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漢末獨行

第三百零七章 三國
上章 目錄 下章

漢末獨行第三百零七章 三國

雖然這當今天下所有人都說,天下三分,天下三分,但是江東一直只是一個吳王,還是只屬於曹氏朝廷的吳王。

當初江東西抗劉玄德,北阻曹子桓,那也算得上是坐實了他天下一大勢力的名聲。

只是這種名聲,卻是換不來一個皇帝之位,甚至於,到曹丕死前,江東眾將明知道曹丕動不動就拿著自己的江東說事兒,但是就是不能吭聲,任憑他三天兩頭的嚇唬自己,也只能陪著笑臉俯首稱臣,時不時的還得給曹氏上供。

在這種委屈之中,江東就這麼度過了好多年。

孫權在此之前,他真的不知道自己是怎麼混成這個樣子的。

曾有很長很長的時間,無論是誰,一提起他孫權,那都是繼承了父兄的基業,這肯定就是第一句。

初平二年,孫堅因奉袁術之命征討荊州刺史劉表,不幸戰死。喪事畢後,全家遷往廣陵郡江都縣。

這個時候,九歲的孫權失去了自己的父親,但是他還要努力的學習只是。

(《三國演義》上面說孫權曾經在九歲的時候,去荊州找到了劉景升,去討要自己父親的屍體。

但是最後作者好生的考究了一番這件事情,可以明確的告訴諸位了,這件事那就是十分扯淡的,不單單孫權沒有去,他大哥孫策也因為年紀太小沒有去。

他們兩個不出意外都跟著自己的母親呢,被自己的母親嚴加教導!

《建康實錄》:後堅薨,夫人家於舒,撫育孤幼,嚴於母訓。這句話說的不單單是孫權,應該還有孫堅,說起來的話,當時跟著孫堅的應該是他的堂兄弟孫賁。

《三國志·卷四十六·吳書一·孫破虜討逆傳第一》:初平三年,術使堅徵荊州,擊劉表。表遣黃祖逆於樊、鄧之間。堅擊破之,追渡漢水,遂圍襄陽,單馬行峴山,為祖軍士所射殺。兄子賁,帥將士眾就術,術復表賁為豫州刺史。

《三國志·卷四十六·吳書一·孫破虜討逆傳第一》:堅薨,還葬曲阿。)

初平四年的時候,孫權就被大哥孫策派來的呂範將軍等人帶到了舅舅吳景那裡,當然還有他的母親等人,開始了寄居的生涯。

次年,孫策為袁術攻打廬江郡。揚州刺史劉繇深怕被吞併,欲對孫權及其母等不利,於是朱治派人到曲阿迎接孫策母親及孫權等幼弟,提供養護。

後來,孫權跟著吳夫人遷往歷陽縣,又遷往阜陵縣!

直到興平二年,孫策起兵渡過長江,在擊破劉繇後,派陳寶到阜陵接家人回曲阿!

從中平元年,時任佐軍司馬的孫堅隨朱儁征討黃巾軍。孫權與家人都留居九江郡壽春縣開始,到興平二年。

長達十一年的時間之中,孫權就不斷的在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寄居,然後逃往,最後去下一個地方。

這足足的十一年時間之中,孫權除了逃往還學會了很多事情,很多很多,不該他這個孩子學會的事情。

所有人都說孫權為人性度弘朗,仁而多斷,崇尚俠義,喜歡蓄養賢才,因此漸與父兄齊名。

也有很多人說,他孫權年少有才,說他他常跟隨在孫策左右並參與內部事務的決策,其才能令孫策都自嘆不如!

