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抗戰財神爺

第一百三十一章:金邊債券
上章 目錄 下章

抗戰財神爺第一百三十一章:金邊債券

第一百三十一章:金邊債券

今天是臘月初六,是家人從西安動身趕往重慶的日子。小爺甘光復專門安排吳哥帶領車隊,一路小心照料。

一行人陣容龐大,為首的是甘光復的奶奶,隨行的有甘光復的父母和他的八姐九妹,每個姑爹姑媽、老姑奶奶家都派有一個代表,舅舅舅母、大姨小姨、表兄表妹,還有壽鹿山甘家灣的家族代表等等,組成一個五十多人的親友團,分乘三輛小轎車,三輛帶蓬卡車一個班的衛隊,浩浩蕩蕩。

西安到重慶有七八百公里路程,加之道路難行,估計最少的五天的時間,再快了恐怕老老少少的吃不消一路的顛簸。

吳忠科吳三爺根據來人的情況,趕緊找人置辦臨時生活用品,採購食材,至於家庭廚師和傭人早就物色好了,好在江景別墅有三四十間房間,足夠安置一眾親朋。

小爺甘光復訂好了臘月初八飛往蓉城的機票,前去迎接親人們的到來。

一切安排妥當,他開始潛心研究關於歐美國債的事情。

專業的事情還是找專業的人士比較容易弄個明白,於是他找出古董保險櫃裡歐美各國的花花綠綠的國債,帶上樣品,前去求教宋主任。

曾任國民政府財政部長的宋主任可是美國哈佛大學經濟學碩士、哥倫比亞大學獲得博士學位的牛人,對其中的道道自然門清透亮。

在中央銀行的行長辦公室,宋主任會見了小爺甘光復。

“宋主任,你是大忙人,我也就不繞彎子了。我在香江認識了幾個海外的朋友,他們對“太平洋機械貿易公司”十分感興趣,想參一股,可手中缺乏足夠的現金,但有不少的歐美各國債券,問我能否折現入股。你知道我在這方面是個睜眼瞎,這不就跑來求教你這位專家來了嘛。”

“你小子路子挺野嘛,拿來我看看是那個種類的國債。”

小爺甘光復掏出信封,雙手遞給宋主任,他接過去,抽出裡面的債券,仔細研究了半天,抬頭饒有興趣的看著小爺說道:“平倭,這裡面道道可就深了,你就沒點表示?”

“哪會啊,你給小子好好普及一下這方面的知識,回頭如果這筆投資談成了,具體業務就交給中國銀行打理咋樣?”

“哈哈,你小子挺上道嘛,那我就給你好好說道說道。國債最典型的當屬美國國債和英國國債。我先給你講一講美國國債。

美國國債(u.s. treasury securities),是指美國財政部代表聯邦政府發行的國家公債。根據發行方式不同,美國國債可分為憑證式國債、實物券式國債(又稱無記名式國債或國庫券)和記賬式國債3種。

美國國債根據債券的償還期限不同,美國國債大致可分為短期國庫券(t-bills)、中期國庫票據(t-notes)和長期國庫債券(t-bonds)3類。美國國債除了本土投資者外還面向全球各個國家,近幾年美國的國債發行量平均一年是五六百億美元。

美國自立國以來已有國債。因為美國獨立戰爭和透過聯邦宣言,美國1791年1月1日募得國債75,463,476.52美元。其後45年,國債增長,但在安德魯傑克遜總統任內1835年1月8日曾短暫縮減至零,但其後很快又增長至數百萬美元。

國債第一次急劇增長主因是美國南北戰爭。國債在1860年為6500萬美元,但在1863年已超過10億美元,戰爭後更增至27億美元。在1900年前,國債金額緩慢波動,後來在1910年代和1920年代初穩步增長至220億美元,主要是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支出。

國債類別:公眾和政府持有

美國國債可分成兩個主要類別:

公眾(包括外國投資者)持有的債券

可銷售債券

不可銷售債券

美國政府帳目持有的債券

根據我在花旗銀行工作時的瞭解,美國國債約有25%由外國政府持有。美國財政部的統計顯示,1937年末,在“公眾持有”的國債中,44%由外國投資者持有,而當中的66%是其他國家的中央銀行。

發行國債的利率的多少受當時該國通貨膨脹程度的影響以及政府對未來的預期。美聯儲購買國債等於向市場上釋放了資金,市場上資金多了,獲得的成本降低,市場利率自然下降,銀行利率也會下調,一般來說,國債的利率是既定的,不會變的,但國債的價格會變,進而引起國債收益的變化。

美國國債的發行採用定期拍賣的方式。三個月和六個月的國庫券每星期一拍賣,一年期的每個月的第三個星期拍賣,國庫券都在星期四交割;二年在一月、二月、四月、五月、八月、十月和十一月拍賣,財政部在月中公佈拍賣金額,一星期後定價,月底31日左右交割;五年和十年在每季度第二個月(二月、五月、八月和十月)拍賣;三十年每年在二月、八月拍賣一次。五年、十年和三十年國債一般由財政部在月初公佈拍賣金額,一星期後定價,月中也就是15日交割。

