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橫刀

第二百六十二章、藏書
上章 目錄 下章

橫刀第二百六十二章、藏書

離開斷魂嶺前,李長安仔細清除了腳印,回望那道奔流狂瀉的瀑布。

日無事纏身的話,就抽空多來祭奠吧,不過按宋開的性格,多半他只想和白荼長眠於此不受打擾。

……………………

上官家府邸內,回到俊來城的與上官輕候道謝,也知會他事情已了結,又順帶向他問起另一個訊息。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三垣星圖的線索?的確有,但可惜,我幫不上忙。”

上官輕候回答著,一身華服也難掩眉宇間的疲憊。

李長安道:“還沒有畫聖的訊息?”

上官輕候搖頭,其實與見李長安相見這會兒,也是他從百忙之中抽出的時間。

他長話短說:“天象雖就在夜空中,對凡人也毫無遮掩,但卻向來只有帝王家亦或大宗門才有資格觀測天象,並推測星軌,三垣星圖不光存世,而且很多,無論是東荒諸地王室,亦或大宗都有繪本,只不過大多不盡相同,亦都是絕密。”

“長安兄要三垣星圖作甚,難道所修功法與星辰有關?”他又問。

“不錯。”李長安道。

“若說所修法門關係到星辰的,我倒知道一些,譬如越地奕劍宗,亦或是……”他說到這裡頓了頓,“或是五百餘年前的,大羅洞天。”

李長安修行未久,所看過的書籍極少關乎到東荒歷史與格局,但大羅洞天這詞卻在天劍門門主口中曾聽過。

“大羅洞天?”

“大羅洞天。”上官輕候點頭,“事關大羅洞天,已過去五百餘年,縱使五百年前大羅洞天尚存世之時,此地也神秘非常,所以即使在知情人眼中三大洞天還要凌駕於九大聖地之上,但九成九的人卻連名字都沒聽過。說到這兒,長安兄可知九大聖地的來歷?”

“只知有九大聖地之說,具體卻不瞭解。”

上官輕候喝了口茶,說道:“罷了,說來話長,長安兄的目的是三垣星圖,不過說起來,若論星圖之完備,無論哪一宗門亦或王室,甚至於那獨佔西岐的大承國欽天監中都比不上大羅洞天。甚至於傳說大羅洞天中三垣星圖與現世中諸天星辰相差無二。”

李長安心中一動,在西岐時,他雖上過塾學,但大承國律中史書只有為官者可以閱讀,是故他對歷史秘辛瞭解甚少。

“不知從哪可以獲知大羅洞天的資訊?”

“長安兄可在寒舍中住下幾日,書房中有五百年前的史籍。”

……………………

在上官家住了三日,李長安大致瞭解了往昔歷史。

六千年前,人族自西岐發源,人皇長英受天之命,掌天下龍氣,立“華”朝,治理天下,享年一百六十歲而終。長英之年,人人有機會修道長生,只是修道便須出世,若欲掌控龍氣,則長生之機遠矣。人道與天道相斥,故執掌龍氣者不可修道,入朝為官之人包括人皇在內,或許能益壽延年,但無論如何無法長生。帝崩之前,曾言此乃天地至理,勸誡後世帝王不可妄求長生。

此時,人皇可直面溝通天意。

又兩千年,帝蓬得天下,驕奢淫逸,不滿足於百年壽命,向全天下徵求長生之藥,正是此時,有巫道葳鹹趁機親近帝蓬,假言可另帝蓬長生,大受寵信,從此一人之下,億萬人之上,雖未入朝為官,卻可一言通天,惑亂帝心,執掌天下大權。葳鹹與其十八弟子所立下的通天教,亦被立為國教,此乃道門之始。

通天教主葳鹹自名夢中得天地授下齋醮之術,從此代理人皇溝通天意。

如此百年,帝蓬薨,帝巽立。當時帝巽年幼,形同傀儡,對葳鹹言聽計從,百依百順,設宴時甚至甘心坐在下首。葳鹹心生輕視,然而帝巽十五歲時,忽而聚龍氣將葳鹹殺死,又將皇城中十八大巫捉拿,重掌大權。

然而當時西岐之中,天下修道之人都效仿葳鹹,各自接近諸侯王,道門之禍尾大不掉,若要大動干戈,天下必將大亂。帝巽只得下令限制道門收徒以限制道門勢力發展,為安撫道門人心,又將溝通天意之權讓給道門。

