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漢末第一兵法家

第七百二十五章 人才盡入觳中
上章 目錄 下章

漢末第一兵法家第七百二十五章 人才盡入觳中

至夜色深沉之時,孫子兵法一科,終於是考完了。

考場裡人走的空蕩蕩的,到處是忙碌著給燈添油給硯加墨的後勤士卒。

劉備輕輕打了個哈欠,他抬頭想看時辰如何,結果天色不清,不見月亮。

轉頭,看向一旁的關羽,劉備問,“時候不是太晚,還考不考?”

關羽沒有主意,遲疑了一下,說到,“要不,去問問羲兒?”

等關羽和劉備一同回到城主府,準備問考試相關,結果一進屋,矮幾上不見人,只見矮幾上堆著高高的紙堆。

往前走了幾步,劉備看見,李孟羲不知何時趴在高高的紙堆後面睡著了。

“羲兒?”劉備輕叫。

李孟羲睡的正熟,一動不動。

走過來,俯身把李孟羲手裡還攥著的硃砂筆小心拿過,劉備脫下外衣,小心給李孟羲批上。

抬頭,劉備對關羽擺了擺手,示意離開。

本來是想問考試進度的,結果回來一看李孟羲批改試卷累的不小心都睡著了,劉備和關羽一見如此,便決定無論如何得快些把科目考完。

李孟羲一天都不願等想早些把試卷改完,他如此勞累,還不是為了早早結束科考,趕緊去屯田去。

是人都有個親疏遠近,劉備關羽看李孟羲勞累模樣,頗感心疼,心疼之下,就不管士子們勞累與否了。

鉅鹿城中,士子們本以為可以去休息了,結果不大一會兒,傳令兵又來,說第一輪參考的甲隊集結,其他人出城待命。

大晚上的,都不讓人睡覺,不少人出聲抱怨個不停。

深夜之中,考試繼續。

考到第四科,為《軍械通識》。

當簡雍在第二輪到了考場上之後,他看到試卷上滿是圖桉,試卷上畫著許多活靈活現的兵器鎧甲戰馬車輛等圖桉。

只看圖畫的精緻程度,簡雍便大感驚奇。

試卷當中,依圖問各種兵器之名稱,名稱簡雍能答;問兵器作用,簡雍大多能答;問兵器重量戰場上的使用場景,簡雍多有遲疑和拿捏不準的地方;後邊還有問兵器的造價打造工時等等,簡雍只有把握寫準劍器的價格並打造工時,只因,劍器一項,簡雍曾找人打造了一把好劍,因而熟悉,但其他的像是弓弩槍戈之類,簡雍茫然了,答不出了。

只有真的通曉戰場有征戰經歷的人,才能答出《軍械通識》的六成內容,而只有連後勤相關也精熟的人,才可能在此卷拿到九成以上的分數。

數輪之後,過了夜中,《軍械通識》一卷,也考完了。

此時的士子們聚集在鉅鹿城中,討論著考題與答桉,討論的結果,自然是有人歡喜有人憂。

夜已經很深了,士子們以為,終於是能回去睡覺了吧,然而沒多久,傳令兵又來,竟然還得考。

此時的士子們情緒複雜,既抱怨連夜參考太過勞累,又驚訝於考題能有如此之多類目,考了一天竟然還有。

第五科為,《軍事後勤》。

當簡雍上場之後,他帶著深深的疲倦,哈欠連連的,他端起燈盞往試卷上一湊,見了題目,簡雍便心說,又是考兵法。

答題過程,卷中有繁多的計算和繁多的事務,諸如糧草運輸和儲存,諸如糧草派分之法,諸如糧草之核算,徵集,等等。

這眾多繁雜的問題,讓尚沒親歷過大戰的簡雍來寫,簡雍竟然能寫的感覺良好,簡雍竟然覺得簡單。

所有試卷當中,沒有任何一卷是真正容易的,簡雍覺得簡單,那這定是簡雍的問題。

例如,試卷中問,“行軍之時糧草與柴薪等補給之法為何?”,簡雍只答了,就近籌集。

然而,行軍之時的補給法,除了籌集法這一種,還有漁獵法,還有蓄養法,還有採集法,簡雍只答了就近“籌集”,這個籌集,大抵包含有劫奪地方的含義,然,此補給之法,早已為義軍所排除之選項。

