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晉末征途

第四百二十章:懸泉庭內立規矩
上章 目錄 下章

晉末征途第四百二十章:懸泉庭內立規矩

從叛亂的伊始到當下,西府軍的隔岸觀火,給了氐王句渠知不可一世的膽氣。

同時,他也有些忘乎所以,甚至覺得自己有了可以與西府軍一戰的能力。

然而,當李峻領兵進入酒泉郡後,狂妄至極的句渠知才真正地意識到,自己所聚集的八萬兵馬並非是天下無敵,在西府軍的面前根本就是不堪一擊。

西府軍先是由酒泉郡的表氏縣對叛軍發起攻擊,繼而攻至樂涫縣,徹底擊潰圍在樂涫縣城的三萬叛軍,並將其趕向了安彌縣一帶。

氐王句渠知率領敗軍逃至安彌縣後,本想與福祿縣附近的叛軍匯合,試圖抵住西府軍的衝擊。

然而,騫韜所率領的八千西府軍騎直接衝散了福祿縣的叛軍,並與隨後趕來的索橫合兵一處,將叛軍逼向福祿西南的延壽縣,徹底斷絕了兩軍匯合的可能。

於此同時,李峻命朱宇領兵迅速佔據福祿縣,阻擋句渠知向西進入玉門的路,同時又命秦力領兵進入會水縣西南,奪下那裡的漢城關,封堵叛軍想要向北逃進大漠的企圖。

當這兩處兵馬就位後,李峻則命將軍呂朗對句渠知的叛軍發起全面進攻,並對句渠知所在的安彌縣城進行了猛烈地炮轟。

安彌縣城不大,城牆則是夯土而成的土牆。

兩輪的炮轟後,安彌城東門的整面城牆向內坍塌,不僅將站在城牆上的叛軍埋在了黃土中,更是砸死了不少守在城牆內側的叛軍軍卒。

驚懼之下,句渠知再次奪命而逃。

他企圖衝破安彌西北的漢關城進入漠北,也想就此逃至馬鬃山,向西進入西域諸國,徹底遠離西府軍的追殺。

“給我衝破城關...”

“不準退...去死吧...”

舊漢關城外,氐王句渠知聲嘶力竭地大吼,一遍遍催促著屬下向前衝擊城關,並且不時地揮刀砍死不聽號令的人,猶如一頭落入囚籠的困獸在歇斯底里地咆哮。

如果不能儘快突破漢關城,後面的追兵很快就會殺過來,到時則更難脫身。

其實,並非是叛軍弱到不可一戰的程度。

他們能擊潰涼州軍,能將張坦的數萬兵馬逼得無路可走,說明叛軍有一定的戰力,而且要遠強於張坦手中的涼州軍。

之所以會出現如此快速的潰敗,實則是李峻在對叛軍發起全面攻擊的同時,準確地對叛軍的部眾進行了區分。

圍殺之時,李峻會對同一族群的叛軍進行兇猛地攻擊,不留一個活口,同時又會對某個部族給予寬恕,給了他們投降保命的機會。

如此一來,叛軍的軍心在遭受猛烈的打擊下,先是有了怯戰的心態,繼而又在生與死的選擇中出現了戰力的瓦解。

最終,整個叛軍分化成了各自為戰,從而才會發生全面的潰敗。

秦力擋下了句渠知,直到呂朗的領兵殺至,句渠知也未能跨過漢城關。

無奈之下,氐王句渠知只得沿著關牆向西逃走,期望能找到一條逃出生天的路。

或許,是天無絕人之路。

當句渠知率領不到萬人的潰兵逃到嘉峪塬的時候,終於找到了一條乾涸的古河道,踏上了向北逃亡的路。

由此,句渠知也算是擺脫了追兵,朝著馬鬃山的方向狂奔而去。

★★★

敦煌郡,效谷懸泉庭。

效谷懸泉庭,原名為效谷懸泉置,是漢武朝廷在敦煌郡所設立的一座

郵驛。

驛站由敦煌郡府掌轄具體的緊要之事,效谷縣府則對其提供必要的物資供給。

最初,效谷懸泉置作為朝廷設在臨近安西的官驛,主要負責傳遞西域和中原之間的信件,以及傳達朝廷對西域各藩屬國的命令。

鼎盛之時,驛站內亦是車馬喧囂、人聲鼎沸,更有南來北往的使者與商賈聚集於此,把酒言歡,談笑風聲。

然而,由漢末至今,天下大亂,中原與西域之間的往來幾近中斷,商貿之事大大減少,西域的使團不再進入中原,這座曾經喧鬧的驛站也就此荒廢。

不過,近幾個月的效谷懸泉置倒是有了人氣。

涼州發生叛亂後,叛軍的勢力高漲,各郡內都出現了胡蠻起兵之事,幾家豪商大族為了自保,選擇躲進效谷懸泉置,將這裡做為了保命的塢壁,並將其重新命名為效谷懸泉庭。

效谷懸泉庭是一座長方形的小城堡,大門朝東,四周則為高大厚實的塢牆,除了西南角設有突出塢體的角樓外,塢牆的四角還建有拒敵的箭樓。

“令狐兄,這裡還真不錯,若是規模再大些,不亞於一座縣府的城池了。”

懸泉庭的正堂內,李峻左右看了看,衝著張掖軍司馬令狐勳笑著說道。

當下,對於追擊句渠知及其叛軍的事情,李峻交給了騫韜和呂朗來負責,而且他也知道句渠知逃不掉,根本走不出馬鬃山。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因此,李峻和李秀以及杜麟等人領兵進入敦煌郡,交由郭誦繼續在敦煌郡內肅清叛軍餘孽,他則在令狐兄弟二人的陪同下來到了效谷懸泉庭。

“大將軍,正是有了這一處塢壁,幾家人才能躲過胡蠻的殺戮呀!”

