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漢末第一兵法家

第七百零三章 鉅鹿直轄縣
上章 目錄 下章

漢末第一兵法家第七百零三章 鉅鹿直轄縣

約十五萬人全部按鄉屬分完,所剩的最後一部分,乃是非鉅鹿本地人,也就是,鉅鹿周邊郡縣的人。

屯田範圍只在鉅鹿境內,外邊的沒辦法,索性只能把這剩下的額外的幾千人單獨放一個區域,讓他們自己個找去。

所有鉅鹿人力,已全部分完了,軍令下達,令所有人盡最快速度找到家屬親戚,過期不候。

留出了半日時間去讓鉅鹿人去找各自的家人,這半日時間完全足夠充足了。

其實當鄉屬劃分好之後,當同鄉之人聚集一坨之後,人們便一刻不願多等的去以最快速度去尋找到了親人,李孟羲留出的半日時間,稍有多餘。

人們早就是找到了家人,倖存的鉅鹿人們,一夥夥湊在一起,火熱的聊了半天之久。

至午時,李孟羲看似乎差不多了,他下達的新的命令,命令是,不日屯田,按戶為單位分田,每戶最好是直系親屬三代,而不可一族共聚一戶,人多了,也按戶分,不管一戶多少人,田畝都一樣。

話說的很清楚了,是要分田了,且按戶來分。

田地對百姓的吸引力是致命的,而官方說的很明確,大戶要是算一戶,分田仍然是一戶的田,為了田地,百姓們心眼活躍了起來。

立刻,便見各處鄉旗之下,人聲鬧哄哄的,各處鄉人,但有家人親屬的小團體,一家一族人開始商議著怎麼才能多分點地。

官方說是,最好是一戶直系三代。

為了多分地,一家有老人兩個,兒女四個,孫兒三個的家庭,便自分了老兩口兩人,四對兒女分了四家,這就,分了五家出來。

約兩刻,又有令下,說若是分好了,按戶相互散開,也好清點。

李孟羲便看到,本來密密麻麻的人流,自動的分散成了一個個的小區域。

見到這一幕,李孟羲隱秘的笑了。

李某人曾經並不完全是坦蕩之人。

早在之前,在涿州,當時攻破黃巾程遠志部之時,當時李孟羲在處置俘虜的安排上,他給劉備提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計策,他說,可以發俘虜遣散之糧,但,只發三五日,使其雖有糧,卻不足歸家。

如此,義軍既給糧了,必被黃巾感激,人心已得;同時,雖是給糧了,但,三五日糧,根本不夠歸家,於是,實則俘虜們還得留下來效命。

這就等於,一點糧沒出,還賺夠了人心。

於當時,李孟羲對自己的計策滿意無比,他稱之為陽謀。

然而,劉備毫不留情的斥責了李孟羲一番,劉備乃說,人心如炬,當真以為,百姓分不出個真心實意?

當時,劉備無疑給了李孟羲當頭棒喝。

自此以後,李某人便從未用過詭詐手段經營人心,未曾一次。

可今日,李孟羲終於詭詐了一次。

說是按戶分田,而其實,李孟羲的根本是打算,其實是按人頭分田,之所以說按戶頭,是為了故意讓這十幾萬人,把大宗大戶分的蕩然無存。

於百姓而言,有親族在旁,遇事也能有個照應,也能不為所欺。

若鉅鹿仍是舊時代,若為百姓好,便應該讓百姓依家依族的生存著,可,李某人已準備給鉅鹿人人配發強弩,李某人已把頭顱賭在了公道上。

鉅鹿將有公道,不遠的鉅鹿,將是人人傲昂,將無有人人相欺。

反而,到那時,鄉人聚眾,村族報團,反而是對公道的不利。

故,為公道計,鉅鹿一地,當不能再聚族而居。

十幾萬鉅鹿人,十幾萬黃巾舊人,他們全被李孟羲算計了。

十幾萬人,但凡還有點家人親戚的,他們自己個就把自己個給拆成了小家。

與此同時,李孟羲在拿著地圖,對著地圖,跟關羽在商量泥沙俱混的計劃。

“鉅鹿在哪?在中嗎?”李孟羲找著地圖,鉅鹿果然在中,“那就,鉅鹿鄉人,遷散東南西北。”

“廣宗在東南,那就,遷西北,西北為,曲陽。”

……

要泥沙俱混,操作起來很複雜,不僅是得東遷西,南遷北,還得是,東南西北相雜,若不然,鉅鹿人整體遷到廣宗,結果是,鉅鹿的鄉黨,整體到了廣宗,鉅鹿鄉黨還是鄉黨。

所以,為儘可能完全的打散鄉土秩序,李孟羲做了周密的安排,他寫了長長的操作計劃與步驟,最後,還結合之前收集到的各處田畝概括,再計算各鄉耕地與所能容納的人力,對整個計劃做了精細的修改。

這一通下去,花了李孟羲足足兩個時辰。

當李孟羲揉著發酸的脖子抬起了頭,他朝人群看去,當他看到,人群依然還是好好的保持著稀鬆分散的狀態時,他再一次隱秘的笑了。

之後,喚過涿州老卒幾百人,拉到旁處,李孟羲向涿州老卒們秘授方法,告知,可這般,這般,這般,李孟羲只告知方法,卻絲毫不說為何。

待李孟羲帶著士卒回來,本略有懶散的十幾萬人鉅鹿人,立刻都矚目過來。

第一步,李孟羲先朝十五萬人下令,“我軍匠營何在?匠營眾人,領親屬出列!”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此時,李孟的信譽,和義軍的信譽之強,在這裡體現的淋漓盡致。

若是信譽不夠,喊人家人家不知是要殺頭還是要幹苦力呢,猶猶豫豫,甚至藏著不出。

可相處已日久,匠營哪裡有苦活幹,沒有,匠營環境寬松,還無人欺辱,還獎賞豐厚。

而今匠營眾人,誰手裡沒有個一兩張軍票?