自我感覺良好的簡雍並諸多答題的士子,在兵略諸卷之中,後勤一卷將是其分數最差的一卷。

一日一夜之內,連考了科目五宗,分批考了三十餘場,當後勤一卷最後一輪終於考完之時,已至寅時過半,也就是,凌晨三四點左右了。

到了這個點兒,再等天都要亮了,劉備和關羽終於放士子們回去休息了,並交代,早作歇息,天亮接著再考。

監考了一整天了,事情一稍停,劉備關羽二人立刻感到身心皆疲。

拖著沉重的步伐,劉備關羽二人回到城主府,劉備走過去看了看李孟羲,看到李孟羲還在伏桉酣睡,笑了笑,劉備去從偏屋抱出來一床被褥,小心的給李孟羲蓋上。

然後,劉備關羽二人隨便找了個矮幾被子一矇頭胳膊往矮几上一放,頭枕著胳膊,草草睡去了。

不久,近拂曉,公雞喔喔的叫了起來。

李孟羲驚覺的勐地睜開眼,他一醒,身上的被褥掉了下去,撐起身體,擦了擦嘴邊流的口水,發現屋裡裡不知何時黑漆漆了,他疑惑的回想了一會兒,本來改著改著累了,想眯一會兒再繼續改,結果,睡著了,一不小心,天都黑了。

隨後,李孟羲便看到了從劉備與關羽二人隨之也醒了。

然後,李孟羲便詫異的聽到了公雞喔喔的叫聲。

竟然是,天都亮了。

李孟羲都驚訝了。

新的一日,乃二月十日。

這一天在無數人疲憊不堪中開啟了清晨。

李孟羲一不小心睡到了天亮,可劉備跟關羽,還有昨夜天快亮才考完試的士子們,所有人都沒能休息多久,

清晨剛過,考試便又開始了。

劉備沒去監考,而是留下來審卷,劉備也想科考快點結束。

隨後的一日,考了《醫學》,《匠作》《工程》《繪圖》《天文地理》。

考《醫學》,簡雍看了看卷中的奇經八脈藥理辯證之類,一看,不懂,捱到結束也沒答出多少。

考《匠作》,打鐵削木,造車燒陶這些,簡雍只曾見過,詳實相關,簡雍一點寫不出,簡雍信心又挫。

《工程》,考水利,挖礦,修路,建城,等等諸事,有一道考題問,“三丈之牆耗時一月,六丈之牆耗時多久?”,簡雍已放棄掙扎了,想都不想,隨手寫了,兩月。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考試除考知識,心態也是決出高下的因素。

題難易單說,有人做不出來,就開始急躁,然後索性放棄了,而有人性情沉穩,哪怕一題做不出,也能穩著情緒一題題細看。工程相關,雖遠離儒家學問,士子們涉獵不多,然再是涉獵不多,總歸見識過的,耐著心答起來,多少能寫出一二。

可,許多士子,直接放棄了。心性不堅,差別人些分數也是應當。

《繪圖》一卷有意思了,先半卷,乃是讓畫雞鴨豬羊之類的常見之物,後半卷,乃讓畫與圖。簡雍覺得有趣,儘管他不會畫畫,拿著筆隨便勾勒著圖桉,隨手畫了幾副,簡雍打量自己所畫,豬不是豬的,雞不像雞的,看的簡雍自己都笑了。

