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紅樓]佛系林夫人

84、第 84 章
上章 目錄 下章

[紅樓]佛系林夫人84、第 84 章

修仙題材的話本兒才發行, 就吸引了許多讀書人前來購買。

茗心茶館這些屬於林家的茶樓茶館, 在書發行的前一天,便開始在說書講故事,很是吸引了一批客人到林家書肆購買《故事集》。

雖然遺憾於《故事集》裡的故事並沒有預想中的新奇, 但相較於其他書肆的話本兒, 《故事集》的內容已經是難得一見的創新,讀者自然不會覺得不滿。

之後, 林家書肆又舉辦了許多次徵文,給那些以寫話本兒為生的文人增加了許多可寫的內容,其中雖然沒有出現注意青史留名的小說,但質量很高, 很受大眾歡迎,最後不但在各大茶館被改編, 成為說書人的最愛, 還有許多被改編成了戲曲,隨著各大戲班子走南闖北的表演,而傳遍了整個大夏。

而這, 還要歸功於第一期《故事集》的內容。

《故事集》中的十個故事,雖然開篇都是和往常一樣的才子佳人,但高潮與結尾部分, 卻意外地顛覆。因為這些結局出乎意料的發展,在喜歡話本兒的那些人當中很是引起了一些轟動——

這倒是賈數在挑出這些故事,並讓林家書肆的人找到這些人,讓他們按照自己的要求改過結局後沒有預料到的。

賈數原本以為, 這樣的故事結局,怎麼也要花個一兩年的時間才能讓讀者接受。

當然,她更沒想到的是,《故事集》在茶館內口口相傳,引起許多人爭吵討論的火爆局面,甚至還給林家書肆帶來了更大的利益——

京城內一家在權貴中十分知名的戲班子,在聽過其中一個故事後,很是心動,尤其在聽說故事來自於《故事集》,並讓人將其買回讀過後,覺得裡面有好幾個故事都適合被改編成戲曲搬上舞臺。

那家戲班子有許多真心喜愛,且身份高貴的觀眾。

在戲班子的班主有了這樣的想法,並找到那些權貴說了自己的想法後,他便被人帶著來到了林家。

林母對戲子的身份有些忌諱,若非看在那個權貴的面上,根本不可能讓戲班主進門。

所以最後,那戲班主與權貴是由賈數接待的。

“你是說,想要購買《故事集》上面的故事,並將之改成戲曲表演?”賈數有些怔愣,“你確定?”

在古代,戲曲基本等同於現代的影視劇了,那幾乎是人人都渴望的消遣,真正受到觀眾歡迎的“角兒”,在大夏的百姓之中受歡迎的程度,甚至堪比巨星。

雖然戲子地位低,但真成了角兒,得了權貴們的真心喜愛,就不是能讓人輕易欺辱的存在了。

那戲班主自覺身份低微,並不敢拿喬,聽到賈數問話便將自己的打算一五一十地說了:“回伯爵夫人,那《故事集》中的十個故事,草民看過後,發現好幾個都很適合改成戲曲搬上舞臺表演。”他小心地看了賈數一眼,“其中最讓草民喜愛的,便是《伶人怨》,還請夫人一定准許我等將這個故事改編。”

賈數皺著眉,覺得這個發展有些出乎意料。

但想到對方身份,她又覺得很正常,不由點了點頭:“你說的是好幾個故事都想改編?你們以往看中了某個故事,想要將其改編成戲曲,是怎麼做的?”

戲班主一聽有戲,愈發不敢隱瞞:“回夫人,其他戲班子倒是改編過話本兒故事,但我們這個戲班子還從未有過將話本兒上的故事改編成戲曲的經歷。”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一般來說,戲曲新曲目的創造有三種來源,一是由戲班子的人自己完全原創;二是根據民間傳說改編;三才是改編話本兒故事。

他們那個戲班還算有名,有錢,養的人也多,故而每月都能排練出一兩個新曲目,原本是沒必要改編話本兒故事的。

只是戲班主實在太喜歡《伶人怨》的故事,所以才動了改編的心思。

賈數當即擰眉:“你這話是什麼意思?”

