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紅樓之薛霸王

第128章 海軍初定計
上章 目錄 下章

紅樓之薛霸王第128章 海軍初定計

薛蟠笑道,“小侄在京中的玻璃作坊,這兩年著實掙了些錢,那些銀子放在手裡也沒什麼用,不如用來造船。

“小侄其實早就有意涉足海貿,正好現在有了機會,便先把船隊建造起來,若是三叔嫌造船慢的話,那小侄就先從南邊買幾艘海船來。”

史鼎剛到天津左衛上任的時候,也不太重視水軍營,他作為傳統武將,更習慣在馬上立功、陸上作戰。

但是這一次,被滿清韃子的水軍堵在門口耀武揚威,泥人還有三分性,史鼎的脾氣雖然沒有史鼐那麼火爆衝動,但也在心中憋著一口氣。

此時聽薛蟠這樣說,反正對水軍營而言沒有什麼損失,便點頭同意了。

於是天津沿海的造船廠,都被發動起來,興造海船,薛蟠專門從京城調撥過來一百萬兩銀子,作為海船建造的啟動經費。

薛家商號的玻璃作坊,自開門營業以來,便日進斗金,現在雖然已經不再負責具體的銷售,而是把這部分利益分潤給了王家、史家、馮紫英馮家、衛若蘭衛家,但是玻璃作坊作為生產方,每個月的淨利潤,至少也要五萬兩。

薛蟠調動的這一百萬兩,只是玻璃作坊興辦一年多來的累積盈利。

薛蟠又給金陵的二叔薛猥去信,在信中暗藏了幾個之前從八大鹽商口中敲來的秘密藏銀地址,請二叔薛猥派妥當人手把那些銀子起出來,用於購買海船。

八大鹽商的秘密藏銀,總數足有過千萬兩銀子,薛蟠這次只給了二叔三百萬兩的份額,也夠買幾艘大船了。

薛蟠想要為劉漢帝國開發海權,船隊是必不可少的,之前是一直沒有騰出手來,現在藉著被滿清韃子的水軍威逼的機會,索性把這個事情先做起來。

水兵隊伍的建設,本就要比步兵、騎兵難上幾分,海軍又要比內陸水軍的難度高一些。

想要建成一支足有保衛海疆,甚至對外開拓的合格海軍,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必須要做好長期的準備。

這也是薛蟠沒有向朝廷請示,得到授權,才組建海軍的原因,因為投入太大、收效太慢,朝中諸公就算意識到了海權的重要性,也會受限於朝廷的財政狀況,不會批准。

但是海軍建設等不得人,西洋各國現在都在大力發展海軍,殖民者的觸角已經伸到了劉漢帝國的海域,若是不能儘早組建起一支至少要有自保之力的海軍,劉漢帝國的命運,難保不會重蹈歷史上滿清的覆轍。

所以,哪怕沒有朝廷的許可,薛蟠也在這個時候,把建設海軍,提上了日程。

而在海軍正式成立之前,薛蟠先在渤海沿岸,組織起了一支海洋捕撈隊。、

這是從去年冬天,用炸藥爆破冰層汲取海水的時候,順便收穫了大量海洋魚獲中得到的啟發。

這個時代,海洋漁業資源,由於捕撈技術的落後,十分的豐富。

去年冬天,只是在海岸沿線爆破冰層,就收穫了巨量的魚獲,不僅極大地改善了長蘆鹽業公司的鹽戶,和開平煤礦的礦工的生活,還趁著天冷,海魚出水便被冰凍上,可以長時間保鮮,運了不少海魚進京售賣,受益良多。

這個時代,總體而言,物資還是十分貴乏的。

這個貴乏,當然是相對的,像寧榮二府這樣的權貴人家,山珍海味應有盡有;而在普通百姓之家,可能一年都見不到幾次葷腥。

海魚海鮮,就更難得一見了。

現在,長蘆鹽業公司的第二、第三生產基地,也相繼建成投產,並且天氣回暖之後,原本的曬鹽場,也重新開始作業,鹽的產量迅速增加。

雖然暫時依然難以滿足方圓幾百裡州縣上千萬人口對鹽的需求,但是按照這樣的產量增速繼續下去,等到規劃中的八個生產基地全部建成,長蘆鹽業公司的產量,必然會扭轉現在食鹽供不應求的局面,造成生產過剩。

當然,若是把長蘆鹽政的銷售範圍擴大,再多的產量,也能被消化掉。

但是,朝廷在見識到長蘆鹽政的改革成效之後,必然不會讓長蘆鹽政專美,而是會把長蘆鹽政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推廣的其他鹽場。

就是朝廷諸公看不到這一點,薛蟠也會主動上書,要求朝廷這樣做。

現在戶部主管鹽政的,正是右侍郎林如海,他本來就是因為在兩淮鹽政上實行改革,卓有成效,才因功升遷。

必然不會視長蘆鹽政的改革措施而不見。

可以想見,為了幾年,劉漢帝國現在的幾處鹽政,產量必然會在現在基礎上,出現一個質的提升!

