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黃巾張狂

第2節 二將城頭議
上章 目錄 下章

黃巾張狂第2節 二將城頭議

麴義站在不算高大的饒陽城頭上,看著城外成片的幽州兵營地,臉上卻不見半點兒憂色,反而顯得鬥志昂揚。

去年的冬天,冀州沒有降下多少雪。這讓當地的農夫們在想到來年春耕時,心中極為擔心。不過,不下雪的天氣,對於大軍的動員和作戰來說,倒是相當的便利。如果地面上的積雪太深,無論是公孫瓚還是袁紹,都不會有興趣在行動艱難的雪地裡,打上一場亂糟糟的“雪戰”。

積雪很薄,白天被太陽一曬,不少地方的雪都融化了。但是到了夜裡,滲入地面泥土的雪水又會被刺骨的寒風給凍結住。如此堅硬的地面,倒是給大軍的行動提供了少許便利。

當然,一不小心踩在冰霜上,滑到摔傷的倒黴蛋也不少。

麴義的部曲,出自西涼戰場,對如何面對騎兵的騎射突擊戰法,有著極為豐富的經驗。袁紹之所以在此前的四場大戰中保持著勝敗相抵的局面,其中多有麴義與他的“先登營”的功勞。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有麴義參加的兩場大戰,袁紹軍都得到了小勝。而麴義缺席的那兩場大戰,袁紹方則迎來了兩場大敗。若非有兩場大敗拖累,想必公孫瓚此刻也不能繼續呆在冀州地界上耀武揚威,而是早就被趕回幽州,灰溜溜的去老窩裡舔傷口了。

——所謂的“一將無能,累死三軍”。如崔鉅業之流的儒士,就該去縣城裡做他的治民官,到戰場上來湊什麼數?

被麴義所鄙視的崔鉅業,大名崔嵩,清河東武城人,是出身望族冀州的名士之一。此人在巨鹿郡下曲陽之戰中。被公孫瓚的騎兵迂迴戰術大敗,不但主將崔嵩被陣斬,部下士卒也損失了高達萬人。光是被公孫瓚斬首的,就有六千!

若是沒有崔嵩和另一位冀州名士田豐,帶兵在公孫瓚的鐵騎面前所吃的敗仗,麴義相信。此刻的公孫瓚多半已經沒有信心再繼續戰鬥下去了。而冀州的各處郡縣大吏,也不至於表現得如此首鼠兩端,左右搖擺了。

當然,田豐作為一介文士,在公孫瓚的鐵騎面前只是損失千餘人,倒也不是無能之輩。但是,這位名士若是肯將兵權交給真正的武將,顯然才是最好的結果。

——戰鬥,就應該交給武將來打!

這便是麴義對袁紹用兵的一點兒小怨念。不過除此之外。麴義對袁紹這個新任的主公,大體上還是滿意的。只要能打勝仗,要兵給兵,要糧給糧,戰後的賞賜也頗為豐厚。能夠做到這些,麴義就覺得自己給袁車騎賣命,不算虧本。

有了之前田豐與崔嵩的教訓,這次的饒陽大戰。袁紹算是放手讓麴義來打了。袁紹本人帶著一萬新兵和數萬民夫,呆在後方下博城。為饒陽的兩萬袁軍主力提供後勤支援。前方饒陽城內的兩萬大軍,則交由麴義這位被臨時任命的“前部都督”統一指揮。

有淳於瓊的萬人大軍在東側的觀津城,顏良、文丑的一萬大軍在西側的下曲陽,除非是公孫瓚瘋了,願意冒著全軍覆沒的危險突入袁紹的後方,否則公孫瓚此次大戰。只能在饒陽來一場正面的硬碰硬。

不過,公孫瓚也不是傻子。他要進攻饒陽,必然會最大程度的集結兵力。根據斥候剛才的回報,敵人的數量已經突破三萬人的規模,恐怕會達到四、五萬人。反正。公孫瓚名下比較有名的營頭,除掉跑到青州去攪渾水的田楷,其餘的都出現了。

正對著繞陽城下,被麴義細細觀察的那個營頭,便是前年公孫瓚軍擊破黃巾二十萬的過程中,充作先鋒的劉備軍。據說劉備此人雖然出身卑微,因為是公孫瓚的同門小師弟,在公孫瓚手下也頗為受重用。此次進攻饒陽,劉備也依靠他的驍勇敢戰,順利成為公孫瓚軍的先鋒。

麴義沒有與劉備軍正式交過手。根據與劉備苦戰過一次的校尉張頜所說,劉備軍不擅長陣地戰鬥,卻極為擅長亂戰。尤其是劉備手下一員名叫張飛的副將,一支長矛使得是威風無比,堪稱擁有“萬人敵”的實力。

張頜統帥的“大戟士”曾經在行軍中,一不小心被張飛衝散了陣型,便損失了不下百人。好在當張頜重新組織起陣型以後,劉備見佔不到什麼便宜,立刻果斷的帶兵撤退。兩下裡算起來,雙方的死傷人數還是大體相等的。

在劉備東邊的營寨,是公孫軍另外一員悍將單經。單經能夠被公孫瓚任命為兗州刺史,其被看重的程度可見一斑。單經的部下多騎兵,但他最強的一支部隊,卻是招募自東北蠻族“肅慎”的一群重甲武士。

“肅慎”蠻子的裝束很是奇怪,以獸皮為衣也就罷了,關鍵是他們的頭髮。肅慎人髮辮款式為:將頭髮剃光,只留下腦門中央的一小撮長髮,編織成一條長長的小辮子,望之猶如豬尾巴。