甚至都有傳言說,每當宴請賓客時,孫策常常回頭看著孫權說:“這些人以後都會是你的手下。”

還給了他兩個很好很好的伴讀,一個朱家的樣子朱然,一個從豫州汝南郡固始縣避禍江東的胡綜,都是很好的人才。

但是這都不是他真的學會的,他真的學會的是皮厚心黑,這種不應該出現在他這種公子哥身上的詞語,卻是孫權最喜歡的東西,因為十一年的逃往寄居生活告訴他,若是不這麼做,他會很慘。

而有了這種經歷的他,對待很多事情上都會很早熟。

在孫策收得丹陽、吳、會稽三郡之後,十五歲的孫權被任命為陽羨縣長,吳郡太守朱治察舉他為孝廉,揚州刺史嚴象舉其為茂才。後又代理奉義校尉。

然後孫策被打的和三孫子一樣。

建安四年到建安五年年初這段日子,孫權隨孫策討伐廬江太守劉勳。劉勳敗逃後,又進軍沙羨,討伐江夏太守黃祖,收得了廬江、豫章二郡。

不過這段時間,孫權沒有領兵,這是第一次有很多人懷疑,他孫權的帶兵本事,是不是和他的父兄完全沒有可比性。

畢竟江東猛虎孫文臺,江東小霸王孫伯符,那都是天下間赫赫有名的統帥,但是到了孫權那裡,似乎這個傢伙和孫家天生的武將沒有任何的關係一樣。

就在這種懷疑之中,孫策死了。

建安五年,孫策被許貢門客行刺而去世,臨終前命孫權接替其位。孫權當年只有十八歲而已,被東漢朝廷冊拜為討虜將軍,兼領會稽太守,駐守吳郡。

孫策剛剛統一江東沒有多久,地方士民及賓旅寄寓之士仍存異心,因此孫權最初掌管江東時,局勢動盪不安。

廬江太守李術更是公開反叛,宗室內部廬陵太守孫輔通敵曹操、孫暠企圖奪權,丹陽太守孫翊和宗室重臣孫河遭到殺害,豫章、會稽等地數萬山越也伺機作亂。

什麼叫做內憂外患,現在這就叫做內憂外患。

被無數人質疑沒有本事的孫仲謀看著這一副慘淡的景象,也只是淡然的接受了江東之主的位置,臉皮之厚,讓無數人嘲諷都沒有作用!

孫權以張昭為師傅,以周瑜、程普等舊臣,統御諸將。先率軍消滅李術,得其部眾三萬餘人;阻止宗室反叛;

又滅山越六千,收編萬餘。他又廣招賢才,聘求名士,諸葛瑾、魯肅、嚴畯、步騭、陸遜、徐盛、顧雍、顧邵等人被招至麾下,安定了地方大族及賓旅寄寓之士之心,穩定了江南局勢。

在史書上或許這些事情只能分配在短短的幾句話之中,但是這些事情做下來,他要頂著多麼大的壓力,他要做多少事情,他能夠做的就是無數人在嘲諷和拒絕的時候,滿臉微笑的告訴他們,你們說得對,我還要繼續做。

十八歲之後的年華,比那舉家逃往的十一年更加的讓他難忘,因為更加的難受,更加的讓他痛苦,不過他靠著自己這些年鍛鍊出來的臉皮,讓一個十八歲的傢伙,慢慢的坐穩了那個位置,慢慢的得到別人的承認。

之後他用了五年的時間,做了唯一的一件事情,孫權三次進攻江夏郡,最終擊殺黃祖,吞併江夏郡大部。

雖然勝利了,但是江東對他的意見就更加的大了,五年打下半個江夏郡,想當年他的父親,一年直接打進了洛陽,他的大哥孫策,五年直接蕩平了江東。

怎麼就到了這個傢伙這裡,五年還沒有能夠拿下來一個江夏郡,不過孫權臉皮厚,他不怕。

赤壁大戰,孫權的代價出現了,或許是因為太多的人看到了這個傢伙的內心,直接提出了在曹操南征的時候,大家乾脆投降,也好幫助天下早日一統。

曹操佔領江陵後,給孫權寫信,直意要取下東吳之地。孫氏陣營內部分化為主戰、主和兩派,主戰派以魯肅、周瑜為代表,主和派以孫權的老師張昭為代表。

要知道作為江東之主孫權的老師,張昭的威望之大,便是孫權都很是擔心的。

此時,魯肅從江夏帶來劉備的謀士諸葛亮,表明劉備聯孫抗曹的決心。

周瑜及時返回,說明曹操的種種弊端,戰有望獲勝。

或許就是因為這件事,讓孫權果斷決定,以周瑜、程普為左右都督,與劉備合兵,和曹操決戰。周瑜用黃蓋之謀,以五萬人於赤壁大破曹操軍。戰後,劉備、周瑜等又追擊至南郡,曹操只好撤回北方,留曹仁、徐晃在江陵,派樂進鎮守襄陽。