現在,內陸缺鹽的州縣,制約鹽價的要素有二,一是產量,二是運輸。

在產量提升上來之後,運輸就會成為制約鹽價的最大要素。

而長蘆鹽業公司的食鹽,想要銷往各地,也必須要先解決運輸的問題。

冬季的時候,還有冰道可以利用,在天氣轉暖,冰雪融化之後,運輸又成為一個大問題。

天津與京城之後,還有運河,運輸的問題還不算大,不過薛蟠也已經上書朝廷,要在天津與京城之間,修建一條鐵路,提升運輸力量。

在運輸的問題無法得到徹底解決的情況下,長蘆鹽業公司所產食鹽,想要銷往既定銷售範圍之外,在價格上並不佔優勢。

而且,鹽是朝廷專營的,各個鹽場的銷售範圍都是固定的,輕易也不好改動。

所以,薛蟠要在長蘆鹽業公司產量大爆發之前,為所產食鹽,提前想好銷路!

而開海捕撈,發展海洋漁業,就是薛蟠為長蘆鹽業公司所產食鹽,找到的一條出路。

現在,百姓吃水產魚獲,都講究一個新鮮,一個不得不說的原因,就是這個時代,保鮮不易。

尤其是各種魚類,就算能夠捕撈上來,若是沒辦法在短時間內銷售出去,都要面臨腐爛變質的問題。

這裡又不得不說運輸的問題了,正是因為運輸的制約,所以才導致沿海漁業,一直發展不起來。

因為,就算漁民冒險出海,捕撈大獲豐收,但是魚賣不出去,最終只會砸在手裡,白費了一場辛苦。

而在長蘆鹽業公司的食鹽產量提升上來之後,首先魚的保鮮問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決——可以用鹽把魚醃製起來,延長保鮮。

等到天津與京城之間的鐵路修建起來,運輸的問題也得到解決,天津沿海漁民捕撈的海產魚獲,多了京城這個多達百萬人口的龐大市場,銷路也不再是問題。

如此一來,渤海灣的海洋漁業,就有了發展起來的機會了。

天津沿海,能夠出海的大型戰船,只有天津左衛水軍營那幾艘,年久失修,經不起風浪顛簸,只能守在近海,但是小型漁船,還是不缺的。

靠海吃海,長蘆鹽政就是靠著渤海,沿海的百姓,自然也不會放過海洋這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大寶庫。

儘管在此之前,無法憑藉海洋資源發家致富,但是至少也能做到養家湖口。

現在薛蟠以長蘆都轉鹽運使司衙門的名義,號召漁民出海捕魚,鹽政衙門對漁民的魚獲包銷包售,價格公道。

薛蟠上任長蘆鹽政雖然才短短幾個月,但是大刀闊斧的改革,已經徹底改變了鹽戶的生活。

被悉數招人長蘆鹽業公司的鹽戶,現在衣食住行,都有公司負責,每個月還都有一吊錢的工錢,按時發放,從未拖欠。

不止是男性壯勞力,老少婦孺,也都被長蘆鹽業公司招收起來,老有所養幼有所教,老人也都有力所能及的工作,孩子則被送入免費學堂,識字讀書。

婦孺也都各司其職,進不了生產車間,但卻承擔起了後勤工作,洗衣做飯,甚至還在生產基地旁邊搞起了養殖,餵養了大量雞鴨鵝、豬牛羊。

原本辛苦勞作一年,攢不下幾個銅錢的鹽戶,現在卻搖身一變,不僅吃得飽穿得暖,工錢也比之前單幹的時候多很多,生活好了不知多少。

長蘆鹽業公司在起建生產基地的同時,也在基地周邊,同時開建了各種配套設定,首先就是工人宿舍。

經過幾個月的發展,長蘆鹽業公司已經有了後世大型國企的樣子,鹽戶們作為第一批產業工人,也都受益良多。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原本,只有生活實在過不下去的百姓,才會來做鹽戶;而鹽戶手裡但凡有些閒錢,總是先想方設法地買幾畝田地,好做回自耕農。