難不成還想讓他們當冤大頭,免費將故事送給戲班子改編?就算林家財大氣粗不在意這點銀子,但寫下那些故事的主人並非林家人,他們總不能不給人家一個交代。

戲班主趕緊跪下:“夫人誤會了,草民的戲班子雖然沒有這樣的經歷,但其他戲班子卻做過,草民只是不知該不該照搬他們的處理方式。”

文人大多瞧不上他們這些下九流的賤民,就算寫話本兒的人不過是落第書生,但對他們這些在底層混跡的人來說,他們的身份已經十足地高貴,若是沒能耐,沒名聲,他們根本就沒辦法與寫下故事的作者見面。

賈數緩和臉色:“說說看其他戲班子是怎樣做的。”

“給故事的原作者一筆銀子就好……”說這話的時候,戲班主的眼睛根本不敢落在賈數身上。

正是因為覺得這種方法並不適用於林家書肆,戲班主才一直試圖想其他的解決辦法。

戲班主以為賈數會生氣,卻見她偏頭想了想,直接點頭:“既如此,你直接找書肆的掌櫃將原作者的名字告訴你不就好了?為何一定要到林家來見我?”

林家書肆一向最看重名聲,這戲班主理當不至於不信任才是。

戲班主神情錯愕:“夫人,您願意將故事的原作者的姓名告知草民?”

若告訴了他,他便不用透過林家書肆,便可自己去和那原作者聯絡,後面能用多少銀子將故事買下來,便不是林家書肆能掌控的了。

賈數完全不在意:“你直接去找書肆掌櫃。”

戲班主離開的時候,整個人都是懵的:“草民還以為,伯爵夫人不會願意讓人將故事改編成戲曲……”

畢竟那些故事在茶館茶樓中,經由說書人講出來,也是很可觀的一筆錢財。

他原本都做好求人的準備了,沒想到事情這麼容易解決了,他反倒有種不真實的感覺。

沒幾個月,《故事集》第一期中的十個故事,便有六個被改編成了戲曲,其中便有那戲班主最喜歡的《伶人怨》。意外的是,這些曲目大多都受到了觀眾的歡迎,而飾演這些曲目的戲子,幾乎每一個都在觀眾面前混了個眼熟,許多人甚至因此贖身。

也因此,《故事集》在那些戲班的戲子眼中,完全就是搶都搶不到手的香餑餑。

賈數將這些曲目的火熱看在眼裡,頓時心思活泛了——

光是戲曲便受到了這麼多人的歡迎,若是她直接讓人將故事改編成話劇搬到舞臺上演,豈不是比戲劇更加受歡迎?

甚至於,她還因此聯想到了給兩個孩子的畫像。

賈數一直堅持著每天都給兩個孩子畫一幅畫像,因為數量眾多,且相隔一兩天的畫像變化不大,她若是將畫像裝訂好快速翻閱,很有一種看孩子的成長短片的感覺。

在古代,拍真人電影就不要想了——

就算是外國,無聲電影也還沒出現呢,甚至照相機的出現都還早得很。

但是無聲的動畫電影,卻還是可以想想的。

賈數記得現代的時候,有一個動漫十分出名的國家,那個國家有一位聞名全國的動漫偉人,哪怕在二十一世紀那種完全可以透過電腦製作動漫的年代,他仍舊堅持著自己手繪電影畫面,每一部電影的出現,都是十多萬張動漫原稿堆積出來的。

若是能解決無法將畫面按照完全相同的頻率播放的問題,那麼弄一個無聲的動漫電影出來,似乎也不是那麼為難的一件事。

但在目前,無論是話劇還是動漫電影,賈數都只能想想而已。

她甚至沒有將自己的想法告訴其他人。

不過在此之前,賈數先做了另一件事。

兩個孩子的啟蒙有些辛苦。不過認個字,林如海卻不會親手一個字一個字地教導,反而直接教他們背三字經,等背會了,自己按著三字經一個字一個字認,認完了,林如海才會給他們講解三字經裡面的典故。

這對賈數來說,有些吃驚,而且覺得這樣啟蒙不太有效率,對孩子來說,負擔也太大——

字都不認識,就要開始背書,人幹事?

