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漢生指南

第二十六章 學鄉[下]
上章 目錄 下章

漢生指南第二十六章 學鄉[下]

項奉是個好商人,知道細水常流的道理,又有張涵的叮囑,貨物的價格隨行就市,通常會稍微低一點,並儘可能保持穩定。即便此次黃巾之亂,商鋪物價的漲幅,也要比其他地方要少一些兒。這樣一來,學鄉商鋪深受士子們的好評,附近地區的鄉民也都願意和他打交道。僅此一地經營的收益,便足以供給學鄉的所有支出,尚略有富餘。

“不行!不行!”

聽完了管寧的講述,項奉連連搖頭,“幼安兄,不是我推拖。鄭君這個主意是好主意。可是,他只知道其一,不知道其二。

印刷書籍裡面,最賺錢的要算印刷典籍,比如說,朝烴正定過的六經——這個絕對不會虧本。

因為,六經的印刷數量多,多少年都不會改變,版是不會作廢的,到時候印就是了。所以,怎麼樣都不會賠本。今年不賺錢,可以來年接著印。到了不其來的士子,但有能力,沒有不買上一兩本的。哪怕印的多了,不其賣不掉,也可以賣到外地去。”

管寧點點頭,項奉一說,他就明白了,《詩經》、《尚書》、《周易》、《春秋》……這些典籍,讀書人都要學習,始終是經久不衰,歷時常新的,他自己都買了一套,別人想來也不例外。見管寧點頭,項奉說的愈加起勁。

“其次,是給大儒們出書——這個可能賺錢,也可能虧本。”

學鄉有個規矩,大儒們只要留下來講學一年,就免費給他印一本書,待滿四年還可以另印一本。當然,要印的書,必須是學術性書籍,並取得委員會的同意——七個人裡只要有三人同意即可。不少大儒就是衝著這一條,才願意留下來講學的。

“但是,”項奉狡頡地笑笑,“一般說來,給大儒們出書,典籍坊是不會虧本的。出書的大儒本人,會得到三百冊印本;藏書莊會得到五十冊印本。此外,作坊還會多印一些。

印刷一本書籍是很昂貴的,成本非常高。刻版、紙張、墨和人工等等,印一本書成本通常都要在一到兩百萬錢之間。

大儒們出的書多是其一生所學,大儒自己也很有名氣,一本書賣上兩三百錢,賣出個三五千冊,還是差不多能做到的。過一兩年以後,還可以印一些繼續賣,很少有賠錢的時候,萬一賠本了,也不會太多。

可若是印這些講稿和講義的話,又能賣給誰呢?會有人願意花數百錢買典籍,買某家之學說,會有人買這些嗎?

鄭君的意思,是為了那些不能待在不其的士子準備的,其餘估計還能賣出去幾百本,也許有上千冊,然而,絕對不會很多。

百分之百會賠本!還會大賠特賠!”

項奉樹起一根手指,一字一頓的強調,“每本至少要虧一百萬錢!”

每本虧一百萬,一年就是一千兩百萬,管寧被這個數字嚇了一跳。不過,他隨即醒悟過來——與興學的開支比起來,這一千兩百萬還真是個小數字。估計了一下,管寧覺得,張涵肯定會同意出這筆錢的。

“一千兩百萬錢是嗎?

行!這錢沒問題,青州出了,只需要典籍坊每年能滿足我們的需要,提供所需的書籍!”

“好,爽快!不過,每本書限量三千冊,三千冊以內,要多少都行,超出的部分每本一百錢!”

項奉知道管寧此來,是得了張涵的指令,但親兄弟明算帳。項奉自然不會給管寧詳細講解,印刷典籍和印刷期刊的區別。

典籍印刷數量大,需要採用木質堅硬、紋理細密的木頭,如,棗木、梨木和櫟木,這樣的雕版才能長期使用,保證印刷出的字跡不模糊。而印刷數量少的,隨便用便宜的木頭應付一下,就可以了。反正只印千八百本的話,也不會影響質量。其它的種種訣竅,不一而足。

“哪兒怎麼行,哪兒能用的了這些?總不能全讓我們負擔吧?”

管寧雖然缺乏經驗,也不清楚印刷的訣竅,但砍價是基本常識。

……

“哦……是這樣啊,行!就這麼辦了!”