這一戰算得上是相當的經典了,但是所有人看重的都是周公瑾,江東美周郎運籌帷幄之中,直接讓曹孟德大軍灰飛煙滅!

孫權對此沒有嫉妒,至少表面上他沒有任何的嫉妒。

當甘寧在夷陵被曹仁包圍,周瑜採納呂蒙的計策,留下淩統抵禦曹仁,以一半兵力馳救甘寧,獲勝而返。

同年,心中或許有些不忿的孫權親率大軍圍困合肥,派張昭攻打九江郡的當塗縣。張昭出兵不利,孫權攻合肥亦未能破城,最後只得退兵。

這一次,似乎他的名聲再次差勁兒了不少,孫權不知兵已經成為了江東的笑談。

建安十四年,周瑜順手拿下了偌大的南郡,讓當初孫權用了足足五年時間才拿下來半個江夏郡的戰績,再次黯然失色。

孫權得南郡後,滿臉微笑的任命周瑜為南郡太守。

同年,劉備上表奏封孫權代理車騎將軍,兼任徐州牧。孫權與劉備在京口相見,並同意將那個周瑜費勁了心思得到的南郡等借予劉備。

二人此次會面,鞏固了孫劉聯盟。曹操為防範孫權,強制內遷淮南的民眾,引發江淮十餘萬戶百姓驚慌,使其盡皆渡江歸附孫權,這一次孫權很開心的將這份兒功勞送到了自己的身上。

或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孫權慢慢的知道了自己善於幹什麼,他不適合去帶兵打仗,論這個本事,他是無論如何都比不上自己的那個哥哥和父親的,所以他決定了穩坐後方。

建安十五年,在孫權的支援下,孫權親自任命的交州刺史步陟南征,蕩平了交州九郡,讓他們無不望風而降。

交趾太守士燮率領眾兄弟接受孫氏管制。唯有劉表所任命的蒼梧太守吳巨陽奉陰違,最後被步騭所斬。

建安十六年,他修築了那再之後赫赫有名的濡須塢以防曹操南侵。

建安十八年正月,曹操攻打濡須塢。孫權以舟師圍攻曹操水軍,俘獲三千餘人,曹軍溺亡數千人。

在濡須塢與曹丞相相持一個多月後,孫權成功地勸退曹操。

建安十九五月,孫權親自統兵,但是不參與指揮的情況下,帶著呂蒙、甘寧征討皖城,虜獲廬江太守朱光,獲取人口數萬。自此,孫權控制了江淮南部。

建安二十年,劉備收取益州,孫權遣諸葛瑾討還荊州,劉備不從。盛怒下的孫權以呂蒙為將,連下長沙、桂陽、零陵三郡。

劉備亦起兵五萬赴公安,關羽將三萬於益陽與魯肅對峙,呂蒙、孫皎、潘璋等人紛紛趕來支援,大戰一觸即發。然而,曹操於此時率主力西征漢中,劉備面臨著極大的威脅,與孫權議和·。

最終,長沙、江夏、桂陽歸屬孫權,南郡、零陵、武陵歸屬劉備,這一次的勝利和談判,突然讓孫權覺得自己變得有些厲害起來了,最重要的是江東眾人也是這麼認為,這個主公或許是突然覺醒了自己的潛能,變得能打了也說不定。

