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黃巾張狂

第62節 梟雄大事成【四】
上章 目錄 下章

黃巾張狂第62節 梟雄大事成【四】

“飛將”呂布的遭遇先且按下。無論他日後名聲有多響亮,目前的呂布,也只是大漢朝廷中一顆任人擺弄的小棋子,不足為道。還是先來看一看,董卓這顆重要的棋子,接下來又幹了什麼。

首先,是升官。

丁原自殺的當天,來自西方的董卓主力大軍,終於姍姍來遲的進入了雒陽地界。萬餘表情兇悍的西涼軍,雖然沒有直接駐紮在雒陽城內,卻也在雒陽城的寬大街道上展示了一番。但凡在路上遇見其餘部分的漢軍,西涼軍都很是直接的展現了一番自家肌肉。有了這番兇威的展示,以弘農楊氏為首的對抗袁氏聯盟,終於安靜下來,不再發出聲音。

但是,這番作為,也給董卓留下了“跋扈”、“驕橫”、“無禮”之類的評價。一時間,在雒陽士子的口中,董卓的形象大壞。

攜“觀兵”【閱兵】之威,董卓在袁隗的幫助下,以“久不雨”為理由,成功的讓群臣對天子下發的“罷司空劉弘,以董卓為司空”的詔書不敢表示異議。

至於十多歲的年少天子,明明不喜歡董卓這廝,為什麼還會升他的官?

這裡面的事情,就不足為外人道了。

反正,據說呢,如今守衛天子寢宮和何太後寢宮的,都是袁氏一族的家生子【家奴的子女】。

於是,董卓這個向來遊離在大漢核心重臣之外的涼州武人,繼前太尉段熲之後,成為這十多年以來,第一位出自關西的武人三公。

只是,相對於董卓接下來的動作,以兵威謀求一個三公頭銜的行徑。簡直是不堪一提。

既然榮升為朝廷三公之一,董卓當然要大擺筵席,遍請朝臣,以示慶賀。朝中大臣雖然多有看不上董卓的,卻畏懼於董卓的兵威,大半都前來赴宴。就在這樣一次宴會上。董卓乘著酒興,居然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

“吾這次進京,路上遇到天子和陳留王,僥倖立下了保駕的功勞。只是,從吾這一路上的觀察來說,當今天子雖然年長些,可遇事還不如年幼的陳留王。皇帝闇弱,非天下之福。吾只要一想起靈帝,心裡就唏噓不已。”

聽到董卓這樣肆無忌憚的評價貶低當今的皇帝。飲宴中的客人無不一陣譁然。有些反應快的朝臣,已經意識到董卓接下來可能會說些什麼了。

“如今天下騷動不安,當今天子只怕無能,不足以治理天下。倒是陳留王聰明伶俐,雖然年幼,卻能處變不驚。接人待物,風度高雅。各位,若立陳留王為天子。當會有利於大漢社稷吧?”

等董卓將最後一句話明確的說出來,整個宴會現場。立刻變得極為安靜。

此時此刻,沒有一個朝臣還有心思吃肉喝酒。就在這樣一個算不得莊重的場合,由神態算不得莊重的司空董卓,輕飄飄的說出這麼一個訊息,讓在場的所有朝臣,都驚呆了!

——廢立天子。這是何等重要的大事?豈能在這種不莊重的場合來公開討論?

不,並不是所有朝臣都被驚呆,還是有人保持住了鎮靜。

在一片由於驚訝而產生的靜謐中,司隸校尉袁紹長身而起,對著董卓侃侃而談:

“漢家天子君臨天下四百年。恩澤深渥,向來深受萬民擁戴。當今天子雖然年幼,卻自登基以來,並無失德之處。董公若是想要在天下士人的面前無故廢適立庶,廢長立幼,只怕天下的士人,都不會同意呢!”

袁紹是袁氏嫡子,可以代表半個袁氏和黨人的意見。他這句針鋒相對的話語一出,立刻讓在座的朝臣,開始議論紛紛。

“董司空可是袁氏的故吏,袁氏這個態度一擺,不知董司空要如何決斷?”

“奇怪!廢立如此大事,難道董公敢事先不與太傅商議嗎?”

“悄聲!袁氏內訌,我等只可置身事外!”

在這些竊竊私語中,朝臣們多是對董卓與袁紹的不同態度,表示謹慎樂觀。畢竟,目前袁氏在雒陽城內的勢力太強,幾乎要達到一手遮天的地步了。如果能讓袁氏內部自己出點兒亂子,對以弘農楊氏為首的其他世家大族來說,自是樂觀其成的。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當然,對面前發生的事情,感覺有古怪的人也有。曹操便是其中一個。他自覺對袁紹平日裡的瞭解頗深,不認為袁紹會是一個魯莽到當著別人的面,進行反駁的人。特別是在袁紹一方優勢不明顯的時候。

所以,曹操只喝酒,不說話,與他平日裡口舌極多的形象大不相同。

聽到袁紹的回話,董卓掃視了大堂一眼,冷哼一聲,一拍案幾,怒喝道:

“豎子!有吾在,天下之事,自然由我定奪!你區區一個司隸校尉,也敢對三公出言不遜?你以為我董卓的刀劍不利嗎?”

這話一出,滿堂大驚,尤勝於前面聽到廢立天子之事!

董卓若是向袁紹動刀,那就意味著向勢力龐大,在中央與地方上都盤根錯節的袁氏勢力宣戰!別看董卓如今在雒陽兵權在握,只要出了虎牢關,袁氏一聲號召,天下州郡,十之四五會立刻起兵,討伐董卓!

