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紅樓:開局把薛寶釵帶回家

第三百零五章 迴歸本意,家國大義【二合一6000字】
上章 目錄 下章

紅樓:開局把薛寶釵帶回家第三百零五章 迴歸本意,家國大義【二合一6000字】

隨著東海郡日新月異的發展,馮一博也在不斷對東海郡的權利構架進行改進和完善。

如果將東海郡與大魏作比。

他這個東海郡王就相當於皇帝。

大方向的框架和戰略,都由他親自把握。

那秦可卿、王熙鳳,加上狗子、勐子四個人,就相當於東海郡的內閣成員。

負責的是,按照馮一博給出的框架執行填充。

還有就是做一些不影響大局的決策。

而分化出來的五司自然對應的就是六部。

瑞珠負責的人事司,對應掌管任免的吏部。

平兒掌管的軍事司,就是東海郡的兵部。

鴛鴦所在的財務司,掌管財權是戶部。

襲人負責的匠造司,毫無疑問是工部。

至於茜雪負責的律法司,自然是執掌刑名的刑部。

如今,就只缺一個對應禮部的文化司。

可惜的是,這幾個人都沒什麼文化。

甚至有的都大字都不識幾個,還是到了這邊之後,為了公文往來才慢慢學的。

因此文化司掌印一直懸而未決。

五女負責各司,雖只有一個月左右的時間。

但之前也一直以黑龍侍者的身份,在各處行走。

所以匠人們聽說花掌印來了,頓時都將目光轉了過來。

其中一人看到馮一博,頓時詫異了一下。

還有些不敢置信的道:

“大人?真的是大人!”

他一邊說著,一邊激動的上前。

興奮的手都不知道該放哪了。

馮一博看他有些眼熟,卻叫不出名字。

可聽到“大人”這個稱呼,又隱約有了些頭緒,就遲疑道:

“你是……大鼻子島的領頭吧?”

這人正是當初在大鼻子島,從倭寇手裡救出來的匠人之一。

他當時就是匠人之中,技術最好的幾個。

所以馮一博就點了他做領頭的。

沒想到,在匠造司裡他也還是領頭人之一。

這屋裡的匠人自然不是一般人,正是各處工匠們的領頭人。

那匠人聽到馮一博的話,頓時更加激動,使勁點頭道:

“對對對!大人竟還記得我!”

說著,似乎想起了什麼,又連忙拜倒。

慌亂的拜了拜,道:

“不對!小的參見黑龍王!”

後面的匠人頓時面面相覷,隨後就跪了一地。

匠造司的匠人們,整日裡都在司裡鑽研。

以求能在技術上有新的突破。

到時不僅有獎金可拿,還有職稱可評。

現在職稱最高的就是用“鐵芯銅體”法,解決火炮炸膛問題的匠人。

他已經被評為高階匠造,距離大匠也只有一步之遙。

除了獎金之外,每月還有十個金龍的補貼!

他們的住處,也在這旁邊的匠造司家屬大院。

所以對於外面的訊息一無所知。

黑龍王到來的事,他們是一點風聲也沒聽聞。

此時一個個都還沒反應過來,有些發懵的弄不清狀況。

馮一博先將他扶起,又對後面人笑著道:

“不必多禮,諸位也都起來吧。”

說完,又向那匠人問道:

“你也是咱們黑龍府的老人了,說說大家在討論什麼呢?”

