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龍起蒼茫

第360節 收回列強特權的樞紐
上章 目錄 下章

龍起蒼茫第360節 收回列強特權的樞紐

《璦琿條約》使中國的領土、主權蒙受重大損害,而俄國從中獲得巨大的領土利益和黑龍江、烏蘇里江的航行權,以及通往太平洋的出海口,它的簽訂,為沙俄進一步掠奪中國領土開了一個罪惡的先例,其後,沙皇俄國透過1860年《中俄北京條約》和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等不平等條約又侵佔了中國烏蘇里江以東地區和外西北地區大片領土。

中國失去的不僅僅是龐大的疆域,失去的,也是一個民族的骨氣。

正是從這時開始,列強開始意識到在中國奪取土地是那麼的容易,也就有了勢力範圍一說,英國開始覬覦西藏與新疆,法國開始謀取兩廣與雲南,而日本,則將目光放在了朝鮮與東北。

正如恩格斯所說,俄國不費一槍一彈“從中國奪取了一塊大小等於法德兩國面積的領土和一條同多瑙河一樣長的河流”。

沙皇俄國將穆拉維約夫割佔中國黑龍江地區的行動方式概括為一個侵略公式:“必須以實際佔領地方的辦法來支援俄國外交上的要求”。

實際上,這是高明的帝國主義智慧,中國完全拿它沒有辦法。

“既然沙俄以實際佔領敵方的辦法來支援外交上的要求,那麼我們要想把沙俄逼到談判桌上,以百分百的誠意來與我們和談,那麼必須做好打贏一場邊境戰爭的準備,我們事實上收回被佔土地,那麼才能在外交談判上取得先機,不然,列強的介入也是大麻煩。”

目前與英法等國開展的談判不過是列強是否承認南京政府的合法地位,以及南京政府是否繼承滿清政府與列強簽署的一切不平等條約。

對於列強來講,你要想得到我們的承認,那好,先承認各國在華既得利益,也就是繼承滿清遺產的同時也繼承滿清的一切。

其中最為重要的便是承認滿清與各國簽署的一切條約為合法,承認接受滿清所欠下的鉅額債務與未清賠款。

否則,各國將會不予承認南京政府為合法政府,並且斷絕與中國的往來。

可笑的是,英法俄日四國自以為可以代表全世界,結果卻是南京政府並不理睬,這使得以老大帝國自居的他們分外難受與憋悶。

中國人居然敢無視大英帝國、法蘭西共和國、俄羅斯帝國與大日本帝國,而且並不懼怕四國的封鎖。

李秉衡常常覺得好笑,以英國為首的四國集團居然將不承認南京政府當做殺手鐧,彷彿南京政府哭著喊著要求他們承認似的。

當然,不承認南京政府的合法地位,的確有些麻煩,但是並不重要,如果對於袁世凱來講,列強的承認代表著可以與列強國家進行正式的往來,當然要討好對方,希望對方承認。

可是目前南京不需要,首先列強在華控制經濟命脈的根基已經被摧毀,列強已經無法操控中國經濟。

在軍工體系上,憑藉南華輸入的技術,基本可以獨立自主的發展,更不用受制於人,不用為了求得列強的武器售賣而低聲下氣。

在工業上,五年計劃已經正式開始,南華與德國的大量技術與機械進入中國,幫助中國完成工業體系的建立,根本就不用依靠英法等國。

政治上,透過各種手段,德國與美國這樣的強國都承認了中國,承認了南京政府的合法地位,並且開始了友好往來,這些都表明英法等國無法孤立中國。

現在南京政府面臨的局面要比後世新中國成立時好上許多,具備的條件也要好上十倍還不止。

而且之前中國的自身的出口貿易還不到國民總產值的一成,這是後世有詳細資料的,別人不知道,但李秉衡不知道,所以他也不在乎出口不出口,目前是大規模建設的時期,需要大量進口,欠點外債也是值得的,等到一戰開打,就能大量出口了。

