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來到西漢末年

第三十一章 教軍場
上章 目錄 下章

來到西漢末年第三十一章 教軍場

第二天,江河行和馬援帶領騎兵全幅武裝,從蠻夷邸出發,向教軍場走去。待得隊伍走到章臺大街,路旁站滿了人群,全部注目這支隊伍。

馬援全身板甲,除了眼睛,全身被鋼鐵包圍,手持大刀,揹著長弓,走在隊伍的最前面。他後面五騎一排,共排了十排,剛好把路快要站滿。騎兵們各個手舉馬刀,背背弓箭,姿勢一樣,舉刀向天。馬兒全是一色的白馬,在馬援的號令中,馬兒走的不急不慢,邁著統一的步伐。見多識廣的長安城的百姓,還沒見過,這樣的隊伍,能把馬兒練成這樣的。隨著馬援口中“一二一”的號令,只聽得“咵咵咵”的節奏,馬蹄踩著青石路面,一步一響,漸漸向南而行。這個時候太陽從東邊出來了,陽光下的將士們身上盔甲一閃一閃,雖是夏天,路旁之人還是感覺陣陣寒氣。

路旁的人越聚越多,很多小孩子穿來穿去,嘻嘻鬧鬧。這個時候,一個小孩子突然從一邊穿了出來,向著馬援跑來。那孩子跑的很快,馬雖說慢跑,還是比人要快的,眼看就要撞到一起了。旁邊的眾人全看看了過來,眼看那馬是控制不住,非踢到那孩子不可。

眾人只看到馬上影子一晃,只見一個鐵人已經將小孩子抱住。再看那孩子,在哪鋼鐵之人懷中,咯咯笑個不停,晃著小手,要摘鋼鐵人的頭盔。那鋼鐵之人,正是馬援,他剛剛看到孩子飛跑過來,停馬已經來不及,還好他反應快,將大刀交左手,飛快跳下馬來,伸出右手抱著那孩子。

可這孩子頑皮不停,舉著雙手來抓頭盔,馬援左手拿刀,右手抱著孩子,居然騰不出手來對付這個“熊孩子”。馬援想放下孩子,不料那孩子大哭大鬧,旁邊眾人大笑起來,馬援羞的臉發燙。他真不知道該怎麼對付這個孩子,只得將他抱起來,不料這次孩子也聰明了,雙手抓著頭盔,一用力,居然拿下來,抱到自己懷裡。馬援手足無措,軍人怎麼能把兵器隨意丟掉呢。可他一拿那頭盔,那孩子就大哭起來。旁邊人都樂的手舞足蹈,似乎從沒見過剛才威風凜凜的大將軍般的人物,一下子被這孩子制的手足無措。

最後,馬援只得將頭盔送給那孩子,孩子抱著頭盔,樂呵呵的跑開了。

這時候隊伍早停下了,馬援一下馬,隊伍整齊的停在那裡,像丈量過一般整齊。馬援再次上馬,不帶頭盔的馬援,一頭短髮,英氣勃勃,端坐在白馬之上,人們彷彿發現這個白馬小將甚是帥氣,粉面劍眉薄唇,看起來也就是十八九歲的樣子。這個時候路旁的姑娘激動叫嚷起來,彷彿沒見過美男子般。馬援的一張白臉羞的透出紅來,但也只得眼光向前,再次喊起口號來。

隊伍速度稍微慢了一些,畢竟路不長,雖說路上人多,但路中間還是留給他們展示的。轉眼間到了教軍場,教軍場是在未央宮門南,靠近外圍城牆不遠。在城牆與宮牆之間有個很大的地盤,用來做教軍場。

馬援走過青磚累就的教軍場院牆,院牆爬滿綠藤,中間還有幾朵黃花開放。院牆中間是高大的木質黑門,也許剛剛刷過漆,一股漆的怪味直衝過來。

教軍場門口,兩員戰將一身戎裝等在那裡,南軍衛尉不是旁人,正是嚴尤,他旁邊還有一員戰將身高臂長,看來射箭必然是好手,一雙豹眼如電般向馬援等人射來。

馬援走向前來,向馬援敬禮道:“這位小將軍,在下南軍衛尉嚴尤,奉太皇太后懿旨,在此恭候平州軍馬。”馬援趕忙跳下馬來,連稱不敢不敢,這時候江河行原在隊伍最後面,看到好像是嚴尤,打馬過來,和嚴尤打起招呼。

嚴尤向江河行介紹道:“和王,這位將軍就是執金吾陳茂,他領北軍,我領南軍。長安城禁軍就是我們兩個統領。”