那匠人一聽,頓時一副自豪模樣。

黑龍王都記得他,以後在這匠造司可有的吹了。

“我們在討論銃管的問題,前些日子火炮容易炸膛的事,用鐵芯銅身的辦法解決了,就有人想試試能不能將火槍也用一樣的法子。”

火炮容易炸膛,是因為無論銅還是鐵,在冶煉過程中都有雜質。

這就導致金屬會在一定程度上發生性變,造成延展性變差的的後果。

再加上鑄造方式的限制,炮管內外都會產生“蜂眼”。

二者疊加,就導致炮管的承受力大減。

一旦火藥超量,或者使用次數增多,就會出現炸膛。

而鐵芯銅身的法子,是利用了鐵的延展性和銅的硬度相結合。

也就是在銅炮管裡嵌入一個鐵皮管。

這個法子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火炮鑄造的問題。

但是……

“只是火銃和火炮畢竟不同,用澆鑄的法子,不管是用銅料還是用精鐵來做,哪怕是鐵芯銅身的法子,都有一定的缺陷,所以還是只能用穿孔鍛打的方式,可這樣產量又太低,達不到軍隊的要求。”

鑄造的銃管強度低、重量大不說,還更容易炸膛。

而鍛打的銃管倒是合格,但東海郡哪有那麼多的鐵匠?

產能自然跟不上軍隊的需求。

馮一博聽他說了這麼多,不由沉吟了一下,才道:

“這次出征肯定趕不上了,所以也不必急於一時。”

打完倭國之後,恐怕又要休養生息一陣。

暫時沒有什麼大戰了。

所以,他雖然對於槍械的發展很重視,但也沒到十萬火急的份上。

“金掌印,花掌印,火銃的事雖然不急,但依舊重要無比,所以還是要重視起來,加大對匠造司的扶持力度。”

馮一博回頭看向鴛鴦和襲人,又道:

“你們回頭估算一下,寫一份增撥研發經費的申請,交由財務司審批。”

一聽要增加扶持經費,襲人一喜,連連點頭應是。

“這筆錢用主要用來培養更多的工匠,既然鍛造的方式可行,那我們就先培養專門鍛造槍管的學徒。”

產能不足,就用人數補上來。

東海郡現在又不缺錢,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都是最簡單的問題。

“培養一個全面手很難,但培養一個單面手,就能大大增加效率。”

一個合格的工匠,從學徒到成手可能需要好幾年。

這樣培養的人雖然全面,卻也限制了工匠的數量。

而只做一種配件,就能很快熟練。

這其實是流水線生產模式的簡化版。

考慮到自己的地位,每一句話在東海郡都會被無限大。

因此,馮一博又補充道:

“當然,新的鑄造方法肯定還是要繼續研究,除了鑄造,在冶煉方面也要下下功夫,爭取減少其中的雜質,對有特殊貢獻的不要吝於獎勵。”

說到這裡,眾人紛紛低頭。

他又回頭看向工匠們,啟發道:

“我曾在古籍上看到,有一種高爐,類似煙囪那樣形狀,上鐵下碳,可以增加爐溫,提高鍊鋼的效率。”

可惜的是,高爐鍊鋼他只聽說過,卻不知道具體情形。

只能簡單描述一下,其他交給工匠們自己研究了。

“北方還有一種將煤燒煉成的焦炭,用起來只比木炭稍差,但溫度更高而且容易製作,這方面都讓工匠們試驗一下。”

馮一博說的兩種方法,都涉及爐溫。

而爐溫對於冶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眾多工匠聞言,頓時都露出躍躍欲試的表情。

想必馮一博一走,他們就要進行嘗試了。

“諸位的研究熱情很值得稱讚,既然有爭議,不如多試試,對於科學研究,諸位要記住一句話。”

科學這個稱呼,他早在物理、化學的教材之中就提到過。

工匠們都聽過相關課程,對此自然也不陌生。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馮一博說完,還怕他們不懂,又解釋道:

“也就是俗話說的,是騾子是馬,牽出來遛遛不就知道了?”

