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劉備的日常

1.65 舉門出仕
上章 目錄 下章

劉備的日常1.65 舉門出仕

時鉅鹿張臶(jiàn),字子明,隱居山泉,養志不仕:“闔門守靜,不營當世”。

臶少遊太學,學兼內外,後歸鄉裡。公府前後辟命,皆不應,黃巾逆亂,移居上黨。後徙循常山,門徒數百人。百家典籍,習無不精。兼通音律,善讖緯之術。聞乃,順帝永和元年(136年)生人。史上,更是活滿百歲(105歲)。

張臶之名,北地皆知。

“善。”薊王欣然應允:“加太學博士張臶,為太中大夫,秩比千石,領阿陵長。”

“喏。”中書令荀採,再領命制詔。

“公業。”薊王看向側席。

“臣在。”門下督鄭泰,聞聲出列。

“速請張大夫。”薊王言道。

“喏。”鄭泰領命自去。

少頃,太學博士張臶,奉召入殿。

“老臣張臶,拜見王上。”張臶年近花甲,然卻不卑不亢。薊王居高下觀,確有長壽之相。

無怪四方館長朱建平言其,或可比“真賢二宿”,年近八旬之幽州牧李進,年近九旬之少師崔寔。

薊國長壽之人,絕非鳳毛麟角。八月案比,年七十授王杖之國中宿老,歲歲大增。國人尊號“老丈”。丈,“杖”也:“丈,借為扶行之丈。老人持丈,故謂之丈人。別用‘杖’通。”

有道是,“人無百歲壽,常懷千歲憂”。譬如,商山四皓。國中宿臣,若能活百歲。薊國豈無明主為繼。

“出為阿陵長,可乎?”薊王雖已命中書令荀採,先行制詔。然二百年方興之當世明主。亦不可強人所難。

“老臣,敢不從命。”張臶肅容下拜。

待荀採座前宣詔。張臶加太中大夫,領阿陵長。

“聞大夫,有門徒數百。”薊王又道:“阿陵九城屬吏,當皆出大夫門下。”

“這……”張臶再拜:“老臣,誠惶誠恐。”

殿中百官震動。舉家出仕,舉族出仕,已成美譚。不料今日,靈輝大殿,驚見舉門出仕。

便有南閤祭酒許子遠,持芴奏曰:“臣聞,孔子弟子三千,賢者七十二人。張大夫,門下數百,豈皆為賢者乎?”言下之意,不可不做區分。

“前有天下墨門徒眾,後有儒宗弟子三千。”薊王笑道:“今大夫門下,不過數百。何足用哉?”

“主公,明見。”國令,儒宗,二國老,聞聲下拜。

待起身,儒宗又言道:“時,老臣客耕東萊,闔門守靜。學徒相隨,數百千人。又三年,弟子河內趙商等,自遠方至者數千。今皆出仕國中,或為二千石長吏,或為二百石少吏。王上言,‘鄭門三千’,老臣,幸甚至哉。”

儒宗語有深意。

鄭門三千,若有犯法,皆為連坐,是其一。願隨師長,避世隱居,非常人不可為,是其二。朝夕為伴,品行如何,心知肚明,乃其三。更加,大浪淘沙,火煉真金。因材施教,去偽存精。淘汰者,數以萬計。雖鄭門三千,然亦可稱,“十不存一”,“所剩無幾”。換言之,出仕薊國前,門內先已自行甄選,精益求精。

“鄭公,所言是也。”南閤祭酒許子遠,欣然頓悟。

“老臣,代門下,謝主公隆恩。”張臶淚目下拜。

觀者無不唏噓。

郅居守周異,身後之位。薊王亦命左右國相,舉薦賢良已繼之。料想,多半亦出太學博士。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待諸事畢,薊王起身罷朝。百官恭送王上移駕後宮。而後魚貫出殿,列隊登車。

眾國老,驅車共赴紫淵,共赴王子館宴。聞,國老之中,並稱酒豪,有二人。儒宗與盧少保,皆“善飲酒,可飲一斛”。

國老先行,而後循官職,次第登車。

“子遠留步。”百官聞聲回望,正是報館丞陳琳。眾真二千石官,心領神會,先與許子遠別過。

“主公何意?”陳琳必有此問。

許攸答曰:“效古之國君,千金求千里馬也。”

陳琳亦稱飽學之士。略作思量,這便醒悟。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不禁心生慨嘆,有感而發:“我主‘總攬英雄,思賢如渴’是也。”

“孔璋,所言是也。”許子遠,語透深意。

“子遠,既已早知,何必多問。”陳琳仍有不解。乃至殿上勸諫。

“為主分憂也。”許子遠,撫掌笑道。

“原來如此……”陳琳亦是遲醒。

不出三日。鉅鹿張子明,舉門出仕。遂成街頭巷尾熱議。唏噓慨嘆,兼而有之。

薊王家大業大。阿陵九城屬吏,便是數百門徒,已不足用。薊吏天下馳名。遷官河北五州者,比比皆是。且阿陵九城,得食比三百石守長之俸者,不滿十人。餘下丞、尉等,皆是二百石少吏。術業有專攻,學業有參差。為人師者,既能因材施教,自可量力而用。

且舉門出仕,必成轟動。如前所言,兩漢經學門派林立。同門還有枝屬。如此細分,凡名士大儒,必有徒眾。少則數人,多則數千。知薊王舉門為用,焉能不滿門來投。

且自薊國並立荀子入《五書》,興大儒學治世。編撰《大百科全書》,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雖有儒宗,攜“鄭門三千”,北上來投。然畢竟儒宗。《拾遺記·卷六》:“京師謂康成為‘經神’,何休為‘學海’。”

我等枝門,無從可比。然觀張臶,舉門出仕。我輩,焉不為薊王所用乎。

薊王此舉,亦出“拾遺”也。唯恐薊國大儒學,一統天下。故行“千金買馬骨”。重用張臶門徒,以勵天下枝門。齊投薊國。

此乃,人君南面術也。

罷朝,薊王移駕西宮,問安二宮太皇,三王太后。風雨無阻,旦夕不斷。

二宮太皇言。欲請王上夜宴。

心知必有要事。薊王這便從命。

雖說宴無好宴。然畢竟薊王宮中。二宮太皇,吃穿用度,皆出薊國。是宴請薊王,亦是宮廚掌勺。無非餐自無極殿,遷入皇英殿,而已。斷無,後顧之憂。

入北宮見過三後,薊王自歸合歡殿。洗漱更衣。

著常服,赴皇英殿夜宴。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都市國術女神諸天新時代劍仙三千萬特種兵之戰狼崛起我有一座天地當鋪食物鏈頂端的猛獸我真不是魔神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宇宙級寵愛女配她天生好命
本书作者其他书
魔銃轟龍 大反派也有春天 血蠻 番天 英雄無敵之極品領主 魔卡傳奇
相關推薦
乾龍戰天在柯學世界裝好人吃出個星辰大海平成騎士的旅行家主的簽到系統我只想做一個安靜的美男子獵天爭鋒快穿之雷劫我來了如夢香江重生之我要當有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