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漢武揮鞭

第七百零七章 赴滇迎親
上章 目錄 下章

漢武揮鞭第七百零七章 赴滇迎親

無論是否以和親的名義,甚至不管滇太子求娶的是宗室女還是尋常民女,凡是漢人女子,劉沐身為大漢儲君,都恥於應諾,君臣將女子嫁入外邦以謀國事,實乃國恥。

劉徹心下雖是認同,卻是不顯於色,淡淡問道:“若拒下此事,滇國必難盡心為我所用,又當如何?”

劉沐撓了撓頭:“兒臣在席間探問過滇太子,其么妹恰是及笄之年,又未婚配……”

“呵呵,你倒是機靈,可有好的夫婿人選?”

劉徹自然不會認為自家傻兒子有心迎娶滇王幼女,現下太子妃的人選還沒著落,納番邦王女入府可不像話,至於冊為太子妃,那更是想多了,已半截身子入土的老宗正指不定要撞柱死諫。

“族兄劉塍,年十九,未有婚約在身。”

劉沐頓了頓,略微加重語調,意有所指道:“兒臣日前邀其入府赴宴,探其口風,族兄願……親赴滇地,迎娶滇王之女。”

“哦?”

劉徹亦是語調微揚,覺得有點意思了。

劉塍,開國功臣荊王劉賈之後,丹徒候嗣子,承繼祖輩武風,頗為剽悍武勇。

宮邸學舍創立後,諸多劉氏宗親子弟入學,劉塍的優異表現引得天家矚目,劉氏王侯們聞得自家子嗣講述劉塍如何悍勇不凡,亦重新憶起劉賈這位軍功赫赫的劉氏功臣。

劉塍尚在宮邸學舍時,太子劉沐因年幼,遠不似現下般足以憑拳頭“稱霸”學舍,反倒是智勇雙全的劉塍橫壓一眾同輩宗親,堪稱“初代舍霸”。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三年多前,皇帝劉徹下旨準允王侯子嗣入政經官學與黃埔軍學,完成學業後則可入仕或從軍,劉塍便是首批入黃埔軍學的劉氏宗親,且在劉徹授意下,頗得軍學祭酒劉越的看重與培養。

去年歲末,劉塍入宣曲騎營,因資歷過淺,僅是出任屯長,雖只將兵五十,卻屬校尉公孫敖的親衛,在帳外聽用,且可參與機要聞議,是實打實的將帥種子。

皇帝劉徹早就在為自家皇兒日後繼承帝業佈局,似劉塍等與天家血緣關係較遠的劉氏宗親,對帝位的威脅不大,若又有真本事,放在軍中歷練,待其成長起來,便可用來制衡各大軍系。

若不如此,饒是周氏和秦氏軍系早已衰微,李氏和公孫氏卻又崛起,隨著衛青領兵覆滅百乘王朝,其嫡系將領也紛紛加官進爵,眼瞧著又是一派軍系。

忌憚軍中將帥功高震主,動不動就兔死狗烹,實乃帝皇的無奈與無能,更會令將士寒心,是下下之策。

唯有分置軍權,使各軍系相互制衡,帝皇才能統攬三軍,如指臂使,將雞蛋放在同個籃子裡,只將社稷穩固寄託在個別將帥的忠誠上,說甚麼用人不疑,未免太過天真了。

君不見,史上漢武帝晚年時,功勳赫赫的衛氏幾近滅門麼?

至於徹底消滅軍系,那是痴人說夢。

軍系如同世家,甚至猶有過之,舊的消亡,新的亦會崛起,這是人性。

饒是後世諸國,包括華夏與歐美,皆無有例外,為免犯忌,就不多提了。

公卿將相們也都是老於世故,對皇帝的心思看得通透,沒敢給入仕從軍的劉氏子弟下絆子。

李氏和公孫氏兩大軍系,也不因軍中利益受損而心生怨懟,恰恰相反,現今但凡有些腦子的,都曉得這對兩大軍系實是好事,就如太尉李廣昔年主動告老致仕,無非就是讓皇帝放心,對李氏少些猜忌。

劉塍作為劉氏宗親中年輕一代的佼佼者,自然深得看重與栽培,現下軍職不高,只因資歷不足,且未立戰功,無法升遷罷了。

只須軍功足夠,定能平步青雲的。

劉塍自是心知肚明,奈何現今國無大戰,軍功難覓,為之奈何?

非止是劉塍,現今大多軍中將士都渴求戰功,實在是過往二十餘年間,大漢對外連戰連捷,得以加官進爵的將士數不勝數,使得全軍皆鷹派,不畏戰,更好戰。

放眼四夷,除卻漠北匈奴,也就西南諸夷還未征服,在漢軍將士眼中,無疑是塊大肥肉。

對劉塍而言,迎娶滇王之女,無疑能藉此獲取先手,有甚麼不樂意的?

畢竟男女有別,說句難聽的,娶回家後,若是夫妻不睦,大不了多納幾房妾室,與錦繡前程相比,實在划算得緊。

這道理,太子劉沐都能想得到,皇帝劉徹還能不懂麼?

“赴滇迎親麼?”

劉徹微是沉吟,勾唇道:“若是如此,為父可下旨賜婚,只不知要遣兵幾何,隨行前往?”

劉沐面露得色道:“那日酒宴,兒臣僚屬亦是作陪,談及此事,張篤及蘇武皆有意隨行,倒是無須父皇遣兵,族兄現今麾下精兵足矣?”

劉徹倒是真沒想到:“一屯之兵?”

