下,我若服軟,天下人必然小覷於我,到時豈不有眾叛親離之禍?”

牽招說道:“只是服軟,並非軍敗,於徵東將軍威名所損不多。徵東將軍可說是懾於天子之威,不敢強犯罷了,非是袁紹之能。”

韓易遲疑不決,召眾將與謀士問之。劉曄拜道:“袁紹借天子之名,北撫公孫瓚、東合劉備,南聯袁術、劉表、西和韓遂、馬騰。而袁軍又上下一心,據險而守,集全部之力來抗我軍。我軍卻需四面防守,只以半數之力來戰袁紹,一時間的確難破。”

“不如我軍沿河防備袁紹,先南下攻取易攻的袁術、劉表等輩。袁紹南下無路,必復與公孫瓚、劉備心生齷齪。我軍再挾得勝之師回軍一擊,袁軍當破矣。”

眾將各有戰退之說,卻都讓韓易難下決定。於是去信詢問留守平輿的艾科、樂彭、鮑鴻等人,當初與袁紹決戰之議是他們所定,也該聽聽他們的意見才是。

不久,平輿有書信傳來,說當初見袁紹聯合四方,似有尋韓易決戰之意,這才一力持決戰之策。但是袁紹卻非三人之所想,自已不願主動出手攻擊韓易,卻叫他人出兵襲擾。韓易領兵尋上門去,袁紹卻高壘據守不戰。可見袁紹實是幹大事而惜身之徒,縱然天子在手,也幹不成太大之事業來。既然不能速決,韓易暫且退軍可也。

而且轄下各郡的世族豪門被韓易各種法令壓制的十分厲害,可說已到全面暴發的臨界點。袁紹既然不戰,可暫且退軍至倉亭,封鎖河北戰情,並詐言韓軍已然大敗,袁紹大勝,誘使各郡不明真相的世族豪門作亂,然後一舉剿除。

韓易暗自沉思,此策可說十分的兇險,稍有不慎便會弄巧成拙。弄得原本就安定的各郡再起風波。趟若袁紹再在此時領兵來攻,只怕會由假敗轉成真敗了。

不過自已若是一意為漢室的忠臣,此舉大可不必,煩心也該由漢帝去煩心。但是自已既然有心自立,就必須剃除領內的不服與雜音才行。

韓易一時感到有些煩悶,單單為將之時,只管攻戰便好,萬事無慮。此時卻要思謀轄地中的各個方面事物,還需考慮人心背向之事,太也複雜難思了一些。

縱然此時剿滅了一些輕率的世族豪門,可其餘有他想的世族豪門只怕會隱藏的更加深沉。除非自已建國之後決不用一名世族之人,不然遲早都會有大的反覆之事發生。

韓易一時也猶豫了,單憑自已之能,真有能重建一朝的能力麼?漢高祖不過一亭長出身,他又是如何處理這一切複雜之事物的?

賈逵拜見袁紹道:“徵東將軍有言:聽聞袁本初欲挾天子已令諸侯,於是親領兵北來求戰。若勝則奪天子南歸,若敗則降伏於袁本初陛下。不料袁本初空有稱雄於天下之雄心,卻無與在下一決高下之決心,實在令人失望之極。今冀州地貧,不如中原遠甚,特留冀州之地予袁氏以奉養天子。這河北之外的疆域,可由徵東將軍代天子管轄,就無需袁本初操心了。”

袁紹聽言大怒,當即就欲起兵與韓易決戰。眾謀士急勸止道:“韓易此舉明著是挑釁,實是求和。其知我軍難以攻取,於是便轉念他想,欲先攻取他方,此想於我軍來說卻是大妙。袁公路與劉景升未得韓明遠之逼迫,一直不願主動攻打韓易。待韓易攻打其部甚危時,必會前來求助於我。我軍方可聯合諸勢一同討滅韓易。”

袁紹不忿的叫道:“話雖如此,但我乃堂堂大漢的大將軍,卻被韓易小兒欺凌至此,心中之氣實在不順之極。”

沮授拜道:“此時彼強我弱,這也是無法之事。我軍正好可借與韓易休戰之機,轉而降伏青州的劉備,再借劉虞舊部報仇之機,征服公孫瓚部。我軍合此三方之力,又召烏桓、鮮卑沙漠之眾為翼,方能有與韓易一較高下之機呀。”

袁紹不忿的叫道:“不意區區嫯婿子,竟迫得我如此難堪。當初早知此子如此難纏,就該在河南之地將之徹底的困死。”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我有一座天地當鋪特種兵之戰狼崛起宇宙級寵愛諸天新時代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都市國術女神女配她天生好命劍仙三千萬我真不是魔神
相關推薦
東漢重生回到東漢重生之東漢皇后漢末霸圖漢末草頭王漢末之奇謀重生東漢末年網遊之漢末雄主漢末宏圖漢末氪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