與劉備議和後,孫權直接趁熱打鐵,親自率領大軍再次征討合肥。

結果就是他的大軍剛到合肥城外,便遭遇了張遼的突襲,猛將陳武奮戰至死,孫權棄旗登山,方得以脫險 ;在撤軍時,孫權又再次遭遇了張遼的突襲,在呂蒙、淩統、甘寧等人拼死保護下,孫權蹴馬趨津,助鞭過橋,再度脫險。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一次張遼的威望不威望的已經不重要了,他孫權的名聲是已經丟光了,已經人到中年的孫權,被這麼一場大敗臊的也是滿臉通紅,不過得益於他的經歷,這件事他還是扛過來了。

從合肥被張遼打成了三孫子之後,之後無論多麼嚴峻的形勢,無論多麼悽慘的事情,無論多麼緊張的大戰,孫權都保證了一件事,他絕不給主帥添亂。

該怎麼打仗就怎麼打仗,反正自己就是不動口,只看著,或許就是對戰事最好的幫助了。

這種靠著臉皮過日子的生活一直持續了他孫仲謀的大半輩子,直到有一天,他孫仲謀不只是江東之主了,還是曹孟德的盟友,是曹丕的盟友,是劉玄德的盟友。

當他發現子記得身份已經變成這種的時候,他覺得,自己或許也得要點臉面了。

當然,再決定要臉面之前,他要先出賣自己的盟友劉玄德,和他們共同的敵人曹孟德一起,將荊州的關羽給坑殺了。

以後,成為了這天下之間吳王的孫權也開始看向那個位置了!

說實話,當孫權看到比自己年紀還小,輩分還小的曹丕都已經成為了皇帝之後,他對於那個位置得期盼還是很嚴重的!

尤其是自己還要俯首稱臣的前提下!

(孫權的年紀的確是比曹丕大了五歲,孫權是公元182年出生,而曹丕則是公元187年出生的!

但是相差五年的他們,孫權的輩分確實是比曹丕大了一輩!

孫權的親妹妹孫尚香是劉備劉玄德的前妻,而劉玄德和張翼德恩若兄弟,不過曹氏向來不認這個,因為張翼德的老婆是夏侯家的侄女夏侯娟。

這樣一算計的話,孫權的確是比曹操低一輩兒,當初孫權之所以將妹妹嫁給劉玄德那個老男人也是想要和他們這兩個人拉平地位和輩分兒,誰知道張飛最後當了人家的女婿,弄得劉玄德這個和曹孟德稱兄道弟的老家夥也是尷尬的很。

最後乾脆兩個人直接選擇了各自論各自的。

曹孟德說生子當如孫仲謀,直接拿孫仲謀當親兒子說的,而孫權則是和劉玄德一口一個妹夫,就要從這裡找輩分兒,覺得自己和曹孟德他們是同一個輩分兒的。)

總之,孫權看著曹丕的篡漢稱帝之後就已經很是心動了,說實話,到了他這一步,已經是有實無名的江東之主了,若是想要再次出兵,北伐中原的話,他能夠做到的也就是去助助威,師出無名。

所以無論是幹什麼,孫權都要想辦法在走上去一步,但是這個時候,孫權出現了一個問題。

曹丕篡漢稱帝之前,曹家在中原已經經歷了兩代,兩代人全都是魏王之位,也就是說他已經走到了王位,想要再進一步,非常的簡單。

只需要將反對者都殺掉,剩下的人,其實已經是又準備了,異性封王,十人九反。

而換句話說,緊接著想要繼承漢室江山的那個傢伙,西川的劉玄德,先不說和自己的恩恩怨怨,他最起碼也已經是漢中王了。

再加上劉家子孫的身份,他想要登基稱帝,恐怕比曹氏更加的容易,甚至還有可能忽悠住不少漢室的忠臣去投奔他。

這般運作之下,孫權赫然發現了一個問題,他自己到現在也只是一個

侯爺,吳侯!