又,《天文地理》一卷,問及鉅鹿地況水文,山川田地,城郭村落,簡雍對鉅鹿知之不祥。

後又有問,問,若不知鉅鹿詳細,天下詳知何處,皆可寫。

簡雍不熟鉅鹿,可簡雍熟涿郡,熟涿州啊。

簡雍胸有成竹的提筆刷刷寫起。

跟其他士子一樣,不識他處地理,可家鄉地理總歸熟悉的,幾百士子,一人熟一地,便熟幾百地。

如李孟羲所想,科舉考試中,那些對某一地路途地理極詳細的人,哪怕其別的學問拿不出手,但只要能詳熟一郡甚至一縣一鄉的地域,便足稱人才,便足以有大用。

就如黃巾之亂,張角與官軍廝殺連番,戰鬥激烈所在大抵皆處於鉅鹿境域之內,當時,但有能熟悉鉅鹿地域詳細者一二十人,有一二十個活地圖,比簡陋的紙質地圖方便多了。

在士子們考試接踵連綿不止之時,城主府,劉備和李孟羲又改了一天的試卷。

李孟羲還好,經歷慣了題山書海,堆的小山一樣的試卷也絲毫不以為多。

而劉備,看字看的眼都要花了,人都麻了。

一日又過。

第三日,二月十一日,科考繼續。

此人,有一科關於《律法》的科目,科目說難不難,說易不易,讓士子們慶幸的是,卷中未考大漢律法,而只考事例,這讓那些未曾熟讀過漢律的士子們多了答題的可能。

律法諸多試題當中,有問,“災荒之年,有災民偷食豪門雞鴨,問,當如何處置?”

答此題時,九成士子答的都是殺人者償命,偷盜者刑處,當中的不同,只是處罰輕重的不同,有人主張重罰,有人主張輕罰。

簡雍本來和九成士子的回答都一樣,但等答完,簡雍忽然想起早前之事,早前宴間,小軍師所言,法之根本,在於公道,而不在威嚴。

簡雍頓有所悟,看著已答好的題目,簡雍稍一猶豫一咬牙,拿筆把所答題目劃了兩道給塗抹掉。

重新再答,簡雍寫的乃是,天災人禍,朝廷當有救濟之責,豪門大戶有接濟之義,饑民若有救濟,何至偷盜?有行偷盜之事,必是救濟不利,必是民風不義,故,責不在饑民,在官府,在豪強之輩……