從此,天下人人可修道的盛世變為過往。道門與皇朝合為一體,皇朝執掌人道,道門溝通天意,史書上,將此變革命名為“絕地天通”。

帝巽之時,人族空前興盛,盛世延續了近千年,千年後,天下道門已衍生出無數分支,以葳鹹傳下的三部分別關於修行、齋醮、術法的道書為主幹,千萬卷道書開枝散葉,極為龐雜。同時,各大道門教義也不盡相同,甚至於相互背離,由於葳鹹千年前已被帝巽殺死,十八弟子也被放逐,天下道門雖然繁盛,卻群龍無首,都以本宗傳承為正宗,貶斥別宗。

****的體系下,各諸侯王間也生出矛盾,先有小戰,後有大戰。時帝荒執政,率帝師親征,平復叛亂,收回諸侯執掌龍氣之權。

然而當時西岐之北大雪山中,被放逐為罪民的獄族中,少年獄蕕橫空出世,未領帝命受封朝職,卻能掌控龍氣,謂言:“天下為公,非一人獨斷。”,聚兵馬千萬,擁躉無數,自立為王。

帝師徵北,與獄蕕一戰,雖勝,元氣大傷。

此時,天生可掌控龍氣如獄蕕者紛紛出世,趁華朝國力大損,一舉滅之,殺帝荒,滅帝族,天下大亂。

西岐被割據為諸多領地,大小國度以百千萬計,各道門紛紛擇人而扶持,如此景象持續數千年,天下仍未統一,但時局已漸漸穩定,不再戰亂頻發,十方國度中,強大者有十三國,小國依附大國,定期上繳貢品,得以存身。

天下道門分支越來越多,但大體上分為三派,太上道出世只修自身不沾因果,歸真道輔佐王室重視外物輔助,魔道唯我獨尊。

就在距今五百餘年前,西岐南部一小國異軍突起,國號為“承”,國君可掌控龍氣,竟同時精通術法,他拒絕道門扶持,重攬通天之權,南征北戰,以戰養戰,戰無不勝,一統天下。

剛起勢時,元帝踏破承國境內數大道門,在各國歸順後,又驅逐所依附的道門。當時道門至高之所大羅、浮世、妙乘三大洞天並未入世,元帝亦揮師前往剿殺。

三大洞天分崩離析,寶物被奪,經典亡佚,到了這地步,面對元帝的沛然難當之勢,道門終於團結,各宗互通經典,終於將天下道經整理彙編為三千卷,分為“洞神”、“洞玄”、“洞真”三洞,後世道法皆出於此。然而縱使如此,道門還是不敵大承朝,逃入東荒。

同時,又將道門驅逐出西岐,同樣逃亡西岐的還有十三國中未滅亡的八國,元帝並未斬盡殺絕,只是下令諸國不準再入西岐一步。

入東荒後,擰成一股的道門勢力再度分散,其中有傳承久遠,底蘊深,又在與大承交戰中儲存下實力的宗門,代替三大洞天成為了道門至高之所,便是九聖地。

這段歷史並非十分詳盡,對於三大洞天的描述不多,而且李長安曾在白忘機與雲庭真人口中聽聞元帝驅逐道門是為長生,其中緣由此處也未提及。

值得一提的是,據上官家的藏書來看,九大聖地原來並非因為德高望重而成為聖地,而是因為在與大承交戰中儲存了實力,按李長安所見九聖地在東荒的地位,這段歷史在外界決計難以見到。

若三大洞天未滅亡,應當比九聖地地位更高。

想起在懸劍宗藏經閣內尋得的三垣星圖中的天市圖,李長安心中一動,按藏經閣中其他書籍筆記中能找到的記述,這天市圖是出自大羅諸天經,想來就是大羅洞天傳承下的法門之一,為何懸劍宗中有存?難道懸劍宗是流源於大羅洞天?

又想到葬劍池下石門與天劍門主的話語,李長安心道此事並沒那麼簡單。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諸天新時代我有一座天地當鋪劍仙三千萬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都市國術女神特種兵之戰狼崛起我真不是魔神女配她天生好命食物鏈頂端的猛獸宇宙級寵愛
相關推薦
食色天下:快穿空間有毒那年1981湛藍之誓率土三國:開局一個遊戲模擬器亂世英雄傳劍魁短跑之王這位妖女請留步某美漫的傑爾馬66號飯店異世藥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