所以說,目前南京根本就不用討好列強,英法四國根本沒有誠意來談判,南京也沒有。

如何正確處理與四國的關係,如何解決目前中國面臨的對外文體,李秉衡心中已經有成算。

後世的新中國成立後,遭到了列強的封鎖與打壓,但是由於有蘇聯的援助,還是依靠自身的力量一一廢除了列強的特權,艱難的發展起來。

現在中國有了南華這個成功的試驗地,還有德國與美國的幫助,沒有理由向四國低頭。

只是現在沒有能力打仗,國家的底子太薄弱拼命發展起來才是正道,況且各方面的反對也很強烈。

現在李秉衡考慮的是先收回外蒙,沙俄是否會因民國收回外蒙而武力干涉,這是需要考量的。

熊成基在唐努烏梁海打了半年的仗,加上整訓軍隊,已經花去了六百一十多萬中華元,目前跟英鎊的比值為六比一多些,相當於花去了一百萬英鎊出頭,幾乎可以造半艘“四川”級超級戰列艦,可見戰爭不是那麼好打的。

目前要做的是修鐵路,除了能夠帶動相關產業,而且具有相當重要的戰略意義,哪怕借再多的外債也要修。

蘭新線、隴海線在後世也是艱難的大工程,但硬著頭皮也要修起來,將來要向中亞甚至中東滲透,不得不儘快修通中原到西北的鐵路。

東北的鐵路工程更是龐大,甚至超過了西南鐵路網,畢竟它涉及到了東北三省之間的鐵路交通、東北與內蒙之間的鐵路交通、華北與東北之間的鐵路交通,還要考慮支線與山西之間的溝通。

李秉衡重點開發通遼不是沒有意義的,這裡是鐵路中樞,將來往西要修進外蒙,這是除了內外蒙之間交通的又一重要渠道,可以使得外蒙的礦產資源運出來,商貿往來更加便利,有利於中央政府對外蒙的控制。

向北與向東的意義更是重要,它可以確保中國牢牢的控制東北,甚至滿足將來中國收回被沙俄侵佔的領土需要以及將來收回朝鮮提供便利。

到時戰事一起,打的便是後勤補給,再強的軍隊補給不上,仍然不能改變局勢。

11月3日,南京政府與瑞典、挪威兩國專使簽署了建交協議,包括了一攬子工業合作的計劃,使得英法等國更加的談判人員感到壓力更加的巨大。

已經有了放出風來,瑞典與挪威兩國將會借款給中國,而且雙方將在多個工業領域進行廣泛的合作。

李秉衡不在乎在鐵路借款上多給些利息,只要不附帶苛刻條款或者交出鐵路管理權,他不介意讓債主賺點利潤。

後世的權位資料表明,列強銀行正常借款的平均利潤再4.5%,而鐵路借款可以達到10%,這是個相當驚人的資料,即便拋開鐵路管理權以及鐵路附屬地特權,也能大賺一筆。

所以各國在借款時都傾向於鐵路借款,並且要求高回報,這些跟出賣主權來比完全是合理的。

李秉衡給出的利率是5%到7.5%之間,對於急於發展的中國來講,還是值得的。

更何況這些借款用於修建鐵路後,將會帶動一大批的工業部門發展起來,而等到大規模的工業建設初步完成,它們將會發現一戰開打了,一個發財的機會來了。

到時候恐怕沒有人會責怪這位借債總理的瘋狂借債行為,只怕還要誇讚他幾句,到時候貨幣貶值,商品價格上揚,借再多的債都是值得的,因為這是在送錢。

目前制約中國經濟發展的大部分因素都已經消除,包括資金問題也不再是問題,機械設備與技術兩大要素不再是難題,中國的經濟想不騰飛都難。

在南京政府鼓勵興辦實業,並且政府帶頭興辦國有企業以及最大限度支援民營企業與國有企業競爭的情況下,中國掀起了自發的興辦實業狂潮。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只要有點腦子的人都知道,中國的自身市場大部分都被外國傾銷商品所佔據。

