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黃巾張狂

第17節 爭權論朝堂【三】
上章 目錄 下章

黃巾張狂第17節 爭權論朝堂【三】

“本初,以你之見,大將軍有沒有可能,徹底的誅除閹豎們呢?”

何顒本身就是一個著名的智者。不過,他對袁紹的見識,也極為佩服。袁紹對朝局的認識,是何顒這個從來沒有真正進入過朝堂核心的人,所衷心佩服的。

“絕無可能!”

袁紹的判斷,極為堅定。

“何遂高不比竇大將軍【竇武】。竇大將軍自己便是名士,更是高居“三君”1之列,只是生了個好女兒,湊巧做了外戚罷了。但有他在,天下黨人都會支援竇氏。可何遂高不過區區一介寒門,才具不過中人,天下英傑,有幾個會真正服膺這等倖進之臣?”

“就拿你我二人來說,也不過是視何遂高為爪牙,縱使現在甘心居於下位,來日也定然會越過何遂高,執掌大漢朝堂。”

“何遂高雖然算不得傑出,這些基本事項,他若是還看不出來,根本就做不到大將軍的位置。更何況何遂高的升遷,也受過十常侍不小的恩惠。有這些恩惠牽絆,何遂高也不會斷然對宦官下重手。”

“我若是何遂高,最理想的事情,便是一面藉助黨人之力,與宦官保持爭鬥,一面又透過何皇后,對宦官暗中示好,聯手打壓黨人。”

“只要何遂高手段高超,維持這種局面不變。等到將一批門下的才智之士提拔起來了,何遂高就算是有了底氣,可以無懼其他朝中重臣,真正做到自成一體了。”

何顒聽了,連連搖頭說道:

“這樣的手段,太難!太難!不過,如今可是天子暗中要打擊大將軍。大將軍還能夠支撐得住嗎?”

“只要天子不想在雒陽城裡,引發一場大叛亂,殺的血流成河,就不會對大將軍過度逼迫。畢竟,何遂高這些年,還是在北軍中收羅了幾個心腹黨羽。天子若是想要削弱大將軍的勢力。想必會先找大將軍的黨羽下手。”

“這樣看來,鮑鴻這一次,怕是凶多吉少了?”

袁紹停住酒杯,定了一下,惋惜的說道:

“鮑鴻也是個海內知名之士,為了區區功名,竟然全心奉何遂高為主,真是可惜了……”

就在兩人議論之時,屋外響起了侍從的通傳聲:

“主人。曹校尉來啦!”

話音剛落,一個身材矮小,卻讓人一眼就能感受到無窮活力的身形,從門口大步的衝進來。一邊走,這人還一邊說道:

“大兄,伯求兄,吾來晚了!”

這種直闖人家的行徑,可是很無禮的。不過。袁紹與來人很熟,知道來者就是這麼一副不拘小節的樣子。自然不會生氣。他反而很高興的招呼來人:

“孟德,今天營裡還消停吧?”

曹孟德,也就是後世大名鼎鼎的曹操,幾步來到已經準備好的案几面前,兩腳箕坐,先舉杯灌了一口酒。這才笑著回答袁紹的問題:

“一般般。今天操練陣型的轉換,只打斷了兩條軍棍。”

在西園八校尉中,上軍校尉蹇碩那是全軍的統帥,只是抓緊軍中的升遷人事,常常為了隨侍天子。整天整天的不去軍營。

中軍校尉袁紹,負責全軍的後勤和錢糧補給,平時多在朝廷各個寺衙裡走動,以營造朝中的人脈。他在軍中呆的時間,還不如在朝廷寺衙中來的久。

至於下軍校尉鮑鴻,本來是負責軍中的訓練的。不過,這位倒黴蛋,現在正在大牢裡窩著呢。於是,軍中的訓練任務,就由原本負責軍紀的典軍校尉曹操,一併來負責。

此外還有助軍左校尉趙融,助軍右校尉馮方,左校尉夏牟等人,在西園軍裡,也都是些“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傢伙。這幾位的心思不在行伍間,兩眼總是盯著朝堂不放。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目前的西園八校尉裡,常年呆在軍營裡,訓練士卒的,也就只有曹操與淳於瓊這兩個號稱“知兵”的能吏了。

“仲簡呢?沒與你一起來?”

“仲簡的親族從家鄉來,有事呢!”

曹操舉起“箸”,也就是後世的筷子,一邊說話,一邊將一塊烤熟的羊肉片,積極的塞進嘴巴裡。

仲簡,是西園軍右校尉淳於瓊的字。

話說這位淳於瓊,曾經在幾年前的廣宗之戰中,被“大賢良師”張角做法召喚來的天雷劈中。他周圍的親衛精卒數十人,統統在天雷狂擊下七竅流血而死。唯有他本人,仗著一口精純的內氣,居然硬撐了下來,只是腿腳變得有些不太利索,其餘並無大礙。

不但如此,淳於瓊經歷這一劫之後,居然不可思議的掌握了雷電之力。一旦出手,真氣中的雷電之力就會自動釋放,讓他的武技威力大增。由於有了這樣一件奇遇,營中的士卒,都敬畏的稱淳於瓊為“雷神”。

當然,對於不喜歡淳於瓊的人來說,則因為淳於瓊雙腳不便行走,故意稱呼淳於瓊為“瘸子”。

袁紹與何顒見曹操餓的狠了,也停止說話。等到曹操“西里呼嚕”的將一碗“索餅”——也就是後世稱為麵條——吃完,這才繼續開始聊天。

“孟德,營中可有什麼事情?”

