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回到明朝當太孫

第十六章 大朝會(下)
上章 目錄 下章

回到明朝當太孫第十六章 大朝會(下)

和前兩份旨意不同。這一封聖旨唸完之後,百官一陣譁然。第一份旨意大家沒什麼好說的。這件事情本就該這樣處置。既是對蔣瓛的家人有所寬恕,百官心裡雖對蔣瓛不感興趣。但,也是歡迎的。畢竟洪武朝的刑罰也確實太嚴苛了些。今日寬恕了蔣瓛,來日自然也有機會寬恕別人。

第二道旨意,那就更不管他們的事兒了。錦衣衛說到底是皇帝親軍。指揮使的任命,皇上說就是了。輪不到他們說話。但是這第三道旨意,也太駭人聽聞了些。

本朝吸取前元的經驗。前元廣設行省。朱元璋開國之後,認為地方權柄過重。所以在地方設三司以相互制約。分別是分管民政的布政使司,分管軍務的都指揮使司,以及分管一省刑獄的按察使司。現在朱元璋居然打破慣例,命一個皇孫去總督一省。且不提這個皇孫只有12歲。但是這份權柄,就足以滋養出一個皇親的叛亂之心。浙江又離京畿如此之近。給了他一個省還不夠,還要再給兩衛兵馬。而且右軍大都督。又統兩衛兵馬。也就是說,他手裡是有調兵符的。那麼他可以調動的可就不止這兩衛人馬了。京畿部隊也有權調動。京畿部隊的調動,只有皇帝才有這個權力。兵符下發之後,部隊聽調。事畢之後,兵符上交。但是統兵出外,兵符勢必短時間內不會上交。那麼大明的京畿部隊就同時又兩個人可以調動了。

如此重權交予一個12歲的孩子。滿朝文武怎能不譁然?一時之間,群臣激憤。鴻臚寺的禮儀官員們呵斥不住。御門之前,京師嘈雜的同菜市場一般了。

朱元璋皺了皺眉頭道“有事且奏便是,如此喧譁,成何體統?”朱元璋聲音並不如何大。但是傳播卻廣。這就是建立宮殿時候的作用了。

一個二品官員越眾而出,大聲道“啟奏聖上,三殿下雖天資聰穎過人。但終歸太過年幼,總督一省是否不妥。另外,京畿部隊是天子親軍。負有拱衛京師之責。權柄下移。臣恐有不忍言之事。”說完長跪不起。

說到這兒,有件事兒卻是不得不說的了。朱允熥雖自幼翻閱奏摺。大臣們的名字是知曉的。但人卻不認得了。他又身居宮中。每次出宮不是去找舅姥爺就是去看看舅舅。與大臣們也不是很熟悉。所以,今日上朝。武官之中,倒是認識不少的人。很多人還都和他甚是熟悉。但是文臣中,認識的就少之又少。也就黃子澄身為他的老師,他算是認得。其餘的,也就不認識了。這其中,既有朱允熥身處皇宮的不便之處。也是朱允熥故意為之。他深刻的明白一個道理,要想得到皇位。最重要的人是自己的爺爺,無論朝中百官如何支援。朱元璋不點頭,一切都是白搭。只要獲得了朱元璋的首肯,自然有人願意立這份從龍之功。而現在結交大臣卻是不很不智的選擇。搞不好,還要引火燒身。所以,朱允熥對滿朝文臣一點兒都不熟悉。

但朝中身著二品服飾的文官,想也知道。只有六部尚書才有這個資格。這話說完,朝中文臣們也就不再喧譁了。這位已經把大家的心聲都說了出來。但是,還有一個人。也越眾而出,跪言道“啟奏聖上,臣以為賜殿下明黃服飾也不妥。”

這一句說出來,滿朝文武就更安靜了。在此之前,大家關注的都是這份聖旨的後兩句。總督浙江,右軍都督。這樣的重權交給一個孩子。滿朝文武都要以為朱元璋瘋了。就算他天資聰穎又立下了功勞。但也要徐徐鍛鍊啊。一上來就給一個省,再加上京畿地區的軍權,這也太重了些。

但是對那句“賜明黃服飾,”滿朝文武不是聽不懂。而是故意忽略了。對於錦衣衛,他們是半分好感也欠奉。恨不得親手宰了這幫屠夫。今天,這位小皇孫幫了自己這樣一個大忙。明黃服飾賜了也就賜了。就當自己還他一個人情就是了。所以滿朝文武,沒有人提出異議。但是後面兩句,為大明計,為君王計。這都不是一個臣子所該贊成的。所以,他們必須跳出來反對。這是讀書人的骨氣,更是讀書人的責任。為天下計,不畏生死。

朱元璋面無表情的點了點頭,示意他聽到了下面官員的話。又等了等,道“還有誰要說什麼嗎?”下面自然無人答話。這話怎麼接?貌似怎麼接都有問題啊。

朱元璋又等了等,接著道“沒人說,那就退朝吧。”說完自顧自的走了。鴻臚寺卿甚至都愣住了,沒有喊出恭送的口令。滿朝文武也愣住了。哪有這樣上朝的?大臣的建議既不批駁,也不反對。直接無視。這是歷朝歷代都沒有過的事兒啊。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就連站在朱元璋身邊的朱標都是一臉呆滯。這是什麼情況?更古未聞啊?更何況,大家說的也不是什麼國本的大事兒。皇上要如此甩眾臣的面子。

只有站在百官前面的朱允熥跪了下去,略顯稚嫩的童聲,大聲道“臣恭送皇上。”聲音有些突兀,這才驚醒了滿朝文武。都跟著跪下。朗聲稱賀。朱標也才反應過來。跟著朱元璋走了。