江河行連忙跟陳茂打招呼,邊走邊聊。幾人進了教軍場,馬援整頓隊伍,等待太皇太后的到來。教軍場大門朝北開,對著大門,裡面有兩隊人馬,東邊一隊,西邊一隊,盔明甲亮,站好隊伍。隊伍前面各有一面紅旗,東邊的上繡一下山虎,西邊的紅旗繡一飛熊,旗幟在威風中飛揚,發出“撲稜撲稜的”響聲。馬援已經將隊伍擺在西邊隊伍的北面,面向東,10人一排,列好5隊騎兵。馬援騎在馬上,站在隊伍最前面。

正在這時,一個騎兵騎著白馬,身背一個杏黃旗,那旗幟隨著他的飛奔,上下擺動著。他直接來到嚴尤和陳茂面前,停下馬來,叫道:“太皇太后駕到,請接駕。”

江河行、嚴尤和陳茂不敢怠慢,三人一起走到教軍場外,跪著等待太皇太后的到來。不一會,隨著鼓樂齊鳴,一個十六人抬的肩輿,來到眾人眼前。那肩輿之上,正是太皇太后,頭頂上戴玉鳳凰,頭上還插滿珠翠。身上穿黑色錦袍,繡著紅牡丹。其餘裝飾非金即玉,不一而足,華貴非常。那肩輿同樣是包金的,閃著金光,向大門走來。

肩輿前有一隊侍衛,各個手握短刀,面無表情,已經站立在教軍場門外,隊伍剛好到教軍場門口,再也不動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那肩輿並沒停,而是一路向前走去,向教軍場內而來。後面還有一大隊騎兵,緊緊跟隨。有禮官過來,叫過他們三個見過禮之後,將太皇太后安排在閱兵臺上,居高臨下,掃視全場,一週侍衛林立,刀槍林立,旗幟招展。

江河行站在太后左首邊,看著太皇天後,現在看的清楚。雖說滿頭珠翠,不過年紀不小了,滿頭白發,一臉的富態慈祥,笑眯眯的也看著眾位軍士。這時候太皇太后看了看他們三個道:“天天悶在宮裡面,人都要悶壞了。今天出來看看熱鬧,你們有什麼好看的給我解解悶啊?”

嚴尤上前施禮道:“回太皇太后,今日太皇太后巡幸教軍場,檢閱禁軍和平州軍,實乃我禁軍和平州軍之福氣。為讓太皇太后看我漢家之軍威,我、嚴尤與和王商量,先展示騎兵,然後展示弓箭,這都是我們對付匈奴蠻夷之必須。”

太皇太后道:“那開始吧。”話說的平淡,但自有一股威嚴。

陳茂手一揮,只聽得鼓聲大作,東面那支隊伍千人左右,最前面一將,揮動虎旗,隊伍緩緩而動。檢閱臺在大門口東側,那隊伍並沒有直接向檢閱臺而去,而是緩緩右轉彎向東而去,這樣隊伍才真正拉開來。速度越來越快,隊形依舊,教軍場內塵土飛揚,那隊伍已經跑到教軍場南邊了,地面微微顫動,馬兒一陣陣歡快的嘶鳴。那隊伍開始有了陣型的變化,那隊伍已經呈現一個箭頭在前飛奔,後面卻是越來越寬大的陣型。

太皇太后不住的微笑點頭,看著陳茂。

那隊伍在西南角轉著彎子,慢慢的卻在變換隊形,這個時候看的出是個巨大的圓形,中間是一片空白,沒有人馬,想來演習包圍敵軍之用。這個巨大的圓形一路向北飛奔,這個時候速度極快,人人都感受到地面的震動,看到西面煙塵大作。

那隊形到了西北角的時候再次,轉換隊形,待到隊伍向著正東而來,已經排成原來的隊形,一排排,一隊隊,馬兒速度降了下來。將士們手舉長矛,矛頭沖天,隊伍的前鋒已經走到檢閱臺前,檢閱臺上眾人已經看清楚眾位軍士。白盔白甲,白盔上紅纓,在戰馬的奔跑中猶如一簇簇燃燒的火焰。最前面那位將軍眼看太皇太后,大旗向空中一舉,高呼道:“萬歲!萬歲!”

眾位軍士,手舉長矛,向天空一舉,高呼:“萬歲!萬歲!”聲音響徹天宇,遠遠又傳回幾處迴音。

太皇太后看著眾將士,滿意的點點頭。

隊伍被帶回原地,西邊的飛熊隊,慢慢開了出來。這只隊伍,只是黑色盔甲,各個騎棗紅馬。兩隻隊伍的演示內容也差不多,唯一的區別是一個是白色洪流向前湧動,席捲一切。一個是黑色巨獸要吞沒天地。

太皇太后十分滿意的看了兩隻禁軍的騎兵表演,眼睛看著江河行道:“和王,該看你們平州軍馬了。”