就算兩個孩子都特別聰明,林如海只不過教他們背誦四五遍,他們自己就能跟著將三字經一字不落地背誦出來,賈數還是覺得太坑了。

關鍵兩個孩子才三歲而已。

所以,賈數乾脆讓人將三字經裡面的字畫成圖畫,然後教他們認字。等字都認得差不多了,她才又將其中典故繪成小人畫,加深他們的印象。

不得不說,賈數這樣做不但簡化了兩個孩子學習的過程,還極大地提升了孩子們的興趣。林如海與林母在見到賈數弄出來的東西後,滿臉讚賞,乾脆讓賈數將兩個孩子的所有啟蒙讀物都弄成了帶圖畫的故事書。

給自己孩子準備的啟蒙讀物,賈數選擇了親力親為——

字,全部交給林如海寫,畫,則由她一筆一筆地勾勒,為了讓孩子喜歡,她甚至給那些畫都上了色。

兩個孩子自然喜歡得不得了。

林如海原本給兩個孩子定下的,一年內背熟三字經,並掌握其中所有典故的計劃,也在兩個孩子將帶圖畫的啟蒙書拿到手後,不到兩個月就完成了。

林如海見效果好,也更加高興,然後帶著兩個孩子開始進行下一階段的學習了。

而那些已經被兩個孩子掌握的書,也就沒了用處。

賈數原本想將書好好保存起來,林母卻對那些書意外地感興趣,然後開口留了下來,之後也時不時地翻看。

林母對那些書是真心喜愛,所以經常走到哪兒就帶到哪兒,偶爾幾次,也會將書本落在之前看書的地方,沒有及時將書收回。

然後這些故事書就被某次前來彙報林家書肆營業情況的書肆掌櫃看到了。

他立刻從中發現了商機——

因為印刷方式的原因,帶圖畫的小人書並未普及。

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倒是有許多草藥的畫像,但以前都是用雕版印刷,成本太高,以至於從未有人想過將圖畫與小說故事結合到一起。

在林家見到給幼兒啟蒙的圖畫書後,幾個掌櫃就將主意打到了上面。

賈數停了幾位掌櫃的想法後,只是猶豫了下,便乾脆讓他們拿著給兩個孩子的啟蒙的圖書帶去了印刷坊雕版。

一開始,印刷坊印刷出來的書自然是不帶顏色的。而且這些書雖然帶了圖畫,卻也因為書籍本身的內容都是給孩子啟蒙的,而且價格比傳統的三字經貴了好幾倍,是以並未引起讀書人的注意。

那些無意間翻開了這些書的讀書人,甚至覺得林家書肆將好好的三字經等書刊印成那樣,不過是譁眾取寵,並無太大用處。

在書被印刷出來的半年內,就算林家書肆的三個掌櫃僱人大肆宣傳,也完全沒在京城掀起半點波瀾。

這卻是三位掌櫃完全始料未及的,他們原以為這樣的書籍會很受歡迎才對。

而且前段時間順風順水慣了,賈數的每一個決策也都讓林家書肆在京城引起了很大的轟動,賺了之前也許好幾十年都賺不到的銀子,這讓三位掌櫃的心情變得有些膨脹,似乎覺得只要是林家書肆弄出來的新花樣,就一定會受到讀書人的歡迎。

然而現實教做人,足足半年的時間,那些啟蒙讀物一本都沒賣出去。

因為將認字的卡片和啟蒙的三字經等書印刷售賣的決定,是三位掌櫃提出來的主意,所以在發現這個主意不但沒給林家書肆帶來生意,反倒讓林家書肆在開始大賺特賺的好幾年後狠狠虧損了一筆,三位掌櫃都有些難以接受,同時,心底也充滿了愧疚和惶恐。

他們在林家書肆當了這麼些年的掌櫃,之前雖然沒讓書肆大賺特賺,但至少還是保證了書肆盈餘,沒讓書肆虧損不是?

