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考古隊的日子

第一章:駐紮北京城
上章 目錄 下章

考古隊的日子第一章:駐紮北京城

第一章:駐紮北京城

190年我爺爺出生在了保定近郊的一個村子裡,那時候還是宣統統治,雖說南方早就有革命黨成立的政府,但北方還是軍閥割據,並且表面上還是在宣統皇帝的統治之下。

但好景不長,就在194年,宣統皇帝最終被趕出了紫禁城,住在了北府(載灃的居處),但對於老百姓來說,這種國家大事還沒有吃飽飯來的重要。

我爺爺名字叫張寶昌,如果按照清統治年歷算的話,應該是宣統十一年,如果按照國民政府年歷算,是民國九年生人。

那時候的北方老百姓已經習慣了清朝的統治,所以按照老百姓的話還是在宣統時期,實際上在歷史上191年就已經結束了清統的年曆。

我爺爺家在村子裡還算是富戶,那會兒村子裡也還留著大辮子,國家興衰並沒有在一個小小的農村改變什麼。

雖說是富戶,但只是相對來說的,比起一般的貧困戶還是有點餘糧的,雖說每天也是一樣的吃窩頭喝粥,但最起碼一天三頓飯是沒什麼問題的,並且家裡還僱傭著兩個長工,其中一個還會一些功夫。

爺爺的父親除了在家務農之外,就是跑一些買賣,手裡也有些餘錢,就這樣,我爺爺和他的兩個哥哥都在村子裡的私塾唸書,但不知道怎麼回事,三兄弟除了爺爺之外,兩個哥哥似乎並不是唸書的材料,最後沒辦法,爺爺的父親讓只認識一些字的老大開始學做生意,老二看家,我爺爺就一直在私塾裡唸書,並不用做什麼事情。

就在爺爺十二歲時,爺爺的父親,也就是我太爺爺在一次做生意時遇上了土匪,結果連人命帶貨都丟在了山西。

由於這次出門做生意,老爺子不僅僅帶了全部家當,還借了不少錢,這下子全部送給了土匪,就這樣,原本挺好的一個富農家庭一下子變成了貧農。

爺爺的大哥和母親將一些家產田地都賣的差不多了,這才將欠下的大筆銀子還上,從一個富戶一下變成了窮苦百姓,爺爺當時也有點受不了。

原本十二歲的爺爺見家庭困難,原本想輟學,但母親和兩個哥哥卻堅決不同意,並且說一家子想要過上好日子,還要靠爺爺讀書,將來能夠考中狀元光宗耀祖。

於是兩個哥哥都各自找了工作,爺爺的大哥進了城裡給富戶人家當起了賬房先生,二哥則在城裡租了個地方,就賣烤地瓜,哥倆幾乎每個月都要省下錢來供應爺爺上學,就連爺爺的母親也接了一些縫縫補補的活兒貼補家用,反而是爺爺,幾乎童年沒怎麼受過任何苦難。

195年冬,由於軍閥混戰,清政府徹底倒臺,就連宣統皇帝都跑到了東北弄了個偽滿洲國。

一些軍閥經常到村子裡招兵買馬,很多吃不上飯的年輕人都跑去當了兵。十五歲的爺爺此時雖說年紀還小,但對於農村來說,十五歲的孩子都快要娶媳婦了。

爺爺的兩個哥哥由於需要供養爺爺和老母親,所以一直沒有結婚。而爺爺當時看到了那麼多人都走出了家門報效國家,對於讀過書的爺爺來說這是一種很大的**,於是爺爺跟母親和兩個哥哥商量也想去當兵。

雖說爺爺從小讀書練武(就是跟那個會一血莊家把式的長工學),但畢竟沒有出過遠門,兩個哥哥也沒有時間去送他,並且還想著堅持讓爺爺讀書,雖說清政府垮臺了,也不可能再去考狀元,但讀過書的人到哪兒都能吃香,並不是只有當兵一條路。

但不知道怎麼了,爺爺就是想當兵,而且給兩個哥哥講了一通大道理,當然了,他的兩個哥哥最後也沒辦法,只好同意。但當時招兵的時間剛過,又拗不過爺爺的要求,家裡給爺爺傾盡家資買了一匹馬,並且委託了一個經常跑商的人照顧著去了張家口,就這樣,爺爺算是正式踏上了當兵的路程。

當時爺爺一進部隊就遇到了他們的團長,爺爺到現在還記得他們團長的對話。“你叫什麼名字?”一個騎在高頭大馬上的年輕人看著站在軍營外的半大孩子的爺爺問道。“我叫張寶昌。”爺爺回答道。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位團長看著爺爺沒有絲毫害怕的樣子,笑了笑繼續問爺爺說:“你是哪裡人,到這兒來幹嘛了?”爺爺雖說有些靦腆,但還是回答說:“我是保定人,來當兵的。”隨後團長笑了笑對爺爺說:“當兵可以,但是我們這兒可不要小孩兒。”