對於弘農楊氏等世家來說,董卓與袁氏鬧翻,那是好事。但是雙方要鬧到兵戎相見的地步,卻對誰都不是一件好事。

特別是在雒陽剛剛鬧過一次兵禍,死傷近萬的情形下。

有朝臣正想要起身分解幾句,緩和一下氣氛,卻見袁紹臉色一沉,接著針鋒相對的大聲說道:

“天下健者,豈唯董公?顏良文丑,取吾劍來!”

洪亮的聲音從大堂直透到外面。但聽大堂外的侍衛叢裡一聲高喝,兩條八尺以上大漢,手握在刀柄上,從其他朝臣的侍衛群中脫穎而出,端的是威風凜凜!

“主公。劍在此!”

既然是宴席,赴宴的人當然都穿著禮服和朝服,沒有誰在身上特地配上一把劍。袁紹見顏良文丑闖入大堂,越眾而出,一把抓過顏良奉上的寶劍,手指一彈。露出三寸劍鋒,向董卓橫揖一禮,臉色肅殺的說道:

“董公,紹不勝酒力,堂前無狀,先告退了!”

說罷,袁紹也不等董卓回話,帶著顏良文丑轉身就走。董卓見了,只是“嘿嘿”冷笑兩聲。舉起酒爵對其餘來賀者說道:

“袁紹這小子酒品不好,顯然是沒練得。吾明日當選一產酒大郡,送袁紹上任,讓他去好好練練酒品!”

這句話怎麼聽怎麼覺得有古怪。其餘朝臣雖然不好多問,心裡自然紛紛琢磨。而酒宴被董卓和袁紹這麼先後一鬧,其餘人哪裡還會有酒興?

又勉強喝過兩杯,眾官紛紛告退,董卓也不阻攔。

望著頃刻間變得空蕩蕩的大堂。一直在大堂後旁聽的李儒悄然進入。他鄒著眉頭對董卓說道:

“泰山大人,您真的決心要廢立天子了嗎?”

剛才一直表現得很狂妄的董卓。此刻卻是一臉的落寞,喃喃說道:

“吾若是不想落得段太尉那般下場,就必須這麼做……哪怕袁氏居心叵測!”

聽到董卓的解釋,李儒略略能夠理解岳父的心情。

故太尉段熲,雖然在戰場上堪稱百戰百勝,以死亡四百人的戰損。斬殺三萬八千餘人,俘獲家畜四十二萬七千頭,封萬戶侯,讓董卓望之興嘆。可是,這樣一位大漢名將。最終還是在朝堂爭鬥中,被時任司隸校尉的酷吏陽球構陷,落得個自殺獄中的結果。

前太尉段熲的遭遇,是令所有關西武人,特別是涼州武人無不扼腕嘆息的的例子。董卓既然提到了這一個例子,自然表明他對未來的朝堂之路早有規劃。

董卓在宴會上提到廢立當今天子,並與袁紹發生激烈衝突的訊息,如同一陣春風那般,不到一夜時間,就為整個大漢官場的重要人物所得之。

董卓是袁氏故吏,卻居然膽敢如此對待袁氏嫡子袁紹,豈不是意味著董卓與袁氏之間,出現了巨大的不合?

董卓有兵權,袁氏有政權。兩虎相爭,必有一傷。董卓要是一個過激,動用了麾下的軍隊,那樂子可就大了。

不過,董卓的兵,大都在雒陽城外。而目前掌管著雒陽城城防的人,正好就是袁紹。袁氏只要將雒陽的城門一關,就憑董卓帶在身邊的千餘“飛熊軍”,還真不是袁氏的對手。

但是,就在各位朝廷大臣們摩拳擦掌,準備趁此良機,好好坐觀董卓與袁氏如何相互攻誨,以便從中漁利的時候,又一個訊息傳來,讓所有朝臣都有著不可思議的感覺。

堂堂大漢司隸校尉,汝南袁氏的嫡子,天下黨人的魁首袁紹,居然在第二天,被迫拋下家眷,只帶著十多名親隨,一路向東狂奔!

——怎麼可能?

朝臣們聽到這則訊息,第一反應就是這個。但是,隨著確切的訊息傳來,哪怕是再不肯相信的朝臣,最後也確定,袁紹確實已經狂奔出京,去向不明。

後來,進一步有訊息確認說,袁紹這次離開,是往冀州方向去的。

想要看好戲的朝臣們,例如衛尉楊彪,反覆確認了袁紹被逼出走的訊息後,心頭都不由得沉重了起來。(。。)

ps: 多謝“風漂衣”書友的打賞。雖然咱是個慢手流,可是面對風兄的看中,無以為報,也只得加更一節,以示感謝。至於時間,大概是明兒或者後兒。

另,咱確實是不喜歡讀者印象中的“女主要多”。話說只要是稍微嚴謹一些的歷史,除非是特殊情況,女主都是可有可無的。更何況,本書其實根本就沒有真正的女主呢。各位書友,請高抬貴手,幫咱將這個印象給擠到後面去如何?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我真不是魔神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都市國術女神我有一座天地當鋪劍仙三千萬諸天新時代特種兵之戰狼崛起食物鏈頂端的猛獸宇宙級寵愛女配她天生好命
相關推薦
綠灣奇蹟三國之黃巾再起黃巾贅婿我的二十四諸天三國之黃巾無敵創造沙盤世界美利堅噩夢從觀想太陽開始無敵重生之北美1776震驚!開局成為女帝契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