可如今,他們的一個提議,讓林家書肆虧錢了。他們覺得對不住林家,同時也害怕因為這一個失誤,就讓賈數對他們失望,乾脆將他們全部換掉。

不過賈數在看到當月的賬冊後,倒是絲毫不以為意:“因為技術原因,印刷坊印刷這些書籍的時候比較耗時又耗力,印刷出來的成品並不多,並沒有虧損很多。”

而且那些啟蒙讀物也不可能真的沒人買,如今只是時機未到,沒人發現這些書雖然比普通三字經更貴,但用來給孩子啟蒙卻更好的事實。

“先放著,不要著急。”賈數安撫三位掌櫃。

教輔書和啟蒙讀物之間的差別,前者是另闢蹊徑的原創,後者卻是在讀書人早已習慣的經典上改變創新,兩者相比,自然是前者更容易被人接受,而後者則天生容易受到偏見。

賈數在答應將啟蒙讀書和認字卡片拿出來印刷售賣的時候,便已經做好了被人罵的準備。如今雖然沒人買那些書,但至少也沒有文人特意寫文章來指著她的鼻子罵啊,這已經是很好的結果了。

賈數不知道,那些文人倒是想罵來著,但一邊買著林家書肆的教輔書和試題集,還拿著人林探花或林家書肆特意找人寫的答題……

端著碗吃飯,放下碗罵娘的事兒,這些自恃身份、愛好名聲的讀書人還不屑去幹。

三位掌櫃面面相覷,心說,林夫人說得倒是輕巧,他們作為提出這個建議的人,怎麼可能不著急不擔心?

但賈數都這樣說了,他們作為下屬,也只能聽話。

這些啟蒙讀物被擺在林家書肆的書架上,足足兩年,賣出去的數量甚至不足十指之數。若非每日都有人打掃,三位掌櫃完全有理由相信,這些書肯定會落上厚厚的一層灰。

偏偏伯爵夫人也不知道怎麼了,明知道新版的三字經沒人願意買,之後每隔一段時間卻還要給印刷坊送上一本同樣排版帶畫的新書,每一本還都會至少印刷上萬本,然後給大夏境內的每一家林家書肆都送去幾十本。

幾位掌櫃只覺得心累,但又不敢對賈數的行為置喙,只能默默將那些書挪到角落的位置,不讓它們佔據好位置。

就在林家書肆的這些老掌櫃全都覺得這些書只能砸到他們手上的時候,江南一家林家書肆卻傳來的喜訊,不等其他人反應過來,開在江南的其他書肆也都接二連三地傳來了好消息——

短短兩個月的時間,江南的林家書肆的庫存便消耗一空,而後飛鴿傳書求京城的書肆將那些書的印刷活字和圖案,並印刷的方式全都送一套過去。

信上還說了,若是京城的書賣不完,完全可以隨著活字和圖案一併送過去,有多少他們就要多少,那財大氣粗的口吻,完全沒在擔心書籍會賣不出去的。

京城的幾家林家書肆都得到了訊息,賈數自然比他們更早知道。

林如海如今也變得沉穩起來,得知這個訊息的第一反應卻是:“難道有人想要透過購買這些書來討好林家?”