雖然說吳侯與吳王相差很多,甚至可以越過公爵直接封王,但是這也沒有人說,可以越過王位直接稱帝的,他需要先稱王,這個時候,他只有投靠曹氏這一條出路了。

畢竟為了荊州,他已經將劉玄德得罪死了,得罪的死死的。

這個時候,他如果出現了什麼問題,劉玄德最大的選擇就是趁火打劫,絕對不是和之前一樣幫助他了。

孫權此時為了能夠順利的稱王稱帝,他必須要有為王為帝的尊嚴,他不能和之前一樣了,出爾反爾,皮厚心黑的。

他只是江東之主的時候,他可以趁著盟友不備,搶奪盟友的地方....收回自己的利息!

現在可不一樣了,當孫權想要稱帝的時候,他就要改變他的態度了,他要有自己的威嚴,不能讓別人小看,更加不能讓麾下對自己的命令出現什麼質疑。

因此明明在荊州立下大功的呂蒙只是一個南郡太守,而作為副將的陸遜卻是得到了荊州刺史。

孫權就是要告訴他們,雷霆雨露,具是天恩!

不過陸遜拒絕了自己的恩寵,他寧可在揚州當一個別駕,所以陸遜得罪了自己。

孫權最後失去了呂蒙,投靠了曹丕,但是在劉玄德大軍攻伐江東的時候,他還是要啟用陸遜,哪怕陸遜敗給了一個無名小將吳班,那也沒有任何的辦法,因為當初的江東只有這麼一個人,能夠掌握江東全部的兵力,世家以及自己的親信。

琥亭一把大火,讓劉玄德幾十年的心血灰飛煙滅,陸伯言也成功的成為了天下間數一數二的名將。

但是這種名將卻是沒有得到孫仲謀的重用,所謂雷霆雨露,具是天恩,他陸伯言要為自己當初的拒絕付出代價。

曹子桓三路大軍征伐江東,在這種危機的時刻,江東幾乎全力以赴,但是孫仲謀依舊是沒有動用陸伯言,不得不說到了中老年,他的這個小氣勁兒,那是越來越厲害了。

之後不得不說江東積攢了這麼多年的厲害,老將之中除了呂範還略有些差勁兒之外,剩下的人都是不差分毫。

其中朱桓大勝曹仁的一戰,雖然最終交手的是曹仁的兒子曹泰,但是也讓人們知道了,江東的新秀們都在成長。

曹休打敗了江東老將呂範,朱桓逼死了曹魏大司馬曹仁,這已經說明了很多問題。

這個時候,知道大戰結束,作為江東大都督的陸遜都沒有出場,但是曹魏的曹真依舊是將戰局轉了回來,讓江東失去了最好的機會。

也讓旅陸遜失去了一次機會,作為江東大都督,本想著依靠這一次大勝,能夠主動邀請孫權稱帝,這是陸遜和接替張昭成為江東吳國首任丞相的孫邵聯名上書,請求孫權稱帝,希望由此能夠改變孫權對自己的看法。

結果曹真也是一把大火,不但燒死了孫家的後起之秀孫桓,更加澆滅了孫仲謀的稱帝之心,在劉玄德和曹子桓默契的配合之下,孫仲謀只能再次拿出那不要臉皮的本事。

一邊和自己的手下敗將劉玄德議和,一邊和完全打不下自己的曹魏曹子桓俯首稱臣,上供求饒。

換一個人,恐怕在那個時候就已經氣死了,看看劉玄德,最後失敗了一次就直接不行了,再看看人家孫仲謀,和劉玄德一樣,也是從頭失敗到結束,劉玄德好歹還有個名將的名號,孫權那是名將發掘機啊。

誰和他打,誰就能夠成為名將,這麼多年下來,孫權也沒有感覺心裡不舒服什麼的,最可氣的是最後自己好不容易打贏了,還要想著自己的手下敗將去低頭認錯,上供求和。

最後他孫仲謀能夠好端端的活著也是不容易了,更別說孫仲謀再之後劉玄德死了之後,和西川蜀漢再次結盟的時候,自己的那個前外甥啊,那叫一個過分啊。

最後明明是江東更強,結果卻是要將西川的人還回去不說,還要再次為西川的臣子一般。

雖然不用上供求和,但是他卻是感覺到無比的委屈,孫權自己都不知道自己這是怎麼了,自從當上了那吳王之後,自己明明沒戰必勝,可是自己卻是越來越沒有臉面了。

之前自己執掌江東,雖然經常被人打的和三孫子一樣,但是江東卻是日益壯大,別人都說他孫仲謀乃是一個多麼厲害的人,可是到了現在,明明他孫仲謀也和父兄一樣了,很能打,但是卻沒有人再看得起他了一樣。

