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技術宅在古代

145、鋪路
上章 目錄 下章

技術宅在古代145、鋪路

經過五人的介紹, 製造硯臺的過程比較復雜, 一般要經過採石、選料、雕刻、磨光、配盒五道工序。

眼下採石還只是第一道工序,硯臺名貴與否, 最基本的條件在於硯石。硯石有坑洞之別,優劣之分。名坑質優之硯石,加上制硯高手製作,可以出產精品和珍品。所以即便是同一座山上開採下來的,不同的坑, 出來的端石品質也不盡相同,製作出的端硯最終品質, 也都不一樣。

至於後面的選料、雕刻、磨光、配盒等工序,都不簡單。

“那些工人沒有經驗,從開採到選料、雕刻、磨光、配盒, 都需要小的們親自教才行。而且若是出現了精品和珍品端石, 還必須由我等親自製作,方能不浪費了一塊天生的璞玉。”

這幾人一邊說, 一邊臉上露出興奮和激動, 彷彿馬上就有端硯要出自他們之手一樣。

“端山這邊,可以由你們五人說了算。但本官有個前提,你們必須和本官簽下契子, 不得將此處的端硯告知於外界他人,在本縣端硯之名傳揚出去之前,你們不能向外透露端石的妙用。”

在李文柏看來,這點擔心還是必要的。

畢竟他們都是附近各個州縣請來的, 誰能保證,他們在這裡忙活了一陣,哪天會不會把端石能製作端硯的訊息傳了出去?若是傳出去,那誰還來買交合縣的端硯?

五個商人也是明白人,連連點頭,嚴肅道:“大人說的是,應該立契。小的們也絕不敢將這裡的事情傳到外面去。”

他們確實不敢,或許他們騙騙別人還可以,但是騙李文柏,他們還沒這個膽子。

現如今,誰都知道,交合縣出了一個縣令,不僅扳倒了交合縣的地頭蛇施五,還連帶把西州刺史都給搞倒了。前庭派出五千州兵,愣是圍了交合縣十幾日,愣是一點辦法都沒有。最後屁都沒放一聲,灰溜溜地回到了前庭。

如此強橫的角色,誰還敢惹?

就是送這五人十個膽子,他們也不敢懟李文柏欺上瞞下,幹出吃裡扒外的勾當。

李文柏忽的笑了笑,道:“你們都可以看得出這硯臺的好處。本官甚至可以給你們個入分子的機會,也不收你們什麼錢,但又一個條件。”

五人心中微動,作為商人的本能,感覺到李文柏的條件不簡單,但這硯臺的好處都看在眼底,相視一眼開口問道:“什麼條件,大人請說。”

“條件就是……”

李文柏想要做的就是一成的分子,交換對方商鋪端硯的經營權。借用眼前幾人的商鋪,打通整個隴右的商路,來售賣端硯。而且不只是端硯,還有別的產出的別的東西。

經過一番解釋,總算聽明白李文柏的意思了。敢情李文柏是想拿他們所有人的店鋪,來賣自己的東西啊。這可和他們從李文柏這裡收購端硯,再賣出去,是兩回事了。後者掙的利潤都是自己的,前者的利潤,可就全是李文柏的了。他們五人能得到的,只有那一成份子的分紅。

“這……未免也……”這五人交頭接耳了一陣,都苦著臉,一時下不了決心。

李文柏讓出分子也是反覆思慮的結果,畢竟他們五個人,每個人一成,那便佔了一半。說不心疼那肯定是假的,但他之所以願意換,便是看中了這五人的商鋪。這五人的身份都不簡單,都是附近各個州縣有名的硯臺商人,他們的商鋪可以說是遍布整個隴右地區。有他們的商鋪支援,交合這邊只要一生產出成品端硯以及改良宣紙,便可第一時間經由他們的商鋪,面向市場。而且一旦擁有了商鋪的經營權,那麼變少了中間一層買進賣出的差價,可以直接做到從生產到銷售的無縫銜接,做到利潤的最大化。

“既然你們不願意,那邊罷了,權當本官沒說過吧。”

見五人還在猶豫,李文柏也不再多等,轉身便走。若是少了這樣的決斷,這樣的生意不做也罷。

見李文柏急著走,這五人慌了,也顧不上多想,連忙拉住他的袖子,咬咬牙,道:“大人,我們答應,我們答應了。”

李文柏叫來了李成,吩咐道:“李成,你等會兒帶著這幾位,去縣衙後堂,把契子籤了。”

