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龍起蒼茫

第247節 重現漢唐榮光
上章 目錄 下章

龍起蒼茫第247節 重現漢唐榮光

“英國軍隊從曼德勒調兵入密支那,以支援片馬地區的英軍,妄圖扳回劣勢。而我們佔領臘戍後,從側面可以斜切曼德勒,等於在他們的腰部猛擊,一旦攻下曼德勒,中部緬甸將成為一道屏障,整個上緬甸都將成為我們的蠶食之地。”

曼德勒是緬甸第二大城市,也是中部地區的經濟、政治、軍事核心,是上緬甸與下緬甸的交通樞紐,一旦佔領這裡,緬甸將被一分為二,南北隔絕。

“除了南北交通,曼德勒與東部撣邦的交通最為便捷,我們正好可以經營好臘戍,將來團結周圍的撣邦,以此為逐步蠶食緬甸的根據地。”

緬甸按山川河流及政治經濟情況分為二部分:曼德勒以北為上緬甸,重鎮為曼德勒;以南為下緬甸,重鎮為仰光。

曼德勒又被稱作瓦城,作為上緬甸政治中心,握交通之樞紐,扼水陸之總彙,為歷史上兵家必爭之地。

在它東部的湯彭山脈與登勞山脈間密林叢生,為現代反侵略戰爭進行游擊戰的最好根據地。

“四戰之地不是我們能防守得來的,還是先鞏固臘戍,將來往湯彭山脈與登勞山脈發展,不出數年,就能將中部緬甸拿下。”

“現在就出兵曼德勒還為時尚早,我們也沒有這個能力,受限於交通、軍費以及其他問題,還是在臘戍附近佈防,以聯絡撣邦各土司為主。”

由於英國人佔領緬甸後,又將撣邦與欽邦作為它的保護邦,在緬甸地區已經有了統治基礎,在這些地盤上作戰並不能佔地利人和,力有所不逮。

撣邦地區在唐宋時代梵語稱為“妙香國”,當時撣邦跟雲南南部和泰國與寮國的一部分同屬一個不可分離的地區。 元明清時撣邦與雲南分家,但無邊界,你來我往,還是親如一家人。

傣族先民出自我國雲南西南傣族聚居區,東南亞各國傣族都來源於此。

中國傣族與緬甸的撣(傣)族、寮國的主體民族佬族和泰國的主體民族泰族為同一民族。

歷史上傣族以雲南南部、泰國北部和緬甸東部為核心建有傣族國家——妙香國。後經歷史演變,這個國家已不復存在,傣族散居於我國西南一帶和中南半島各個國家。在印度的東北阿薩姆邦亦有一部分傣族。

“所以,我們在雲南、西藏以及邊境諸省最為關鍵的還是民族政策,比如傣族社會是由封建領主經濟向封建地主經濟發展的歷史過程,西雙版納、德宏等邊疆地區傣族社會的發展則相對的較為緩慢,許多地區還保留著比較完整的封建領主經濟。”

“所以說,我們在南洋以及長江流域所做的那些並不適用於邊境諸省,南洋的政策法令也不能照搬到這裡。處理民族關係,尤其是漢族與少數民族的關係,是個大問題,關係到將來我國邊境安寧。”

“比如傣族,一旦能夠使得他們認同我們,進而使得所有源自於傣族的緬甸、寮國、暹羅融入我們的民族大範疇,將來可以從英國與法國手中奪取這些民族生息的土地,建立大傣族自治邦,成為整個西南邊境的屏障與緩衝地帶,使得英法企圖透過這些地區蠶食我國西南幾省土地的陰謀破產。”

李秉衡很是讚賞喬欲寰的分析能力,總能一針見血的指出問題的根本所在。

“英人侵吞緬甸後,以印度人治理緬甸,並且以夷制夷,將克倫人從深山老林中請出,讓他們在富饒的平原生息,以打壓他們原來的統治者緬人。將來我們融合傣人,拉攏緬人,讓他們與克倫人自相殘殺,並且讓英國人手下的狗先咬起來。”

喬欲寰大笑了起來,“咬死了一方還有得咬,他們的統治者印度阿三還可以好好咬一咬,咬到最後,倒黴的還是英國人。”