曹子桓的七年時間裡,不斷的在嘚瑟嘚瑟的拿自己說事兒,動不動就是大軍出動,一副在江東和徐州的邊疆之地釣魚捕蝦的,雖然他也知道那是曹子桓是為了對付後面的利城為首的諸多青徐勢力。

但是誰敢保證他就沒有真的動兵的意思?

在不久之前,孫權再次重用了陸遜,或許是因為陸遜主動上書,請求孫權登基稱帝這件事情感動了孫權,讓孫權對他放鬆了對他的懷疑。

這些年,雖然陸遜一直不能夠再領兵了,但是陸遜仍然是他的心腹,至少在外人眼中是這個樣子。

黃武二年四月,陸遜和丞相孫邵率領群臣上表,勸吳王即帝位,孫權謙讓沒有答應。

六月,劉備去世,後主劉禪即位,由諸葛亮輔政,與東吳和好,恢復了吳蜀聯盟。凡吳、蜀關係處理,孫權都令陸遜與諸葛亮通訊,又刻了自己的玉璽,放在陸遜的住所。

孫權每次與劉禪、諸葛亮的書信,先徵求陸遜意見;給蜀的文書,也先給陸遜看,有不對的,就讓陸遜修改後直接發出。君臣間相互信任到如此程度,這在之前的各個朝代的歷史上是少見的,孫權覺得就算是放到後面,那也是少之又少的。

黃武五年春,陸遜因駐守的地方缺糧,上表命令諸將廣開農田。

孫權知道之後,沒有反對而是直接回覆說:“主意很好!即日起我父子親自領受一份農田,用給我駕車的八條牛分拉四犁耕作,雖然比不上古聖賢所作,也可以與大家一樣同等勞動。”

十月,陸遜上表勸孫權廣施恩德、減輕刑罰,放寬田賦的徵收,停止戶稅的收稽。

孫權再次認同他的觀點,表示二人情分特別不一般,喜樂與憂慮實同。於是孫權命令有關主管官員寫好全部的法令條款,派郎中褚逢送給陸遜和諸葛瑾過目,讓他們增削修改。

黃武七年的時候,孫權終於作出了決定,他要對曹氏動手了,將曹氏壓在自己身上的那塊大石頭搬開,好好的做一件自己這麼多年,一直想要做卻是從來沒有做過的事情。

黃武七年五月,吳鄱陽太守周魴派人送親筆信給揚州牧曹休,謊稱受到吳王責難,打算棄吳降魏,請求派兵接應。

當然,這些都是吳王孫權主動讓他做的,目的就是能夠將這個曹魏的東南屏障解決掉,讓自己能夠更加安穩的做好那件事情。

八月,孫權進駐皖口,拜陸遜為大都督、假黃鉞。於是陸遜統領六師和禁衛軍而攝行王事。孫權親自執鞭為陸遜在前開路 ,令百官朝陸遜下跪。孫權又派奮武將軍朱桓、綏南將軍全琮為左、右督,各統兵三萬襲擊曹休。

這一次,他重新啟用了陸伯言,從新啟用了這個與眾不同的傢伙,最後成就了自己的事業。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宇宙級寵愛諸天新時代女配她天生好命都市國術女神我真不是魔神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食物鏈頂端的猛獸我有一座天地當鋪特種兵之戰狼崛起劍仙三千萬
相關推薦
怪物被殺就會死拿著手機去諸天甜妻難追:總裁老公甜蜜愛鋼骨之王宋疆末世之異能進化大楚懷王鬥羅之萬相鬥羅無血之心緝兇進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