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科技從大學開始壟斷

第90章 新聞釋出會
上章 目錄 下章

科技從大學開始壟斷第90章 新聞釋出會

新聞發佈會上,方浩來到了演講臺上,看著臺下無數的記者,還有無數的攝像頭,他的心情並不輕鬆。

畢竟面對世界這麼多媒體,說錯一句話都會被放大解讀,實在是壓力巨大。

不過方浩他也是有著自己的底氣的,那就是這次發佈會,雪皇將會輔助他,小黃是這個世界上最為先進的人工智慧,經過了多年的發展,她的思維越來越縝密,可以說在有的方面比普通的人類強多了,比如數據分析能力,還有應變能力。

“大家好,感謝大家對輝煌航空探索公司的關注,長話也就不說了,我先向大家介紹一下公司未來的發展計劃吧!”方浩說道。

接著,方浩滑鼠一點,新聞發佈會上開始放映輝煌太空探索公司未來的計劃。

這是一個短片,講述的主題就是輝煌太空探索公司公司的發展計劃,不過,這個短片的質量令人驚嘆,每一幅畫面都是非常精緻,都是科學論證之後的結果。

“各位,為什麼要進行太空旅行呢?這是因為人類所在的行星——地球的資源將要耗盡。”

“如果太空沒有突破,不需要多久,只需要兩百年,化石能源將會耗盡,人類將會沒鎖死在這顆星球上。”

“太空旅行的確令人望而生畏,如果把地球與月球之間的距離假定為一米,那麼地球與太陽之外的最近一顆恆星——半人馬座阿爾法星之間的距離,就是二十萬千米。”

“經過幾千年時間,人類從每小時4千米的溜達速度提高到了在阿波羅號登月飛船上的速度——每小時40000千米,但是,要想在幾十年之內到達半人馬座阿爾法星的話,阿波羅號飛船的速度得再提高10000倍,也就是接近光速。”

“事實上,這是遠遠不夠的,為了實現太空旅行,不只需要飛得更快,而且需要加速更快”

“儘管面臨這一切看似不可戰勝的難關,但我相信,去太陽系以外的行星旅行,在我們的有生之年一定能夠實現。”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太空旅行的五大步驟。”方浩說完,下面開始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很快,助理李呂雪開始給大家講述太空計劃,她的交流能力非常強,情商非常高,可以完美地完成講述。

在方浩的計劃中,第一步就是建立星際飛船,對於太空旅行來說,化學火箭所能達到的速度簡直就是蝸牛速度,星際飛船需要強大的新的推進方式——熱核火箭。

飛船必須有燃料才有推進力,飛船速度的增加取決於燃料的增加。

如果要達到排氣噴管氣體速度的3倍,所需燃料就是火箭其餘部分重量的20倍,說實話,氫和氧的化學燃燒獲得動力實在是太慢了。

但是使用核反應芯的熱核火箭能讓大型載人飛船在太陽系內旅行,前提是飛船能採集、利用其他地方例如氣態巨行星的資源。

早在冷戰時期,蘇聯和美國就開始研發熱核火箭,事實上,要想儘快實現太陽系各行星之間的載人旅行,熱核火箭是最佳運載工具。

然而,要想實現太空旅行,則需要驅動太陽的那種核反應——核聚變。

目前世界上已經有了熱核星艦的原理,那就是利用惰性聚變驅動火箭。

惰性聚變是這樣的一種核反應,那就是用鐳射從各個方向壓縮氫同位素小丸,直到壓縮成很小的體積,壓力增大到足以產生氫核熔合反應,釋放能量,熱質從排氣噴管以超高速噴出。

利用熱核火箭能把飛船送往附近的恆星,但飛行時間仍需幾百年,更何況首先得在地球上實現核聚變,而這一點至今也未能做到。

第二步便是深空導航,選擇路線並不難,難在尋找參考位置和克服星際風險,目標恆星已經選定,但浩瀚太空,我們怎樣才能知道我們的飛船在什麼位置呢?這是一個巨大的課題。

第三個步驟便是飛船保護問題,星球之間的空間並不空曠,擁有大量的星際塵埃和星際隕石,雖然單粒塵埃的直徑可能只有幾百萬分之一米,但一艘穿行距離為10光年的星際飛船的每平方毫米面積得忍受1000次撞擊,在前往半人馬座阿爾法星的旅途中,飛船將緩慢卻又持續地遭遇星際塵埃的撞擊,船體將被撞破。