短短兩年的時間,林如海的官職倒是沒動,但他在啟聖帝面前卻是刷足了存在感——

就在前不久,林如海與一群人終於將皇家的藏書全部整理修完,同時,也有了想要修的書的雛形:百科全書。

這個意見還是林如海將所有藏書都整理出來後,反倒整日悶悶不樂,然後在賈數的詢問下得到他是在為修書的內容感到發愁後,告訴他的。

但百科全書的靈感卻不是賈數的想法,她會提出,還是突然想起清朝乾隆時期就主持修撰過一本古代版的百科全書——《四庫全書》,所以才有了這個提議。

不可否認,這是個極好的想法。

當林如海將這個想法稟報給啟聖帝後,他毫不猶豫就同意了這個提議,然後,林如海便一頭扎進了修書的生活。

所謂文治武功,誰都知道,若這樣一本書被編輯修撰出來,僅僅這本書,便足以給啟聖帝的文治增添上一筆光鮮的記錄。

也因為此,提出這個建議的林如海,便受到了啟聖帝的特別關注,時不時地,還會讓何文義宣他到上書房覲見。

眼見林如海聖眷正濃,甚至一度超過了榮國公賈代善,其他人難免對他動心思。這些年,僅僅是逢年過節送到林家的珍寶銀子和美人,便不計其數,而且送禮之人手段花樣百出,簡直大大地開啟了賈數的眼界——

前世賈數一直戰鬥在最前線,雖然偶爾也遇到過這樣的事,但這段時間遭遇的那都可以拿出來出一本書的手段花樣,還真是她第一次見。

所以林如海懷疑這是有人拐著彎地討好他,也不是沒可能。

賈數在看過江南那邊的書肆遞過來的訊息後,卻搖頭否認:“這些書確實是被真正的老百姓買走的。”

林如海不由好奇:“之前不是沒人買?”

雖然林如海對林家產業並不關心,但賈數每次查完帳後,卻會將最後的結果告訴他,所以他也知道那些連他都覺得十分驚豔的啟蒙圖書,根本沒幾個讀書人願意買。

“說是江南有一位私塾的夫子教導的學生當中,有幾位年紀太小,根本坐不住,很是讓他苦惱。所以在意外看到了這些書,他覺得有趣,便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態,買了幾本書帶回私塾送給了幾個學生。”

“沒想到那幾個學生得到書後欣喜若狂,帶回家後更是手不釋卷,完全沒有之前那般厭學,夫子在學堂上課,他們卻在自己的位置上坐不住的情況。”

之後旬考,這幾個學子甚至比其他一直有認真學習的學子學識掌握得更牢固,答題也更順暢。

那些原本認真讀書的學子覺得委屈,在弄清楚那幾個學子為什麼有了這麼大的轉變之後,難免回家哭訴。正在開蒙的孩子嘴巴能有多利索?他們根本就沒說清前因後果,以至於到最後,那些學子的父母們只以為是夫子給那幾個學子開了小灶。

這下,那些學子的父母自然就不願意了啊。

大家都是交的一樣的束脩銀子,怎地到最後,夫子竟然給其他人開小灶呢?他們將孩子送到私塾,是為了讓孩子考一個功名,日後免於在地裡刨食的辛苦,若是運氣好,考上一個秀才,還能給家裡減免徭役,這可是天大的好事。

結果孩子才開蒙,夫子就開始區別對待,這些孩子的父母怎可能不介意?

腦子聰明些的,就拿著拎著大包小包的禮品找上夫子,想讓夫子對孩子多加關照,以後再給孩子開小灶,絕對不能忘了他們的孩子。

腦子笨一些的,便乾脆找上夫子鬧,若夫子不給一個合適的理由,他們就帶著孩子換一家私塾。

好在那個夫子是個好人,在那幾個原本根本坐不住的孩子得了個好成績後,乾脆自掏腰包又給其他孩子買了一本啟蒙讀物。

其他孩子拿到了圖書,對讀書的熱情更高漲了,很快就拉平了與之前那幾個提前得到書籍的孩子的差距。

然後,那些原本堆在林家書肆角落吃灰的啟蒙讀物,便在極短的時間內吃香起來,沒多久就賣斷了貨。

作者有話要說:  回了趟老家,沒帶電腦,回來的時候太晚了,不一定趕得及,只能保證前替換……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宇宙級寵愛我真不是魔神食物鏈頂端的猛獸特種兵之戰狼崛起都市國術女神劍仙三千萬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我有一座天地當鋪女配她天生好命諸天新時代
相關推薦
全球災變:開局自帶遊戲視角逐夢啟航御靈師在下女主,言出必靈青青的穿越生活新進化紀元讀心術返航星路遮天仙王宋朝提刑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