百官雖然一肚子話想說,但是御門之地。禁止竊竊私語。皇帝雖然走了。可是那邊卻還有鴻臚寺的人在看著。要是被參個禮儀不整,可就划不來了。恭恭敬敬的退出午門。整個隊伍就吵了起來。倒是一幫武將圍著朱允熥一陣恭賀。

朱允熥站在舅姥爺和舅舅中間。不停的被介紹,這是誰誰誰,當年是如何和你外公出生入死的。這又是誰誰誰,當年又是如何和你舅姥爺在屍山血海裡爬出來的。總之,是一通亂忙。

而黃子澄卻是下了朝,直奔東宮而去。今天在朝堂之上,他實在得到了太多的資訊。這必須向太子妃和二殿下說道說道了。黃子澄來的時候,朱允炆正在書房背書。要說勤奮好學。別說朱允熥,就是把朱雄英加上。再乘以二,這兩個也比不上這一位。朱允熥是天資不錯,但對於儒家經典,只是讀懂,並不喜歡背誦這些。而朱允炆卻是恰恰相反,他不求懂,但求可以出口成章。可以說,這兩個是標準的兩種教育方式培養出的人。至於朱雄英,不說也罷。

朱允炆沒事兒的時候就會在自己的書房大聲朗讀背誦,以加深自己的記憶。對這一點,太子,太子妃,黃子澄都很滿意。黃子澄更是覺得這才是個好學生。教他,才不負自己平生所學。

至於兩外兩個,他從來都沒拿他們當自己的學生。一個天生愚鈍,一個天生頑劣。怎麼能符合他黃大人心中那種垂拱而治天下的天子形象呢?所以,黃子澄把一片心血都放在了朱允炆身上,朱允炆其實表現的也很令黃子澄滿意。可誰知,那邊的朱允熥卻表現的更是妖孽。12歲的年紀,總督一省,領右軍都督職。這個訊息,讓老黃心驚膽顫。而那一句賜明黃服飾,更是如閃電一般把老黃劈暈了。

明黃服飾是什麼?大明王朝萬里河山,億兆臣民,只有兩個人可以著明黃服飾,皇上和太子。然而今天,皇上卻把這樣的榮耀給了一個皇孫。這不是擺明了這位就是隔代之君嗎?

黃子澄一步闖入殿中,嚇了朱允炆一跳。黃子澄這個老學究,此時也顧不上行禮了。一把拉住朱允炆的手道“殿下,殿下,出大事了。”

朱允炆忙問道“老師,怎麼了?”

黃子澄道“聖上命三殿下,總督浙江軍民,領右軍都督啊。”黃子澄還未說完,朱允炆已是無比驚愕,“你說什麼?”

黃子澄接著道“還賜了明黃服飾啊。”

“什麼?”朱允炆聞聽這一句,直覺眼前一黑,就癱坐在了椅子上。腦子裡反反覆覆就一句話,允熥要當皇帝了。

黃子澄見他呆住,也不敢叫他。只是想著自己的心事。一時間,殿裡靜悄悄的。

呂氏在宮裡自有自己的耳目,御門聽政之時,也有宮人在旁伺候。所以呂氏也很快就聽到了這個訊息。聞聽黃子澄來了,忙跑到朱允炆的書房裡。一見兩個人都呆呆的。呂氏也是六神無主。

黃子澄忙行禮道“見過太子妃。”

呂氏忙擺擺手,急道“黃大人,可是真的嗎?”

黃子澄點了點頭。呂氏又看向了朱允炆,叫他,“允炆。”

朱允炆這才回過身來,對呂氏悽苦的一笑,“母妃。”

呂氏道“允炆,你怎麼了?你別嚇娘啊。”

朱允炆道“沒什麼,也不過是當個藩王罷了。皇子龍孫,難道我還能餓死不成?”

呂氏一聽這話,眼淚都下來了。因為朱允炆的帝位還關係著她自己。要知道,直到今天,朱標依然沒有把她立為太子妃。黃子澄喊得不過是尊稱罷了。撇開這些不談,自己的兒子突然如此消沉。又怎麼能讓她不心急?

黃子澄聽了也是著急,不過看著這一個婦人,一個孩子。主意還要自己出啊。忙想了想道“殿下,娘娘。不必心憂。更不必喪氣。三殿下雖然先勝一著。但,我們也並非沒有機會。”

“哦?”朱允炆本已灰暗的眼睛中突然又有了神彩,忙問道“先生何處此言?”呂氏也是滿臉希夷的看著黃子澄。黃子澄道“三殿下雖然手握重權。但畢竟人遠在杭州。而殿下卻在陛下和太子殿下身邊。這就是機會啊。”

呂氏聽完也是興奮的連連點頭。朱允炆卻是眉頭皺著道“就算皇爺爺,父親立我為儲君。但這樣的強藩在外,我又如何坐的穩?”

黃子澄笑道“殿下,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到時君臣名分已定。又有何憂呢?”朱允炆想了想,終於點了點頭。

只是這番話,要是被朱允熥聽到了。估計要罵這兩位一句,白痴。書生誤國,誠不欺人。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宇宙級寵愛劍仙三千萬我真不是魔神食物鏈頂端的猛獸諸天新時代女配她天生好命都市國術女神我有一座天地當鋪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相關推薦
幸運直播:全球探險美女總裁俏佳人我的刁蠻姐姐剛成人皇:開局億倍暴擊三國領主:開局氣運暴擊我家竹馬是太孫種田從全家穿越開始屍契無限之次元分身人已穿越,分身末日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