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靖難天下

第三卷 誰主沉浮 第三十一章 洪武駕崩(3)
上章 目錄 下章

靖難天下第三卷 誰主沉浮 第三十一章 洪武駕崩(3)

“撲稜稜……”一隻雄壯的鴿子款款飛落,停在籠子上方,它喘著氣,著急地尋找著水碗和吃食,小生靈彷彿飛過了很長的距離。在鴿子籠旁邊等候了半天的小太監,把鴿子腳上一根細管取下來,跑著衝入宮中。

“殿下,殿下,京城的訊息來了。”

朱棣慢慢展開紙條,他知道,等待著的也許是一個驚天的大訊息。道衍和尚看著朱棣的臉色逐漸變化,一向紅潤的臉已經逐漸蒼白,嘴唇緊緊閉著,手微微發抖。朱棣緩緩站起來,走到窗邊,高大的背影堵住了窗戶的光線,朱棣的身子微微顫抖,幾滴英雄淚默默流向腮邊。

道衍已經意識到什麼,閉上眼睛,口中默默念出“南無阿彌多婆夜。哆他伽多夜。哆地夜他……”往生咒,求得西天往生之快樂。

朱棣回過身,臉上已經恢復了平常,他將紙條遞給道衍:“五日前,父皇駕崩了。”

道衍拿著紙條看了看,道:“阿彌陀佛,先帝到了西方世界享受極樂,殿下可安慰了。”

朱棣面色沉重道:“話雖如此,然我心裡十分遺憾,不能在他老人家身邊送終,實為不孝。”

道衍道:“殿下孝心可昭日月,只是殿下這樣的孝心,在別人看起來卻是一種威脅。請看,情報上說先帝遺詔不許各地藩王回京奔喪。”

朱棣一拍桌子:“這怎麼可能是父皇的原意?以父皇的性格,他怎麼可能不相信我們兄弟幾個。我看這個餿主意八成是今上與他那幾個不成器的謀士所為,我不管這許多,為人兒者,不戴孝扶靈,日後是會被人戳著脊樑骨罵的。”

道衍道:“殿下息怒,此事需從長計議。”

朱棣道:“此話怎講?你不同意孤進京嗎?”

道衍三角眼一轉道:“如今先帝大行,毫無疑問太孫會立刻登基,入京混水摸魚的機會沒有了。黃子澄豎子也,皇上也不見得好到哪去。殿下請看,新皇登基用自己東宮舊人原是不錯,只是也沒有如此猴急的。最新輔政的四位大臣,方孝儒、黃子澄就佔了一半。如此急吼吼地奪權,在朝眾位大人嘴上不說,心中必定甚為不屑。

殿下進京一定要讓天下明白殿下此行的孝義,而不是去奪權。只要達到了目的就撤,不需要固執於進京的形式。”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朱棣彷彿突然想到什麼,道:“如果侄子突然下狠心拿下本王,說到底孤還是擅自離國啊。”

道衍微微一笑道:“殿下,本朝的根本是什麼?忠孝而已,如果對於奔喪的王爺下手,天下輿論的口水也得把應天淹沒了。雖然黃子澄是個自作聰明的小人,但有劉三吾、楊靖這些老成謀國的人在,朝廷一定不會出此下策,殿下放心吧。”

朱棣點點頭道:“那是不是明日就啟程?”

道衍道:“當然是越早越好,老衲估摸著八百裡加急已經過了黃河,殿下不如今日晚間立刻啟程。否則等聖旨到了,殿下再走就是抗旨不遵了。”

朱棣點點頭,連忙喊道:“來人,”一名侍衛入房聽令。“命令親兵營火速整軍待發,每人雙馬,攜帶三日乾糧,其他糧食沿途徵集,酉時準備完畢,戌時連夜出發。速去傳令。”侍衛連忙跑了出去。

吩咐完畢,朱棣轉向道衍道:“今上登基,孤料想朝廷會行削蕃之策,如此一來,孤又該如何應對?”

道衍道:“殿下天生帝王之相,非人力可違,就憑黃子澄那幾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豎子如何能做得了大事。不過雖然彼不足懼,殿下亦不可掉以輕心,臣以為殿下一方面可行韜光養晦之策,示弱於朝廷。另一方面,殿下要積極準備,事不可為之時切勿坐以待斃。”

朱棣眉頭擰成一股繩道:“大師,韜光養晦要得,只是後面一事你就不要再勸孤了。以一隅而抗天下能有幾分勝算?孤只想守在北地安度餘生,以全忠孝之名。”

道衍搖頭道:“殿下,如果今上能這麼想,他就不會對遼王殿下苦苦相逼了,這幾年如果不是遼王擋了殿下的風頭,如今被圈禁在京城的不是殿下還能有誰。樹欲靜而風不止啊。

如果說往日遼王在遼東牽制,殿下腹背受敵。現在今上卻自毀長城,派個什麼楊文篡取了遼東軍權,此人檔案老衲看過,匹夫爾,遼東軍中隨便挑出一個指揮使都比他強啊。如今殿下已無後顧之憂,如果此時還不圖大業更待何時。”話說完,道衍留神著朱棣臉上的變化。只見他依然沉默,眼睛一動不動地看著前方,根本看不出他在想什麼。只是那龐大的身軀散發著一種強大的壓力,讓道衍心中咯噔一下,他放心了。

……

“北平府八百裡加急!”自從朱元璋死後,整個明帝國陷入一片停滯之中,哪裡還會有這樣八百裡加急的公務?黃子澄和其他三位大人正在皇城內的左耳房中批看著奏摺,他一把從太監手中奪過加急文書,只見上面粘著三根雞毛,這代表著這個帝國最重要最迫切需要傳遞的資訊。

黃子澄從頭到尾將文書看了一遍,眉頭一皺將書信交給其他幾位大人。大家傳閱一遍之後,方孝儒率先說話:“燕王以入京探視太祖為名突然率八百親衛離開北平府?這是什麼意思?”