聽到每年要負擔一千萬,張涵面不改色,從容自若,管寧暗暗讚歎。殊不知,張涵驚詫莫名,只是他掩飾的很好,管寧沒看出來。

錢不算什麼,一千萬錢換成了慄米,也就是兩三萬石,張涵安置慣了流民,對這點錢,眼睛都不眨一下。可是,鄭玄的這個主意真是太超前了,這老先生還真不一般,送給他份藏書,他就能鼓搗出所大學來,一轉眼,這老先生又要出月刊了……

“康成君臺鑒:……”

管寧走了許久,張涵才反應過來,管他呢,這也不是什麼壞事,學術期刊而已,隨他去好了。不過,印刷的事,張涵倒有點想法。

提起筆來,張涵就給鄭玄寫了封書信,感激他的幫助,並提了些建議。隨後,張涵意猶未盡,又給項奉寫了封書信,把活字印刷技術描述了一遍——什麼鉛字呀,油墨呀什麼的。張涵見過鉛字,正方的柱形長條,一面是字,一面平整,側面還有兩個對稱的凹槽,也許是一個……總之,應是排版的需要。當然,他也就知道這麼些了。

“這不就是多刻些圖章嗎?”

項奉立刻理解了活字印刷術的精髓。

鉛字?在項奉的印象中,鉛有些軟,恐怕光用鉛是不行的;油墨?什麼油?豆油,還是……算了,慢慢試驗著,先用木活字。不過,制訂活字的標準,大小長短的詳細尺寸,還是應該的,所有的活字都實在幾個規格之內,補充就容易多了。至於排版就更不是問題了,在學鄉里,認識字的,比不識字的,還要多。反正他平日裡,也沒少僱傭士子們寫雕版用的字。到時候,多僱些也就使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

“幼安,這樣可不行呀,朝廷自有制度,怎麼能讓你來負責呢?”

曹操朗聲笑道,他是個很有魅力的人,與管寧認識不久,便已經頗為熟悉了。曹操對辦學很支援,他自己也在做同樣的事情。

但是,對於開支不經過他手,由刺史府的勸學從事直接管理,曹操的意見很大。刺史不過是個監察官,這不是他的許可權,曹操是絕對不會同意的。

當然,曹操倒不會以為張涵想要圖謀不軌。士子們來自天南地北,又不是張涵的人,也基本沒有崇拜張涵的,他們不可能教育學童們崇拜張涵。最終得利的,還是大漢國。說句不客氣的話,張涵勾結宦官便玷汙了自己的名譽,他安民興學,會提高他的聲譽,卻不能掩蓋這一汙點。如果張涵想造反的話,收買民心,招募士兵,絕對比教育小孩子,更有前途。

張涵不是不明白這一點,但他有著更深層次的考量。即便沒有這個,張涵也依然會推廣教育。在大漢國的教育裡,文武兼備本是常理,張涵又有意為射箭、技擊和蹴鞠提供了少量器械。從這一點來說,以後至少青州軍的兵源素質會更高——這就值得了。

管寧有些頭痛,在諸郡國裡,濟南相曹操最支援辦學,卻又最為固執。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正當他想說點什麼,一陣朗朗讀書聲吸引了管寧的注意力。

“怎麼樣?沒有剋扣你的錢吧?”

曹操停下了腳步,看著這間寬敞嶄新的茅草屋,臉上不覺流露出幾分自豪。有了不其的講師和管寧帶來的書籍,在短短的半年時間裡,他在濟南國十個縣裡,建立起一百八十座學校,新入學的孩子超過了七千。雖然課桌是木頭樁子,學童大多使用沙盤……

管寧也不禁微笑起來,這些孩子多半不能一直讀下去,但畢竟有了讀書的機會,也許今天看到的學童裡,將來會出現幾位大師……

趁著管寧高興,曹操抓緊有利時機,終於說服了管寧。在濟南國,各級學校的管理,有曹操統一負責,而管寧只負責監督錢糧的使用。

中平三年(186年),在管寧的努力下,青州新建立學校二千九百所,新入學孩童超過十萬。其中,一半的學校,是建立在流民屯中的——那裡張澗說了算,執行起來更容易。這些學校從事的,都是最基礎的教育。用張涵的話講,數量上去了,再說質量。

(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CMFU.,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都市國術女神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宇宙級寵愛劍仙三千萬我有一座天地當鋪女配她天生好命食物鏈頂端的猛獸諸天新時代我真不是魔神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相關推薦
我的女神模特老婆躁動青春奶爸的娛樂人生奪心遊戲:腹黑總裁的失憶女友你又在亂來[電競]五十四諸天全球對映:校花的貼身戰神敗家天神的拾荒人生超神從拓荒開始修仙當謹小慎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