這樣通俗的話,工匠們聽了都露出會心的笑容。

臨走的時候,馮一博還要來紙墨,親筆提下一幅大字: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自古以來,就有士農工商四民。

隨著時代的變化,士農工商的地位,和其中包含的範圍,都在跟著變化。

手工業者,也就是匠人。

被一句“奇技淫巧”的解讀,給打到谷底。

奇技謂奇異技能,淫巧謂過度工巧。

本來這句話說的是不要過度追求奇巧,結果被很多讀書人曲解為奇巧的東西不好。

並賦予貶義,引申到了工匠和技術上。

讓很多匠人和技術,都成了奇技淫巧的代名詞。

甚至被世人所看不起。

馮一博希望透過他在東海郡的影響力,能讓工匠得到更多的認可。

工匠們對此自然都深感榮耀。

畢竟是匠造司,不缺手藝人。

很快的,這幅字就被裝表起來,懸在匠造司的大堂,供往來者鑑。

隨後,馮一博回到黑龍府,又接見東海郡各界名流。

這些人都是東海郡各方勢力的代表。

有軍方的,如各營的營長和參謀。

有各鄉鎮的鎮長、族老等。

匠造司的幾個工匠領頭人,也在其中。

還有閩越商會的人,和流求、呂宋兩府商界代表等等。

在一起朝拜黑龍王之後,馮一博就發表了重要講話。

“咱們東海郡如今能夠蓬勃發展,離不開諸位的努力。”

他一上來,就先對在場諸人給予充分肯定。

眾人聞聽都面露自豪之情。

“士兵守土護民,農戶種糧繳稅,工匠傳承創新,商人交通八方,此為士農工商,東海郡之基石也。”

一開始還好,顯然是對在場不同人群的肯定。

可後面的話一出,卻讓眾人嚇了一跳。

這是黑龍王第一次正式露面,說的話題就這麼勁爆?

在這個時代的人看來,士農工商的概念已經根深蒂固。

“士”指代士人,也就是讀書人。

可黑龍王卻說“士”是士兵,還說這才是的士農工商。

很多人只覺被都顛覆了三觀,一時不由面面相覷。

尤其是軍方的代表們,更是覺得受寵若驚。

或者說,對於黑龍王的認可還有些不可思議。

好在,黑龍王在東海郡的地位尊貴,自然沒人敢當面反駁。

眾人此時的反應,也都在馮一博的預料之中。

他剛剛去匠造司的時候,就在想這個問題。

“士農工商,四民分業”,是管子提出的概念。

而管子最初的意思,就是士兵、農戶、工匠、商人。

“士農工商”本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只是代表了國家最重要的四類人群。

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士農工商”的定義卻不斷發生變化。

尤其是“士”,先從士兵變成了士人,

成為統治階級的代名詞,從此“士”就鶴立雞群,成為高人一等的存在。

後來讀書人掌握了更多的話語權,還將讀書人定義為“士人”。

尤其是在宋朝時,當“士”只侷限於文人的時候,武人地位就急劇下降。

等出現“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的俗語,宋朝就已經註定“國將不國”了。

而馮一博在流求看到了各行各業都充滿了活力。

尤其是在匠造司,看到工匠們的研究熱情。

就想到要在東海郡重新定義“士農工商”。

或者說,是想讓“士農工商”迴歸本意更為貼切。

這是要對東海郡“四民”的地位給予充分肯定,激發更大的活力。

“有人覺得只有讀書人才是士,這樣的理解顯然是片面的,讀書肯定是對的,但不該只讀一家之言,更不該以此劃分高低貴賤。”

在場的,最高學歷就是秀才,還是落第的。

他們都很珍惜東海郡給予的地位。

即使有心反駁,也不敢當面折了黑龍王的面子。

而見沒人對此提出什麼異議,馮一博就繼續延伸開來。

“書是什麼?書是人進步的階梯,無論士農工商,都要一起進步,國家才能邁上新的臺階。”

說著,他還舉例道:

“兵家有兵聖的《孫子兵法》,農家有農聖的《齊民要術》,匠人有匠聖的《魯班書》,商人也有商聖的《陶朱公生意經》。”

說道此處,他環顧在場眾人,擲地有聲的道:

“所以無論士農工商,想要進步都要讀書,有條件的也可以寫書。”

一直以來,讀書人成為專屬代名詞。

只有讀了儒家經典才能稱為讀書人,還處處高人一等。

即使馮一博也是這樣的讀書人出身,卻對此深表擔憂。

他此時也是不吐不快,要將讀書人的定義進行擴大。

士農工商都能讀書,而且並非只能讀儒家經典。

“當然,孔夫子的學問是一切的根基,但他老人家的學問是道,傳承的是德行。”

雖然對讀書人的定位擴大,但馮一博自然也不會因此全盤否定儒家。

所以說著說著,他又開始往回拉。

尤其是下面落第秀出身的官員,聽到這裡也微微松了口氣。

只覺黑龍王力捧所謂的“士農工商”,應該只是想要提振士氣吧?

這時,馮一博卻又道:

“但士農工商的學問也不能斷,士農工商的學問是術,傳承的是技術。”

說到這裡,他還笑著總結道:

“道是為人之本,術是生存之本。我們不能只做人,不吃飯,也不能只吃飯,不做人!”

把道和術,比喻成做人和吃飯。

這話說的通俗,下面沒什麼文化的人也都聽懂了。

一時,沒讀過幾天書的眾人自然紛紛點頭。

“因此,道和術,二者缺一不可,都要傳承給子孫後世。”

落地秀才出身的官員們一聽。

儒家被奉為道,其他的被說成術。

自然還是能勉強接受的。

尤其是,想到東海郡沒什麼傳道受業的人。

他們覺得自己能理解黑龍王的做法。

而東海郡的士農工商,一聽將他們和讀書人並提,自然更沒什麼不能接受的。

甚至,都生出幾分受寵若驚的感覺。

“現在我們東海郡還沒有多少讀書人,但公學已經建了,將來讀書人會越來越多。”

東海郡的公學其實一直在發展。

而最大的限制,就是識字的人太少。

有些才學了兩年,就已經可以去別的公學當老師了。

所以公學的數量增多,但質量其實有些堪憂。

可這也阻擋不了,東海郡對普及公學的信念。

流求這邊每幾個村,就有一所公學。

呂宋那邊稍差了一些,但一個鎮至少也有一所公學。

當然,他們所學的都是馮一博所編寫的新學教材。

“可無論是讀儒家的,還是學咱們東海郡的新學,都要記住我今日的話,這也是我們東海郡的根基。”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畢竟是第一次露面,馮一博就點到為止。

若是再說的太深,搞不好會引起反作用。

而且,今天的主題是備戰和激勵士氣。

說了這些,就足夠讓各行各業放心。

至少在東海郡,士農工商都是平等的。

隨後,馮一博又說了一些家國大義,以及倭國對東海郡和大魏的禍害。

眾人聽的都是義憤填膺,一時間恨不得立刻出征。

最後,馮一博結束道:

“希望我今天所說的,在場諸位都能牢記,並傳達下去。”

這邊的動員大會圓滿結束,不提。

單說馮一博讓人將參會的王濟仁留下。

“見過黑龍王!”

王濟仁一到,就微笑著見禮。

他在見到秦家父女的時候,就對馮一博的身份有了些猜測。

今日又參加了動員大會,自是確定了東海郡王的身份。

只是他如今也算東海郡的一員,便跟著叫起了“黑龍王”。

很多事,都是盡在不言中。

馮一博也沒多做解釋,只笑著道:

“王院長在這邊的情況如何?”