美國歷史上發行的最大幣種(金幣券)面值為100000美元,而且是1934年發行的,正面為伍德羅威爾遜(美國第28屆總統),而且面額為100000美元的紙幣從未投入流通,只是作為聯邦儲備銀行之間的結算券。

上市流通的美國國庫券最小面額為100美元,最大面額為10000美元。

英國國債也是因為戰爭而產生的。

誰都知道戰爭是很花錢的,即便是當時gdp世界第一的清朝鼎盛時期,康熙、雍正等皇帝也要為打仗的開銷發愁。英國的也無法倖免,更麻煩的是,由於是議會制,英國的國王、女王們還不能隨便加個稅或者查抄個貪官就把戰爭窟窿填上。那麼該怎麼辦?

這時候金融創新的力量就來了,17世紀英國政府經議會批准、開始發行政府公債,該公債信譽度很高。由於當時發行的公債帶有金黃色邊,因此被稱為“金邊債券”(gilt-edged securities)。後來、金邊債券一詞泛指所有中央政府發行的債券,即國債。

1917年英國為了獲取資金,對全國發放國債,由於愛國宣傳運動推廣到位,再加上5%的利息也很誘人,有約300萬英國人購買了國債。

第一次發放國債的十年後,溫斯頓丘吉爾將這些國債以4%的利息打包成了合併貸款。由於當時英國面對大蕭條,政府的財政十分緊張,所以時任大臣張伯倫再次祭出愛國主義,將“4%年利的永久債務”(“4pc consols”)中的一部分轉化為永續債券,也就是說借款人只要還在償還利息,就可以永遠不償還本金不過張伯倫將永久債券的年利砍到了3.5%。

永續債券就是英國國債和美國國債最大的不同之處。

到目前為止,英國政府每年都要向永久債券和戰時公債的所有人償還1.36億英鎊。根據英國政府估計,從1927年到現在,政府已經償還了2.6億英鎊的利息。

永續債券

永續債券起源可以追溯到18世紀的拿破崙戰爭時代,當時的英國財政部為籌備英法戰爭所需要的資金,減輕長期戰爭帶來的財政壓力,增加政府財政政策的靈活性,發行了一隻沒有到期期限的債券,開創了永續債券的先河。當然永續債不限於戰爭債,甚至於一部分英國政府為了應對“南海泡沫事件”發行的債券也轉為了永續債並存續至今。

直到今天,英國政府仍在發行永續國債(british consul bonds)以滿足日常的財政需要。

永續債券是在流動性非常充裕而股票估值很低時,補充資本改善負債率的良好工具,當然這需要的是國內的政策支援才可行。

從發行市場來看,當前永續債券的發行主要集中在歐洲,英國是永續債券最主要的發行市場。同時,歐洲市場永續債券的發行種類和結構設計也比其他市場更為多樣化。

永續債的計價貨幣主要是美元與英鎊計價

在英國的陳年舊賬中,最纏繞不清的還要數一戰的債務問題。有人將一戰作為一個轉折點,英美之間的力量對比從此發生了實質性的變化,美國從英國的債務國上升為債權國。一戰時,英國的債務累計達12.85億英鎊,主要來自美國,而同時英國借給盟國約14.19億英鎊。但是,俄國革命爆發後,新生的蘇維埃政府拒絕償還以前資產階級臨時政府欠下的債務,但美國卻要求英國全額償還欠債,這使英國一度頭疼不已。”

宋主任喝了一口茶繼續說道:“平倭,你手頭的這些樣票,都是歐美各國的不記名債券,我想肯定來自於海外華僑,否則也不會有這麼多的品種。這些債券都可以在歐美各國的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同樣可以用於各大銀行信用抵押的優質資產。小子,給我透個底,你手中到底有多少這類債券,我的中國銀行全部用最優惠的利率吃下。”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小爺甘光復感覺頭有些大,一時間不知咋樣向眼前的宋主任開口,因為這個數字有點嚇人,就連自己都有些夢幻般的感覺。

侵華戰爭爆發以後,小日本為了獲取大量的戰爭急需物資而討好美英帝國,大量的購買了各國債券,大多數都有日本的各類商社出面,大和株式會社就是其中的翹楚,誰料竟然給小爺甘光復做了嫁衣。

有道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諸天新時代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食物鏈頂端的猛獸劍仙三千萬宇宙級寵愛女配她天生好命我有一座天地當鋪都市國術女神我真不是魔神
相關推薦
無限進化御獸抗戰之喋血雄心抗戰雄軍抗戰之太行山上抗戰之橫掃日寇抗戰雙子星我的右眼變異了我的胃部變異了次元逆襲聊天群精靈世界的聊天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