楊靖拿起茶碗撇了撇茶葉道:“就是說,燕王殿下沒有接到太祖遺詔,目前已經在進京的途中。請劉大人示下,這份公文該如何處理?”

劉三吾作為四位輔政大臣中德高望重的一位,大家遇到什麼難題,總是第一時間請示他。只是劉三吾年事已高,許多事已經不會再加以意見,其作用不過是大家商量好之後他點個頭而已。對於眼前這件麻煩事,他閉著眼睛道:“諸位大人商議吧,老夫聽各位的。”

黃子澄心中暗罵一聲,老狐狸!整理了一下想法,率先發言:“燕王殿下此行,有兩種情況,第一如果當真沒有接到遺詔,那麼應該由各地知府知會他讓他回去,也就不用再追究什麼了;但如果燕王已經知道遺詔,卻裝糊塗,一意孤行的話,那可以著各地知府將其擒下,送往京城治罪。各位大人覺得如何?”楊靖拿著茶杯頓了一下,嘴邊留過一絲輕輕的笑意,也不說話。

方孝儒想了想道:“黃大人所言十分不妥,雖然燕王存在抗旨不尊的可能,但他進京畢竟打著探視先皇的旗號,本身以孝道為先,秉著君臣父子的大義。無論如何,將其擒下治罪,會遭受天下輿論的譴責,也壞了今上以孝治天下的方略。萬萬不可。”楊靖聽了方孝儒的話,有意無意地點點頭。

黃子澄又暗罵一聲迂腐,在他看來,這真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朱棣此番入京,說好聽的是頂著孝道的大義,但說不好聽的實際上就是抗旨不尊。現在天下實力最強的兩個藩王,遼王已經被囚應天,只要再找茬除去這個燕王,那皇帝的天下算是坐穩了。其他那些二流實力的王爺,削奪起來輕鬆平常,只是這些人怎麼都想不到這點呢?

黃子澄還想努力一把道:“方大人此言有些婦人之仁了,太祖皇帝遺詔宣告了諸王臨國中,毋至京師。好就算燕王沒有收到遺詔,本朝規制也規定各地藩王非詔不得擅自離國。無論哪方面燕王如此做皆不合制,拿下他天下誰敢不服?”

楊靖看著黃子澄氣勢洶洶的樣子,心中好笑,放下茶碗緩緩道:“兒子盡孝道,禮也;藩王擅離國,非制也。這正是燕王要給我們出的兩難之居。燕王盡孝說破大天去也佔著理,黃大人這麼做只會寒了天下人的心,切不可取。”

黃子澄見楊靖不支援自己的想法,心中雖然惱恨,但也無可奈何,現在朝中楊靖的門生同門最多,儼然是實力派,他的意見自己還沒有力量反對。心中雖覺得可惜,臉上立刻換了嘴臉道:“楊大人所言也有道理,只是眼下之局卻如何破解?還請楊大人拿個主意。”

楊靖道:“如此小事,只需七品牙官一名持太祖遺詔以及今上聖旨迎將上去,先嘉許其忠孝,再命其回藩就行了。”

黃子澄道:“如若燕王一意孤行,執意進京呢?”

楊靖道:“即使如此,朝廷也不能對他怎樣,他只帶著八百騎,難道還怕他翻上天去?”

一旁一直閉目養神,沒有言語的劉三吾突然清了清嗓子說道:“堂堂天子還怕皇叔逼宮嗎?”此言一出,雖然聲音不大,但直撼人心。到底是老家夥,大家不敢說的話也說出來了。黃子澄頓時啞口無言。

楊靖道:“既然劉老也是這樣的意見,是否可以擬旨了?”

劉三吾道:“方大人文采熠熠,就由大人捉刀吧。”三比一,方孝儒自然樂於擔下這個差事。

建文皇帝用了玉璽,禮部侍郎卓敬帶著聖旨火速離京,飛馬前去阻截燕王。等兩撥人馬相遇之時,燕王一人雙馬的隊伍已經過了淮河。

如果您喜歡這本書,請來起點中文網www.cmFu.com,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我真不是魔神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都市國術女神我有一座天地當鋪劍仙三千萬諸天新時代特種兵之戰狼崛起食物鏈頂端的猛獸宇宙級寵愛女配她天生好命
相關推薦
重生紅樓之環有空間如果我變成一首歌開局一首歌唱哭萬千觀眾除了錢我一無所有[穿書]穿越回來後超品奇才網遊之黑暗血統家父漢高祖噬血皇后噬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