第三次英緬戰爭後,英國把整個緬甸地區為英屬印度直接統治的一省,並置眾撣邦、北部克欽邦、西北部欽邦等眾邊區,為英帝國的保護邊區。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眾撣邦仍然由撣族土司們統治,不隸屬緬甸本部。所以撣邦還只是淪為英國人的保護,並沒有徹底的被吞併,在這裡可以以撣人的名義與英國殖民當局進行鬥爭。

喬欲寰此時才真正的把握到了李秉衡的思緒,長嘆一聲,“光華,如今我是看懂了,你為何不在著手北方革命諸事,反而勞心費力,耗費資金來打邊境戰爭,其實是先除外患,再以外患團結邊境諸省勢力,著手改善諸省民族關係,重建漢民族文化傳統。”

末了,又一字一句的說道:“對,我們不僅要繼承且發揚廣大漢民族文化傳統,還應該重建我們的文明體系,前提就是要建立新的華夏文明體系。你現在想以漢民族文化影響少數民族文化,兩相結合,互相尊重與平等,形成親如一家的中華民族體系。這是可行的,歷史上也曾經做到過。”

李秉衡終於動容,這是他內心中的隱秘,不僅要重現漢唐榮光,還要更勝一籌,緬甸、寮國以及越南等國只是他的一個試驗,看看在經濟、軍事實力達到一個相當的高度後,能不能像歷史上一樣將這些國家囊括進來,甚至成為大中華體系的一員。

這是相當雄偉甚至是狂妄的想法,因為這個時代沒有人敢這麼想,山河破碎,民困國乏,外敵環伺,崛起毫無希望,中華的精英階層只能先以推翻滿清為目標,重現恢復漢室政權。

所以他沒有建立政黨,正是因為他的理念是這樣的狂妄與不被人理解,就連孫中山也只以“驅逐韃虜,恢復中華”,這樣一個模糊的從民族革命到民主革命的轉變中的觀念,作為資產階級革命的思想理論。

而李秉衡則是致力於民主革命,並且發展成大民族革命與民主革命並進,他並沒有進行思想理論體系的總結,不是不能,而是不願,目前只能先試驗,做出成果,那麼接受的人多了,慢慢就會有市場。

不然的話,目前貿然推行他的思想理論,只會被人指摘,被人痛斥,要不是他已經有著赫赫威名,不然的話是要被唾沫星子淹沒的。

當年鄒容《革命軍》一書中滿目“披毛戴角”、“異種亂華”、“逐滿獨立”、“東胡種”、“犬羊”、“胡虜”外,更有“殺滅”、“誅絕”、“殺盡”、“盡滅”滿洲種等等等等,民族復仇的主張很有市場。

所以孫中山領導的資產階級革命是沒有前途的,後來他改變了思想,“聯俄容共”,建立統一戰線,他的繼承人們才憑此北伐成功,即便後來中途背叛革命,但也是沾了之前的光。

“西南諸省經濟不及江浙,開發與繁榮也差之甚遠,你只看雲南許多地方還是封建農奴制,還有西藏等地更加複雜,目前的資產階級革命理論並沒有在這些地方生根發芽的條件,如果不未雨綢繆,將來推翻滿清後,西南只有兩條路可以走,一條是為列強支援的野心家所佔據,成為割據稱雄的樂土;另一條則是為外敵所滲透,淪為不同國體中的一部分。”

“如果我們不聞不問,那麼前一條路的可能性較強,如果我們將資產階級革命的那一套在這裡照搬,那麼,適得其反,這裡很可能為列強所趁,走後一條路。你只要看看印度、緬甸等地就知道了,英國人的殖民政策相當的高明。”

李秉衡的話讓喬欲寰驚出一身冷汗,英法兩國從來就沒有放棄過在西南諸省的陰謀擴張,如果不認真對待,只怕將來西南將會成為落後與貧困的代名詞,整個國家將為之拖累。

“而我們能將西南變得繁榮昌盛,漢族與傣族、白族等少數民族親如一家,那麼將給有識之士指出了一條陽關大道,將來解決滿、蒙、回、藏,必有依仗。”