江河行手一揮,馬援手舉大刀。眾人看陽光下刀光一閃,隊伍直接向檢閱臺而來,速度慢慢加快,但所用的戰馬都踩著統一的步驟向前行進,沒有一匹超前,也沒有一匹靠後。隊伍猶如四方塊般,向前推動。戰士弓著腰,左手控著韁繩,右手高舉馬刀,各個人全幅鋼鐵包裹,只有眼睛裡射出寒光。馬也是身具重甲,陽光下閃著銀光,猶如一輛巨車向前推動,又像從山下滾落的巨石般,碾壓一切。

隊伍走過檢閱臺,眾人眼看著走近的隊伍,是怎樣的裝備,各個伸長脖子,無奈這個隊伍太小,速度太快,一晃神已經飛馬過去。

隊伍到東北角同樣開始轉換隊形,待得向南走時,已經形成一個箭頭,前尖後寬。馬援手舉大刀,高喊一聲:“向右砍”眼看著這個隊伍中,人人舉起馬刀向右前方砍了一下,陽光中只見刀光閃閃。又一聲:“向後砍。”只見這個隊伍的戰士,各個左手控著韁繩,保持不動,舉起刀向右後方砍了一下,刀都是同時舉起,同時落下。砍完之後,回覆剛才的動作,隊形保持不變。

太皇太后看的有趣,眼睛直盯盯的看著。嚴尤和陳茂看的大驚失色,手足無措,看著騎兵隊伍,再看看江河行,眼神裡焦躁不安。

馬援帶領隊伍又做了兩個動作,隊伍已經到了東南角,轉個彎來,隊形已經變了,猛一看,好像沒了隊形般,仔細看,原來隊伍打散了,一馬在前,兩馬在後。在馬援的號令下,前面的一人做刺,後面的人都是在劈在砍,有點像,感覺三個人是包圍一個人或一群人的戰術演習。猛一看,有點亂,仔細一看,卻各有節奏。

也許有點遠,檢閱臺上發出嘖嘖之嘆聲,都伸長脖子看,眾人正看的有滋有味之時,那隊伍轉個彎子向北而來,小箭頭不見了,形成三個大的箭頭,再次有各種馬上動作。更令人驚奇的是,走著走著,兩邊的箭頭居然互換方位,形成交叉。演示結束,隊伍已經又轉彎了。

隊伍再次形成四方塊,邁著整齊的步伐,向前而來。隊伍慢了下來,這個隊伍已經完全走到檢閱臺前。馬援大刀一揮,隊伍停了下來。馬援一聲:“脫冠”眾位戰士,將馬刀放入刀鞘,取下頭盔,託在左手。

馬援再次一聲令下:“敬禮!”眼看眾位戰士,全部直直的站在馬鐙上,擺頭看著太皇太后,手舉入鞘的馬刀,一起高呼:“萬歲!萬歲!萬萬歲!”

太皇太后樂不可支,拍手道:“好好好,眾位都表現很好。江河行,等下將那小將喚過來。”

江河行領命,待得馬援將隊伍帶回去之後,江河行將他帶到太皇太后面前。因為全身板甲,馬援也沒辦法行禮,只得呆呆的站著,等候太皇太后的旨意。

太皇太后上下打量馬援,一看外表,二看那奇怪的板甲。眾人的眼光也都看了過來,馬援有些著急,只得等候著太皇太后的旨意。

過了一陣,太皇太后道:“小將軍怎麼稱呼?今年多大?”

“回太皇太后,馬援,十九歲。”

“自古英雄出少年,馬援你的表現很好。不過我聽說今天早上,長安城一個6歲的兒童,將一個將軍的頭盔給取走了,可是你啊?”

太皇太后問這話的時候笑語盈盈,她身邊的女眷嗤嗤的笑起來,馬援的白臉頓時變的通紅,吞吞吐吐的將早上的事情說了一遍。

嚴尤和陳茂不知道此事,第一次聽說,也是哈哈大笑。

眾人笑語中,太皇太后道:“古有婦孺與王者之師爭道,今有小童搶平州之師頭盔於途,江河行你的兵練的好。馬援頭盔沒有了,我這裡賞金盔一頂,以獎馬援。”

很快侍衛將金盔拿了過來,江河行和馬援趕緊過來謝賞賜。忙完之後,傳下令來,展示弓箭。

先是禁軍展示,他們全部下馬,排好隊伍,有三排戰士先走了出來,有00人左右,戰士手舉弓箭,隨著將旗一揮,東面的北軍先來向南面射去,天空猶如下了箭雨,南面的天空,遮雲蔽日般,黑黑的弓箭在向前飛舞。連射三箭。虎旗又是一揮,又有三排戰士排列整齊的走了出來,這些人手裡舉的是弩,一聲令下,天空又是遮雲蔽日,弩箭在空中飛馳。