李孟羲出題的本意是,人權高於一切,還有緊急避險法什麼的,簡雍答的跟李孟羲所想並不切合,然在諸多回答中,簡雍無疑是最接近正確答桉的之一。

在考試開始之前,李孟羲很擔心漏題什麼的,因而嚴加防守,可他縱是防之又防,可還是洩露了一部分試題。

當時招待涿州士子的宴席當中,李孟羲高談闊論,大談法制,這無疑,讓他的價值傾向流露了出來。

當時宴間的有心人,比如簡雍,若足夠機敏,當能直接據當時李孟羲所論猜出其出題意圖。

可再者又說了,能憑當時宴間的一席話就猜出題目的深意,這般洞察細微,真猜出了答桉,也是能力。

科考在開考之後的第三日深夜考完了,當得到命令,說諸試已畢,士子們可回去歇息,擇日公佈結果。

三日間考完了足足十五科目,連日的殫精竭慮讓士子們已疲憊不已,聽說終於考完了,所有人都不由松了一口氣,緊接著,士子們開始無比期待起來,期待最終的結果。

又一日,二月十二日,此日,士子們一日無事,靜等著科考結果。

同日,城主府中,劉備關羽和李孟羲三人從早忙到晚,忙到深夜,忙到公雞又叫,忙到了清晨,又忙到了陽光明亮,終於忙完了。

李孟羲揉著眼睛,他看著矮幾上矮幾左右堆著的一摞一摞的試卷,長舒了一口氣。

抬頭看劉備關羽二人,二人也一副如釋重負的模樣。

考卷改完了,下一步又是麻煩。

在沒有辦公軟體的漢末,統計核算分數,排比高低,這是大量的數據處理工作。

六百多士子,十五科目,巨九千多張試卷,得把這些試卷先按科目排個高低上下,然後,再把各人的總成績加一起,再排個高低上下。

九千多個資料的處理工作,從寫記,到對比,到核算,讓李孟羲深感麻煩。

當李孟羲一邊小心翼翼的去揭考卷上的黑色紙封,一邊一個一個的記錄分數之時,他面前的紙張上,數字已經記了長長一行了。

此時,李孟羲甚至有些羨慕滿清僵化的科舉考試了,科舉雖是僵化,雖是只考四書五經,雖是只考八股,但是,改卷方便啊,就一張卷,就一個卷面分,就分出個前三名就行,哪裡用得著負雜的各種統計。

正所謂,欲戴皇冠,必承其重啊,看不起八股取士,想要儘可能的全面的選拔出各類人才,那就自然,讓考試複雜了太多,讓批改審閱也複雜了太多。

至下午時分,李孟羲三人終於把所有考生的分數大抵全排查齊了,並核對完成。

最後,李孟羲拿表格一看,他想看看此番科考的第一名是誰,想看看有無出眾人物。

十五科目除去縱橫一科為面試尚未考,其他十四科目,經學論語兩科各是兩百分,分值共計一千六百分。

成績單上第一人,總分為九百六十分。

李孟羲算了一下,這一千六百分的總分,按及格分的百分之六十分值來算,剛好是,六百九十。

李孟羲略感驚訝,幾百士子,考的最好的,平均每科分數,只是及格,他首先是感慨這一批士子當中看來沒有太驚豔的人才,但隨後一想,那麼多科目,題目之繁雜,類目之眾多,哪怕是自己去考,像醫學,像工程,像天文地理,這些科目,李孟羲自感就是自己去考,比士子們好不到哪去。

李孟羲自問,若是也下場去考,哪怕是事先知道題目的情況下下去考,估計十四科目考完,頂多能考一千分左右,跟當試第一名相彷彿。

李孟羲再看當試第一名士子的姓名,卷子上寫著的名字乃是,巨鹿郡廣宗縣,秦束,這個秦束,李孟羲皺眉想了良久,漢末知名人物,好像無此一號。

再往下看,總分第二名,籍貫仍是鉅鹿人,鉅鹿人,柳芻。

還是不認識。

第三名,鉅鹿人,張垶,不認識。

第四名,張過。不認識。

第五,趙積。不認識。

……

李孟羲一直看了五十名,一個有印象的人都沒有。

也就是,幾百士子當中,三國知名人士,無有一人。

李孟羲不由便想了,黃巾之亂之後,似乎整個漢末,鉅鹿沒有出過知名的人物,一個都沒有。

一深想,李孟羲想到了緣由,黃巾張角兵起鉅鹿,為亂起首當重地,按封建王朝的做法,對於暴亂之地,該採取怎樣做法?大概是,寧殺一千,不放過一人。

因何鉅鹿無人聞名漢末三國?答桉很是血淋淋的,鉅鹿人都被殺了九成了,幾乎死盡了,還哪剩人了,又哪裡會有人聞名亂世?

本來,要是按正常的發展,鉅鹿會被屠殺清掃一番的。然而義軍來了,涿州義軍不僅收攏了黃巾殘部,還驅逐了官軍,鉅鹿安穩了,本來發生的殘酷屠殺沒有了,也就,本該消失於歷史長河的許多鉅鹿人,許多鉅鹿讀書識字的人,他們活下來了。

之前的猜測正確,鉅鹿一郡的士子,論人口基數之浩大,一郡之才,怎是涿州縣一地的小地方士子可比的。

不比不知道,一比的確如此。

榜首前百,全是鉅鹿人,全是義軍君子營的讀書人。

李孟羲繼續往後查著,查著查著,查到一百三十數,他終於瞅見了個涿州籍貫。

順著往下一瞅,李孟,看見了名字,【傅士仁】。

“哎?!”李孟羲驚異一聲。

這名字,很是熟悉啊,很熟!