李成剛剛一直在旁邊聽著,明白李文柏的意思,點頭應下,便帶著五個商人下去了。

和五個商人談妥了之後,李文柏的心情一下子舒暢了起來。

本來他還在為以後開啟市場擔心,誰想到一打瞌睡就有人來送枕頭。有了這五人的商鋪做跳板,交合縣產出的所有宣紙和端硯,都能以極快的速度,銷售到附近的州縣,而且還能實現利潤的最大化。

簡直是一舉兩得。

現如今,一千五百姓開墾荒地,一千五百姓砍伐青檀樹,剝樹皮。兩邊的工程都在井井有條的進行著。相信過不了幾天,準備工作就緒,就能開始正式種植蘆葦和龍鬚草,以及端石的開採。

又吩咐了一些注意事項,李文柏便坐著馬車,在李二等人的護衛下,回到了縣衙。

眼下百姓的勞動力已經得到了合理的分配,他自己卻不能就這麼閒下來。

他還有一件最重要的事情,要去做。

他原本的計劃,就是打算將交合縣打造成一個以文化產業為主的商業縣城。

現在交合縣的改良宣紙、端硯的工程,已經開始展開,相信在幾個月後,便會逐漸成熟。到時候無論是改良的宣紙、還是各種品質的端硯的需求,都會非常的大。同時,蘆葦和龍鬚草還可以用來製作普通的書籍用紙。

既然有了書籍用紙,為什麼不乾脆將書籍用紙也加工一遍?直接在紙上印刷文字,將名家典籍,全都印製成冊,再進行售賣呢?

有了宣紙、有了端硯,若是再加上名家典籍的成書,發展文化產業的目標,也就大體實現了。

提到了印刷文字,李文柏知道,如今大齊人使用的印刷方式,都還是雕版印刷。

關於雕版印刷,李文阿比有所瞭解。

雕版印刷是在一定厚度的平滑的木板上,貼上上抄寫工整的書稿,然後用刻刀把版面沒有字跡的部分削去,就成了字型凸出的陽文,印刷的時候,在凸起的字型上塗上墨汁,然後把紙覆在它的上面,輕輕拂拭紙背,字跡就留在紙上。

這種印刷方式,有著很大的缺點:第一,刻版費時費工費料;第二,大批書版存放不便;第三,有錯字不容易更正。最重要的是,如果要印刷的書籍頁數很多,那麼便要準備相當多數量的印刷版。這是極為麻煩的事情。

而李文柏想到的,則是活字印刷。

據他所知,就算是活字印刷術,也分很多種,主要都是原料的區別。北宋年間的,都是膠泥活字。所謂膠泥活字,便是用膠泥做成一個個規格一致的毛坯,在一端刻上反體單字,字劃突起的高度象銅錢邊緣的厚度一樣,用火燒硬,成為單個的膠泥活字。

但李文柏覺得這個太麻煩,書籍上的常用漢字得有三千多個,每一個都用這麼來一遍,那還不得折騰到猴年馬月?

所以他打算,採用木料,也就是明朝年間的木活字。

同樣三千多個常用漢字,用木料雕刻起來,就輕鬆多了,找幾個木匠,最多幾天時間,便可以雕刻完畢。

想到這,李文柏便不再猶豫,決定動身出門。

說起來,活字印刷術的製作並不難,難就難在想法。

活字印刷術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木活字,有木料就行,還有一個部分,便是盛放木活字的模板。模板最好用金屬製成。

於是李文柏先是將木活字和金屬模板的樣圖畫在了紙上,然後叫上了李二和幾個護衛,一起出了衙門,向著西市的鐵匠鋪走去。

到了鐵匠鋪,鐵匠們一看縣老爺來了,一下子都停下了手裡的活計,就要參拜。

李文柏連忙扶起,示意眾人不必多禮,然後將圖紙交給了老鐵匠。老鐵匠看了好半天,愣是沒搞懂。

最後李文柏指著圖紙上面的圖案,給他解釋了好半天,這是鐵板底託,這是格柵,這是固定支架。

說起來挺複雜的樣子,其實整體來說並不麻煩,經過李文柏的詳細解釋,老鐵匠終於似懂非懂地點點頭,表示沒問題。

“只是可能需要點時間,大人……”

“沒事,你儘管做,本官晚些再來取。”