的確,滿、蒙、回、藏涉及到領土完整與主權完整問題,近年來的藏亂,以及清末回亂,西北上千萬漢人被屠殺,歸根結底,還是有外人在唆使支援,民族問題,將是中華民族將來最為關鍵的一環,不能輕視。

喬欲寰長嘆一聲道:“解決民族問題,最為關鍵的就是土地問題與對中央政府的認同感問題。這涉及到土地政策與民族政策,甚至是國家的文明體系發達,整體實力的提升,這樣其他民族才能團結在漢族周圍,成為堅定的中華民族一部。”

“土地政策我們還談不上,畢竟我們不能以政權的形式在西南幾省活動。首先便從起碼的拉攏開始吧,讓少數民族看到我們堅決打擊英法侵略者,保衛家園的決心。讓他們看到我們強大的經濟與軍事實力,其他的,可以慢慢來。”

其實滿清政府在川西與藏邊地區的改土歸流一直有溫生才在背後支援,鍾穎率第三十三混成協一部入藏溫生才也支付了一筆軍資。

李秉衡與喬欲寰兩人在談的,他是能理解的,也是有體會的。

“當初我與錫良交往,又結交趙爾豐,對川西與藏邊諸事知之甚詳,這土地乃是亂起之源,也是取亂之道。”

溫生才嘆了口氣,又說道:“我國西南少數民族地區,從元、明以來,一直實行土司制度,由當地部族首領世襲統治。如今這些地方成了一個個割據稱王的‘獨立王國’,妨害了民族交流與共同發展,土司們對內殘酷壓榨本族人民,對外割據叛亂,侵襲地方。滿清朝廷推行改土歸流,這是千秋偉業,奈何不是時候,光華對此多有支援,我也是認同的。”

改土歸流必然觸及一些少數民族上層勢力的利益,他們利用民族、宗教等手段控制各族民眾發動叛亂,以期維持其特權和割據。

後世的1959年西藏叛亂也是因為推行土地改革出現的矛盾導致的,政策是對的,但是從舊到新,總是要付出代價的。

“趙爾豐在川滇邊實行改土歸流,移民內地民眾實邊推動墾務,廢除土司制度和寺廟特權,對發展藏區農牧業、手工業、交通郵電業和文化教育事業頗有建樹。”

李秉衡見他談起趙爾豐這個後世多有爭議,因為某些原因被“塵封”的民族英雄,有些無奈的一笑。

趙爾豐在川西康地和西藏實行改土歸流,和“移民實邊”政策,溫生才在川西實行李秉衡提出的土地政策的同時,幫助他將川西等地的農民遷移到藏南,與南華的墾殖團一般的安置,得到了趙爾豐的讚賞,所以川西的“土改”才能順利的實現。

加上拉攏了鍾穎這個權傾一時的帝戚,雙方互相得了不少好處,只不過要是讓趙爾豐等人知道溫生才以礦務與墾殖之名控制川西等土地,只怕哭都哭不出來。

當初李秉衡走的這一步棋確實是妙,在慈禧沒死之前由張振勳求了四川礦務總辦的權位,使得在四川的佈局可以順利的一步步走下去,也給他們的活動以極大的掩護作用。

李秉衡不想因為辛亥革命而停止向藏南的移民計劃,否則察隅等藏南地區將遷移大量內地實邊漢人,原本歷史上“號稱西藏的江南”的藏南國土也不會落入印度手中,印度於六七十年代,先後向當地移民一千多萬。

趙爾豐在“改土歸流”過程中,將一些環境好的山谷地區,交與遷居過來的川民,而川西的那一套土地政策可以順利的在藏南實行,由於沒有地主階級的阻礙,溫生才的墾殖團在這裡迅速的紮根,牢牢的控制了這片土地。

去年湖北湖南鬧洪災,溫生才也安置了數十萬的災民在藏南墾荒,如果這個計劃不被打斷,那麼數十年後,富饒的藏南地區將徹底的掌握在華人手中。

以此為基礎,實行正確的民族政策,整個西藏地區將是不可分割的中華國土,任何外人都無法插足。

應該說將來民國建立,應該要感謝趙爾豐,感謝他的各項措施,促進了藏區社會經濟的發展,鞏固了西南國防,維護了國家的統一;特別是他懷有強烈的反帝愛國思想,與帝國主義侵略勢力進行不屈的鬥爭,這些都是應予肯定的。

