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漢末之幷州匪政

第九十五章令君留香,千古賢臣
上章 目錄 下章

漢末之幷州匪政第九十五章令君留香,千古賢臣

上黨郡境內數萬黑山軍的解甲,足以使上黨郡守軍壓力大減。

大軍可以從壺關出擊,向黑山方向進軍,逐一收復各縣,將張燕再次趕回黑山之中。

只是幕府擔憂會引起張燕的強烈反擊。一旦張燕出兵十餘萬,戰馬數千匹。

這戰事就會變得極為焦灼。

歷史上袁紹也是在得到呂布的幫助後,才成功擊潰張燕。

如今徵西將軍府的主要戰略還是收復河套,驅逐黃河兩岸的胡虜。

所以張瑞便下軍令,命段文嚴守壺關,同時從上黨再抽調五千大軍入太原,準備進攻西河。

解決了幷州唯一的內部之憂後,張瑞便開始著手解決外部事物。

首先是來自袁紹的質問。

使節是歷史上一席話勸說韓馥禪讓冀州給袁紹的頂級說客,荀諶。

荀諶字友若,乃是荀彧之四兄。

荀家乃是書香世家,文教斐然。出生於這種家庭,荀諶不但長得斯文清秀,氣質亦是溫潤儒雅。

見到張瑞之後,主動行禮說道:“諶恭問君侯金安。為君侯新賀,願君侯國以永寧。”

“孤安,荀君且入座。”

待荀諶入席後,張瑞問道:“不知荀君在袁車騎府中擔任何職?”

“諶才疏學淺,只擔任從事中郎一職。”

凡將軍開府,府中官職都相差不大。如今張瑞擔任徵西將軍,亦為重號將軍,車騎將軍府架構便與張瑞府中大抵相似。府屬有長史、司馬各一人,從事中郎二人,掾屬二十九人,令史御屬三十一人。將軍以本號領軍的,各有部曲、校尉。

從事中郎即為長史與司馬的副官。因此可見,荀諶在人才濟濟的袁紹麾下亦是身居高位。

只是張瑞對荀諶的弟弟荀彧更加感興趣。

便問道:“荀君兄弟文若,如今何在?”

荀諶略微驚奇,不知徵西將軍為何會忽然提到自己六弟。

出於禮儀,荀諶還是介紹道:“去歲,文若被舉為孝廉,拜為守宮令。逢董卓之亂,乃求出補吏。除亢父令,離開洛陽便棄官歸鄉,謂父老曰,穎川,四戰之地也,天下有變,常為兵衝,宜亟去之,無久留。會冀州牧同郡韓馥遣騎迎之,文若乃將宗族遷至冀州。如今正在前往冀州途中。”

知曉荀彧行蹤無疑是一件喜事,張瑞面露笑容,說道:“久聞文若賢名。孤願闢其為幷州別駕從事,行太原太守。周流宣化於萬里,總理幷州一州之政務。稍後孤將派遣使節攜聘書與薄禮隨同荀君一同離去。請荀君代為引薦於文若處。”

哪怕以荀諶之修養,亦被震驚的心神顫動。

別駕從事,乃州牧麾下最高屬官。因為地位極高,出行獨乘一車,並不與州牧同駕,而得名。已不是位卑權重,而是真正的位高權重。總理幷州政務,撫寧內外,顯光日月,經國達治,取濟生民,振其塗炭。

可謂一朝同風起,扶搖九萬裡。能夠暢抒胸意,憑心中所願而治政一方。

別駕從事已顯赫一時,恩威無二,卻又行太原太守。

所謂行太原太守,即其功績暫時不足以擔任太守。只是暫管太守之事。

這幾乎擺明了就是要不拘一格重用文若。

任誰不知,文若乃是一介新臣。論舉孝廉,能擔任縣令便已是禮遇非常。斷然不可能直接升任太守。

所謂的行太守事,就是向文若傳達一種態度。雖然礙於典制不能直接升任為太守。但可以為其不設太守,令其代管一郡政務。無太守之名,卻有太守之實。日後升為兩千石,不過是水到渠成之事。

荀諶不得不問道:“君侯何意竟如此看重吾弟文若。”

張瑞當然不能說我對荀彧的才能遠比你想象得還要瞭解。只得找個藉口託詞,說道:“曾聞南陽名士何顒評之曰:王佐才也。孤如今既賑濟災情,救濟斯民,又興兵驅逐胡虜,收復河套。戰戰兢兢,如履薄冰。誠請文若佐我效仿桓公偉業。”

桓公偉業,即齊桓公故事。齊桓公為春秋五霸之首,重用管仲,尊王攘夷,九合諸侯,一匡天下。

十分貼切漢末的情形,亦十分符合荀彧的志向。

荀彧並不是一個空想主義者,雖然有心匡扶漢室,卻並沒有選擇相助漢獻帝。因為漢獻帝無兵無權,已經穩不住大漢社稷。

所以荀彧選擇與一方諸侯合作,先穩定局勢,保住漢室江山,延續劉氏國祚。

立志成為大漢徵西將軍的曹操,便是荀彧選擇的諸侯。

於是荀彧助其精兵足糧,掃平叛逆,穩定漢室國祚,剪除一切試圖取代漢室的篡逆者。

曹操亦不負荀彧所望,成功做到了:“設使天下無孤,不知幾人稱帝、幾人稱王。”

只是在曹操稱魏公之時,才與荀彧的志向產生違背。

荀彧希望曹操能作權臣,扮周公、霍光,甚至哪怕作董卓,但這天下依舊是大漢之天下。

而曹操卻希望建國家、興社稷,避免權臣滅門之禍。

因而《三國志》將荀彧傳列於魏志,其實是對荀彧名節的一種折損。

至死,荀彧亦是漢臣。未曾受魏國官印。

荀彧、荀攸雖然皆為尚書令,卻完全不同。荀彧乃是漢室朝廷的尚書令。

而荀攸乃是魏國尚書令。類似於李廣為漢臣,卻受梁國將印。當然,當時大部分的漢室官員如曹仁、張遼、鍾繇、崔琰、常林、徐奕、杜襲、衛覬、和洽、袁渙、陳群等等都解了漢室印綬,改受魏國官職。乃是大勢所趨,也不能與李廣完全類似。

針對荀彧這種忠君名士,張瑞打出尊王攘夷旗號,便如同明言將會“奉天子以討不臣”。

奉天子以討不臣與挾天子以令諸侯,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尤其對荀彧而言。奉天子以討不臣,才是其真正認可的理念。

當然,諸侯的話,沒人會全信。

甚至這話說出來,張瑞自己都不信。

奉天子以討不臣,張瑞著實沒有多大興趣。倒是曹操所行封社稷,興國家,張瑞興趣濃厚。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但不妨先將荀彧騙到手下。

就憑自己為天下先,第一個喊出清君側、為國除賊的義舉。至少能給荀彧留下一個良好印象。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都市國術女神我有一座天地當鋪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食物鏈頂端的猛獸特種兵之戰狼崛起劍仙三千萬宇宙級寵愛諸天新時代女配她天生好命我真不是魔神
相關推薦
極道丹皇吞天劍神戰國野心家大世爭鋒西遊:開局化身黑無常,地府簽到生死簿夫人你馬甲又掉了超神學院裡的異鄉人四分之三絕世美男長生五千年李青的奇妙冒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