雖說,軍中物資貴乏的緣故,每次獎賞,只有票據,實物只一二斤糧食,但依義軍信譽,匠人們絲毫不疑來日有兌換之時。

匠人們從十幾萬人的佇列裡脫離,有親人的,帶著各自的親人,沒親人的,便獨身一人來到匠營屬旗下匯聚。

匠營數部,有鐵匠營,屠營,木匠營,陶匠營,建造營,等等,這些匠人們,全都回來了。

而據李孟羲觀察,那些拖帶家口的匠人,帶的人也不多,最多的也才四個,不過是帶了老邁爹孃,一個內人,一個娃娃而已。

超過六口的,一個都沒有。

這說明,匠人們也有小心思,都把家分的小小的,都想多分點田地。

李孟羲笑了笑,又很快把笑容收斂了。

見匠營全出來了,核算人數也對,之後,李孟羲再下達命令,“婦孺營,出列!”

婦孺營乃是,軍中所有老弱婦孺所聚集的所在,那些沒有勞動能力的小孩子,那些沒有殘疾和老邁之人,還有孕婦,等等所有的沒有勞作能力的人。

對於這些沒有勞作能力的人,把田分給他們,既是浪費了珍貴的田地資源,而且,他都沒有辦法種地,再把田給他,不是等著讓他餓死嗎。

所以,對於這些老弱婦孺,既不能讓他們浪費土地資源,也不能讓他們真就餓死了不管。

李孟羲有另外的安排。

就比如鐵匠營那裡,就比如燒柴冶鐵的時候,燒柴的是鐵匠們自己在燒,而其實吧,燒柴而已,用不著一個鐵匠,甚至用不著一個身強力壯的人,哪怕一個雙腳殘疾的老翁,他也是完全可以勝任燒柴工作的。

反正是,無論是強壯的還是殘疾的,反正冶鐵的時候,必得耗一個人力。

李孟羲構思的對沒能力種地的老弱婦孺的安排,就在這裡,更明確一點說,對老弱婦孺的安排是除了種地之外的,其他行業。

比如,不需要體力和繁重勞動能力的手工業,比如,給鍊鐵爐燒柴,比如,造紙,比如,給木工打下手,比如養雞鴨牛騾,餵養戰馬。

李孟羲有大起手工制造的諸多計劃,因而,能安排的下大量勞動力低下的底層人。

稀稀拉拉的,婦孺營的人也全出來了。

婦孺營連傻子都有,還不止一個傻子,傻子嗷嗚嗷嗚的蹦跳著過來了,想到處亂跑,傻子的老孃怕傻子鬧事,生氣又心疼的很給了傻子幾巴掌,傻子委屈的不行,吵吵著。

李孟羲目睹著傻子從身邊走過。這些人,就不要分田了。

婦孺營之後,李孟羲又下令,!“君子營,軍醫營舊人,出列!”

君子營,乃是十幾萬流民中所收集到的所有讀書人,有幾百個,軍醫則是不多。

待這兩營都帶著家屬出列之後,想了想,還剩最後一部不需屯田的人,乃是戰兵,一萬一千精銳戰兵,和他們的親卷家屬加起來,又該有多少。

等戰兵萬把人帶著大量親屬走到後面,半天,人齊了,李孟羲朝前邊一看,他突然發現,本來烏泱泱的,空了許多。

李孟羲嘴裡滴咕著,(你媽媽,種地都沒人了……)

李孟羲這時意識到,之前估計的,屯田人力有十三萬,現在想來,這個數量有點樂觀了,當時忘了計算匠人們的家屬親眾,尤其是戰兵們的家屬親眾。

戰兵們的家屬親眾,也是不能參與屯田的,至少,不便離開太遠去屯田。

戰兵倒還好,軍營嗎,本就是重地,一年半載不見家人,這也應該。

可匠人們呢,人家就是打個鐵,結果老母妻兒遠在百里外,這如何能安心。

可,問題就在這裡,關鍵的部門,比如戰兵和匠人們,他們的家屬,好多都是可以種地的人力,而要是把他們全都安排成造紙等手工業去,則手工業卻安排不下那麼多人。

所以,有能力種地的,最好還是種地,但,應該是就近,軍屬,匠屬之類,種地歸種地,應該是安排在鉅鹿附近種地。

這樣,鉅鹿本縣便成了特殊一縣,鉅鹿一地的耕地,就不再是屯田了,而是,直轄。

鉅鹿就成了軍隊,匠人,政治人員,及這些人員親屬的所在之地,作為最重要人員和最重要人員親屬的聚集地,鉅鹿就成了中樞。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我有一座天地當鋪特種兵之戰狼崛起宇宙級寵愛諸天新時代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都市國術女神女配她天生好命劍仙三千萬我真不是魔神
相關推薦
飛狐外傳進擊的巫妖王龍婿(完本)公爵從放羊開始維密天使[綜英美/美娛]呂布重生:崩壞的漢末世界漢末高順東漢末年不三國征戰在漢末東漢末年立志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