東海醫學院已經開始運營,王濟仁自然就是院長。

“王爺當初的構想極好,但我到了這邊之後,卻一直無暇他顧。”

提起“院長”,王濟仁不免有幾分幽怨,又道:

“雖然東海醫學院已經建好,但因備戰倭國,現在教的都是軍醫,學的也都是陣前急救之法。”

說到這裡,他輕輕一嘆,才道:

“至於之前王爺說的,學徒和《村醫手冊》,怕是要等這場仗結束才能開始了。”

馮一博當初給了一萬兩銀子,答應只要東海醫學院走上正軌,並把《村醫手冊》編纂出來。

他的任務就算結束。

可沒想到,才到這邊沒幾日。

東海醫學院還沒招生,就迎來了軍中送來的二百軍醫。

若非來的時候還帶了幾個族中小輩,一百人他都教不過來。

如今兩百人不說,還不是他所想的學徒。

王濟仁忙的焦頭爛額,心中自然也難免有些幽怨。

馮一博自然清楚這邊的事,所以才特地將他請來安撫。

“此次事件也是突發,我這次奉詔持節回來,也在意料之外。”

他自然聽出王濟仁的幽怨,笑著解釋了一句,又道:

“不過王院長放心,我今日找你過來,除了敘舊之外,也是要對這事給個說法。”

說著,他一擺手,旁邊人就搬來一個錦匣。

待放在桌上開啟之後,下人又將匣口轉向王濟仁。

這時,馮一博才道:

“這是一點心意,還望王院長不要因此事有了嫌隙。”

滿滿一盒金龍,碼放整齊。

此時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差點晃瞎王濟仁的眼睛。

只一掃,橫豎差不多十乘十。

最主要的是不止一層。

也就是說,至少有幾百金幣。

價值幾千兩銀子。

實際上,這盒子看著不大,

但不算盒子本身就重有二十二斤。

正好五百枚金龍。

他之前就用金錢加理想,將王濟仁忽悠過來。

如今實現理想還需一段時間,自然就用金錢再找補一下。

“王爺此次奉詔持節征討倭國,也是為了家國大義。”

王濟仁咽了咽口水,卻搖了搖頭,目光從金龍上挪開,正色道:

“再說,此前王爺給的已經足夠,我在這邊的待遇也是極佳,所以這錢還請王爺收回去吧。”

說到這裡,他的眼神也越發堅定。

他先將匣子扣上,用力推回,道:

“放翁曾言‘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雖我只是個學醫的,但也知道什麼錢該拿,什麼錢不該拿!”

馮一博一聽,不由感慨道:

“王院長的風骨令人敬佩,看來今日我所言有些偏頗了,‘術’的發展固然也重要,但不能失去‘道’的根基。”

一句“位卑未敢忘憂國”,讓他感慨良多。

這是儒家留下的精華,也是國人的精神核心。

“王爺不必自謙,今日會上所言,極為發人深省。”

王濟仁聞言,卻擺了擺手,又道:

“我到東海郡後,除了警示館,就發現這裡並無貴賤之別,不管是士農工商,還是江湖郎中,都也無人隨意輕之。”

東海郡各行各業都蓬勃發展,各方面的人才也都是急缺。

街頭遊醫,江湖郎中,在大魏算是賤業。

但在缺醫少藥的東海郡,卻一樣受人尊重。

王濟仁身為醫者,對此自然感同身受。

說到這裡,他正色道:

“正是因此,結合王爺今日所言,才讓我頗有些感慨,再加上王爺所言倭國之害,也讓我明白什麼是家國情懷。”

說到這裡,他微微頓了頓,才懇切的道:

“所謂風骨,不過是受王爺之感召罷了。”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我真不是魔神都市國術女神諸天新時代劍仙三千萬我有一座天地當鋪宇宙級寵愛食物鏈頂端的猛獸特種兵之戰狼崛起女配她天生好命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相關推薦
300億盛寵:腹黑總裁愛不夠惡魔遊戲:億萬首席的偷心交易超幻想末日億萬老公不復婚洪荒:贈送九轉金丹,返還百億功德諸天問道:從永生開始從武館學徒到大乾武聖解構萬物:我打造了冒險小世界快穿之金手指試用員穿越萬界:神功自動滿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