當初他與周學熙等人一起算過一筆賬,光是棉布棉紗棉花、煤油、糧食、糖、捲菸與菸草、鋼鐵、機器、染料、軍火、醫藥、鴉片等主要商品,前年就對外進口了十一億兩白銀之多,這還不算列強在中國口岸與租界的工廠生產商品,也不算其他對外進口的商品。

其中光棉布棉紗棉花前年就進口了兩億三千多萬兩白銀,這是個觸目驚心的數字,實在令人悲哀。

而中國對外出口呢?自身的工業品對外輸出是輸入的十分之一,其他的大部分都是農產品、手工作業品、礦產資源等被列強掠奪的物產。

如果能夠結束這種局面,那麼這個政府必定是有為的政府,這個時代中國人不過四萬萬,生存環境相對較好,而且還可以將人口壓力分擔給南華,不用像後世一樣因為人口問題而導致工業遲遲無法實現集約型,一直都是大部粗放型,導致惡性循環。

國內的實業家普遍對政府有信心,也對自己有自信,這幾年來在中國折戟的外國巨頭已經不少了。

英美菸草公司當年輝煌一時,可是現在呢?南洋菸草公司從南洋重整旗鼓,歷五年而有大成,成果令人咂舌,今年預計捲菸產量將突破60萬萬支。

外國捲菸被打的潰不成軍,不管是哪個價格檔次的香菸,全線讓位給了南洋兄弟公司為首的華資公司,而南洋兄弟菸草公司已經提前宣告了他們的雄心壯志,三年後產量翻一番,也就是12萬萬支菸的年產量。

煤油也是進口大宗,可是自從英荷皇家殼牌旗下的亞細亞火油公司一蹶不振後,美孚等巨頭也相繼遭到重創,南華的幾家石油公司出產的煤油佔據了中國的絕大多數市場。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棉紡行業過去一直是英國與日本等幾個國家的天下,可是現在中國棉紡行業異軍突起,不但在產能上迅速的成倍擴張,而且還能紡出比歐美棉紡公司高上7到11支,這是個令世界震驚的數字,即便歐美不願相信,但還是只能正視現實。

銀行業的匯豐銀行就不說了,航運界的巨頭怡和洋行也不說了,許許多多的外國公司與外國品牌消失在了中國,成為了中國爭奪自身市場的犧牲品。

不過即便如此,仍然有許多國家與中國建交,是因為目前中國的工業能力完全無法滿足自身的需求,即便有南華瘋狂的擴張,仍然不能夠滿足。

德國與美國首先承認南京政府,承認中華民國,不是沒有目的的,那就是取代英國等國家被逐出中國市場後的地位,填補真空。

李秉衡看準了這一點,利用這個有利形勢積累中國的政治資本,使得許多國家都願意與南京政府確立外交關係並且保持正常往來。

瑞典與挪威這兩個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準強國還是有不少的潛力的,而且這兩個國家擁有豐富的鐵礦石資源,德國需要向這兩個國家進口大量的鐵礦石,提前在這兩國建立基業,對將來一戰撈取紅利是有好處的。

斯堪的納維亞半島金屬礦藏豐富,礦藏有鐵、銅、鈦、黃鐵礦等。尤以鐵礦馳名。瑞典、挪威均為鐵礦砂出口國,瑞典的基律納是主要產地,是世界上地下開採的最大鐵礦,儲量達20億噸。

最主要的是,這裡遠離戰火,曾經也在歐洲居於前列的兩國終於在1822年被俄國征服,雖然後來俄國撤兵,但兩國一蹶不振,再也無法成為歐陸強國,直到兩次大戰中立發戰爭財,才壯大起來。