避免這種侵蝕的一種途徑,是在飛船前方幾米處設定一面金屬箔板,來襲的塵埃微粒穿越箔板,穿出時已經離子化,然後擊中一面靜電屏蔽盾——某種力場,這是是一個充電網格,這面盾牌將保護它後面的所有飛船部件,只需幾千伏特就能讓電子轉向,而要讓離子轉向則需要100萬伏特。

對真空的深空而言,產生這樣一面靜電屏蔽盾並不是問題,因此,剩下的風險就是較大的微粒和隕石。

這樣的微粒雖然很罕見,但不知道它們究竟有多罕見,飛船什麼時候可以遇到,只要有一個這樣的東西,宇宙飛船就可能被摧毀,因此,飛船還需要製造鐳射脈衝雷達導航。

第四個步驟便是旅途安全,除了維持生命支持系統和社交互動之外,星際飛船上的人們還需要生孩子和處於延生復甦狀態。

失重狀態會導致宇航員每月失去1%~2%的骨頭重量,如果沒有骨頭重量和肌肉緊張度,宇航員在抵達外星後將無法走路。

解決辦法是透過離心力創造人工引力,具體來說,就是讓飛船每分鐘自轉一圈,為此,可能需要整艘飛船自轉,也可能只需要飛船的一部分轉動。

對太空旅行的機組成員來說,生存必需的空氣、食物和水決定著所需的飛船內空間,這意味著私人生活空間比較狹窄。

有兩種途徑來維持星際飛船內的棲居環境:一種是閉合的再循環生態系統,其中每一樣東西都自行種植或內部處理;另一種則是為旅途攜帶一切所需物資。

然而,閉合的再循環生態系統有可能失敗,長途旅行所需的物資根本無法全部由飛船搭載。因此,最佳方式或許是把兩者合二為一:空氣和水可以再循環,就像在國際空間站上那樣;

新鮮蔬菜和水果則可以在飛船上的水栽農場區生產,冷凍和脫水食品可作為後備支援。

然而,至今沒有任何閉合的生態系統在地球上成功運作過。

生態系統中有許多子系統,要想在飛船上相對狹小的空間內建造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我們目前的能力還不能及。

除了生存方面的挑戰外,還有囚禁於狹小空間、夥伴數量有限和社交缺乏帶來的心理問題。

在載人星際飛船上,飛行的時間長達幾十年甚至幾百年,機組成員男女都有,尤其是當需要進行星際移民時更是如此,這又意味著:星際飛船上是否應該有孩子出生?

這就需要一種平穩度過的方式——延生復甦:透過降溫讓宇航員的新陳代謝減緩,到達目的地之後再復甦,延生復甦不僅可以減少物資需求,而且可以消除心理問題。

第五個步驟便是登陸外星的準備工作,在星際飛船搭載人類飛往目標行星的過程中,飛船要拋射小型探測器到行星,研究來自行星大氣層的光線的光譜,探測星球上的環境,登入需要面臨來自行星的危險,而且人類也會把危險帶到那裡。

外星人可能被地球上的普通感冒病毒消滅,因為他們從未面對過這些外星病原體,不可能演化出防御能力。

而地球人一旦到了有生命的外星,也完全有可能面臨同樣的毀滅。

所以,在登陸太陽系以外行星的初期階段,應該先由機器人宇航員查明有關情況,然後再由穿著防護服的人類宇航員實施登陸。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當然,一些危機可能相當隱秘,要等很長一段時間才會浮現出來,地球人在面對截然不同的生態方面,沒有絲毫的經驗可言。

所以,關於太空探索的所有問題都要考慮到,在太空中,如果遇到了無準備的致命問題,可能一個艦隊都會毀滅。

新聞釋出會議上,方浩團隊向眾媒體介紹了這次太空探索計劃的方方面面,很多記者提出了無數疑問,但是在雪皇強大的分析能力,還有在場十幾位航空專家的支援之下,方浩一一解釋清楚。

這一次的新聞發佈會顯然不會那麼平靜,很快,一些歐美記者開始發難了。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都市國術女神我有一座天地當鋪我真不是魔神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女配她天生好命諸天新時代劍仙三千萬特種兵之戰狼崛起食物鏈頂端的猛獸宇宙級寵愛
相關推薦
我開局震驚了女帝重生柳神,洪荒簽到千萬年原始大時代從神級卡牌開始召喚洪荒牧神記壟斷傳媒黑科技壟斷公司嫁入豪門77天后平天策我不成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