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靖難天下

第三卷 誰主沉浮 第四十六章 飲馬長江(3)
上章 目錄 下章

靖難天下第三卷 誰主沉浮 第四十六章 飲馬長江(3)

燕軍在冀東的敗退並沒有徹底扭轉平燕的局勢。在得知遵化大戰的訊息之後,平安違背徐輝祖的將令,率本部兵馬五萬出真定,向北進攻涿州。

涿州守將盧龍衛指揮使孟善,乃燕軍中老將,老成持重,一方面率領所部據城抵擋,一方面命同守涿州的涿鹿衛先期出城待機。平安連攻五日,損兵折將卻沒有開啟局面,涿鹿衛趁南軍疲憊突然殺出,南軍猝不及防,損失很大。

正當雙方形成對峙之時,燕軍援兵已至,鎮朔衛、定邊衛、宣府中、右衛在譚淵率領下驟然而至,這些宣大的邊兵本來戰鬥力就強,而且在剛結束的冀東大戰中全身而退,兵力士氣都沒有遭受損失。譚淵率燕軍鼓譟而進,城中守軍裡應外合衝出。

平安雖然身先士卒,但無奈除了他手下的銀牌軍,其他南軍都不禁打,雙方鏖戰半天,南軍終於支撐不住了,全線崩潰。平安身受三處箭傷,被銀牌軍拼命搶出,一路狂奔回真定,閉門不出。

此戰敗績傳來,徐輝祖仰天長嘆,大罵平安貪功冒進:“平保兒毀我大明江山也!”徐輝祖如此震怒,皆因南線諸軍中,徐輝祖率領的濟南軍,大都是前幾次大戰潰散的逃軍以及新兵組成,非經一年半載的訓練,根本談不上打仗。所以南軍惟一的機動兵力就是平安率領的五萬大軍。本來徐輝祖希望再有半年時間等新軍練成,然後約好遼王,從東南兩方向對進,夾擊北平。可是平安這樣一打,南軍最後一支可以機動作戰的兵力就算交待了。現在南線滿打滿算十二萬新兵,別說與遼王聯合進軍,就算自保都十分危險。惟一可以安慰的就是燕軍日子也不好過,主力受到很大打擊,還沒有恢復元氣。

徐輝祖清楚,現在大家都在搶時間,看誰能先恢復進攻能力。他一方面寫信約遼王再發動一次攻勢減輕南線壓力,一方面督促朝廷調最後一支戰鬥力強的雲南沐家軍北上增援。

部將提醒徐輝祖,朝廷已經調動遼東兩支強軍增援山東。徐輝祖只說了一句話:“關寧鐵騎是客軍,本帥能不能指揮得動?”

遼東接到朝廷的旨意,大家目瞪口呆。這次誰都看明白了,朝廷到底想幹什麼!每當朝廷佔著優勢時,總是想著法限制,猜忌遼王;當燕軍咄咄逼人,打得幾十萬南軍土崩瓦解的時候,朝廷立刻做出一副可憐模樣,又是給錢又是宣慰,總之就是要遼東給朝廷賣命;遼東軍剛剛將局勢扳回一城,朝廷再度舊病復發,竟然立刻跳出來拆分遼東軍。

這次不但遼東軍一眾將領拍案而起,連一向沉穩的鐵鉉也有些火了:“方孝儒豎子也,都什麼時候了,還在猜忌殿下。真不知道他們腦子裡到底想什麼!殿下,這樣的詔書分明是在離間殿下與卑職,臣如何能奉詔!”

王琙嘿嘿冷笑:“殿下,人家都做到這個份上了,您還考慮什麼?先滅燕逆,再殺上應天入繼大統……”

“住嘴!”朱植詳怒道,“三位都升官了,我看是好事。我信得過你們,無論到了哪裡,都是我朱植的人。”

瞿能道:“我瞿能的命是殿下給的,殿下怎麼說末將就怎麼做。”

王琙道:“官爵給我可以,他媽的,不要白不要。可是調去山西,想都別想。楊軍師,你看我稱病如何?”