爺爺一聽對方說自己是小孩兒,一下就急了,大聲對面前這個人道:“誰是小孩兒了,別瞧不起人,我五歲念私塾已經念了十年了,而且我還練過功夫。”“哦?你不僅認字,還會功夫?”這個年輕人有些不相信的問道。

“當然了,不信咱倆就比劃比劃!”爺爺有點不服氣的說道。畢竟這麼大老遠的到了軍營,如果因為當不了兵再回老家,那可就丟人丟大了,就連村裡的趙賴頭都能當兵,自己為啥就不能當呢。

這位團長聽爺爺要跟他比劃比劃,不禁哈哈大笑起來,隨後對爺爺說:“你跟我比劃可不行,不過你給我練練吧,要是你真會功夫我就讓你當兵。”

爺爺有些不相信的看著這個騎在馬上不到三十歲的男人問道:“你說話算數不,你要是說話算數我就給你練練讓你開開眼。”

團長又是一陣大笑道:“我說話當然算數了,這個軍營裡就我官大,你說我說話算不算數。”爺爺一聽這個人是當官的,趕緊下馬,立馬就開始練自己那兩下子莊家把式,結果把這位團長笑的差點從馬上掉下來。

不過雖說是莊家把式,但基本功還是有的,想必當時爺爺的團長也是看中了爺爺有基本功,並且還會識字,這才一高興,讓爺爺參加了部隊當了兵。

等爺爺換上了軍裝後才知道,自己這是在9軍的19團,從此以後,爺爺就算是19團的一名士兵了。

自從爺爺進入9軍後,剛開始的集訓之後開始分班,由於爺爺在訓練中非常出色,集訓過後立馬成為了19團三營二連的二班長。

196年夏,9軍奉命駐防北平(也就是現在的首都北京),保定和天津,爺爺隨部隊來到了北平,並且當時軍部下達命令,讓不滿十八歲的士兵,並且識字,在訓練中非常出色的小兵們去司令部報道。

當時19團團長吉星文就想到了我爺爺,並且將我爺爺的名字報了上去。就這樣,爺爺和一大群不滿十八歲的小兵們被組織成了一個學習班,趕赴老家保定上軍校。

北京距離保定並不遠,爺爺也很高興,並且能夠看到哥哥和母親,哪兒有不高興的道理。

就這樣,爺爺在保定軍校學習了半年,由於前線戰事比較緊張,爺爺他們這波速成軍事學習班又趕回了各自的部隊,一回到部隊,爺爺立馬就被任命為19團三營六連的連長,並且奉命駐守在紫禁城。

19團是一個加強團,直接被軍部所管轄,當時爺爺回憶,他們一個團大概是四千多人,他這一個加強連也有一百七十三人的編制。

不過十六歲的爺爺當一個連長有點年輕,但半年多的軍事學習也讓爺爺從一個新兵蛋子正式成為了一名低階軍官。

駐守皇宮其實是一個比較枯燥的活兒,每天基本上除了給一些宮裡的人送飯之外,就是組織手下的士兵進行站崗放哨巡邏,除了這些基本上沒什麼事兒,雖說偶爾與駐守在宛城的日本兵有些摩擦,但畢竟那是別的部隊,跟爺爺他們這個連基本上沒什麼關係。

有時甚至還在北京城裡見到一些大搖大擺的日本人,爺爺只是生一肚子氣,也沒什麼辦法,甚至有時候爺爺會帶幾個人看一些深夜落單的日本人拉到小衚衕湊一頓出出氣,也僅此而已。

自從爺爺當上連長以後,手頭寬裕了不少,甚至有人經常送禮。當時雖說已經成立了故宮博物院,但裡面還是有人住的,比如說當時的老皇妃們。

當時溥儀被趕出皇宮,只允許帶走私有財務,剩下的人全部都要被趕出皇宮,但實際出走的只有溥儀和他的妃子,還有一些伺候他的太監宮女等人。

但一些老皇妃卻死活都不走。沒辦法,當時馮玉祥只好默許了這些老皇妃在宮裡住著,雖說住著,但每天三頓飯也要有人管,只好讓一些當兵的管飯,並且嚴加管理。

爺爺駐紮紫禁城時,那些老皇妃們已經去世的差不多了,基本上只有那麼十來位,而且都是一些六七十歲的老太太,指不定哪天就要去世,而且駐紮時,吉星文曾經對爺爺說過,讓他對這些老太太好點,別太難為她們了,畢竟都是一些老人,對部隊根本就沒什麼威脅。

爺爺也是讀過聖賢書的,所以一駐紮進了皇宮後,基本上對那些老太太的要求儘量能滿足的一定滿足,並沒有難為他們,雖說做不到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境界,但也從來沒有過欺負人的事情發生。(未完待續)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劍仙三千萬宇宙級寵愛我有一座天地當鋪諸天新時代我真不是魔神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女配她天生好命特種兵之戰狼崛起都市國術女神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相關推薦
請把握好接吻的尺度水煮清王朝震驚全網,這個紈絝啥都會考古手記考古的那幾年我的考古二十年穿越到未來做考古學家考古筆記赤仙錄飛豹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