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漢末之幷州匪政

第一百七十六章猛將典韋,力壓眾人
上章 目錄 下章

漢末之幷州匪政第一百七十六章猛將典韋,力壓眾人

今日武考的首項是舉石。武考的流程一般是將體力消耗大的專案排在前面,體力消耗小的排在後面,如此稍加休息便不影響發揮。

昨日的負重行軍,體力消耗最大,所以全日只考了一項。

隨著舉石專案開始,趙雲對張瑞說道:“君侯,請多關注最右側之豪傑,昨日負重行軍,其披覆四十斤重鎧,手持長矛,揹負櫓盾,腰掛長刀、強弓及五十根羽箭,贏三日之糧,半日而繞行長安行百里,為眾人之冠。”

這些條件看似都與魏武卒相差無幾,但其實差距極大。

最主要是計量單位的大幅度變換。比如丈,周朝時一丈為一百八十釐米,所以成年男子在周朝時名叫丈夫,而到了漢朝,一丈就長達二百三十一釐米。鼎鼎有名的關羽,身長九尺,身高就已經超過了兩米。而到了後世,一丈長達三點三米,成年男子也只能稱為七尺男兒。

同樣,春秋戰國時期的一里,也比當今少一截,魏武卒要求半日而行百里,用的是戰國時的尺度。套用漢裡,其實要比魏武卒多出近十分之一。

日中而趨百里,這是士卒個體能行進的距離,並不代表整支大軍能行進這麼遠。

日中而趨百里,一日便行進兩百多裡,相當於後世一百五十多裡。

世界軍事史上,能徒步一日行進一百五十多里的軍隊,要一直等到近兩千年後,朝鮮戰場上,諸夏的萬歲軍,才創造了如此奇蹟。

張瑞舉起望遠鏡,看向校場,細看之前對身旁女眷笑著說道:“孤出一題,考教一下爾等。試看誰是最聰慧之人。”

幾名女眷興致勃勃的看向張瑞,果然還是全家人一起出來會比較有趣。

“試問汝等,昨日負重行軍中,汝超過最後一名,汝名次為第幾?”

“倒數第二名!”董白搶答道。

張瑞嘴角上揚,舉著望遠鏡,說道:“再仔細想想。”

透過望遠鏡,張瑞終於找到了校場上,最右側的豪傑,視線中這名漢子魁梧雄壯,隆起的肌肉將戎服一塊塊撐起。其他人需要吃力才能舉起的舉石,在其手中彷彿輕若無物,隨手便高舉過頭頂。

而手託數百斤的舉石,其站在原地卻穩如一棵蒼松,紋絲不動。考官隨之為其一次一次加大重量。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到最後一次,趙雲說道:“其所舉巨石高達一千八百斤,乃是兵部特意為其所設。”

張瑞讚歎,說道:“今日終見膂力過人,力擎千斤之豪士。”

後世舉重冠軍記錄為四百七十五公斤,換成漢斤為一千九百斤。其能力舉一千八百斤,已接近人類極限。

隨後張瑞問道:“其人背景如何?”

趙雲回道:“其人名叫典韋,乃陳留己吾人。有大志氣節,性格任俠。因為友殺入,去歲便避難於河東。”