楊榮看著眾人微微笑著道:“諸位,諸位,先別急啊。殿下對此胸有成竹,既然朝廷這樣做,咱們就只能順水推舟了。”說著用眼睛看著朱植。

朱植笑笑道:“對啊,既然人家敞開大門讓咱們進山東幹嗎不去!鼎石你率兩個衛先過去,可是什麼時候出戰,怎樣出戰,在哪裡出戰,非奉本王將令其他命令一律不從。”鐵鉉連忙抱拳應諾。

“既然讓瞿將軍去京城,你就去。但去了不帶點兵馬不行,給你一個斥候千戶做護軍,也逞逞遼東軍的仗勢。到了京城,我還有重要的任務交給你去做。”朱植笑著對瞿能道。

“至於咱們的蘭陵侯王小馬,如果不想去上任就寫了本子推說自己病了唄。本王身邊還真是需要人帶著軍。”朱植最後道。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見朱植這麼說,王琙總算笑了:“一切聽殿下差遣。”

朝廷一方面想辦法強拆遼東軍,但另一方面也真擔心遼王抗旨,現如今朝廷除了遼王已經沒有其他可以倚重的力量。方、黃他們在提心吊膽中等候了一個月,終於接到了遼東的快船回報,遼東奉詔,只是王琙得了重病無法到山西上任。

得到這樣一個結果,朝野上下都舒了一口大氣。當然,當初支援遼王的官員更加佩服,讓小人們都看看!任憑你想著法搞人家,但遼王還是顧全大局,服從朝廷調遣。遼東的高風亮節反而顯示出方孝儒如何小人。

建文元年最後兩個月,整個中華大地終於平靜下來,無論東線還是南線,兩軍表現出了相當的剋制。甚至在建文元年新年鐘聲敲響的時候,某些地段雙方的斥候見面,還互相贈送了禮物,畢竟大家都曾經在一條戰壕裡呆過。

不過各軍的剋制有著不同的原因,遼東軍忙著總結作戰經驗,補充列裝新式裝備,並且抽調出兩支主力騎兵集結在山海關,只等港口內的冰一化就登船南下;燕軍從西線北線各衛中抽調有戰鬥經驗的老兵以及招募新兵,補充到秋天,在冀東被打殘的幾個主力衛中。燕軍也在呼哧呼哧舔著傷口;南線的朝廷主力日夜操練,面對十幾萬沒上過戰場的新兵蛋子,徐輝祖只能求老天保佑,建文二年夏季來臨之前,燕軍不要有大的行動。

雲南的沐家接到朝廷的調令之後,勉強派出一個衛五千人做了一次象徵性的支援。雲南山高皇帝遠,朝廷只能無可奈何。在沐家行為的映襯下,應天的官民更覺得遼王形象高大。百姓們無不挑起大拇哥:“瞧瞧,不愧是先帝家的千里駒,平定燕亂還得靠遼王。”

……

遵化之敗讓朱棣彷彿一下子老了十歲,一個冬天,他甚少離開宮殿,昔日那個氣吞山河,無所畏懼的燕王逐漸消失在大家眼中。

外面飄著雪花,這個冬天格外冷。燕王緊了緊身上的裘皮大髦,推開窗戶,幾朵梅花在雪花中頑強地嶄露著紅色,讓朱棣感到一絲溫暖。突然院中傳來一陣佛音,又是那個和尚在唸經。

朱棣追尋著佛音一直走過去,和尚的禪房就在朱棣寢宮旁邊,也是為了任何時候都可以方便找他顧問。朱棣走到門前想推門,可手搭在門上始終沒動。

“既然來了,就請進來吧。”屋內唱經和木魚嘎然而止,接著門吱丫一聲開啟,一個小和尚雙手合十對朱棣行了個禮。

朱棣點點頭走進禪房,只見道衍面對著牆,聽朱棣進來,道衍緩緩轉身,口宣佛號朝朱棣作了一揖:“阿彌陀佛,殿下好久沒找貧僧了。”

朱棣微微一笑道:“天氣冷,不想打擾大師清休。”

道衍笑道:“不是天氣冷,只怕是殿下心冷吧。”

朱棣一怔,沒有說話,在椅子上坐下,房間正中燃著一爐檀香,嫋嫋青煙緩緩升上空中。道衍在他身邊坐下道:“殿下如今有何打算。”

朱棣望著檀香發愣,隔了半晌才緩緩答道:“記得大師說過天命與我,只是孤現在十分懷疑,天命到底與誰?”