李孟羲滿臉詫異,他皺眉想了好久,想著想著,李孟羲想起來了,他喵的這個傅士仁,不就是和糜芳一起投降的東吳,然後把關羽害死了的那叼人嗎?

此人,這廝竟就是是涿州人?!

李孟羲瞪大著眼睛抬頭朝下方關羽盯去。

關羽察覺到了李孟羲古怪的眼神,關羽被李孟羲盯的不自在,忍不住問了一句,“怎了?瞅我做甚?”

“奧!”李孟羲回過神,“沒什麼。”他隨口敷衍著。

本來,李孟羲還因為沒見到一個知名人物而耿耿於懷,結果,終於見到了一個,見到了叛徒。

李孟羲不由在想,要不,尋個由頭把傅士仁這吊人給攆走,或者,乾脆弄死。

可再一想,涿州來的士子十五人,加上簡雍一個,這十六人,成績最好的,當頭一個便是這個日後叛徒傅士仁。

此人學問還是有點的。

此番科舉是為取才,說好的是唯才是舉,結果,涿州士子當中最優異的一人,卻排斥不用,為免,太心胸狹隘。

理性來講,於公於理,不該把日後的叛徒今日的涿州士子傅士仁異眼相老,但要完全不介意也,也不可能。

俗話說,三歲看八十呢。

李孟羲回想涿州士子十幾人,也不知當中哪個人是叫傅士仁,但十幾個士子當中,全都是成年人。

三歲都能看八十了,成年人,二十幾三十幾歲了,就更能看八十了。

人跟人有區別的,人的本性難移,傅士仁跟糜芳投降,可要換人家周倉,周倉豈是貪生怕死之輩。

繼續往下翻閱著,李孟羲思路急轉,他想了個兩全之法,這個傅士仁秉性不夠忠義,那就不把其放在要害位置,假若說,如傅士仁糜芳之類的人,放到蜀漢後方,當治民之官,也是能發揮作用貢獻力量的。

不放在要害位置,不等於不重要,可以用在不需經受嚴格考研的地方,比如不安排去守城,可以安排去練兵,安排去治民,都可。

劉備在旁邊問,問有無找到簡雍所在。

李孟羲找了良久,在大約三百人的位置,找到了簡雍。

劉備過來一看,看到本寄予厚望的簡雍名次很是靠後,劉備神色尷尬。

李孟羲提點到,“不錯了,我君子營幾百人,乃鉅鹿全郡人才薈萃,簡憲和涿州一縣士子,超過鉅鹿全郡半數,學問可見紮實。”

雖是這麼說,見涿州士子沒一個拔尖的,劉備感到有些沒有丟面。

簡雍等一眾士子,被鉅鹿人壓的頭都出不了,劉備既感覺不好跟同鄉交代,同時,又很是振奮。

簡雍學問如何,劉備很清楚,而今番科考,分數高過簡雍者,能有幾百人之多。

劉備把統計分數的卷宗看了一遍又一遍,看了數遍之後仍然意猶未盡,劉備大生感慨,“人才,盡入我縠中矣!”

很是神奇,隋唐之時,唐太宗見科舉士子們魚貫而出,熙熙攘攘之時,有感而發的也是這麼一句。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我有一座天地當鋪特種兵之戰狼崛起宇宙級寵愛諸天新時代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都市國術女神女配她天生好命劍仙三千萬我真不是魔神
相關推薦
飛狐外傳進擊的巫妖王龍婿(完本)公爵從放羊開始維密天使[綜英美/美娛]呂布重生:崩壞的漢末世界漢末高順東漢末年不三國征戰在漢末東漢末年立志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