江河行部隊裡沒有弩,這個操作簡單,不需要專門的訓練,就是比弓箭射程短一些,放箭慢一些,好處是幾乎人人可用。

最後剩下的戰士,一起向前,坐在地上,交叉開來。將弩放在面前,雙腳踏住****,雙手用力向後一拉,弩箭向前射了出去,比前面的弓箭射的遠多了,看的出這種****果然威力非凡。

江河行自嘆不如,這種弩箭是這個時代最厲害的,就是操作有些笨拙。

北軍演完,南軍表演,都是一樣的內容,兩軍旗鼓相當。

輪到馬援了,他再次上馬,這次帶上金盔,頭上閃著金光,耀眼非凡。手下戰士跟他一樣,催動馬匹,向東而去。

全場的人有些發懵,怎麼射箭要騎著馬呢,莫非你也是射弩嗎?可看看他們手裡各個舉著長弓,比他們常見的弓大了一小半。馬援帶著隊伍來到剛才他們發射弓箭的地方,手舉長弓一揮,身後的人一起拈弓搭箭,馬卻沒停,箭射了出去,比剛才的弓箭射的遠的多,但是沒有****射的遠。馬繼續前行,箭連續射出,耳中聽的嗡嗡的破空之聲,比剛才的弓箭沉悶多了,顯示其威力更大。

馬援一聲喊,隊伍跟隨著他來到剛才揮舞馬刀的路上,這次改射箭了,還是在馬上,向前射,向左射,向右射,弓箭藉著馬的速度,射的更遠。更驚奇的是,馬兒在飛奔的時候,馬援一聲令下,戰士全部能向後射,明知道這樣射不遠,可誰都知道,對於追兵卻是致命的殺傷。

馬援一路展示,沿著軍馬場跑了一圈,回到原地。眾人看的稀奇,感覺很不過癮,各自回味剛才馬上飛疾射的英姿。

太皇太后大喜,對禁軍和平州軍都很滿意,發下話來,人人有賞。

江河行這個時候以為要結束了,這個時候陳茂突然向前走向太皇太后道:“臣陳茂請太皇太后允許我跟馬援比試弓箭。”

太皇太后抱著看熱鬧的心態而來,自是立刻准許,並命人開始準備。

靶子現成的,兩人都站到00步以外。這是一般人都射不到的距離,看來兩人都有信心。

陳茂的弓是特製的,比漢軍中一般的弓箭大一些,但比平州軍中常用的小一些,也是角弓。

但見陳茂拈弓搭箭,將弓拉滿,站好弓步,攬弓在懷,眼看著箭靶,嗖地一聲,弓箭飛出。箭是流星般向靶心飛去,嘭的一聲,弓箭穩穩的扎住靶心位置。

馬援走到陳茂射箭的地方,同樣的動作,只見那箭似乎跑的更快,同樣扎在了靶心,只是那靶子晃了晃,眾人大驚,那小將力氣竟是如此之神力了嗎?

陳茂臉色有些尷尬,眉頭擰在一起,他射箭上幾乎沒遇到對手,沒想到對手竟是如此之神力。再次射箭,同樣精彩,命中靶心。馬援接著射了一箭,還是一樣,那靶子又是明顯的晃了晃。

江河行明白了,馬援射箭未必是陳茂的對手,強在弓箭更好。馬援此時也看了看江河行,江河行點點頭。

馬援走到陳茂面前道:“陳將軍,你試一下我的弓箭。”說著將弓箭都交給陳茂,陳茂也不客氣,拈弓搭箭,放了出去,只見那弓箭嘭的一聲,扎進去有一半,眾人大駭,看來陳茂還是厲害只是弓箭沒有馬援的好。

接著馬援用陳茂的弓箭射了一下,那箭勉強紮上靶位,這次晃的不是那箭靶,而是那箭有點搖搖欲墜的感覺了。

眾人都為陳茂喝起彩來,連江河行都甚是佩服,這個是天生的弓箭手。

馬援走過來道:“陳將軍,天生神射手,在下佩服萬分,遠遠不及。”

陳茂的臉色舒緩過來,哈哈笑道:“天生神射是沒有的,我練習有0年,才有此表現。我像你這麼大的時候,遠不如你啊,後生可畏啊。”

眾人都是非常開心,太皇太后也是大樂,分別給二人賞賜,都是玉石。然後她老人家回去,江河行也和陳茂,嚴尤告辭。江河行馬援帶著隊伍,回到賓館。(未完待續)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宇宙級寵愛我真不是魔神特種兵之戰狼崛起我有一座天地當鋪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女配她天生好命食物鏈頂端的猛獸劍仙三千萬諸天新時代都市國術女神
相關推薦
[綜]長生不死殘疾王爺的全能醫妃求活在金朝末年極道兵王奮鬥在明朝末年東周末年有戰國我有一座邪惡洞窟從村民開始,爭霸異界三國之英豪爭霸五嶽爭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