道衍臉上肌肉抽搐兩下道:“天降大任於斯人,必先苦其心智。殿下何必為區區小敗如此介懷。”

朱棣搖搖頭道:“兩個月來,孤無數次在心中重新推演當日遵化之戰,做出了無數的部署,可惜最終只有一個結果,就是我燕軍必敗。所以孤想不出什麼辦法打敗老十五。”

道衍給朱棣上了杯熱茶,自己也喝了一口道:“如果任何問題都可以在戰場上解決,靖難就簡單了。”

朱棣抬眼看著道衍:“大師是什麼意思?”

道衍道:“根據京城傳來的情報,恐怕遼東軍最近已經元氣大傷了吧。”

朱棣道:“你是說鐵鉉、瞿能他們?”

道衍道:“對,其實朝廷那邊騎虎難下,他們要對付殿下,就得倚重遼東,但如果殿下敗了,遼東坐大,朝廷一樣受不了。所以他們一方面利用遼王對付殿下,另一方面還要防備遼東。老衲以為,對付遼東在政不在兵。

反之,這個道理遼王也很清楚,所以他才在遵化放殿下一馬。他知道如果在遵化破了殿下,那麼朝廷遲早對他鳥盡弓藏。遼王在玩弄權術方面越來越精。”

朱棣皺著眉頭道:“大師說得沒錯,但是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

道衍輕鬆地一笑:“正因為老衲看清了遼王的底牌,殿下更要放心。遼王雖然懂得其中關竅,但何嘗不是首鼠兩端?殿下是擋箭牌,他在後面呆著很舒服。

遼王的猶豫就是殿下的機會,遼王不敢把殿下逼死,那麼反過來死的就是他!”

朱棣眼睛一亮:“請大師指點迷津。”

道衍笑笑道:“殿下起兵一年有半,破南軍近百萬,朝廷精兵良將盡敗於殿下之手,江南孩兒聽殿下之名不敢啼哭。這等武功,令四方人心多所觀望,惟視金陵成敗為項背,若復攻城略地,廣土收民必待四方之服而後徐議根本之計,則稽延時月,師老易變。蓋靖難之急所在京師,而非四方也。

殿下乃先帝苗裔,他日進得京城,事仿李唐玄武門之變爾,並無改朝換代,天下人焉能不服。所以,老衲之策就是輕師急進,飲馬長江,一戰而下應天,抵定大局。

屆時遼王尚在遼東,鞭長莫及。待他反應過來,殿下已經登基稱帝,南面為君,天下傳檄可定,區區遼東一地掀得起什麼風浪?”

“好!”朱棣從椅子上蹦起來,興奮地在房間走來走去,“大師之言,如醍醐灌頂,令孤茅塞頓開!”

PS:騎兵新書《明吏》上傳,書號:1 6 7 0 4 0,明朝三部曲第二部,靖難天下的續篇。更多的陰謀,更多的矛盾,更多的美女等待新老書友品嚐。

無論如何,請諸位老讀者幫個忙,先收藏了再說,至少支援騎兵一個月,老書已經不需要推薦票,都投給明吏吧。

特別預約一下,週一零點一過,騎兵衝新書榜,急切需要您投推薦票支援!!

(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CMFU.COM,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我真不是魔神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都市國術女神我有一座天地當鋪劍仙三千萬諸天新時代特種兵之戰狼崛起食物鏈頂端的猛獸宇宙級寵愛女配她天生好命
相關推薦
重生紅樓之環有空間如果我變成一首歌開局一首歌唱哭萬千觀眾除了錢我一無所有[穿書]穿越回來後超品奇才網遊之黑暗血統家父漢高祖噬血皇后噬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