說完,李文柏便沒多久留,帶著李二等人,去了木雕店。

這次李文柏只是將圖紙給老師傅看了兩眼,對方就明白了。木活字的製作,比起金屬模板,要簡單許多。說白了,就是先鋸下相應尺寸的小木塊,然後在木塊一端刻上反體單字,字劃突起的高度象銅錢邊緣的厚度一樣便可。

製作雖然簡單,但畢竟要雕刻三千多個文字,需要一定的時間。

“記住,像‘之’‘乎’‘者’‘也’這些常用字,一定要多刻幾個。”

李文柏叮囑道。畢竟要印刷的書籍大多是古文典籍,都是文言文的格式,其中像之乎者也這樣的常用字必然不少,而且大多出現在同一頁,要是這些常用字少了,便會不夠用。

又交到了一些細節後,老師傅表示可以接手。雖然他很好奇縣尊大人這是要做什麼,但礙於尊卑有別,也不敢隨便詢問。

“不知大人是否急著用?若是急著用,老朽可以……”雕工老師傅見李文柏語氣急切,還以為他很著急,想了想,便問道。看他這樣子,好像還準備連夜加班替李文柏趕製。

李文柏哪裡看不出老師傅的意思,連忙打斷道:“不著急,老翁慢慢來,本官有的是時間,只求質量,慢些天不打緊。”

儘管如此說,雕工老師傅還是把期限定在了五天。看樣子,是打算和幾個徒弟們一起趕製了。

對此,李文柏也沒有強求什麼。

在收到木活字之前,李文柏先見到了金屬模板。

他本以為老鐵匠只是聽懂了個大概,就算做出來了,肯定還要修改修改,沒想到竟是如此完美。無論是尺寸還是手感,都出乎他的意料,甚至是內部格柵和底託的銜接處,都處理得很好。

金屬模板有了,現在,就只缺木活字了。等到五天後木活字全部雕刻完畢,那麼大齊第一個木活字印刷,就要誕生了。

古語有云:治大國如烹小鮮。

李文柏沒有做過君王或者宰相,沒有治理大國的經驗。但他是李家的家主,是個商人。

在他看來,治理一個交合縣,和做生意沒有太大的區別。只不過是把幾十口的家族,換成了幾萬人口的縣城和各鄉村罷了。

一個縣裡有了蛀蟲,就要除去這些蛀蟲,比如施五等人。等到沒有了蛀蟲,剩下的就要收拾眼前的這個爛攤子。

如果交合縣的百姓能像中原或者江南地區百姓一樣,透過種地自給自足,那麼也不至於窮苦落敗至此。交合縣地處隴右,土地貧瘠,種地喂不飽那麼多張嘴,這點李文柏很清楚。

只有發展商業,發展經濟,才能真正讓這座縣城重獲煥發生機。

於是才有了李文柏承包草場、僱傭百姓種植蘆葦、龍鬚草、研究改良宣紙的工藝、聯合五個硯臺商人開發端山製造端硯。

於是才有了現在。

很多商人們表面上和李文柏合作,實際上心裡卻對他頗有看法,認為他做了官也難改商人的本性。商人圖利,李文柏在交合縣做這些,就是為了掙錢。

宣紙和硯臺都是文化產業,發展文化產業,確實掙錢,但並不是目的。李文柏真正的目的是,在交合縣整個地區,建立起能夠延續好幾代,成為交合縣標誌性的產業結構。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只要這幾樣文化產業不倒,那麼交合的百姓,就永遠有活兒幹,永遠餓不死。甚至,他們要是生活富足了,還能承包作坊,自己幹。

這是這個時代,唯一能夠徹底根治百姓貧窮,且能夠造福子孫後代的方法。

李文柏有這個自信。

作者有話要說:  週末一直忙著工作,事情太多了,這幾天會爆更哦。麼麼麼噠,親親你們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我真不是魔神宇宙級寵愛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女配她天生好命食物鏈頂端的猛獸都市國術女神諸天新時代劍仙三千萬我有一座天地當鋪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本书作者其他书
女配她天生好命 嬌妾成嫡妻 女配功德無量(快穿) 還珠之夢醒時分 佛系女主在八零 白月光她只想搞學習 [了不起的蓋茨比]舊夢
相關推薦
我在恐怖遊戲中無限死亡重置!從恐怖遊戲boss退休後深淵抵抗我天賦全加了力量白月光她只想搞學習我能進入詭異世界我的美女俏房東我的美女總監老婆重生之踏破虛空踏破虛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