現在,長蘆鹽業公司的職工們,雖然手裡的工錢基本上都能攢下來,閒錢多很多,也在想辦法買地,卻再也沒有做回自耕農的念頭了,就算買了田地,也是租給佃戶,做起了收租的小地主。

長蘆鹽業公司的正式職工,也像後世國企員工一樣,成為人人羨慕的物件。

鹽戶說親都要比以前好說了許多。

因為長蘆鹽業公司有規定,招募新工人會優先在現有職工家屬中選擇。

由於這個規定,鹽戶們的兒子不用說了,連女兒都十分搶手,而且不是嫁人,而是入贅,為的就是擁有“職工家屬”的便利。

鹽戶們生活的變化,大家都看在眼裡。

現在,鹽戶們生活變化的始作俑者,長蘆鹽政的新任上官薛蟠,親自發出發展海洋漁業的號召,漁民自然踴躍響應。

尤其是在第一批出海的漁民,滿載而歸後,一船魚獲,真的在長蘆鹽政衙門換來了實實在在的銅錢,漁民的積極性就更高了。

長蘆鹽政衙門收上來的海產,除了滿足長蘆鹽業公司和開平煤礦兩處數萬職工的需求,其他的分成了三部分,一部分就地裝船,沿著海河、運河,以最快的速度轉運入京,豐富京城的物產。

一部分則是曬成魚幹,最後一部分,則是用鹽醃製起來,製成鹹魚,魚乾與鹹魚,也主要銷往京城。

京城百萬人口,需求甚大,以如今漁民的捕撈能力,只要能運過去,根本不愁銷路。

薛蟠當然不會忘記向皇帝獻媚,永昭帝吃到薛蟠命人送進宮的新鮮海魚,笑著對戴權說道,“這個薛蟠,本是上任長蘆鹽政,現在竟然賣起魚來,不務正業!”

戴權代為分辨道,“薛大人可沒有不務正業,長蘆鹽政的改革推進的十分順利,現在宮中膳房用的食鹽,就是長蘆鹽政進獻的,用煮鹽法制出的精鹽,不禁鹽味純正,雜質也要比之前少很多呢。

“錦衣衛奏報,長蘆鹽業公司如今建成的三個生產基地,十數個生產廠房,煮鹽爐火長燃不息,鹽戶十二個時辰連班倒,產量節節攀升,開平煤礦黑漆漆的煤炭流水般運進去,白花花的食鹽流水般生產出來。

“往年開春時節,長蘆鹽場原本採用的曬鹽法,由於天氣緣故,產量供應不及,京城往往會出現一個食鹽供應的空白期,鹽價會因為供不應求而上揚,直到新鹽制出來,鹽價才會回落。

“現在因為實行了煮鹽法,產量不再是天氣因素制約,生產效率也遠勝曬鹽法,所以今年京城的鹽價一直非常平穩。

“薛大人本來給鹽商定了一個零售指導價,一斤鹽的售價不得高於三十文,現在鹽商為了開啟銷路,不僅不漲價,售價反倒還較指導價低上幾文錢呢。”

永昭帝點頭說道,“如此看來,薛蟠確實是心有成算,才敢在朕面前立下軍令狀,長蘆鹽政一年為治河新策籌集兩百萬兩銀子的經費,看來是難不住他了。”

戴權陪笑道,“不止是難不住薛大人,現在因為鹽政衙門又賣起魚來,算是額外多了一份收入,說不定還能多籌集到一些經費呢!”

永昭帝點頭說道,“長蘆鹽政衙門賣魚,雖然看似與本職無關,但是薛蟠的奏摺中說得明白,新鮮海魚畢竟運輸不易,他會借用鹽政的便利,把更多海魚製成鹹魚,如此即可長期保鮮,又能方便運輸。

“更重要的是,發展海洋漁業,既能增加沿海漁民的收入,改善百姓的生活,又能為京城豐富物產,讓京城的百萬百姓,能有更多肉食,此乃一舉數得的善政,薛蟠果然沒有令朕失望。”

戴權湊趣道,“最重要的是,此項善政,不僅不用朝廷支出經費,反倒能給朝廷多收一些賦稅呢。”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都市國術女神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宇宙級寵愛劍仙三千萬我有一座天地當鋪女配她天生好命食物鏈頂端的猛獸諸天新時代我真不是魔神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相關推薦
西遊之亞索修仙我帶千億物資逃荒路上養四個崽崽農女有空間:拐個將軍去逃荒回收廢土我真的不想當奸臣啊朕在妖魔世界編輯詞條天才締造者超級地圖全能家教空間靈泉有點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