袁紹雖然不常到西園軍的營地裡去,卻絕非不關心西園軍的動向。一開口,就詢問曹操關於軍中的事物。

“今天在營裡,遇見一個幷州小吏,帶了三百幷州兵到西園來。大兄,你的擔子,可又加重了幾分呢!”

袁紹沒有接話,何顒卻開口問道:

“孟德,你與這個幷州吏閒談,有沒有說起那個太行校尉的事蹟來?”

曹操端起酒杯,喝了一口,笑道:

“當然說起了。要說現在幷州風頭最勁的人,非張狂這個黃巾餘孽莫屬啊!”

放下酒杯,曹操換了個姿勢,踞坐在草蓆上。雙手在空中揮舞著說道:

“今天來的這個幷州小吏,叫做張遼,看起來武勇非凡,也是一員年輕的好將。不過,聽他說起張狂麾下的幾員猛將,似乎極為佩服的樣子。由此可見。這個張狂,必然有過人之處,手下將校,也怕是非同等閒呢!”

“哦?這個張狂,手下有些什麼人?不妨說來聽聽?”

袁紹聽曹操這麼一說,大感興趣。

他本身對結交人才這種事,就極為重視。尤其是當前,京都局勢的演變,頗有日趨激烈的意思。在這種武力顯得越來越重要的形勢下。本來就重視收羅天下豪傑的袁紹,越發感到急迫了。

“大兄別急,且聽吾慢慢道來。”

曹操的年齡,比袁紹小上一些,所以向來是以對待兄長的態度來對待袁紹。他看了袁紹和何顒一眼,發現兩人都直勾勾的盯著自己,也不賣關子,直接開始述說:

“幷州小吏張遼。雖然年紀不大,不過二十上下。行事說話卻極為爽快,毫不扭捏。更加難得的是,吾觀其行動,發現此人的‘戰炁’怕是已經大成了。以吾之感官,只怕吾弟元讓,在二十歲時。‘戰炁’修為也不過如此。”

袁紹、何顒與曹操都很熟悉,知道曹操所說的“吾弟元讓”,便是曹操的同族兄弟夏侯惇。

這位夏侯惇,袁紹何顒都是見過的,果然氣勢非凡。一身武藝已經達到“千人破”一級的頂峰,只差一步,便是“萬人敵”。

那個幷州小吏張遼,若是實力能夠與夏侯惇相比,則在整個西園軍中,也沒有幾個武將,能夠與張遼相提並論。

聽到這裡,袁紹心中感慨,幷州不愧是邊境廝殺之地,隨隨便便冒出個小吏,居然就是個“千人破”。

“張遼曾經隨從丁建陽【丁原】,與張狂手下諸將碰過面。據張遼所言,張狂手下猛將極多,光是他親眼見到的,武藝在他之上的,就有三人之多。其餘潛伏軍中,未曾露面的,更是不知幾何?”

“張遼所知的三人,一個姓關名羽,刀法入神;一個複姓太史,名慈,箭技神鬼莫測;還有一個,姓趙名雲,一條長槍,矯健如龍。張遼坦言,若是生死相搏,對上這三人中的任意一個,張遼的勝機,都不到一成!”

不到一成,那就意味著張遼的武功,對比之下,相差了不止一籌。想到這裡,再聯想曹操剛才對張遼的評價,袁紹悚然動容:

——能夠這麼輕鬆的擊敗一個頂峰“千人破”,至少需要“萬人敵”的實力!

——孟德的話,一定是誇張了!要不然,小小一夥黃巾餘孽裡,竟然有三個“萬人敵”,那也太過於荒謬了!

袁紹是瞭解曹操性格的,知道這個小兄弟,喜歡耍嘴皮子,又愛好文學,經常說些不靠譜的話。就像他年輕的時候,愚弄他的叔父那樣。2

想到這裡,袁紹也不點破,自動的將太行軍三將,定位為“千人破”。在他的眼裡,一支“賊”軍中,能夠出現三個“千人破”猛將,已經是一個不小的奇蹟了。

畢竟,大漢四百年聲威擺在那裡。能夠成為“千人破”的人物,通常第一志願,便是加入大漢軍營,憑藉手中的刀劍,為自己家族,拼一個“封妻廕子”。

如果不能從軍,他們通常也會選擇投奔到世家大族的門下,以供驅使,換取一個出人頭地的機會。

這樣的人才,若是想要做賊,也必定是個名動一方的大豪賊,豈會輕易屈居人下?!(。。)

ps: ps:1三君:黨人將竇武、劉淑、陳蕃三人並稱為“三君”,作為黨人的精神領袖。《後漢書.黨錮傳序》:“ 竇武、劉淑、陳蕃為‘三君’。君者,言一世之所宗也。”

2曹操愚弄他叔父,指的是《曹瞞傳》所雲:

太祖少好飛鷹走狗,遊蕩無度,其叔父數言之於嵩。太祖患之,後逢叔父於路,乃陽敗面喎口;叔父怪而問其故,太祖曰:“卒中惡風。”叔父以告嵩。嵩驚愕,呼太祖,太祖口貌如故。

嵩問曰:“叔父言汝中風,已差乎?”太祖曰:“初不中風,但失愛於叔父,故見罔耳。”嵩乃疑焉。自後叔父有所告,嵩終不覆信,太祖於是益得肆意矣。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我真不是魔神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都市國術女神我有一座天地當鋪劍仙三千萬諸天新時代特種兵之戰狼崛起食物鏈頂端的猛獸宇宙級寵愛女配她天生好命
相關推薦
綠灣奇蹟三國之黃巾再起黃巾贅婿我的二十四諸天三國之黃巾無敵創造沙盤世界美利堅噩夢從觀想太陽開始無敵重生之北美1776震驚!開局成為女帝契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