張瑞點頭,在武考名單上見到典韋之名時,便已大概猜到了緣由。

早在前年還在太原時,張瑞便因為黑山賊之名而吸引了大量遊俠逃亡治下以躲避漢室追捕,當張瑞剿滅了白波軍,這種勢頭達到鼎盛。

名士、遊俠、流民紛紛逃往治下避難。為了應對不法遊俠,賊曹掾曾一年數次請求增加治安撥款,以招募胥吏,維持治安穩定。

甚至武舉就是為了穩定這些遊俠而設,明文規定,遊俠有犯罪不法者,不得參與武舉。希望以此來約束有志節的遊俠安分守法。

顯然,典韋也是曾經避難於太原、河東的遊俠。

張瑞所不知道的是,自己曾經差點就與典韋失之交臂。若武舉再晚頒佈數日,典韋就離開了河東。是一群遊俠奔走相告,典韋才決定留下試試武舉。

關於典韋,張瑞印象極深。當然,可能任何一個喜歡三國的人,對其都印象極深。

託《三國演義》之福,典韋的事蹟廣為人知。

而且難能可貴的是,典韋在《三國演義》中得事蹟,基本與其歷史事蹟相同。比如赫赫有名的八十斤雙鐵戟。

這個跟關羽的青龍偃月刀不同,歷史上典韋的兵器就是八十斤雙鐵戟。

為此《三國志》特意記載了,典韋好持大雙戟與長刀等,軍中為之語曰:“帳下壯士有典君,提一雙戟八十斤”。

當然由於羅貫中的一貫作風,《三國演義》裡毀了極多的名將。因為羅貫中對軍事的誤解,導致其凡是誇讚的名將,必然武力極為突出,從而薄弱了其他環節。

比如趙雲,明明是一位仁義勇智信全面均衡的名將,在《三國演義》裡,就被設定成了武力近妖的不真實武將。

而典韋也是如此。明明是一位類似張遼能帶兵打仗的猛將,卻被《三國演義》設定成了類似許褚的親軍統領。

在陳壽的《三國志》記載中,典韋形貌魁梧,膂力過人,因單臂舉起軍旗而被司馬趙寵所賞識。

最初從屬於夏侯惇,四處征戰,數次殺敵有功,被拜為司馬。

因濮陽之戰,正面擊潰呂布大軍而聞名天下。當時曹操擊破呂布別營,被支援趕來的呂布大軍反包圍在營中。曹軍大戰一天一夜,又面臨呂布親自衝鋒陷陣,相持甚急。

曹操徵募勇士,陷陣突陳。典韋率先在人群中應募,隨後有應募者數十人,皆重衣兩鎧,棄楯,但持長矛撩戟。

當時西面戰情告急,典韋突進擋敵,呂布軍弓弩亂髮,矢箭如雨,典韋因身披兩重重鎧,所以盡然無視。及敵軍近至十步,典韋手持十餘支小戟,大呼而起,以戟擲敵,所投者無不應手而倒。呂布軍稍退。

此時剛好是日暮之時,曹操才得以引軍而去。

考慮到敵軍打的曹軍節節崩潰,而典韋要一直等距離近至十步才發小戟,敵軍很有可能就是身穿重鎧的陷陣營。畢竟弓弩齊發,這一點也跟高順率軍平定郝萌之亂的描述一模一樣。

因為此戰,典韋一戰成名,被曹操所賞識。《三國志》所記載:“韋既壯武,其所將皆選卒,每戰鬥,常先登陷陳。”

總體而言,典韋在軍中的地位,與張遼、樂進都極為相似,是率軍先登陷陣,浴血在前,而不是一直護衛中軍。

哪怕是宛城之戰,典韋也是率軍守在城門處,而不是護衛在曹操身邊。

後世對典韋的評價也是:“典韋雄武壯烈,不在張遼、許褚之下”。

這是一個可以率領步兵跟敵方大軍激烈廝殺的猛將,而不僅僅是一名保鏢。

事實上,這個時代的將領沒有誰就一定是頭腦簡單的保鏢頭子。

哪怕赫赫有名的虎衛許褚,剛從軍的時候也是做的先登陷陣的工作。

“許褚及麾下諸俠士,從徵張繡,先登,斬首萬計”。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都市國術女神我有一座天地當鋪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食物鏈頂端的猛獸特種兵之戰狼崛起劍仙三千萬宇宙級寵愛諸天新時代女配她天生好命我真不是魔神
相關推薦
極道丹皇吞天劍神戰國野心家大世爭鋒西遊:開局化身黑無常,地府簽到生死簿夫人你馬甲又掉了超神學院裡的異鄉人四分之三絕世美男長生五千年李青的奇妙冒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