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梁山終結者

三百九十六 賑災
上章 目錄 下章

梁山終結者三百九十六 賑災

“嗚嗚嗚~賊老天啊,這可讓人怎麼活啊!”

一衣衫襤褸的農婦癱坐在泥水裡,嚎啕大哭,全不顧自己的衣服會被泡爛。

她的丈夫,雙手抱頭蹲在地上,不斷抽泣著。

他兩所在,原來是一片麥田。

此時此刻,已經化成了澤國。

水不深,剛到小腿,然而泥土滿田,只餘點點綠色浮在表面。

大水沖刷,麥稈倒伏,禾苗沉於河沙之下。

三月初時,乃是麥子抽穗時節,十分關鍵。

水泡泥埋,這一季的收成,完了!

這真是要了農家的命。

周圍,無數農人呆呆地看著田地,欲哭無淚。

少了一季收成,就是少了一半收入,人少的,憑著樹皮草根野菜勉強苟活,家裡人多的,怕是要賣兒賣女賣自己以保全一家。

“劉相公,此乃襄邑受災最嚴重的地區,雖然洪水退卻,然而河道堵塞,仍有積水殘留。”耿南仲說道。

劉問道:“襄邑境內,百姓傷亡幾何?房屋坍塌者幾何?受災田畝幾何?”

耿南仲立刻傻眼。

這些問題,他一個都不知道,就是剛剛說的,也是臨時做得功課。

劉皺眉,問道:“你權知開封府,境內受災半月有餘,焉有不知之理?”

耿南仲,開封本地人,元豐五年進士,歷提舉兩浙常平,徙河北西路,提點廣南東路刑獄,移夔州路提點刑獄,為荊湖、江西兩路轉運副使,後召為戶部員外郎,任闢雍司業,坐事罷,出知衢州。

政和二年以禮部員外郎為太子右庶子,試太子詹事、徽猷閣直學士,侍奉趙桓至今。

十分漂亮的履歷,又是潛邸老臣,若一切太平,怕不又是高俅般的人物。

只是趙佶西逃後,耿南仲果斷背棄了趙桓,出城投明。

因他久歷地方,又熟悉開封,便權知開封府,以為過渡。

卻不想,這是一個銀樣蠟頭槍,關鍵時刻一無是處。

劉忍住怒氣,問道:“開封境內救災工作可有成效?”

耿南仲道:“各地已經自行開展……”

“自行?”劉怒吼道:“若各自為政,如何統籌排程救災?要你知府何用?”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來人!”劉暴喝道:“耿南仲瀆職失責,賑災不利,立刻免去各項職務,移交有司追責!”

“豎子爾敢!”耿南仲喝道:“我乃陛下欽命,爾敢剝奪我職?”

呵呵,劉冷笑不語。

立刻有隨行出列,反剪著耿南仲走了。

方明大規模啟用趙宋舊官,一方面是人手缺乏,不得不用,另一方面,乃是為了削弱地方抵抗意志。

似耿南仲這般,也就是裝點門面的花瓶,打碎就扔,值得甚麼?

揮蒼蠅般打發了耿南仲,劉問道:“苗合何在?”

“下官在!”

呼喝中,苗合打馬衝了過來。

一身短衫上,佔滿了泥土,手臉鬚髮也是同樣,褲腿捲到了膝蓋上,一雙草鞋全是泥水。

到了近前,苗合下馬,道:“宰相勿怪,下官接到通知,立刻快馬加鞭過來,只是路途難行,因此耽誤了。”

劉問道:“聽聞你實地考察災情,可有所得?”

“下官把開封府下受災各線都走了一遍,發現損失確實慘重。”

三天大水沖刷,百姓受災嚴重。

汴水以南,蔡水以北,兩河之間的三角地區盡皆過水。

開封府內災情嚴重,京東西路也受了池魚之殃,廣濟河兩岸同樣一片狼藉。

被影響的人口,數以百萬計。

便是開封境內,死亡近萬,倒塌房屋十餘萬間,財務損失不計其數。

聽了苗合關於開封府的災情,劉道:“不錯,能夠實地清查,不愧國朝官吏。”

苗合道:“下官乃是開封通判,只是盡了本分罷了。”

“本分!”自言自語一句,劉道:“即日起,你為開封知府,全權負責開封府賑災事宜。”

“定不負朝廷信重!”苗合大喜。

為了升官,他苦心專研,不惜把侄女兒嫁給易水寒,只求獲得助力。

正是因此,他才能在關鍵時刻出任開封府通判,從而成為知府,完成了關鍵一跳。

勉勵了苗合幾句,劉啟程,繼續視察。

官道上,一隊隊軍兵與民夫正在清除淤泥雜物,恢復通行。

“除了恢復道路,可有其它舉措?”劉問道。

襄邑知縣道:“錢糧不繼,並不敢大規模徵發百姓。

待朝廷撥付錢糧來,將大規模僱傭百姓疏通河道、休整水利、開墾新田。”

劉頜首,道:“不錯,以工代賑才是良策,既可以保證百姓生計,亦可免百姓懈怠懶惰。”

“看,河邊有一具屍體!”

順著聲音看去,幾個百姓正撈起一具屍體來。

腐爛嚴重,蚊蠅如雲。

劉道:“大災之後須防疫,務必確保醫師與藥材供應,必要時,請安道全來此走一趟。”

隨行應下,劉又問道:“水軍調撥的小船,可曾到達?”

隨行道:“已經按照計劃,沿河流而去,接濟百姓。”

“善!”劉微微頜首,道:“趙宋倒行逆施,拱手把民心推給我等,實乃天賜良機。

傳令馮喜,廣為宣傳趙宋決河之事,再把我朝搶災賑濟事傳出去。

最好,選擇模範豎為典型,以儘可能動搖趙宋民心。”

隨行記下,立刻派人傳信去。

“爹!”

驚喜中,一騎飛到劉跟前,不是劉子羽還是誰。

不顧泥深土髒,劉子羽跪下磕了個頭,喜道:“奉陛下令,往各處救災,卻不想碰到了爹。”

去年出征,劉子羽一直未曾回家,父子倆也有一年多沒見了。

劉扶起兒子,往後看去,只見兩千餘人的隊伍,護著五百餘糧車,在艱難跋涉著。

“軍糧盡皆運出,爾等如何就食?”劉問道。

劉子羽道:“危難時刻,全軍節食,每人每天給米三兩,罐頭一隻,餘者全部發出,其缺額,待事定以錢補足。”

“不錯,非常時行非常事,卻不能當成定例。”劉贊道。

說起來,劉子羽的軍事生涯,還是他啟蒙的,劉豈能不通軍事?

軍糧乃是戰鬥力之根本,此時挪用,乃是特事特辦,卻不能成為慣例,因此囑託。

說了一刻鍾,車隊走過,劉道:“行了,閒話以後再敘,且把糧食送於地方。”

“是!”劉子羽行了個軍禮,轉身走了。

早一刻把糧食送到,說不得就能救得一命,此乃劉、劉子羽心照不宣的共識。

父子倆相逢於道,敘話不過一刻鍾,便分道揚鑣,各行職責去了。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我真不是魔神女配她天生好命諸天新時代特種兵之戰狼崛起宇宙級寵愛食物鏈頂端的猛獸都市國術女神劍仙三千萬
相關推薦
重生香江野性時代大唐皇長孫超級龍婿超級龍寵梁山我來當家我不想上梁山梁山新宋我翻拍真沒想超過原作啊光影風華我鑄造了仙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