“然也。”

劉沐瞧見父皇神情,愈發覺得自己的謀算果然大妙,故作神秘道:“族兄赴滇迎親時,若恰逢夜郎與滇國的邊境生變,為保滇國王女周全,自是不宜冒險返京,當滯留滇地,五十精兵皆乃宣曲校尉帳下親衛,替族兄的岳父將兵監軍,應是足矣。”

“嗯,所言甚是。”

劉徹緩緩從躺椅起身,看著自家傻兒子,很是讚賞的頜首認同。

不容易,這小子終於有了幾分老劉家的帝皇風範,已略肖為父昔年了。

“只不知你姑母可會捨得愛子犯險?”

劉徹尚有些許遲疑,這群小屁孩的盤算雖是不錯,張篤乃是大行令張騫獨子,又是太子中庶子,若是隨行赴滇,對莊氏王族而言,無疑等同於大漢天家和大行府無需意會的許諾了。

劉塍迎娶滇王之女,更是劉氏與莊氏的聯姻,象徵意義並不比滇太子隨便迎娶個劉氏女要低。

畢竟劉塍乃是荊王之後,丹徒候嗣子,將來是要襲爵列候的,太廟祭祖時是有資格入廟行祭的,其正妻的姓氏是可列入老劉家族譜的。

這對滇國意欲“還歸華夏”的楚族和莊氏,很重要!

然而,張篤還有旁的身份,乃是陽信公主的兒子。

陽信公主乃是皇帝長姊,是大漢長公主,地位何其尊貴,且膝下唯有張篤這獨子,有道是千金之子不垂堂,她若不肯讓愛子犯險,劉徹也不好強迫,更遑論還要考慮到太上皇和太后的想法。

“兒臣以為,姑母乃深明大義之人,況且昔年姑父張騫不也是弱冠之齡,往說東甌與閩越,方才立下大功,得以入列朝堂,尚了公主麼?”

劉沐見得父皇面有遲疑,唯恐他不允此事,忙是道:“張篤表兄現今就學於政經官學,若是不早謀功績,想要正經入仕為官,非只僚屬之位,便要循例外放,即便留京入中央官署,也不過區區刀筆吏罷了,姑母應是心知肚明的。”

劉徹又是頜首,文臣與武將的升遷不同,除卻內朝官可由皇帝隨意拔擢,真正的官僚體系內,官員升遷主要還是看資歷和政績的。

莫說太子僚屬,便是皇帝僚屬,諸多大夫,雖能與帝皇策議國政,地位超然,然手中無有實權,有志少年沒有做僚屬從小做到老的,況且沒有實務經驗和完整歷練,也難以做到光祿大夫這樣的首席僚屬,現今位居光祿大夫者,多半是已告老致仕的三公九卿,那是實打實的元老重臣乃至派系領袖。

近臣,弄臣,兩者差得遠了。

“既是如此,此事仍盡數交由你去辦,若請得太上皇、太后和長公主準允,再與滇國太子商議,待滇王上書請準,為父便下旨賜婚。”

劉徹思索片刻,覺著此事確是可行,便打算徹底放手讓這些小屁孩折騰。

成則喜,不成亦鬧不出甚麼亂子。

至於赴滇之人的安危,劉徹倒不覺有甚麼大問題,除非滇國君臣瘋了,否則誰敢動劉塍和張篤等人半個毫毛?

若他們在滇國境內真有個三長兩短,不管是何人下手,滇國上下數十萬口,都得為他們殉葬!

“諾!兒臣必不負父皇重望!”

劉沐忙是應諾,心裡喜不自勝。

“嗯,若是赴滇成行,為父可先破格拔擢劉塍為宣曲軍候,孫武為大行府行人,張篤為太常府掌故,以掌全宗親婚儀;若得競全功,日後更不吝封賞。”

劉徹頓了頓,復又道:“除卻劉塍麾下的五十精兵,為父會再遣五十內衛隨扈,另著郎中令傳諭派駐嶺南及滇地之暗衛,襄助張篤行事。”

“兒臣先替他們謝過父皇。”

劉沐更是欣喜,有父皇此等許諾,要說服姑母無疑更容易。

太常府掌故,銅印黑授,秩六百石,雖與太子中庶子同秩,卻是實職官位,雖尚不算入列朝堂,卻也在中央官署任事,且輔理太常府政事,是有實權的。

若非劉塍赴滇迎親,得以宗室子婚娶為由,著宗正府和太常府輔之,且張篤又是長公主的兒子,乃是皇親國戚,憑張篤的年齡和資歷,想出任太常府掌故可差得遠。

日後若是事成,再論功行賞,就更是可望得晉千石大員。

陽信公主身為人母,又是個心思通透的聰慧女子,且不說望子成龍這等犯忌諱的話,然權衡過利弊和風險,終歸不會憑白耽誤自家愛子的前程。

至於劉塍和蘇武的家中長輩,那就更不必提,大漢男兒多熱血,束髮成丁便即應募入伍的少年郎都不少,都敢上陣殺敵,浴血沙場,去趟滇國拚前程,長輩們有甚麼捨不得的?

“嗯,三伏過後,待為父返京,希望已是諸事停當,勿再拖延。”

劉徹擺擺手,三伏休朝,近月光景,應是足以讓劉沐將此事辦妥,饒是滇太子要傳訊稟明滇王,遣出快馬晝夜兼程,往返間也用不了多少時日。

至於滇王推拒這門婚事,劉徹壓根就沒想過有這種可能,怕是拖都不敢拖的。

國弱而不處卑,必亡其國!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女配她天生好命食物鏈頂端的猛獸諸天新時代宇宙級寵愛都市國術女神我真不是魔神劍仙三千萬我有一座天地當鋪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相關推薦
鬥擎伏天聖主洪荒之白蓮證道天演之變英雄聯盟之上單大魔王全民鑄兵:開局造出復活甲NBA最強隊友崩壞星河鬥羅:雷電女王之覺醒全球星卡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