令狐勳感慨地嘆了一口氣,苦笑道:“屬下與二弟也是涼州軍的將官,且不說保涼州百姓的平安,就是連家眷與族人都無力護住周全,真是心中有愧呀!”

李峻笑了笑,說道:“涼州之亂並非涼州軍的過錯,是州府的縱容與無視所造成的,這其中也與某些大族的不作為不無關系。”

說著,李峻望了一眼司馬勳,繼而又將目光掃向在座的其他幾名世族代表。

“世家大族在涼州本有根基與名望,應當為涼州的安穩盡心盡力,可叛亂初始,無人來聚兵聚民去平叛,都在觀望,也都在等著撿便宜,當人家的刀砍過來了,這才知道天下沒有白食,卻也是晚了。”

聽著李峻的話,令狐勳無奈地搖了搖頭,卻也說不出半句的反駁之言。

“所謂世家大族,必然是多有傳承,歷經幾代人方能累積出一世的家業與名望,興旺不易,滅亡卻也不過是瞬息之間的事。”

李峻的臉上沒有了笑意,冷淡的神情中帶了幾分寒意:“西府會替朝廷掌轄涼州,西府之下是涼州府,而涼州府下也會有豪門世家的存在,這一點不會變,官衙和西府軍也不會與你們爭利。”

說著,李峻抬眼望著在場的所有人,冷冷地繼續道:“不過,規矩必定要有,而這個規矩就是生與死的界限。越界者當亡,其族盡滅,這就是對不守規矩的人所給予的懲罰。”

有利益的存在,必然就會有利益既得者,而這些利益既得者為了能將所得的利益存續下去,就會形成一種權勢的傳承,從而也就形成了所謂的門閥世家。

各州各郡都有門閥世家,這是無法避免的事實。不說是當下,就是千年之後的世界,無論是何種制度,也無法改變這個規則。

同樣,李峻也改變不了,他只能承認這個事實,卻也在這個事實上劃出了一道紅線,以此來壓制大族對政權的參與度。

其實,世家大族多是由上而下所形成,繼而再透過手中的權勢與名望來操縱民意,達到自己想要的欲求。

李峻會透過督府對各級的府衙進行掌控,同時又會透過各級府衙來聚攏民意,讓所轄的百姓在獲得利益的同時,也把信任給予官府,從而形成一個良性的迴圈。

如此一來,大族世家無法輕易地操縱民意,而他們的所作所為卻能夠被百姓所辨識與抗爭。這就會大大降低世家大族的勢力,使他們只能維持原有的一點本錢,無法再將利益的索取向外擴大。

其實,規矩的制定最重要的是懲罰制度。

李峻把這個懲罰設定在了生與死,簡單且直接,每個家族都能清楚明白,也會對違反規矩的後果深有感受。

望著面面相覷的眾人,李峻恢復了笑意,繼續道:“孟子有云,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只要大家守規矩,自然就會相安無事,大家發財嘛!”

說著,李峻站起身,指著門外笑道:“人生在世,不過是為了榮華富貴,必然是要有錢財,守著這條金光大道,你們去賺錢,西府軍護著你們去賺錢,這豈不是更好嗎?”

聽到李峻如此說,有的人不禁笑了一聲。

“不過,你們可別太吝嗇。”

李峻笑著繼續道:“錢是賺不完的,賺多了也花不完,可別忘了給官府繳納賦稅,我們這些做官的人,可就指著那點稅錢養家餬口呀!”

其實,在場的眾人對西府所規定的賦稅有所瞭解,不能說是盡善盡美,卻也是較為合理,不存在強徵豪奪之舉。

另外,李峻是何人?他要養家餬口?

如今,不說半個天下已經被他掌控,就說那西府官營的買賣,把涼州所有大族的生意綁在一起,也不及人家的十分之一,李大將軍會沒錢?

故此,大家聽著李峻的哭窮,皆是大笑了起來。

後世有一句話很有道理:“經濟是決定上層建築的基礎。”

當然了,這裡所說的經濟是指整個社會的生產力,而並非是財富的一種表述。

不過,李峻覺得在當下的朝代中,可以把這個經濟二字泛指到財富上。

如今,天下亂到如此,百姓們已經到了衣不裹體,食不果腹的程度,而在這種民不聊生的情況下,還去談什麼科技生產力,那就是一種最愚昧的無知。

李峻無法讓所有的窮苦人都去當商賈,那是不現實的事情,但他可以讓那些人憑靠體力來賺錢,憑藉手藝來養家餬口。

若想如此的話,則需要提供賺錢的機會。

固然,世家大族的營商會獲得巨額利潤,可他們在賺取錢財的同時,也會對商品的加工與製造起到一個促進的作用。

如此,就會為窮苦的百姓提供做工的機會,也就是後世所說的就業,這是一種相互得利的迴圈。

因此,李峻鼓勵這些大族去做生意,也會為他們的營商提供必要的保護。至於需不需要設立一個類似工會的組織,李峻也是有所考慮。

畢竟拿人手短,吃人嘴軟。

百姓們從大族的手裡賺錢,極有可能被大族們攏走了人心,李峻可不想弄巧成拙。

他要在西府之下謀劃出一個衙門,專門處理用工之事,就此也能讓百姓念官府的好。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食物鏈頂端的猛獸都市國術女神宇宙級寵愛女配她天生好命特種兵之戰狼崛起劍仙三千萬諸天新時代我有一座天地當鋪我真不是魔神
相關推薦
玄學大佬又蹭病嬌傅少氣運續命大明:我從現代運物資宇宙供應商末世之冒牌大英雄晉末春秋我上就我上極品公子哥御劍仙瑤仙河風暴這個領主不好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