不過,這些傢伙醜陋歸醜陋,卻很是敢戰而不畏死。外加上他們生活在多山林的地帶,多以狩獵為生,往往射術極為高明。在裝備上大漢精工製造的重甲、強弓、大刀、長斧以後,這些“肅慎”蠻子的戰鬥力決不可被小視。

至於劉備西邊的營寨,卻是公孫瓚部下另一員大將鄒丹。鄒丹出自幽州遼東大族,家中有僕僮數千,牲畜成群。早在公孫瓚擔任遼東屬國長史之時,鄒丹便與他相友善。後來公孫瓚成為北地知名的將軍,鄒丹便帶著家中部曲千人,加入了公孫瓚的麾下。

由於遼東鄒氏世代以耕牧為生,常年與東胡各族的部落保持聯繫,鄒丹的部下擁有大量的胡族戰士。公孫瓚雖然對胡人極為仇視,倒也不至於拿歸附到自己部下的胡人開刀。而鄒丹作為公孫軍中胡人比重最高的一名大將,兵力也是公孫瓚麾下諸將最雄厚的。

廉價好用的胡人,以騎兵為主。他們不但戰鬥力不錯,而且死起來不心痛。所以公孫瓚每次大戰,都會讓鄒丹率軍出戰。

——劉備三千人。單經五千人,鄒丹八千人,還有後面的王門四千人,嚴綱的白馬義從兩千人,公孫範四千人,公孫瓚本部九千人。加起來,可就是近四萬人了……

麴義心裡暗暗計算著公孫軍的數量,與己方的兵力進行對比。

麴義本部有七千人,其中有三千人是他訓練多年的精銳部曲,其餘四千人則為袁紹撥給他的新兵。副將張郃有五千步卒,其中含精銳的“大戟士”一千三百人。高覽部下四千人,也多是打過兩年仗的老兵。

另有校尉蔣奇三千人,司馬韓猛兩千人,司馬馬延兩千人。雖然是新兵為主,也都有一批經歷過戰火的老兵作為骨幹。這些總計相加達到兩萬多人的大軍在手,麴義就有信心,從正面擊退公孫瓚的進攻。

“夫戰,勇氣也。”

麴義輕聲的念著這句兵家格言。在旁邊陪同的一位年紀不過二十出頭的英武武將,聽到麴義的話,極為感興趣的問道:

“都督,決定出戰了?”

麴義嚴肅的臉上不見半分笑意。對年輕武將說道:

“兵力相當,卻困守孤城。豈是某家的風範?儁乂,明日一戰,你可不能藏拙啊!”

年輕的英武武將,自然便是河北四庭柱之一的大將張郃。他是河間鄚縣人,祖上世代從軍,多有擔任比二千石校尉的。可謂是冀州最著名的武人世家之一。只是武人的地位比不上士人,鄚縣張氏雖然實力不小,擁有僕傭上千,名聲卻比不過一些寒門士人。

好在自中平元年【184年】以來,國家多事。卻是武人用武之地。張郃在當年的黃巾之亂中,便成功借勢成為郡中的司馬。韓馥上任以後,張郃從郡中進入冀州州師,雖然還是軍司馬,其實算是升了一級。等到袁紹入主冀州,為了拉攏軍中實力派張郃,袁紹又升張郃為校尉。

雖然年紀不過二十五、六歲,張郃已經成為冀州本地最有代表性的新生代將領。即使是與顏良、文丑這等“萬人敵”相比,武力稍遜一籌的他,也毫不顯得遜色。真要論起在冀州軍中的人脈和影響力,說不定顏良、文丑都還比不上張郃。

麴義的年紀,比張郃大得多。看到張郃,麴義就有一種看到自家子侄的感覺。而張郃也很敬佩麴義的兵法指揮能力,以兄長之禮對待麴義。

“明日一戰,敵人畢竟兵多,都督不可輕敵。”

張郃此時還不是後來那個曹操手下的“五子良將”,不但武藝尚未突破“萬人敵”的關口,用兵之道也沒有成熟。面對威名赫赫而且人數有優勢的公孫瓚軍,張郃心裡還是有些沒底的。

“儁乂,你要知道,能攻方能守。如果任由幽州兵從容圍城,那才是最危險的呢。再說,有堅城為營,敵軍無法迂迴。若論正面接戰,某家又怕過誰來?”

想起麴義這一年多里對上公孫軍的輝煌戰績,張郃心中也大為安定。他用力的點點頭,向麴義表示:

“都督放心,大戟士沒有孬種!明日一戰,我必定全力以赴!”

聽到張郃的保證,麴義欣慰的笑了笑。他不再多說,拍了拍張郃的肩頭,帶著親衛繼續在城頭上的鼓舞軍心之行。(。。)

ps: ps:感謝“風飄衣”書友的打賞。這讓我知道,還是有幾位興趣相同的書友,在默默的注視著我的更新。不說別的,咱繼續絞盡腦汁架空歷史吧。

饒陽之戰,歷史並無記載,屬於架空,故而諸位書友不必百度了。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我真不是魔神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都市國術女神我有一座天地當鋪劍仙三千萬諸天新時代特種兵之戰狼崛起食物鏈頂端的猛獸宇宙級寵愛女配她天生好命
相關推薦
綠灣奇蹟三國之黃巾再起黃巾贅婿我的二十四諸天三國之黃巾無敵創造沙盤世界美利堅噩夢從觀想太陽開始無敵重生之北美1776震驚!開局成為女帝契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