他們與沙俄是有仇恨的,由於實力不濟,所以並不敢招惹沙俄,但是一戰中成為德國鐵礦石主要來源地就能說明問題,有必要讓他們強大起來,成為沙俄的牽制力量。

南華擁有最新的鋼鐵冶煉技術,由於擴張過快,沒有很好的沉澱,這次是個機會,可以在斯堪的納維亞建立鋼鐵基地,並且將瑞典與挪威兩國的資本引入中國,形成互補。

兩國也很大度的放棄了在華治外法權,作為回報,李秉衡當然要給他們些好處。

目前治外法權給中國帶來了很大的困擾,光是經濟上的,李秉衡進行深層次的分析後得出,外國在華工廠利用治外法權享有的特權可以為他們增加3%到17%不等的利潤,可以逃免鉅額的直接稅,還有外國銀行,在治外法權的保護下,給中國的金融帶來了極大的困擾。

治外法權有兩意:其一指一國國民在外國境內不受所在國管轄,如同處於所在國領土以外一樣。根據國際法和外交慣例,此種特權只有外國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外交代表等才能享有。(這實際是指外交特權與豁免)軍艦、軍隊根據協議透過外國國境時,也可享有此種權利。其二指一國在他國境內所行使的管轄權。根據條約規定,締約一方對處於締約他方領土內的本國國民適用本國的法律,行使本國司法管轄權實際就是領事裁判權。

其中對中國傷害最大的便是領事裁判權,適用的物件和範圍包括由一國派往居留國的駐外領事或由該國在居留國所設立的法庭,對處於居留國領土內的本國僑民,根據其本國法律行使司法管轄權。

因此,該國的僑民在居留國即使造成犯罪事實或成為民事被告也享有不受居留國法律管轄的特權。顯而易見,同外交特權和豁免相比,領事裁判權適用的人員物件要廣泛的多,它不僅包括外交代表等,而且還要包括在居留國的全體本國僑民。

也就是說廢除領事裁判權成為了當務之急,列強有恃無恐,一直拒絕談判,李秉衡不僅收回海關,同時將英國軍艦逐出長江,便是想激怒列強,讓他們開始與外交部接觸,正視目前的在華特權問題。

你不想談,可以,那我逼著你談。

外國銀行在中國的營業受到了最大的限制,幾乎要達到了停頓的地步,加上李秉衡刻意製造的擠兌潮,外國銀行無法抗拒這種金融手段的攻擊,幾乎要棄械投降,玩金融戰,他們還嫩的很。

走在街頭到處都能看到支援國貨抵制洋貨的標語,尤其是英法俄日四國商品,幾乎遭到了全國抵制,而且力度相當強烈。

這讓依賴於對華傾銷的英國與日本尤其的吃不消,隨著中國振興實業的規模轟轟烈烈的展開,大量的熟練工人湧向了中國人自己開辦的工廠,導致列強在華工廠幾乎無工可用,不得不增加工資支出來挽回人心。

“凡是按照發規委規定的工資條例與福利制度來開辦工廠的企業家,在貸款上給予優惠,而且熱心參與國家規定的社會保障體系的企業,以及熱心公益的企業,尤其要給予重點扶持,這是總理親自交代的,務必要貫徹下去。”

劉廣拓作為中國銀行總辦,在最近一次的銀行聯席會議中如此交待。

“凡是違背這些原則的銀行,輕則按行業規矩辦事,重則取消執照,大家好自為之。”

在中國待了這麼幾年,他早就磨練的人情練達世事洞明,對銀行的監管必須嚴格,否則將會影響到李秉衡的工業規劃大計。

更何況,中華元崛起的計劃已經確立,不能內部自己先出問題。

想到即將轟轟烈烈的金融戰爭,他一陣熱血沸騰,來吧,為中華之崛起籌集十年發展之資金,這是他的目標,而且絕不僅僅於此。(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我真不是魔神諸天新時代特種兵之戰狼崛起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食物鏈頂端的猛獸宇宙級寵愛女配她天生好命劍仙三千萬都市國術女神
相關推薦
女尊大佬的小嬌夫我是陰陽人(快穿)強制淪陷強制寵愛陰生子從霍格沃茲開始的無限人生模擬器:我開啟了人生簡單模式霍格沃茲召喚圖鑑王者榮耀之無敵逆天外掛野蠻人劍聖