此外,趙爾豐也並非嗜殺之徒,雖然他鎮壓了保路運動,權衡趙爾豐的歷史功過,應該說他是功大於過的。

“若是改土歸流所收邊地,東西三千餘裡,南北四千餘裡,設治者三十餘區,而西康建省之規模初具。將來我們在東起打箭爐,西至拉薩以東不遠,南抵雲南維西、中甸,北至青海玉樹建西康省,則趙爾豐功不可沒。”

“去年年初,趙爾豐與鍾穎會師於拉薩以東,後鍾穎率軍進入拉薩,英人震怖,外交上言辭閃爍,不敢再行囂張之舉。趙爾豐在藏邊剿撫並用,鐵腕治邊,手上雖然血債累累,但是以我看此乃必須之手段。”

溫生才與趙爾豐多有交往,他從前一向志向於刺殺滿清大員為革命張目,但趙爾豐的精忠報國還是讓他由衷的欽佩,真心與其結交,足見他也是恩怨分明磊落之人。

喬欲寰點頭說道:“這我贊同,當年左公(左宗棠)平回亂,剿撫並用,對為首者也能寬恕,但即便如此,尚有數百萬回回被屠。我們將來當謹記,不能一味寬大,殺戮也是必須的。”

今日幾人一直探討雲南的邊事,期間談到川西與藏邊改土歸流一事,竟然找到了今後數年的脈絡。

“將來滿清傾覆,亂局將現,我等不妨退一步隔岸觀火,洞明時局,再做打算。立足四川,經營西南,維護邊疆,英法我等一力當之,保西藏永為我中華國土。”

李秉衡並不想將後患遺留到下一代去解決,想到原本歷史上緬甸、寮國以及越南等國的排華,對華人的屠殺,邊境問題,中印邊境關於麥克馬洪線的爭端與戰爭,一陣的心揪,這個時代斷然不會允許發生這樣的事情。

喬欲寰大笑道:“那印度人呢?你費盡心力的弄了個‘印度阿三滅絕組織’,難道是鬧著玩的?”

每次都能被他說中心中的隱秘,讓李秉衡生出幾許哀怨,無奈的揉了揉額頭,笑道:“這當然是要用來做大事的,眼下也正好能用到。”

現在在緬甸撣邦活動的護礦隊已經正式改名為“緬甸解放組織”,並且吸引撣人加入,將來也會訓練大批的撣人軍隊,在撣邦給英國人找點事做。

而“印度阿三滅絕組織”的旗號也已經在臘戍打出,他們正式向外通告,將歸屬到“緬甸解放組織”領導。

英國人一直是以印度人來治理緬甸的,他們只負責從印度人手中取得各種在緬甸的特權與利益,緬甸成為了殖民地中的殖民地,不但英國人掠奪剝削,連印度人都橫徵暴斂,所以緬甸人對印度人是相當痛恨的。

大量的印度移民湧入導致勞工廉價,造成地方經濟受到威脅,因此緬人開始產生對印度人的仇視。

上緬甸經濟不如下緬甸發達,撣邦在上緬甸的地位更加低,如果適當的煽動他們對印度人與英國人的仇恨,並且幫助他們發展經濟,訓練軍隊,加強對他們的控制,那麼就可以以撣邦為根據地,為吞併整個上緬甸,向印度的阿薩姆邦滲透打下了基礎。

眼下在雲南的戰事,可以說是重中之重,無形中成為了李秉衡等人所關注的頭等大事。(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我真不是魔神諸天新時代特種兵之戰狼崛起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食物鏈頂端的猛獸宇宙級寵愛女配她天生好命劍仙三千萬都市國術女神
相關推薦
女尊大佬的小嬌夫我是陰陽人(快穿)強制淪陷強制寵愛陰生子從霍格沃茲開始的無限人生模擬器:我開啟了人生簡單模式霍格沃茲召喚圖鑑王者榮耀之無敵逆天外掛野蠻人劍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